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文_第1页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文_第2页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文_第3页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文_第4页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幼儿园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亲身体会、直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因此,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以生态种植园为基地,以“自然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发生态种植课程,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和快乐游戏,培养其探索能力,陶冶其性情,让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关键词:自然教育理念;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 教育家说:“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1]”。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种植园本身及种植过程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发种植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是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自然教育理念在种植课程活动中的重要性自然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儿童教育理念,强调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幼儿园生态种植课程教学应顺乎自然资源,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将实施途径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种植活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激发幼儿对生态种植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态度,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获得自然愉悦、整体性的发展。二、种植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幼儿参与种植课程活动的程度较低现在幼儿园基本上都会开展种植区活动,但是开展的频率比较低。由于活动频率低下,导致幼儿的参与时间也被压缩。在开展种植区活动时,大部分幼儿教师往往还需要完成每日的教学任务,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日常教育等,有时遇上节日还要组织幼儿进行相应的排练等,由于时间比较紧迫就不得不征用种植区活动课程,甚至会直接把种植区的课程取消,进而造成幼儿的参与度较低。除此之1外,整个种植活动的发展需要很长时间。教师的精力也是必要的。如果所有幼儿都参加的话,还需要教师的忍耐力[2]。因此有些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只让能力强的幼儿参加,其他幼儿则在班级进行其他活动或者作为“旁观者”。种植园区孩子往往由教师安排如何做,幼儿缺乏自由探索、深度学习的空间和实践,他们参与种植区活动的程度不够,关于种植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是“流于表面”,难以促进幼儿种植素养真正的提升。2.种植课程的价值未得到真正体现部分幼儿园对园内种植区域的利用率不够高,缺乏对种植课程的开展,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多数是老师在餐后带孩子们“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这样就导致幼儿只会在闲暇的时间“偶尔光顾”幼儿园的种植区,幼儿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某个种植活动的表演,再由专人负责拍几张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种植活动的照片。像这样“景观”的种植区利用率比较低,教师没有进行专门的计划制定,幼儿也没有办法详细记录自身的观察结果,导致活动缺乏计划性、科学性、丰富性和连续性。3.教师种植素养不足,组织能力欠缺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缺乏专业、科学的种植常识。有些教师将种植区与其他活动互相分离,认为种植区活动是独立开展的区域活动,他们对于种植区活动的开展往往是想到哪做哪。尤其是刚步入这一行业的幼儿教师,她们更是不知道如何种植农作物、蔬菜等,在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咨询幼儿园的保育人员或者是门卫。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广泛的种植知识,难以有效地向幼儿传达,所以阻碍了幼儿种植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不利于促进幼儿种植技能的形成和稳步提升。在缺乏种植经验、种植区活动组织能力差的影响下,幼儿教师从主观上开始抱着“幼儿参加就好”的心理来组织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介绍种植区植物的名称。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种植区活动存在着随意性强的问题,教师对种植区活动缺乏规划,没有做到与其他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种植活动的开展无目标、无内容、无评价,最终的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4.种植园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利用率低当前幼儿园种植区活动的开展单纯地立足于本园现成的资源,缺乏外接资源2的融合与支持,尤其是重要的家长资源,教师很少邀请家长参与到种植区活动中,降低了幼儿园与外界资源的融合程度。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教师与幼儿家长间的沟通效率较低是影响种植区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大部分家长都不了解种植区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功能,甚至对幼儿园开展种植区活动保持“抵触”的态度,这是因为家长怕孩子在种植体验的过程中受累、受苦,不支持他们参与。这样就导致幼儿园开展种植区活动的保障不足,缺乏多方支持。三、构建种植课程的策略思考1.追随幼儿兴趣,建构幼儿为本的种植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事情感兴趣,才会专注地探索、学习。如果探索、学习的内容是教师指定的,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幼儿只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活动就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出现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对话,了解幼儿的想法。这样才能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偶发事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生成适宜的课程,促进幼儿发展各方面能力。例如,种植课程《我们和小麦的故事》源于幼儿中秋节做月饼活动时探讨。希希:“老师,面粉从哪来的呀?”昊昊:“我知道,是麦子变成面粉的,我妈妈和我说过。”欣欣:“麦子长什么样?是怎么变成面粉的?”悦悦:幼儿园能种麦子吗?”通过孩子们的谈话,教师发现孩子们对小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在孩子们交流中,一个“偶尔”的机会,教师融入了他们的讨论,带着孩子们的问号我们开启了和小麦的故事。2.关注幼儿所需,探寻种植课程的价值生长点种植课程是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将幼儿生活与大自然和科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在探寻种植课程生长点时要注意课程的关联性、多样性、动态性、趣味性、可持续性、可发展性与整体的平衡性。[3]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关于幼儿园种植的“全收获”理论,帮助我们看到了种植活动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从“种什么”到“如何种”,从“如何照料”到“收3获果实”,整个过程包含着多渠道的探究路径、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多方面的经验习得,这些也正是课程的切入点和生发渠道。幼儿有很多兴趣和需要,有的是个别幼儿的兴趣,有的是部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活动。教师要分析部分幼儿感兴趣的点是否符合所有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是否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是否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能否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探索,能否获得有益的经验等。 (1)列出清单

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探知“小麦”生长的秘密,并能通过自己动手进行种植,体验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同时增加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孩子们自由结合、分组讨论并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种植“小麦”需要什么工具?根据孩子们提供的清单,教师请后勤部的老师帮忙买来了:小耙子、小铲子、水壶、麦种等种植工具。教师在班级阅读区投放了一些有关种麦子的绘本书籍。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知道了种麦子要先翻土,再播种,还要浇水、晒太阳,这样种子才会发芽,才会长出麦子。 (2)家长参与

了解了一定的前期经验,种麦子活动开始了,刚开始“种植麦子”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土太硬了,孩子们铲不动!彤彤大声喊:“老师,我能不能请我爸爸来帮我们一起松松土啊?实在是松不动了。我的爸爸很高,有力气。”虽然在“查阅有关麦子的种植资料”的时候已经有家长的参与,但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松不动土”的问题,教师请幼儿想想办法如何能请爸爸妈妈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在家长充分了解“麦子种植活动”的前提下,让他们知道作为志愿者来园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松不动土”的问题,还为以后的种植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需要提前做好了准备。 (3)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从麦子被栽种好的那一刻开始,幼儿每天都会去麦地看看麦子是否发芽,种植活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使命感。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在一个星期后惊喜的发现麦子发芽了,孩子们也开始了对麦子成长的记录,由于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家观察的点和采用的记录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首先,4就“记录方式”而言,有的是自己设计了观察记录表,有的是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还有的是用符号记录。孩子们在一起交流分享中说到小麦每天都在长高,想起了妈妈会经常给我们拿尺子给小朋友记录身高,于是幼儿们找来尺子,测量麦苗的高度,有1厘米,有2厘米,还有3厘米。幼儿开心地观察着,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在麦子成长过程中,幼儿给麦子除草、浇水、施肥,精心照料着麦子,积累了种麦子的相关经验。随着麦子的不断长高,幼儿发现,以前测量的小塑料尺子无法满足测量需求。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妈妈量腰围的软尺来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长的PVC管子来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长长的树枝进行测量。”他们找来了软尺、长树枝、PVC管子,并两个人合作进行测量;接着,幼儿惊喜地发现,麦苗长出了嫩嫩的麦穗。他们好奇地看、摸麦穗,麦穗上麦须还有点刺手。 (4)收获麦子,我们有办法

经过孩子们精心照顾麦子终于成熟了。幼儿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收麦子了。幼儿找来剪刀、防雨布,把麦子逐根剪下来,放在防雨布上。怎样把麦粒弄下来?有的幼儿说:“看到奶奶在老家用棍子敲菜籽,菜籽就打下来了。”有的幼儿说:“用轮胎压。”有的幼儿说:“在麦子上蹦蹦跳跳。”有的幼儿说:“用手捋。”有的幼儿说:“用球在麦子上拍。”幼儿想出各种方法;接着,幼儿找来工具,开始打麦子。麦子里面有许多麦秸、麦壳,怎么办?幼儿将长长的麦秸拣出来,可是麦壳太多了,怎么办?“可以用筛子。”“可以用盛玩具的篓子。”……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找来工具。这时,轩轩抓起一把麦子,高高向上扬起,麦粒落了下来,麦秸随着风飘向一边。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观察这一现象,幼儿突然发现,麦粒跟麦秸分开了,风可以把麦粒分离出来。在收麦子的过程中,通过分离麦粒和麦秸,幼儿获得了借助风力分离麦粒和麦秸的经验,学会了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5)麦子用途大

麦子有哪些用途?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书籍,了解麦子的用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原来,麦子有很多用途,可以做酒,做成麦子茶,加工成面粉等。麦秸可以做肥料,做燃料,制作手工品等。5麦子有那么多用途,幼儿决定用麦子制作面粉。第一次磨面粉,幼儿把麦子洗干净,用石磨磨,可是没有磨出面粉。怎样才能磨出面粉?幼儿在家长帮助下,通过网络寻找答案;第二次磨面粉前,幼儿把麦子泡了一夜。由于麦子太湿,第二次磨面粉又失败了。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发现,要把麦子晾干了再磨;幼儿终于在第三次尝试中,成功磨出了面粉。但是,磨出的面粉里有许多麦皮。幼儿有了分离麦粒的经验,很快找来了筛子,将面粉分离出来。看着磨出来的面粉,有的幼儿提议做包子。如何用面粉做成点心?幼儿去食堂请教做点心的阿姨后,当起“小小面点师”。他们自己和面,自己做小点心,做好后请食堂里的阿姨帮忙蒸一下。幼儿觉得,自己做的点心吃起来特别香。幼儿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饼干和面包,各种造型的饼干和香喷喷的面包新鲜出炉。幼儿还一起收集麦秸,制作麦秸手工品。 幼儿通过种麦子,观察麦子的生长变化,了解记录麦子的生长过程。在收获麦子后制作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并收获了喜悦。3.提升专业知识为支撑,有效整合多元种植课程基于正确的儿童观及科学的生态观,教师应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幼儿在种植、培育、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完整地、由浅入深地认识生活,培养其积极主动、不怕苦累、友好合作、乐于分享等优良品质。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种植课程才能有效整合。教师要更新观念,通过教研、线上学习、园所观摩、书刊阅读等丰富直接的专业知识,建构对课程建设的认识,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课程的互动。活动后进行反思和经验总结,对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例如,由于麦子的生长周期较长,种植课程开展时间较长,幼儿很容易对活动失去兴趣。这需要教师及时抓住麦子生长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生长点,持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探究、体验中,逐步感受植物的变化,获得有益的经验。 4.明确自然教育理念,重视家园社区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构良好的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因素,让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是家园共育6的新模式、新方向。旨在家长能更好地接近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的活动,从而支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结合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我们可以和家长介绍种植课程开展的意义,孩子们在这一课程实施过程中会达到的一些目标,在种植课程中幼儿能培养哪些意志品质。将幼儿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