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下册学期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郫都区高2020级阶段性检测(三)数学(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2至4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若,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a值,即可求出复数对应点的坐标作答.【详解】依题意,,即,又,因此,解得,则有,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S=()A.8 B.27C.85 D.260【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运行程序框图即可求解.【详解】由图可知,初始值;第一次循环,,不成立;第二次循环,,不成立;第三次循环,,成立;退出循环,输出的值为.故选:C.3.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求得,,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解决即可.【详解】由题知,,在中,,解得,所以,在中,,解得,所以,所以.故选:B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下面的()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根据正视图可知A,B错误,根据俯视图可知D错误,结合三视图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5.若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则实数的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分析运算.【详解】,则,设直线l与曲线C的切点,则直线l的斜率,由于直线斜率为,则,解得,所以,即切点为,故,解得.故选:C.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对于分类变量与,它们的随机变量的观测值越大,说明“与有关系”的把握越大;②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共有学生人,其中高三有人.为调查需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那么应从高三年级抽取人;③若数据、、、的方差为,则另一组数据、、、的方差为;④把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为:.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独立性检验可判断①;利用分层抽样可判断②;利用方差公式可判断③;利用进位制之间的转化可判断④.【详解】对于①,对于分类变量与,它们的随机变量的观测值越大,说明“与有关系”的把握越大,①对;对于②,由分层抽样可知,应从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②错;对于③,记,则,所以,数据、、、的平均数为,其方差为,③错;对于④,把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为:,④对.故选:A.7.程大位(1533~1606),明朝人,珠算发明家.在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里,有这样一道题:荡秋千,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其大意是,一架秋千当它静止不动时,踏板离地一尺,将它向前推两步(古人将一步算作五尺)即10尺,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此人身高5尺,如果这时秋千的绳索拉得很直,请问绳索有多长?()A.14尺 B.14.5尺 C.15尺 D.15.5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详解】设绳索长度为尺,则秋千被推送10尺时,踏板距绳索顶端的距离为,此时踏板距绳索顶端距离、往前推送10尺的水平距离、绳索长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列方程:

解得,,即绳索长度为尺,

故选:C.8.函数的图象大致为()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及在上的函数值正负逐个选项判断即可.【详解】因为,定义域为R,所以,所以为奇函数,又因为时,所以由图象知D选项正确,故选D.9.在中,已知,,,则的面积为()A. B.或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用余弦定理求得b,然后由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详解】因为中,已知,,,所以,由余弦定理得,解得或2,所以的面积或.故选:B.10.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半圆上有一点M,,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以为原点,为轴,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根据向量坐标用表示出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可得答案.【详解】以为原点,为轴,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则以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的中点.则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则,所以由点在圆上,可得即,解得或(舍)故选:A1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点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P,Q两点,则的最小值是()A.8 B.10 C.13 D.15【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韦达定理和抛物线的定义表示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详解】设直线,,,联立,整理得,则,故.因为,,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选:C.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的导函数为,若,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构造函数,求导可得的单调性,进而可求解.【详解】设,则,因为,所以,即,所以在R上单调递减.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即.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解得.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画出可行域,结合的几何意义求解.【详解】画出可行域如图,设,即经过时,截距最小,此时z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14.已知圆C:与直线l:交与A,B两点,当|AB|最小值时,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的方程得到直线过定点,根据几何知识得到当垂直直线时,最小,然后根据垂直列方程,解方程得到即可得到直线的方程.【详解】由圆的方程可得圆心为,直线的方程可整理为,令,解得,所以直线过定点,当垂直直线时,最小,所以,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故答案为:.15.在直三棱柱中,是等边三角形,,在该三棱柱的外接球内随机取一点,则点在三棱柱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分别求出三棱柱的体积及其外接球的体积,利用体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详解】设,则,由题意可知三棱柱是正三棱柱,如图所示,为正的中心,为外接球的球心,则该三棱柱的体积.因为是等边三角形,且,,所以外接圆的半径.设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为,有,,,由平面,则,即,从而,故该三棱柱外接球的体积.由几何概型可知所求概率.故答案为:16.函数在上有唯一的极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知函数在上有唯一极大值,进而得,再解不等式即可得答案.【详解】解:当时,,因为函数在上有唯一的极大值,所以函数上有唯一极大值,所以,,解得.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7.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且满足______(从①;②,,成等比数列;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补充到题干中的横线位置,并根据你的选择解决问题).(1)求;(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答案】(1)(2)【解析】【分析】(1)由①可得,由②可得,由③可得,选择①②、①③、②③条件组合,均得,,即得解析式;(2)可得,由裂项相消法求出即可.小问1详解】①由,得,即;②由,,成等比数列,得,,即;③由,得,即;选择①②、①③、②③条件组合,均得,,故.【小问2详解】∴.18.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个家庭的月收入(单位:千元)与月储蓄(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计算得,,,.(1)求家庭的月储蓄对月收入的线性回归方程;(2)判断变量与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并利用(1)中的回归方程,分析2021年该地区居民月收入与月储蓄之间的变化情况,并预测当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该家庭的月储蓄额.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中,,,其中,为样本平均值.【答案】(1)=0.3x-0.4(2)正相关,分析见解析,1.7(千元)【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n=10,求得,进而求得,写出回归方程;.(2)由判断变量与之间是正相关,将x=7代入回归方程求解.【小问1详解】由题意知n=10,.则.所以所求回归方程为=0.3x-0.4.【小问2详解】因为,故x与y之间是正相关,2021年该地区居民月收入随月储蓄的增加而增加.将x=7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0.3×7-0.4=1.7(千元)19.如图,在三棱锥中,是外接圆的直径,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D、E分别是棱PB、PC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求点到平面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先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到平面,通过即可得证;(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可得,然后利用等体积法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是圆的直径,所以,因为垂直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PAC,所以平面.因为分别是棱的中点.所以.从而有平面.【小问2详解】因为垂直于平面,平面,所以,因为,则.又,得,所以,因为且,平面,,故平面,又平面,所以,因为,,所以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由知,,即,解得20.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椭圆上一点,且与轴垂直.(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椭圆的右顶点为A,为坐标原点,过作斜率大于0直线交椭圆于、两点,直线与坐标轴不重合,若与的面积比为,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P的坐标和⊥轴可得的值,根据可求a,再由、、之间的关系求出的值,进而求出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的方程为,,,M在第一象限.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根据,以及面积比可得、关系,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出m的值,从而求出直线l的方程.【小问1详解】由题意得,,,则,即,∴,故的方程为;【小问2详解】设直线的方程为,,,不妨设M在第一象限.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得,,,∵,,与的面积比为,∴,整理得,∴,,即,解得,∵,∴,直线的方程为,即.21.设函数.(1)讨论的单调性;(2)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a的范围.【答案】(1)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减区间,单调递增区间.(2)【解析】【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分类讨论a的取值范围,根据导数的正负,即可得答案;(2)分类讨论a的取值,确定的单调性,若为单调函数,不可能有两个零点;当先减后增时,要使有两个零点,需要其最小值小于0,求得a的取值范围,再证明确实有两个零点.【小问1详解】由于,则定义域为,可得:,当时,∵,∴,故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由可得,由得,故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小问2详解】,,,当时,,为单调函数,不可能有两个零点,舍去;当时,由得或(舍去).当时,,为减函数,当时,,为增函数,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要使有两个零点,,需要,即,解得,又,且,所以在上有唯一的零点,令,,当时,,为减函数,当时,,为增函数,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故,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且,所以在上有唯一的零点,综上:当时,有两个零点.【点睛】方法点睛:利用导数确定函数零点或方程根个数的常用方法:(1)将函数可方程变形构建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并确定定义区间端点值的符号(或变化趋势)等,画出的图象草图,数形结合求解函数零点的个数.(2)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先用该定理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有零点,然后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及区间端点值符号,进而判断函数在该区间上零点的个数.请考生在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共10分,如果多作,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的极坐标为.(1)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以及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记为直线与曲线的一个交点,求的面积.【答案】(1),(2)12【解析】【分析】(1)根据参数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互化的知识求解即可;(2)解法一:联立直线与曲线的方程,求得的坐标,根据极坐标知识求得的面积.解法二:,故无论在何处,为定值,而,为到的距离,求解即可得出答案.【小问1详解】由直线的参数方程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将代入得故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而曲线,即,则.故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小问2详解】解法一:由,可得或,因为点的极坐标为,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所以,故无论在何处,为定值.因此不妨取点,转化为极坐标为.由于点的极坐标为.故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