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
技术规范
朱里街道河滩卫生院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页
小儿保健中食疗、推拿等方法,既起到了防病治病作用,还处理了小儿服药困难问题,是健康绿色疗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页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流程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页满月12月龄9月龄6月龄3月龄36月龄30月龄24月龄18月龄●问询近期发育和健康情况,重点问询小儿饮食、大便、活动等情况。●中医检验。以望诊为主:重点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检验是否有五迟五软。中医健康指导: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惯用中医保健方法;惯用穴位推拿保健方法;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正常可疑或异常正常进行针对性中医健康指导或提议转诊。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页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流程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页3岁5岁4岁●依据小儿体质特点和病理特点,问询发育和患病情况,测量体重、身长,按照生长发育参考值评定。重点问询小儿饮食、大便、活动、睡眠等情况。●中医检验。重点望面色、望头发、望形态,察舌切脉。中医健康指导:
中医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疾病中医保健方法;常见穴位推拿保健方法。正常可疑或异常分析原因,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必要时转诊。6岁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页儿童中医诊疗方法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页一、儿童中医诊疗方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页望诊望面色
望形态
察舌
察指纹
察二便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页望面色
正常面色:红润有光泽,略带黄色。红主热证;白主寒证、主虚证;黄主脾虚或有湿浊;青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风先兆;黑肾虚、寒证、痛症、淤血、水饮。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0页望形态包含望形体和动态:观察儿童体形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1、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2、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3、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1页察舌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若舌质红、淡白胖大、紫黯有瘀斑,舌苔黄、厚腻、剥脱为异常。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2页察指纹是儿科特有诊法,适合用于三岁以下小儿。概念:是指从食指桡侧浅表静脉。自虎口向指端分为风、气、命三关。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3页正确查看指纹方法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4页察指纹正常: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以上。辨证纲领:“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透关射甲: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到达指甲部位,病情危急。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5页察大便正常儿童大便应该是色黄而干湿适中,日行1-2次。对婴儿而言,母乳喂养,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牛奶、羊奶喂养,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味,1日3次左右,均属正常。若大便干结成球,排便困难,数日一行,或大便清稀,夹有未消化食物或粘液,一日数次,均为异常。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6页二、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7页小儿处于不停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功效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轻易患病,所以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8页0-3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1.婴幼儿脾胃功效较微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19页0-3岁儿童日常保健(二)起居调摄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防止过暖。2.婴幼儿要有足够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作息习惯。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抵抗力。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0页4-6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各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2.要培养小儿良好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能力。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1页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2页4-6岁儿童日常保健(二)起居调摄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包含作息规律,定时排便。2.依据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服。遵照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3页4-6岁儿童日常保健(三)运动保健1.确保天天有一定时间户外活动,接收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4页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5页三、儿童常见中医保健
适宜技术和方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6页小儿推拿适应症范围小儿推拿疗法应用范围广泛,儿科大部分病症普通都能够采取推拿疗法。可治疗各种病症,但其中以消化、呼吸以及神经系统功效性疾患疗效最为显著。对泌尿、运动等系统疾病也有很好治疗效果。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7页小儿推拿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惯用手法:推、揉、摩、运、掐、捏、搓、擦等。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8页基本手法推法分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和合推法四种操作方式。推法动作要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频率约为150-200次/分。本法通经活络,广泛应用于小儿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穴位“线”状和“面”状穴位。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29页推法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做直线推进。多用于头面、四肢及脊柱部位。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0页推法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旋推进。多用于手部五经穴及面部穴位。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1页推法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二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进,或作“八”形推进。多用于头面、胸腹及腕掌部等。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2页推法合推法:用两拇指指面自穴位两旁向穴中推进,此动作方向与分推法相反。适合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及腕掌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3页揉法指揉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适合用于身体各部位。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4页揉法鱼际揉法:用大鱼际或小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适合用于头面、胸腹、胁肋、四肢部位。
小鱼际揉法大鱼际揉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5页摩法摩法是小儿按摩惯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该法惯用于胸腹部面状穴。如摩腹,对治疗肠胃疾患最为有效。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6页摩法指摩法:用食、中、无名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盘旋抚摩,称指摩。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7页摩法掌摩法: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盘旋抚摩,称掌摩。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8页运法运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贴在穴位上作由此往彼环行或弧形移动称运法。运法主要用于八卦、太阳等少数穴位上。运法操作时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39页掐法掐法为小儿按摩惯用手法之一。用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掐法属强刺激手法之一,含有定惊安神、开窍醒神作用,用于救治小儿急惊风。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0页拿法拿法是小儿按摩惯用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称五指拿。拿法刺激较强,有疏通活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醒神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抢救和急性病证。惯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治疗外感头痛、颈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1页捏法捏法为小儿按摩惯用手法。分捏脊法和挤捏法两种。惯用于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呕吐、厌食、夜啼、脑瘫等。
前位捏脊法后位捏脊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2页挤捏法挤捏法: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挤捏大椎穴退热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3页搓法搓法: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适合用于四肢及胁肋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4页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往返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指擦-头面、四肢掌擦-肩背、胸胁部大鱼际擦-四肢、肩胛上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5页推拿补泻:(1)按方向分:向心为补,离心为泻;(2)按力量分:力量轻为补,力量重为泻;(3)按速度分:速度慢为补,速度快为泻;(4)循经补泻:顺着经脉气血运行方向推为补,逆着经脉气血运行方向推为泻;(5)旋推为补,直推为泻。推拿次序:(1)先上肢,后头面,后躯干,后下肢。(2)先主穴,后配穴。(3)先刺激量轻穴位,后刺激量重穴位。除特殊需要外普通按上述三种次序那一个都能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6页小儿推拿惯用穴位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7页★脾经:(脾、脾土)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拇指桡侧指端到指跟)。操作方法:屈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脾经(或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直拇指离心推为泻,称清脾经。次数:推3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8页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清热利湿、化痰止呕。临床应用:(1)补脾经惯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发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2)清脾经惯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咳嗽痰饮等症。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49页肝经:(肝、肝木)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称补肝经;直推为泻,称清肝经。(或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次数:推300~500次。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0页功用: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临床应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惯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头痛、头晕等症。
注意事项: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1页心经:(心、心火)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称补心经;直推为泻,称清心经。(或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次数:推3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2页功用:清热泻火、养心安神。临床应用: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惯用于心火旺盛而引发高热神昏、惊惕不安、五心烦热、面赤口疮、小便短赤、夜啼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适用。注意事项: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3页肾经:(肾、肾水)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称补肾经;直推为泻,称清肾经。(或离心推为补,向心推为泻)次数:推3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4页功用:补肾经: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清利下焦湿热。临床应用:补肾经惯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多尿,久泻、盗汗、脱肛、喘息、解颅等症。而清肾经多用于治疗膀胱蕴热,小便赤涩。注意事项:肾经穴普通多用补法,因肾常虚,而慎用清法。确需用清法时,多用清小肠来代替。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5页★肺经:(肺、肺金)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直推为泻,称清肺经。(或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次数:推3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6页功用:补肺经:补益肺气;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临床应用:补肺经惯用于治疗肺虚喘咳,虚汗怕冷等肺虚寒症。清肺经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痰鸣等肺经实热之症。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7页大肠:(大肠经、大肠腑、大肠
筋、大肠侧)位置:食指桡侧指端到虎口。操作方法:向心推为补,称补大肠;离心推为泻,称清大肠。次数:推100~3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8页功用:补大肠: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临床应用:补大肠经惯用于虚寒性腹泻、腹痛、脱肛等症。清大肠经惯用于湿热腹泻,饮食积滞,赤白痢下,便秘等症。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59页小肠:(小肠经)位置:小指尺侧从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向心推为补,称补小肠;离心推为泻,称清小肠。次数:推3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0页功用:清利下焦湿热。主治:小便赤涩不利、水泻。临床应用:清小肠能够清利下焦湿热,分别清浊,是利尿要穴,多用于小便短涩热痛,水泻、癃闭、口舌生疮等症。多配合清天河水,清心经等。而补小肠能温补膀胱,用于治疗下焦虚寒,多尿,遗尿等症。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1页小天心:(鱼际交)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用捣法称捣小天心。次数:揉3~5分钟,捣20~6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2页功用:清热、镇惊、明目、利尿。临床应用:捣小天心长于镇静安神,多用于治疗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等症,多配合开天门、掐人中等。揉小天心长于清热明目、利尿,多配合揉上马、揉掌小横纹等治疗口疮、目赤痛、夜啼、小便短赤。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3页★板门:(版门)位置:手掌面大鱼际隆起处。操作方法:用拇指端点揉称揉板门;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横纹推向板门。次数:推100~300次。揉3~5分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4页
临床应用:揉板门能够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达上下气机。惯用于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多与补脾经,运内八卦等适用。板门推向横纹,功专止泻,用于脾阳不振,乳食停滞引发之泄泻,多与推大肠、推脾经等适用。横纹推向板门,功专止呕,用于胃气受伤,失于和降,推之能和胃降逆而止呕,多与推脾经、分腹阴阳、运八卦等适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5页胃经:(胃、胃腑)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一节。(手掌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交界处)操作方法:旋推为补,称补胃经;直推为泻,称清胃经。次数:推300~500次。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6页功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临床应用:清胃经能够清利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惯用于治疗胃火上亢引发衄血,烦渴喜饮、便秘、呕吐、呃逆、腹胀、厌食等症。多与清天河水,掐揉四横纹等适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纳呆等,常与摩腹,揉中脘等适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7页内八卦:(内八方)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次数:运:1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8页功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临床应用:运内八卦善于调理气机,常与推脾经、揉板门等适用,治疗胸隔不利、气闷不舒、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喘咳、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各种疾病。顺运内八卦偏于理气,逆运内八卦偏于降逆。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69页四横纹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近掌端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方法:用指甲掐后继以揉法,称掐揉四横纹。用推法往返推,称推四横纹。次数:掐揉数次;推50~1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0页功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除胀、行气和血。临床应用:掐揉四横纹和推四横纹常与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等适用,治疗腹胀、口唇肿胀破裂、疳积、消化不良等症。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1页二马:(上马、二人上马)位置: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操作方法:用指端揉或按称揉二马。次数:揉3~5分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2页功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临床应用:揉二马为滋阴补肾要法,还能顺气散结,利水通淋,可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目赤、喘咳等各种病症。尤其配合四横纹、小横纹等应用时对消肺部干、湿性啰音有良好消退作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3页三关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由腕向肘方向直推称推上三关。次数:1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4页功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气行气。临床应用:推三关善治由气血虚弱、阳气不足所致四肢厥冷、疳积、吐泻、风寒感冒、腹痛、疹出不畅等一切虚寒之症。注意事项:三关穴性属大热,有热象时慎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5页六腑位置:前臂尺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由肘向腕方向直推称退下六腑。次数:1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6页功用:清热,凉血,解毒。临床应用:退六腑惯用于脏腑郁热、壮热烦渴、痄腮肿毒、汗证、咽痛等一切实热之症,清热之力较强。注意事项:六腑穴性属大寒,对一切寒症慎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7页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由腕向肘方向直推称清天河水。次数:100~5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8页功用:疏风清热、解表除烦。临床应用: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主要用于热症,清热而不伤正气。可治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口舌生疮、弄舌、夜啼、感冒发烧、头痛、咽痛等各种疾病。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79页天枢位置:脐旁2寸。操作方法:用指端揉或按称揉或按天枢。次数:揉或按1~3分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0页功用:疏理大肠、理气消滞。临床应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效紊乱引发腹泻、痢疾、腹痛、呕吐、食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常与按揉足三里等穴位适用,尤其是用于感染性腹泻。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1页
脐:(神阙)
位置:肚脐。操作方法:用掌摩称摩脐;用揉法称揉脐。次数:摩或揉1~3分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2页功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临床应用:揉脐、摩脐多用于腹泻、腹痛、呕吐、便秘、疳积等症。临床上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常配合应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腹泻效果很好。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3页丹田位置:脐下2~3寸之间。操作方法:用大鱼际揉称揉丹田,用指端按称按丹田。次数:揉3~5分钟。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4页功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临床应用:揉、摩丹田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所致腹痛、疝气、遗尿、尿频、水泻、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适用。揉丹田对尿潴留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常与推箕门、清小肠等适用。注意事项:揉丹田用于功效性尿潴留及腹泻水样便时,操作时间要相对长一些能够提升疗效。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5页★腹:(腹阴阳)
位置:整个腹部。操作方法:用摩法,称摩腹;用分法,称分腹阴阳。次数:摩腹3~5分钟,分腹阴阳50~1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6页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临床应用:摩腹、分推腹阴阳对于小儿腹泻、腹痛、呕吐、恶心、便秘、腹胀、疳积、厌食等消化功效紊乱效果很好,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适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注意事项:摩腹方向与补泻有一定关系,普通顺时针方向为泻法多,而逆时针方向则多为补法。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7页★脊柱:(脊)位置:后背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操作方法:由下向上用捏法称捏脊;由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次数:捏脊:5~7遍;推脊:100~300次。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8页功用:捏脊: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推脊:清热。临床应用:(1)捏脊法含有健壮身体功效,是小儿保健惯用主要手法之一。惯用于疳积、腹泻、腹痛、厌食等一切先后天不足之症。本法操作时旁及足太阳膀胱经脉,临床应用时可依据不一样病情,重提或按揉对应背部俞穴,能加疗效。(2)推脊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适用。注意事项:捏脊法有较强补益作用,能助阳生热,所以对有些疾病应慎用,如:急性热病、一些严重心、肝、肾脏疾病等。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89页★七节骨:(七节)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骨尖端成一直线。操作方法:向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向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次数:推100~500次。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0页功用:推上七节骨,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泻热通便。临床应用:(1)推上七节骨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补脾经、补大肠、揉丹田等适用治疗气虚下陷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证,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儿腹胀或出现其它变症。(2)推下七节骨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1页★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横指。操作方法:用指端揉或按称按揉足三里。次数:揉3~5分钟。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2页功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临床应用:本穴属足阳明经,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与推天柱骨、分腹阴阳配合治疗呕吐、腹胀、腹痛等,与推上七节骨、补大肠配合治疗脾虚腹泻,且常与捏脊、摩腹等配合应用,作为小儿保健之用。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3页推拿注意事项1、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预防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3、天气严寒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担心,影响推拿。4、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4页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一)大便干:临床表现:面色偏白无华,神疲乏力,饮食降低,大便干结呈粒状或大便不干却秘结难解。推拿取穴:补脾经、顺摩腹、清大肠、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零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95页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二)腹泻: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租赁合同贴花范本解析
- 2025年固定资产升级改造借款合同
- 2025授权销售合同委托书模板
- 脾良性肿瘤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 2025年租赁农民土地的长期租赁合同
-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护理
- 《数据驱动业务》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双方与合作伙伴的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芯片市场趋势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词汇构建法:课件中的词根词缀解析》
- 应急急救知识课件
- 文综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鼠伤寒沙门菌护理查房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新能源项目融资策略-全面剖析
- 安徽省 2025 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民兵国防知识教育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