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行政法课件_第1页
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行政法课件_第2页
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行政法课件_第3页
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行政法课件_第4页
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行政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什么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

一、作为一门公法学的行政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一门公法课程,说明它所规范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与公共行政组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系。其中最为典型的公共行政组织就是行政机关,但公共行政组织还包括其他行使公共行政管理权力的组织。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行政法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三、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关系

行政诉讼法统一于行政法之中,行政诉讼法中包含了大量行政实体法的内容,两者密不可分。各国都将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法的重要内容,美国甚至将司法审查作为行政法的主要内容。这与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不同。四、行政法学的学习方法

1、理论联系法条,关注具体案例。2、关注我国行政法学的立法动态和实践发展。3、学会用比较法的视野和全球化的眼光分析问题。参考书目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姜明安主编,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行政法?〔上、下册〕,翁岳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3〕?行政法学总论?,毛雷尔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增订八版〕,吴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中国十大行政法案例评析?,胡锦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政权和行政法一、什么是行政〔一〕行政的概念1.积极意义上的行政如古德诺(Frank

Goodnow)于1900年发表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2.消极意义上的行政这种定义方法告诉人们“行政不是什么〞,即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职能活动。消极说的提出首推德国行政法学巨擘奥托·迈耶〔OttoMayer〕和耶利内克〔Jellinek〕,日本学者盐野宏、我国台湾学者翁岳生都倾向于此说。3.特征描述下的行政在对行政特征的描述方面,德国著名行政法学家毛雷尔的归纳比较到位。在他看来行政的典型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行政是社会塑造活动——行政服务于共同体中的人。②与第一点相联系,行政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③行政主要是积极的、针对将来的塑造活动——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司法。④行政是为处理事件而采取具体措施或者执行特定的计划的活动——这使其有别于立法活动。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定义: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及其过程。第一,这里讲的行政是公行政〔公共行政〕。第二,这里讲的行政是形式意义上的行政。〔二〕行政的分类1、根据行政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分为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2、根据行政的方式或者手段分为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3、根据行政受法律拘束程度的不同分为羁束行政和裁量行政4、内部行政和外部行政〔三〕行政的特征1.行政具有公共性。〔内容具有公益性〕2.行政具有主体特定性。〔公务法人〕3.行政具有执行性。〔相对〕4.行政具有法律性。〔私法:法不禁止即自由/公法:法无授权即禁止〕5.行政具有强制性。二、什么是行政权

〔一〕行政权1.行政权的定义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

2.行政权的特点

第一,执行性。第二,法律性。第三,强制性。第四,优益性。第五,不可处分性。3.行政权的主要内容

规范制定权规范适用权准司法权4.相关概念

行政权不等同于行政职权,行政职权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某一具体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是行政权的具体表现。行政权也不等同于行政权限。权限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完成行政管理任务时在事务、地域、层级方面的范围界限,具体包括事务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层级管辖权。〔二〕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泛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的确认,由相应的权力所保证的公民的资格、利益、自由和权能。2.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行政权源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行政权一旦形成,便与公民权利结成一种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三、什么是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涵义(AdministrationLaw)部门法意义上的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主体、权限、行为、程序、违法、责任及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关系具体包括:1、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3、行政救济关系4、内部行政关系〔三〕行政法的特征1、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征〔1〕行政法内容的广泛性和技术性。〔2〕行政法具有较强的命令、服从性。〔3〕行政法规范的相对易变性。2、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表现形式多样,难以制定统一的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互交织,往往共存于同一法律文件之中。〔四〕行政法的理论基础1、管理论。2、平衡论。3、控权论。〔五〕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重要部门法〔2〕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法。行政法与民法、刑法等基本部门法是宪法的实施法。2、行政法的作用〔1〕监督行政权力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合理设定行政权,保障行政的统一、高效,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3〕促进民主与法治的发展〔4〕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第二节行政法的渊源

一、行政法的渊源的含义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行政法法律规范的来源和出处。二、行政法的渊源的种类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规章7、国际条约与协定8、法律解释9、其他渊源〔1〕判例。〔2〕习惯和惯例。〔3〕行政法学理论。三、各种法律渊源之间的效力位阶

?立法法?第78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79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80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第81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第82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第83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第84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第85条: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第86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以下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第三节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一〕行政法律关系涵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因行政权的行使而形成的行政主体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它们有密切的联系。〔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恒定性。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对应性和不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力和权利处分的限制性。〔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类型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实体法律关系和行政程序法律关系3、原生行政法律关系和派生行政法律关系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公民和组织均可以成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但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在我国能够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民、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二〕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行为和精神财富都可以成为一定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三〕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1、行政法律规范是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据。2、法律事实〔事件和行为〕是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原因。〔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主要是当事人的变更和内容的变更。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包括主体的增加、减少或改变。〔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已经存在的行政法律关系终止或不复存在。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那么一、行政法的基本原那么的涵义行政法的基本原那么是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以及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全过程,表达行政法的价值理念,蕴含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中的基本准那么和精神内核。二、行政法基本原那么的功能1.引导功能2.指导功能3.解释功能4.补缺功能三、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那么〔一〕依法行政原那么1、依法行政原那么〔Administrationaccordingtothelaw〕亦称行政合法性原那么,是指行政权力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是与法律相抵触。2、依法行政原那么的具体内容〔1〕法律优位原那么。〔2〕法律保留原那么。〔3〕职权法定,越权无效。〔4〕权责统一。〔5〕程序合法。〔6〕违法行政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尊重和保障人权原那么〔三〕比例原那么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全面衡量有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采取对公民权益造成限制和损害最小的行政行为,使行政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与所追求的目的相适应,又称为禁止过度〔最小损害〕原那么。1、适当性原那么〔妥当性原那么〕——要求所采取的手段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2、必要性原那么——针对手段的选择问题,即采取何种手段可以使损害最小,在众多手段中采取最温和的一种。3、狭义比例原那么〔法益相称性原那么〕——衡量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对个人利益的损害不超过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行政权力。〔四〕信赖保护原那么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那么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建立的行政法律秩序形成值得保护的合理信赖,并为此安排其生活或处置其财产时,行政主体不得改变该行政法律秩序,或在改变该行政法律秩序后必须合理补偿或赔偿其信赖损失,以此来维护行政法律秩序的安定性,保护社会成员合法的既得权益,实现行政法治主义。信赖保护的构成要件

首先,要存在信赖基础,也就是导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产生信赖的行政机关的一定行为。其次,要有信赖表现,也就是社会主体因信赖行政机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