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一般检查专家讲座_第1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专家讲座_第2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专家讲座_第3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专家讲座_第4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一节血液普通检验血细胞生成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细胞白细胞嗜酸粒细胞血液血小板嗜碱粒细胞血液系统血浆淋巴细胞造血器官单核细胞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页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验红细胞生成(EPO)HSC髓系干细胞CFU-GEMMBFU-ECFU-E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页参考值: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4.0~5.5)×1012/L120~160g/L成年女性(3.5~5.0)×1012/L110~150g/L新生儿(6.0~

7.0)×1012/L170~200g/L血液的一般检查第3页临床意义(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及Hb高于正常参考值高限。详细为男性RBC>6.0×1012/L,Hb>170g/L;女性RBC>5.5×1012/L,Hb>160g/L1.相对增多2.绝对增多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的一般检查第4页(二)RBC及Hb降低(贫血)*贫血程度贫血程度Hb(g/L)临床表现轻度贫血90~参考值低限无显著症状中度贫血60~90体力活动时有症状重度贫血30~60轻微活动有症状极重度贫血<30休息时有症状血液的一般检查第5页*贫血分类1.生理性降低:婴儿、儿童、孕妇、老人2.病理性降低:依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病因及机理一、红细胞生成不足(一)骨髓造血障碍(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二、红细胞破坏过多(一)红细胞内在缺点(遗传性缺点)(二)红细胞外来原因(取得性原因)三、失血急性失血慢性失血血液的一般检查第6页(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1.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形,在涂片上呈圆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m,中央厚1m,边缘厚2m,用瑞氏染色后周围呈浅桔红色,中央为淡染苍白区(中央淡染区),直径为细胞直径1/3~2/5血液的一般检查第7页2.红细胞大小异常①小红细胞②大红细胞③巨红细胞④红细胞大小不一血液的一般检查第8页3.红细胞形态异常①球形红细胞血液的一般检查第9页②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横径/长径<0.78,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巨幼细胞贫血③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中心部位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0页④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呈裂缝状⑤镰形红细胞:主要见于血红蛋白病S(HbS)⑥棘形红细胞:细胞外形有锯齿状突起,主要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酒精中毒⑦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呈梨形、泪滴形、新月形、三角形、盔形等,见于DIC、TTP、溶血尿毒综合征等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1页⑧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或手镜状,见于骨髓纤维化⑨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红细胞相互重合似缗钱状,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2页4.染色反应异常①低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淡染区扩大,主要是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见于IDA、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球形红细胞③嗜多色红细胞: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个刚脱核而未完全成熟红细胞,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及其它增生性贫血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3页5.红细胞结构异常:红细胞中出现了异常结构①嗜碱性点彩②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body)③卡波环(Cabotring)④有核红细胞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4页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组成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白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在血涂片上计数各种白细胞百分数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5页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粒细胞:(0.5~5%)白细胞分类:嗜碱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6页**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WBC>10×109/L,.白细胞降低:WBC<4.0×109/L.(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1.生成:HSC→CFU-GM→CFU-G→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2.功效:中性粒细胞功效主要是防御和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可经过趋化作用、变形功效、粘附作用、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7页

生理增多:下午、饱餐、情绪激动、猛烈运动、新生儿、 月经期等,为暂时性、无质量异常;粒细胞白血病:AML、CML异常增生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性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MF 急性溶血:[中性粒急性感染或炎症:最常见原因,以化脓性球菌最 显著细胞增多]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烧伤、冻伤等 病反急性中毒:内源性及外源性理应急性失血:尤其是内出血,1~2h升高,是早期诊疗 性性内出血参考指标增增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肿瘤:肿瘤分解产物刺激; 多多肿瘤产生粒细胞刺激因子;肿瘤骨转移破坏 骨髓对粒细胞释放调控其它:严重缺氧、AIHA、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8页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G-细菌、严重感染、抵抗力低下 (WBC低,N百分数高,预后差)中性粒血液系统疾病:AA、MDS、粒细胞缺乏症、巨幼贫、PNH细胞降低理化原因:放射性核素、化学物品、药品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效亢进:脾亢、Gaucher病、 Niemann-Pick病其它:SLE、本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的一般检查第19页3.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①概念:.核象:是指中性粒细胞分叶情况,它反应粒细胞 成熟情况,其改变能够反应一些疾病病情和 预后.正常核象:中性粒细胞以3叶居多,杆核与分叶比值 为1:13.核左移:杆状核细胞增多,杆核与分叶核百分比增大, 甚或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粒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超出 3%时称为核右移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0页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1页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2页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3页②临床意义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核左移:①轻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6%②中度核左移:杆核>10%伴有晚幼粒细胞③重度核左移:杆核>25%伴有更幼稚粒细胞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数不高甚至降低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抗代谢药品应用后,在感染恢复期亦可出 现,如在疾病进展期出现则表示预后不良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4页4.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①中毒颗粒:细胞浆中出现粗大、大小不一深紫色或蓝黑色毒 颗粒性②空泡形成: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变性而出现大小不一改 空泡变③核变性:包含核溶解、核固缩、和核碎裂④细胞大小不均:细胞大小悬殊,相差1倍以上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5页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6页(二)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起源于CFU-Eo(嗜酸粒系祖细胞),在血中百分比为(0.5~5)%,绝对值<0.5×109/L。E和免疫反应相关①变态反应:哮喘、荨麻疹、血清病等,E轻、中度升高②寄生虫病:以肠道寄生虫为主,E>10%③皮肤病:湿疹、剥脱性皮炎等,E轻度升高临E↑④血液病:CML、淋巴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床⑤恶性肿瘤:见于有转移或坏死恶性肿瘤意⑥一些传染病:猩红热急性期是唯一E有升高传染病义⑦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是一组特发E增多性疾病⑧其它: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效减低等E↓长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伤寒极期等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7页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8页(三)嗜碱粒细胞(Basophil,B):胞浆中含有嗜碱颗粒,占白细胞总数0~1%,主要功效是参加超敏反应。增多见于CML、MF、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等;降低无意义。血液的一般检查第29页(四)单核细胞(monocyte,M).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一些感染:疟疾、结核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