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10分,第小题2分)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有一组是()A.确凿(záo)阔绰(chuò)鳞次栉比(zhì)参差不齐(cēn) B.校补(jiào)绥靖(suí)根深蒂固(dì)义愤填膺(yīng) C.嗔视(chēn)归省(shěng)锲而不舍(qiè)恪尽职守(kè) D.桑梓(zǐ)骸骨(hái)踌躇满志(chóu)广袤无垠(mào)【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3:注音.【分析】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正确。不要把“鳞次栉比”的“栉”读作“jié”。B.正确。不要把“校补”的“校”读作“xiào”。C.有误。“省”是多音字,可读作“xǐng,shěng”,此处应读作“xǐng”。D.正确。不要把“骸骨”的“骸”读作“haì”。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凫水诘难获益匪浅毛骨耸然 B.亵渎讪笑盛气凌人消声匿迹 C.彷徨羁绊锐不可当张慌失措 D.磐石剽悍引经据典顶礼膜拜【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解答】A.“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属于同音字误用;B.“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属于同音形似字误用;C.“张慌失措”应为“张皇失措”,属于同音字误用;D.没有错别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3.(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②荆门龙泉公园准备进行大范围布局调整,力求达到细节,的要求。③朝核问题出现新的危机,我们不禁要,这个事件的根源。A.蹒跚精湛追寻 B.徘徊精致追寻 C.徘徊精湛追溯 D.蹒跚精致追溯【考点】23:词义辨析;26:正确使用词语.【分析】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区分出近义词间细微的差别,一定要准确把握语境,找到语感,注意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厘清句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正确选择。【解答】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根据句意,年老腿脚不灵便的父亲是走到铁路边,所以①选“蹒跚”。精湛:精熟深通,水平技艺达到很高的境界。精致:是指精巧细致,细密。精湛指技术高,精致指物什好。根据句意,②选“精致”。追寻:追踪查寻。追溯: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根据句意,寻找“根源”应用“追溯”。③选“追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得知荆门的油菜花节在网上投票排名第二的消息之后,不禁十分叹为观止 B.一丈青大娘骂人,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 C.陈水扁在丑闻曝光后,心里发虚了,但还是在公众媒体面前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D.当“甲型H1N1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49:成语.【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解答】A.使用有误。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本句是赞叹油菜花的排名,但并不是赞美此事物。B.使用正确。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C.使用正确。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D.使用正确。草木皆兵:把草和树木都当做了敌人的兵将。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故选:A。【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地产界专家因论调屡屡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引来网友一边倒的拍砖,而成为“伪专家”。“砖家” B.随着终场哨响,“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不得不接受球队被淘汰,在世界万千球迷的泪眼中黯然退场 C.苏珊大婶在“英国达人”的竞赛中,成为亚军的称号和不折不扣的“草根明星” D.中国当代儿童没有儿歌可唱的原因是文艺高度市场化动作导致的结果【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要结合病句的类型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悉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意不明、顺序颠倒等,然后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辨析句子是否存在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的病句,要分清缺少的是主语,还是宾语。【解答】A.没有语病;B.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淘汰”后面加上“的现实”即可;C.搭配不当,“成为”和“称号”不能搭配,将“成为”改成“获得”即可;D.用词不当,将“动作”改为“运作”即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句子成分残缺的病句,缺少主语,一般需要去掉某些词语;缺少宾语的则需要补出缺少的成分。二、(12分,每小题12分)6.(12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偶然在博物馆中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那“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的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自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然而,可能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正由于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为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摘自《文汇报》2008年12月9日)(1)下列对“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B.毕加索在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C.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于我国隋朝书法。D.历史上,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派遣到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2)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B.自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C.表现出中国书法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D.直接导致了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3)下面对全文说明特征和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申遗”即抓住了中国书法最本质的特征:时间久,流派众,名家和佳作多。B.“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其中的“老祖母”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D.“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只有靠书法才能体现出来。B.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导致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C.如果中国不“申遗”,日本和韩国就会抢先提出这种主张。D.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一经跨出,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一定会提高,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的光彩照人的目的一定会达到。【考点】A6:概括说明内容;A7:说明文阅读综合.【分析】文章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段说明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第三段说明由于中国书法对外交流趋于封闭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第四段由于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第五段说明要采取多种措施让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的题眼是“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ABCD四个选项的说法均源自第②段。A项说法源自第②段开头,如回原文查看便可知,A项说法本就与题眼“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同为一句,毋庸置疑。B尽管也来自第②段。但精读之下,不难发现,关于毕加索的那一长句举例,是为了佐证第②段中的一个过渡性观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与“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关系不大。C来自文章第②段末尾处,都是在讲其他国家学习我国书法艺术的事例,这就更能体现“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这一题眼了。D来自文章第②段末尾处,都是在讲其他国家学习我国书法艺术的事例,这就更能体现“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这一题眼了。所以选B(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的题眼是“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ABCD四个选项的说法均源自第③段。但要注意到D项中的“直接”二字,所谓“直接”,应是不借由第三方发生作用。回到原文,文章是这样说的:“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如上所述,导致“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而非中国的“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所以选D(3)。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方法。A.根据第二段判断,“时间久,流派众,名家和佳作多“不是中国书法最本质的特征;中国书法最本质的特征是“书法艺术的母国”。不正确。B.“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正确。C.“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其中的“老祖母”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正确。D.“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正确的。所以选A(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说法出自文章第②段,原文是说“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A项却说“只有靠书法才能体现出来”,说法过于绝对,不正确。B项说法全部来自文章第④段第一句。正确。C项说法出自文章第④段,原文是说“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为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文章只是说“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应属作者推测,并没有明确表达出C选项所谓“如果中国不‘申遗’,日本和韩国就会抢先提出这种主张”的意思。D项说法出自文章第⑤段,原文是说“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D项则一再强调“一定”,说法过于绝对。所以选B【点评】1、考查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对说明对象的把握。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3分)7.(13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久而乃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今诸生学于太学受任于败军之际D.以衾拥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4)把第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②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考点】D3:一词多义;D4:文言实词;DF:文言翻译;DG:文言文阅读综合.【分析】参考译文: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被:通“披”,穿着;B.右边备有香囊。臭:气味,这里指香气。C.腰间挂着白玉环。腰:动词,腰挂、腰佩。D.仆人给我灌下热水。汤:热水。故选:A。(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A.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乃:副词,才/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乃:副词,竟然。B.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虽:连词,虽然/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虽:连词,表假设,即使。C.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于:介词,在/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于:介词,在。D.用被子围盖身上。以:介词,用/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以:连词,表目的。故选:C。(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主旨的能力。B项涉及的语段为第二段,这一段中列举太学诸生学习的优越条件,对比自己求学时的艰苦,说明业精、德成的关键在用心专一。故B中“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错。所以选B。(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寓:寄住;逆旅:旅馆;日:每天;再:两次;享:享受。句子翻译为:住旅馆,主人每天供应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②若:像;手:名词作状语,用手;录:抄;假:借;诸:相当于“之于”。句子翻译为:不必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答案:(1)A(2)C(3)B(4)①住旅馆,主人每天供应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②不必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点评】舍1.至舍(shè学舍,书馆)2.屋舍俨然(shè房屋)3.舍文轩而窃敝舆(舍弃)4.便舍船,从口入(舍弃)5.意难决舍(丢开,离去)6.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7.舍与你的(施舍)被1.被于来世(影响)2.皆被绮绣(通“披”,穿)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5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①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②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并作简要赏析。【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解答本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借助重点语句加以赏析。(1)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2)此题考查了对诗句艺术手法的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意思加以作答。【解答】解析:(1)“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意思是: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此时作者忧愁满怀,原因是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自己也因为国家的灾难而与亲人分离,客居他乡。所以此时的作者既有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危难的担忧。(2)“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的意思是: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其中“后主还祠庙”和“梁父吟”使用典故。借助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的事,来讽刺昏庸的君主。还借没有诸葛亮能辅佐一代君王来表达自己空有报国志的感慨。答案:①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②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两个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译文: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和典故理解诗歌的大意,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9.(4分)填空(选作两题)①《武陵春》中李清照将无形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绘春光烂漫。景色多变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最高理想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均属于理解默写,要结合古诗文名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且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解答】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溪”容易写错,需要认真书写;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词中“却”容易写成“确”,需要重点记忆。【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能熟练背诵,对其中的重点句子还要做到准确默写。选做题,必须选择背诵熟练的、不容易出现错别字的题目。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下列各题(15分)10.(10分)海市蜃楼邵宝健①四位初中时代的同学好友,相约20年后聚会,并带上为之自豪的物件作为见面礼。这四位男生通过各自的努力,或自学成才,或大学深造,或研究生毕业,或出国镀金。他们都记着这个聚会,换句话说,这么多年的打拼,这么多年的准备,就是为了20年后的再见。②在故乡青岛的一个上档次的宾馆,四位男士践约。惊讶地相认,迟疑地握手,绰号再用,还有无法抑止的泪花闪烁。“东西带来了吗?”“带来了,哪能忘呵?!”问询和答语,都像是操练过的,乡音难改,只是平添些许庄重的意气和成熟的魅力。③这是一个特殊的展示会。一幅新颖大厦的照片,取题为《初露风姿》;一幅主题画面为一幢新颖大厦的油画,取题为《神构》;一幅海市蜃楼的远景摄像图片,文字说明为《人间仙境》;一座微型新颖大厦的模型,标示的文字为《我的梦》。这几件东西,凝聚了几位男士经年之心血,也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成长的欣慰。④依次作者为:摄影家A君,油画家B君,新闻记者C君,建筑设计师D君。他们准备了20年,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当年,这几个小男生,都是被班主任老师看好的人才苗子。接下去的节目是,各自介绍作品产生的过程。⑤A君说:“我居无定室,浪迹天涯。以摄影为生,就得舍掉安闲。这张照片,是我在一个春日途径青岛,为一幢刚竣工的新颖大厦拍摄的。这幅《初露风姿》,在全国首届‘城市风’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哈哈。”⑥B君说:“我在杭州开了一个画廊。这是我去年岁末创作的油画,主题画面全是想象出来的。这幅画作,参加了前几个月在西安进行的新青年油画邀请赛,得了个银奖。不好意思,这可是我艺术生涯中所得的最高奖项了。有人出50万元购买这幅画,我没答应。嗬嗬。”⑦C君说:“你们知道的,我一直在广州当新闻记者。去年夏天,我回家乡探亲,在海滨巧遇‘海市蜃楼’,用远镜照相术摄取的。这件作品,在年终得了个优秀作品奖,还在去年全省好新闻评比中,被评为摄影类一等奖。嘿嘿。”⑧D君说:“我们四人中,只有我一人在故乡工作。我的职业离不开青岛,青岛也需要我。这是我在前年冬天设计的大楼的微缩模型。我负责设计的那幢大楼,在中华建筑行业年度项目评选中获了个金设计奖。青岛太美了,任何创意相比之下都会逊色的。嘻嘻。”⑨喝茶,抽烟,就“创意”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两个小时后,意见几近统一:1.B君和D君的作品是独创的,虽然两幢“大厦”貌似神同,这只能说是一种艺术之巧合。2.海市蜃楼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C君抓获到的“海市蜃楼”,也许就是按照D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图所建造的大厦之映像。3.而A摄影家所拍摄到的新颖大厦,经大家甄别,确是D君设计的大楼。⑩茶喝了几茬,意犹未尽。B油画家拍了拍C记者的肩膀,坦言:“老同学,非常感谢你拍下了那个真实的海市蜃楼。不过,我在梦中见到的海市蜃楼,也是如此的神奇。也许我的《神构》就得益于那个梦。”⑪D建筑师说:“我得讲实话。我设计那幢新颖大厦的灵感,也来自一个梦。此梦也是那个‘海市蜃楼’.所以,我给那个微缩模型,标之为《我的梦》。”⑫A君和C君也有心迹要披露,因抢着表白,说不大清楚,意思大致相同:咱俩的艺术细胞明显少了些,也没有做那种梦的缘分,但现实生活有时就如梦境那般美。这一瞬间被我们抓获了,也甚为幸运呵。⑬默然许久,这次聚会得出了一条总结语: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选自《新华文摘》(1)本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同学相聚,展示作品,统一意见。(2)阅读小说⑤﹣﹣⑧段,描写四君得意神态及自豪表情的四个词语分别是哈哈,嗬嗬,嘿嘿,嘻嘻。(3)小说标题“海市蜃楼”在文中有哪些深层含义?(4)读完这篇小说,你对本文主题有怎样的理解?【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分析】四位同学多年以后重聚一堂,他们都记得多年前的一个约定,带来自己这么多年来最得意的,最能反映自己成就作品,在聚会上,他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说明作品产生的过程,最后得出了一致的意见: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由题意可知,空白处的两个答案应是一个四字短语,细读全文,第一段和第二段讲的是同学相聚。第三段到第十二段是文本的重要内容,可概括为展示作品。(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八段的最后一个词语可提炼作答。(3)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正确理解题目的本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现意思和深层含义。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题目的表层意义指是四位同学展示的各自作品。结合文章主旨可知,这个题目的深层含义是人生追求的梦想。(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细读全文可知,本文的主旨出现在最后一段: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答案:(1)同学相聚、展示作品(2)哈哈,嗬嗬,嘿嘿,嘻嘻(3)答:一是人生追求的梦想,二是通过努力打拼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就是四君各自展示的作品。(4)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或:梦境产生的灵感可以改造现实生活等。或:有梦想才会有自己的目标。【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六、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1.(3分)阅读下面的故事,在结尾的横线处加一句话,使故事更加连贯完整一个家里很穷的年轻人,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对母亲的辛勤劳作不以为意,自己也不屑劳作,却一心向佛。为了追求他心中的佛,年轻人千里迢迢到寺院里向老方丈探寻佛的真谛。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年轻人开始了漫漫的寻佛征途。他路过许多寨子,投宿了不少村庄。年复一年,大多数时候他都被别人视为龌龊的乞丐而撵出门。年轻人对佛的追求开始动摇。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不辞而别的母亲。一天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地说道:“我的儿,你可回来了!”年轻人看到了母亲是光着脚为他开的门。。【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5:续写补写改写句子.【分析】本道题要求阅读故事,在结尾的横线处加一句话,也就是要根据上下文情节提示,填上相呼应的句子。【解答】通读故事,可发现年轻人得到方丈指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年轻人经历千辛万苦没有找到,回家看到母亲光着脚为他开门,他才想起方丈的话,发现佛就在自己身边。故横线处填:母亲光着脚为他开的门。答案示例:母亲是光着脚为他开的门。【点评】这道题注重学生上下文联系的能力,要根据上文的提示,写出故事的结局。12.(4分)请将下面的长句变成三个独立完整。句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减个别词语)例句:市民对市政府为迎接2010年省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的召开展开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满意和支持。第一句:2010年省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召开第二句:市政府为迎接运动会的召开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三句:市民对这些工作表示满意和支持。【考点】55:句式转换.【分析】长句变短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一种就是对长附加成分进行处理,以上两种方法就是对长定语进行处理。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解答】第三句已经作为句子主干被提出来。接下来处理长定语或者状语,”2010年省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的召开展开“,成分完整,可单独为句。再把“市政府”作为分句的主语,“为迎接运动会的召开”做目的状语放在句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做整体宾语,可组合为:市政府为迎接运动会的召开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答案:第一句:2010年省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召开。第二句:市政府为迎接运动会的召开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点评】长句变短句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分析各个句子,确定其中一个句子作主干。第二步,把其它句子作为主干句了定语或者状语,并合并掉重复的部分。第三步,修改,并添加适当的词使句子完整、通顺。13.(4分)初中毕业时,一位同学给老师发了一条手机短信。阅读这条短信,请从修辞和内容的角度写出你的点评,不超过30字。老师,是您充实了我的头脑,是您净化了我的心灵,是您带着我走出了无知的世界,是您教育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即使用尽一生,我又怎样报答您?点评:先用排比写尽老师的恩情,再用反问表达对老师的无限感激。【考点】84:综合读写.【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具有一定综合性。【解答】这是对语言的鉴赏,题目已经明确指出从修辞和内容的角度写出点评。从修辞和表达效果角度看,”是您充实了我的头脑,是您净化了我的心灵,是您带着我走出了无知的世界“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写出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使用尽一生,我又怎样报答您?”,这一句属于反问,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成都工业学院《数字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城市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大学《材料化学与物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形体基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安全与实验室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现状简析
- 2024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GJB5765-2006 军用机场场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公司合作计划书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联合诊疗(MDT)管理法规
- 光伏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保安员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
- 四年级竖式计算大全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