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1页
20192020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2页
20192020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3页
20192020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4页
20192020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一新突破讲义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2.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重点)3.理解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重点)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提高观察、提问的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养成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方式。3.通过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一、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程序: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2.高倍显微镜操作“四步曲”eq\o(—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eq\o(—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常见原核细胞的结构(1)蓝细菌(旧称蓝藻)eq\b\lc\{\rc\(\a\vs4\al\co1(\o(\s\up(组成:[①]为拟核,[⑤]为核糖体,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2)细菌eq\b\lc\{\rc\(\a\vs4\al\co1(\o(\s\up(组成:[③]为鞭毛;[④]为细胞质;,[⑤]为细胞壁;[⑥]为细胞膜,生活方式: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异养生物))))3.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①蓝细菌②绿藻③发菜④硝化细菌⑤酵母菌⑥大肠杆菌⑦链球菌⑧颤蓝细菌⑨念珠蓝细菌⑩色球蓝细菌⑪变形虫原核生物:①③④⑥⑦⑧⑨⑩;真核生物:②⑤⑪。1.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2.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 ()5.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6.细菌都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提示:1.×换上高倍镜后,应用细准焦螺旋调焦。2.√3.×原核生物无染色体。4.√5.√6.×细菌有的营自养生活,如硝化细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问题探究]1.下面是目镜和物镜模式图,说出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提示:(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列表比较。提示:项目视野范围视野亮度细胞数目细胞大小低倍镜大亮多小高倍镜小暗少大4.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提示: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归纳总结]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的移动规律(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2)装片的移动规律: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向哪儿向哪儿移”。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1)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并非体积或面积)(2)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化关系的分析①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eq\o(\a\al(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eq\o(\a\al(放前视野,中的细胞数))×eq\f(放大前放大倍数,放大后放大倍数)②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eq\o(\a\al(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eq\o(\a\al(放大前视野,中的细胞数))×eq\b\lc\(\rc\)(\a\vs4\al\co1(\f(放大前放大倍数,放大后放大倍数)))eq\s\up24(2)3.视野中异物位置的判断视野中异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装片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移动装片eq\b\lc\{\rc\(\a\vs4\al\co1(污物移动——在装片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b\lc\{\rc\(\a\vs4\al\co1(污物移动——在目镜上,污物不动——在物镜上))))易错提醒:显微镜操作的五点提醒1下降镜筒时双眼要从侧面平视物镜,使之接近载玻片,但不能接触,目的是防止损坏装片或镜头。2调成高倍镜前应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后只调节细准焦螺旋,而不调节粗准焦螺旋。3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以放大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来调亮视野。4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时,移动的是装片,即实物,而不是物像。5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无需提升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A[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使用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2.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会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A[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影像均向左移动;高倍镜下观察物像需要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镜下并调整细准焦螺旋至清晰。综上所述,A项正确。]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探究]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单细胞生物,如何判断它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提示:观察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水绵细胞、鱼的红细胞等时,如何反映出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提示:它们的细胞形态各异,故具有多样性,但其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故具有统一性。3.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提示:两者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4.蓝细菌细胞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请分析其原因。提示: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并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能进行光合作用。[归纳总结]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大小较小较大细胞壁一般都有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该区域有一环状DNA,无染色体有核膜,有染色体实例细菌、蓝细菌等动植物、真菌等2.细胞结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图解易错提醒:1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等方面。2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物质,如细胞膜、细胞质、DNA等。3常见的蓝细菌有4种,即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和发菜,其他“藻”一般为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如衣藻。1.有关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C[水绵和蓝细菌都具有细胞壁,A错误;HIV与变形虫相比,HIV没有细胞结构,故也没有拟核,B错误;水绵与HIV相比,水绵具有细胞结构,C正确;蓝细菌与变形虫相比,蓝细菌没有核膜,而变形虫具有核膜,D错误。](1)甲、乙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两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什么不同?提示:甲的光合作用在带状叶绿体中进行,乙的光合作用在光合片层膜上进行。(2)乙、丙、丁如何进行繁殖?提示:乙、丁通过细胞分裂增殖,丙通过侵染淋巴细胞进行增殖。2.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①颤蓝细菌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HIV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7N9流感病毒⑨肺炎双球菌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⑥⑧为病毒;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⑦⑨为原核生物;蓝细菌和植物为自养生物,①是蓝细菌,④⑤是植物。][课堂小结]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背诵1.低倍镜下观察清楚的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细胞的统一性表现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4.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5.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单细胞生物。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扩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扩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A[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观察时应采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的光圈,转为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时应改为聚光的凹面镜并扩大光圈,增加进光量,便于观察得更清楚。]2.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 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 D.对抗生素敏感B[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二者均无核膜。]3.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结构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C[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结构,但有核糖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其上无蛋白质,不构成染色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4.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B.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C.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移动装片时需向右方移动D[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转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光圈和细准焦螺旋;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时因甲图中气孔在视野的右方,因此需向右方移动装片。]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