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 论文_第1页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 论文_第2页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 论文_第3页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 论文_第4页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以皮影艺术为例皮影艺术作为国际电影历史公认的“电影的先祖”,由此可见的中国皮影艺术的魅力不可替代。它是殿堂级的艺术,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皮影艺术、探索它的一切历程,都将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想要学生更好地传承民间皮影艺术,就要从小学开始接触了解,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相结合,通过美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精神的鲜亮底色。近年来,通过文化自信的提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独特的魅力,对突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创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样,在教育领域,我们试着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探究皮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起源于2000年前的西汉,它本身是动与静的结合,它将创造与表演融为一体。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是一种通过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的人物剪影。表演内容是中国的民间戏剧、历史故事。表演时艺人们需要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一边操纵戏曲人物,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皮影戏还有人叫它“驴皮影”,因为它使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到了现代,为了环保,我们将兽皮换成了现代的仿皮影材料。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唯一一个在舞台上表演的平面艺术。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因失去宠妃李夫人伤心欲绝,方士齐少翁为安慰汉武帝而想出将刘夫人的形象进行剪刻,在晚上利用灯烛映出李夫人的剪影,汉武帝在远处远远观望,李夫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据传说皮影戏由此诞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清末达到顶峰。皮影匠人们大都世代相传,所以众多皮影高手将这项行业推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走到平民百姓家中。逢年过节、灯宇庙会人们都会敲锣打鼓地表演皮影戏。皮影的题材大都源自于生活,并在艺术的修饰中高于生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脍炙人口的市井文化生活、广为相传的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并搭配具有各地地方特色的戏剧。皮影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展现了真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二、传承皮影艺术的重要性早期的皮影艺术记录了人们的生活,传承了历史,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从诞生到顶峰时期一直都是人民所喜爱的娱乐方式,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经过时代的发展,这项艺术不再作为社会主流文化被人们所熟知。在电子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皮影匠人为了生计,寻求出路,从而日渐放弃了这项古老的艺术,皮影艺术也像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样进入了它们的“危机时刻”。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决定每年九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月”,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作为现阶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步骤,也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到这些古老的文化传承。因此,在选择美术教育的课程时,更要侧重于对古老艺术文化与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三、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皮影艺术自国家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试用版)以来,结合湘教版小学美术《皮影》这一课,讨论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美术课堂相融合的策略,以每位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效果,并且从自身做起,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虽然现阶段使用的《美术》(湘教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得心应手,但《皮影》这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欣赏”的学习板块,学生与老师在该板块中都较为生疏,所以应在教学设计上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特点对原有的教材有所改动,并且加入生活情境的环节和德育教育,在动手环节中更应着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学习交集较少,在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更注重通过网络、书刊等形式了解传统文化艺术。但是这种间接经验缺乏正确引导,学生无法通过系统教育来深入理解传统文化艺术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这样有悖于从实际操作中获得经验这一教学方式。而《皮影》这一课就可以通过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更深层面的认识。中华文化种类繁多,学生们平时接触到较多的是剪纸、泥塑、扎染、风筝等原料比较常见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而皮影艺术不同的是:动与静的结合、创造与表演的结合。皮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如何将小学美术教育与皮影艺术更好地融合,那就需要让皮影艺术以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到皮影戏中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结合小学高年级这一年龄特点,在教师实际操作皮影戏中让学生对皮影戏有大致的了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组织学生观摩皮影的制作与故事

传统皮影需要使用家畜的皮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程序,才能进行绘画雕刻。传统方法是将兽皮经过烤制后再行上色。色彩多运用到三原色,所以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最后一道工序,在皮影的关节处打上孔洞、并装上操作杆,将皮影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连接,从而将皮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学生们在看到皮影的制作过程中,激发了兴趣,并想要亲身操作、体验皮影的魅力。 3.明确教学目的并指导实际操作

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皮影操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学生实际操作中会发现许多问题,通过观摩皮影匠人表演的皮影戏剧寻找答案。例如学生们平常喜欢观看动画片、连环画,可以将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与中华传统皮影艺术相结合,让传统艺术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让学生将做好的皮影亲手展现出来,通过结合作品不仅能够了解到早期人民的生活,还能从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将传统艺术与课堂完美地结合。四、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学生们亲身参与到皮影的制作与表演中,能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让学生们自觉接起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教室的空间存在边界,但是学生们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学生们根据现有的素材,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物尽其用呈现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成果。学生们通过探讨、思考、合作等方式了解到,皮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在以流量为主的今天,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获取的信息并不能完整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好的一面完全展示出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尚待提升,古老的传承与文化很难与快餐式的文化相结合,通过个人或民间组织的自媒体等形式的传播很难挽救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像皮影、扎染、剪纸等古老传统艺术文化正在走向消亡,挽救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刻不容缓,中华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