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 论文_第1页
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 论文_第2页
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 论文_第3页
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 论文_第4页
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音乐这门学科在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学前音乐教学的方式、思想在老师的脑中形成定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幼儿音乐教学。如何掌握学前音乐的特点,从音乐节奏,语言,现代化技术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幼儿创造力等方面开展有效的音乐教育,改善学前音乐无意义的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制定有效策略,使幼儿音乐教学更加的完善,促进幼儿音乐技能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节奏感,语言,多媒体,自然环境,创造力

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最离不开音乐的渗透。音乐的熏陶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儿童需要和喜欢音乐,音乐,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但目前学前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苍白的无意义教学:

1.音乐活动方式单调,过程衔接不够自然。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上课的模式都按照传统三步走:首先带领幼儿唱一唱之前学习的歌曲;其次教唱新的歌曲,简单的带一些韵律动作;最后和幼儿一起演唱一遍。教师大多数在导入环节设计简单突兀,和歌曲内容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活动中间的设计过于单调,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喜好,活动的结尾也没有和幼儿一起评价演唱歌曲的感受,没有将活动升华。因此整个音乐课程让幼儿甚感乏味,不能充满激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2.音乐活动目的单一,过程忽略歌曲分析与演唱技巧。音乐贯穿于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陶冶着情操,促进着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但是教师们一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就逐渐的将重心与评价标准只转移到“幼儿唱会了没有”,幼儿在演唱中扯着嗓子大声唱,咬字不清晰,只理解歌词表面的意思,并没有体味到歌曲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小问题都置之不理,不给于及时的策略解决。太注重于目标结果的达成,就肯定会忽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意境感受。3.音乐活动主体含糊,过程缺乏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最常出现的场景就是:教师范唱,幼儿跟唱至熟练,之后就让幼儿演唱一遍歌曲,完全是硬式流水的学习过程。教师们单纯地将“学得快,唱得准”当成了点评幼儿歌曲掌握程度的标准。或者教师选择平日唱歌不错的幼儿带领大家唱,也不给予指导,让大家迷迷糊糊的跟着幼儿唱,然后再换别的幼儿领唱。但是,音乐活动应该让幼儿自身去体验感受美、表达发现美、创新美,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间给予一定的指导。因此,音乐活动中,主次不分,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就不能得以展现,而创造力和表现力为音乐活动中最高层次的能力,是一种升华。4.音乐活动内容生硬,过程过分强调“学以致用”。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教授大量教材里的歌曲,以至于幼儿音乐的全方面技能得不到太大的提升。最后幼儿只会唱老师教过的歌曲,别的内容都不太会,音乐全方面能力低,想象美与创造美的得不到发展与发挥。事实上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音乐潜能,只是潜能的大小不同而已。并且幼儿能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不经意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因此丰富的音乐内容才能打开幼儿的创造世界。 对此,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总结了以下五点学前音乐有意义教学方式,以促进学前音乐学习事半功倍,幼儿们得到全面提高。一、从节奏中领入音乐大门 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幼儿刚开始接触音乐活动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从身边通过细细聆听发现节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受节奏感。带着幼儿跟着不同音乐舞动起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全身放松的去感受音乐美,自己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听力去判断节奏,做出不同的动作,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与轻松。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节奏,例如动物的叫声,小鸭“呱呱呱”、小狗“汪汪汪―”等;自然的声音:下雨“哗啦啦,哗啦啦”、滴水“滴答滴答”等;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声音文件和道具。或者教师可以将部分音乐课安排在户外感受体验中,让幼儿们更贴切的去感受什么是“音乐节奏”,然后试着去模仿自然界里的声音,亲身体会节奏,自己慢慢找准节奏。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发现节奏是让幼儿感知喜爱节奏的最自然有效的办法。 其次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活动前播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让幼儿聆听,随后跟着教师一起做一做韵律动作。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找到身体上小肩膀,大腿和小膝盖可以做小鼓;在教室里找桌子,地板,水杯可以做小鼓;或者可以利用四肢做出动作幅度相对较大的动作,如:当音乐比较缓慢的时候幼儿静悄悄的慢走,音乐突然加快幼儿迅速加速走;当音乐比较激烈的时候可以蹦起来,音乐比较轻柔的时候,轻轻的点点头;也可以将音乐律动与生活中的游戏相结合,如:播放游乐园的旋转木马的音乐,让幼儿围着凳子排成一个圈,随着音乐按一定速度转动,当音乐放到不一样的点停下来蹲两下。幼儿能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幼儿能放松愉悦地全身心感受节奏,虽然幼儿自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幼儿能在动作中体会理解节奏。这样看似无意自然的韵律音乐,其实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久而久之节奏感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从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升华,为进一步提高音乐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领进了音乐的大门。二、从语言中体会音乐魅力当幼儿对节奏感有了一定的理解,就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就像在述说着一个美丽神秘的童话故事。这就要涉及到语言的魅力,语言能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于幼儿音乐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把语言作为音乐学习的一大重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述一个故事,可以是跌宕起伏的,可以是温情的等等,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述,幼儿聆听,待幼儿简单明白这个故事的内容时,根据故事的特征加入匹配的音乐,再来将故事述说一遍,让幼儿细细感受音乐与语言的搭配所带来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便会从不同的音乐中萌发不同的情感,如:欢快的音乐感受到开心,沉闷的音乐感到严肃紧张等等。为今后对音乐的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幼儿能简单体验到音乐中所流露的感情氛围时,开始教幼儿唱完整的歌曲。指导幼儿唱歌的时候,第一步要学会正确地唱姿:放松自然地坐着,眼睛看正前方,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这个姿势要持之以恒,不然孩子不会养成习惯。言语要有趣味性,孩子才喜欢,才会很自然地接受。比如:通过韵律儿歌:“咚咚咚,腰挺直,呼吸均匀很重要!呱呱呱,小青蛙,肩膀身体放轻松!”在活泼生动的语言下,小朋友们一边念韵律儿歌,一边用肢体积极的配合唱歌。并且幼儿的嗓音处于稚嫩童声发展期,让幼儿学会用轻声的自然唱法,不能大声喊叫,保护好小嗓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基本学会唱歌的姿势,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时,可以相对去选择一些语言押韵对称的歌词教授幼儿,这些歌词在唱之前,带幼儿朗读几遍,幼儿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歌词的趣味,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加上音乐去演唱,幼儿会逐步被歌曲吸引,从而很轻松的掌握了歌曲。三、从多媒体材料中趣味学习以前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出示图片来作为教具的方式最常见,但是图片对于幼儿来说直观但不生动,现在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作为课堂活动中最适合幼儿学习的辅助工具。它具有既直观又生动的特点,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动画效果体验,给音乐活动增添了充分的趣味和激情,整个音乐活动紧紧地抓住了幼儿的心,激起了幼儿的强烈的表现兴趣,提高了幼儿在音乐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渗透着音乐,因此音乐要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多媒体能将孩子带入虚拟的情境中欣赏与体验。如:音乐活动《竹竿舞》中,用多媒体播放黎族人民跳竹竿的表演视频,欢快的气氛和民族的特色让幼儿体验了从未有过的真实的感受。像与此之类的音乐活动都可以借助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课堂效果立刻丰富生动起来。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全身心投入音乐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生活,去感受美。音乐本来可以说是一种很抽象的艺术,具有灵动性,如果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讲,幼儿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而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幼儿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事物,提升幼儿想接触和观察事物的探索好奇心。如:学唱歌曲《雪花雪花》,利用多媒体技术操作鼠标,让雪花在空中飞舞,幼儿在歌曲声中,直观了“冬季来临,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白成一片”的冬日美景,使幼儿既欣赏到了美景又理解了歌曲含义,借助音乐提升了美感。音乐教学要把幼儿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如在音乐活动《牡丹花儿开》中,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现一幅家乡牡丹花开的画面,随着音乐,画面变化着“牡丹花儿开,牡丹花儿开,牡丹仙凤凰山住呀住下来”然后随着动画播放,倾听音乐“红牡丹儿点头笑,黄牡丹儿随风招……”之后,教师激励幼儿们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所听所感。幼儿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所以创编的动作也是各具特色。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以直观与视听相结合的形式,幼儿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更贴近。打破了教材的传统,丰富了幼儿的音乐活动内容。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具有营造氛围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对幼儿的音乐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从自然环境中享受音乐对于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来说,环境是最好的老师,陈鹤琴先生说:幼儿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此时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生活的自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自然”不仅仅特指大自然环境,还包括环境的轻松,师生的和谐。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学音乐,会有很积极的参与性。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多种良好的轻松的课堂环境,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幼儿随着自然自然情境,体验情感,激起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同时让幼儿享受情境美。教师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黑夜白昼等等去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也可以根据幼儿生活的家乡环境,如:山野的绿,大海的蓝,城市的霓虹灯等,符合孩子的审美情趣,增添教室的活泼与生动,加上应景的歌曲,幼儿便逐渐融入到环境中,不会感到拘束。其次教师可以多开展户外音乐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大自然里的风和日丽,花草树木,鸟语花香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户外教学可以通过许多生动形象景物直接影响着幼儿,去丰富幼儿的艺术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如: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就是大自然运行的节奏旋律;夏日蛙叫蝉鸣,就是大自然美妙的即兴歌曲。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们一起倾听,讨论和模仿各种声音:动物的叫声、流水的声音、雪地里走路的声音、火车经过的声音、下雨啪嗒啪嗒的声音、风吹动树叶沙沙的声音、还有夏日雷电暴雨的声音等等。让幼儿一日生活都有音乐熏陶,用美感染幼儿的心灵,让幼儿每日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不断接触音乐,聆听音乐,那么每个幼儿都能展现意想不到的潜力。五、从创造力引入音乐最高殿堂在硬式传统的音乐活动中,教师总是忽略幼儿主体的发挥,没有为幼儿创设自由展现的环境,只注重“会唱”“模仿着会动”,忽视了兴趣培养。如:在音乐律动中,几乎都是第一步教师示范、幼儿跟学,一遍一遍的重复,幼儿倍感乏味,就失去了耐心兴趣,活动中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其实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不能单单注重“会”,而是应该运用已学会的音乐表现技能,支持鼓励幼儿去创造音乐美。事实上,教师只要根据各个年龄幼儿的实际能力,给予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创新的时间,就能激起幼儿的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在音乐创造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歌词创编了,传统音乐学习都是教师范唱一句,幼儿学,这样的音乐学习索然无味,而创编会让歌曲更具趣味,让演唱更具灵动性。如果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编歌词,配上优美的或者节奏性强的旋律,可以发现顿时能激发幼儿的激情。如:《动物的叫声》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明白歌词含义,感受旋律,然后根据自身经验“什么动物什么叫声”来创编儿歌中的“一问一答”的句型。鼓励孩子开动大脑,随后可以分组问答,男生女生问答,互相问答等多种形式,让每位幼儿都能表现自我,提升表现欲望。并且幼儿在创编中,不只是激发创造潜能,还学会了思考观察并且将生活经验学以致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生活。其次,在音乐创造中,肢体动作的创编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普通的动作在不同的音乐中创造出自我特色,富有童趣的样子,例如“飞”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可以像仙女一样仙气儿飞、像老鹰一样滑翔飞,像直升机一样上升飞,像气球一样随风“飘”着飞等等。还可以为幼儿创造有趣的角色和一定的情境,如:“夏天的雨”、“森林里的狮子”、“荷叶上的青蛙”、“风中的牡丹花”等等,并配上一些好听的经典的乐曲,如:莫扎特的钢琴曲,肖邦的夜曲等等,让幼儿们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在不同的音乐自由畅想,尽情表达。教师要重视每位幼儿的表现美与创造美。用音乐创造活动满足幼儿表现自我的欲望。并且教师要打造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幼儿都充满自信的,没有胆怯与羞怯,真正的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将创新与音乐活动融合一体。 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