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
牙鼓琴》。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
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鼓”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导质疑。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复”“足”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1.感受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呢?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
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
(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
阅读方法。
(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富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
渗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读着这个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
觉读出来。
②流水在古文里边特指江河。我们会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
或者诗句?
2.体验“知音”。
(1)理解“善”和“志”,体味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善哉”,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①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③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④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
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
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从“子期死”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
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四、朗朗诵歌怀知音
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
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它!
2.熟读成诵。
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第二课时
一、欣赏名画,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几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
2.学生欣赏,谈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名画有关的一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的?
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
白一个道理或意境。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所宝:曝:拊掌:云:奴:婢:
2.交流共议。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
常以自随。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写什么?蜀中:四川。戴嵩牛:戴嵩画的牛。
预设:四川有个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几百种书画。
这位杜处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画《牛》,他特别喜欢,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
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从课文哪两个地方能看出杜处士特别喜欢戴嵩的《牛》?
补充讲解戴嵩和《斗牛图》,学生明确其地位和价值。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有什么反应?(拊掌大笑)一般人见了戴嵩画的牛
会是什么表现?(惊叹,夸赞戴嵩画得好。)
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画错了。)
牧童为什么认为戴嵩画错了?(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
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
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样子?(因为牧童经常观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样子。)
你相信牧童的话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议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话。)
听了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处士没有生
气,他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有道理。)
指导:我们要学习杜处士,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
③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这句话中的“奴”“婢”分别指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理解)
句子的大意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并且说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故事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句话?(这是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
示,他想把他的启示告诉我们,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权威;要勤于观察;要正确
对待不同意见;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
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
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2.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
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
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体会鲁迅先生爱憎
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囫囵吞枣、张
冠李戴”等词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
激励学生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学会给
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2、思考:课文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3、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了解鲁迅
1、出示课件:鲁迅图像
2、同学们,这就是--(生:鲁迅),板书:鲁迅先生,让我们带上“先生”二
字再深情地呼唤一遍。
3、谁能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的资料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4、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得还真不少,然而鲁迅先生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他的侄女周晔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板书:我的伯父,题目叫做--(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5、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她已经称鲁迅为称“伯父”了,为什么还称他为“先
生”?
【利用图象、课题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了解了题意。】
二、检查预习,学习词语
1、通过预习,你画下了哪些想积累的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意识。】
2、出示生字词课件:
追悼吊唁咳嗽敷药女佣水浒传殡仪馆
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1)你理解哪个词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是联系上下文还是查字典)
(2)请你从以上四字词中,选一个词语应用说话。
【关注词语教学,让教学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
课文中哪里读出来的?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学习第一段,体会受爱戴
1、自由轻声读,圈画出鲁迅先生深受许多人爱戴的语句?从哪里看出他深受爱
戴?
(挽联多,花圈多,各色各样的人多。)
2、参考资料(课件出示以下内容),师配乐朗读:
22日下午开始出殡。出殡前,从万国殡仪馆门前,胶州路、极司斐尔路、
兆丰路,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出殡时,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
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
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行列,
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适当的资料补充,再现了当时出殡时的情景,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受爱戴。】
3、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你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可以是不同的人群,可以是人们在送葬时的不同表现。)
【创设情景进行说话训练,凸现鲁迅先生受爱戴。】
4、对于鲁迅的逝世,谁都悲痛万分,作者也不另外,你从哪里体会到作者的悲
痛心情?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朗读: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
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5、读着这句话你的心情怎样?(生;沉重、悲痛)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
这句话。
四、学习课文,讨论交流
1、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读读课文,想想:作者
回忆了鲁迅先生几件事?用小标题的方式注在旁边。
2、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一下,看谁的小标题更简洁更合理。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小结后相机板书: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
车夫关心女佣
五、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自悟。选自已最感兴趣的一件或两件事读读,圈画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
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画出来一会儿交流。
【在初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
一件或两件事”进行精读训练,体现了因材(才)施教。这样处理教材(不求所
有学生全面解读教材),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比较充分的阅读时空,学生阅读的
基本能力与习惯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2、集体交流:你学习了哪件事?你的体会是什么?
3、交流:谈《水浒传》
(1)谈《水浒传》这件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3)伯父鲁迅先生送书给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
(4)鲁迅先生关心的仅仅是我吗?他关心的是--(青少年)
(5)小结: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
4、交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1)文中还写了他对谁的关心?(车夫、女佣)
(2)他是怎么救助车夫的?圈画出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词句,再说说自己的体
会。找出描写鲁迅神态的句子,说说你从鲁迅严肃的表情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3)适时渗透读相关的语句。
(4)他又是怎么关心女佣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鲁迅先生关心的仅仅是“我”、车夫、女佣吗?他关心的是--(劳动人民)
他关心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
(5)小结: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
5、交流:说“碰壁”
(1)你是怎么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从
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参考资料: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
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
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
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3)分角色朗读对话,加深体验。
(4)小结: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
6、你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提出来交流交流吧。
7、拓展:从收集的资料和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还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爱国、惜时、爱书如命等)
【通过交流介绍,丰实人物特点。】
六、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本课在写法上给了你什么启示?
2、小结写法:学习用几个具体事例和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
品质的方法。
七、课后练习
1、激励学生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
2、选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品。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说“碰壁”
救助车夫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爱戴
关心女佣
变
授课
课题课型习作1课时
围绕中心意思写时间
1.领会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练习写作。
教学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目标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
教学
难点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出示一些汉字,引
甜乐泪暖悔望导学生领悟汉字的文
迷妙变忙寻让化内涵,以“甜”为例
2.教师讲解引导:讲解如何从一个汉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开始,确定中心,最后
的文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完成习作。这一环节是
新课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学生按要求完成今天
教学
的习作最关键的一步。
(的事情等。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
)分钟一个,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文化内涵的
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
言蜜语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语:酸甜苦辣、
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
篇习作。首先根据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意
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自己选择的事例或哪
几个方面。课件出示一份提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纲,讲清以“甜”为中
题目:甜心意思,这里的“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应该取“甜蜜幸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