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_第1页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_第2页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_第3页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_第4页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学时第1页/共31页流感、肺炎结核胃肠炎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意外事故癌症婴幼儿疾病白喉心脏病癌症意外中风流感、肺炎糖尿病肝硬化自杀动脉粥样硬化凶杀19001990s第2页/共31页*致病性(pathogenicity)--微生物致病的能力

--细菌种的特性之一,质的概念*细菌的毒力(virulence)--微生物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衡量致病性的尺度,量的概念

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

半数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量或毒素量。第一节细菌的感染第3页/共31页2、宿主机体抵抗力(抗菌免疫)1.病原体毒力、侵入的数量和部位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1.感染的成因3.环境因素第4页/共31页2、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病原菌来自体外病人,带菌者,病畜或带菌动物和医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人体正常微生物,隐伏状态存在的病原菌定位转移位置菌群失调数目,比例免疫功能低下第5页/共31页内源性感染定位转移:正常菌群离开原定植部位向其他部位转移。菌群失调: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间比例、数量变化超出正常状态,并可产生病症。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缺陷、老人、婴幼儿、以及一些疾病的患者第6页/共31页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分布(distribution)无菌的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组织液、下呼吸道、肾脏和肝脏等内脏器官微生物定居的主要部位: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正常菌群分布:书p127表第7页/共31页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受体正常菌群外来致病菌*产生生物拮抗物质Biofilmormembraneflora第8页/共31页营养作用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续)脂类、固醇类、角质蛋白皮肤菌群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延缓皮肤老化和皱纹产生食物氨基酸肠道细菌氨人体合成代谢人体氨基酸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 -B族维生素(核黄素、烟酸、生物素、 泛酸、氰钴胺、硫胺、吡多醇)

-维生素K(食物中没有)促进肠粘膜细胞吸收二价铁、维生素和钙双歧杆菌产酸pH和Eh下降第9页/共31页免疫作用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续)*促进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作为广谱抗原库,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抗肿瘤作用*产生一些酶类作用于致癌物质*降解硝胺或抑制硝胺合成*充当免疫原和免疫佐剂抗衰老作用第10页/共31页正常菌群的致病作用(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正常定居部位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正常菌群成员离开原来定居的部位,或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菌群失调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第11页/共31页侵入数量侵入部位侵袭力菌体表面结构荚膜、黏附素、菌毛细菌胞外酶(侵袭性的酶)毒素外毒素内毒素数量毒力3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毒力毒力越强,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炭疽杆菌的入侵途径LD50(孢子数)皮肤 10-50

胃肠道 250000-1000000 呼吸道 10000-20000 ————————————————————————————————————————————————————————————123第12页/共31页一、细菌的毒力(toxicfactor)细菌的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体突破皮肤和粘膜生理屏障,进入宿主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毒素(toxin)

病原体合成的对宿主细胞形成选择性损害(如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等)的物质。第13页/共31页粘附和定居抗吞噬作用菌毛磷壁酸荚膜M

蛋白,Vi&K抗原SPA(葡萄球菌A蛋白),FcR(非特异性)硫酸脑苷脂

1.菌体表面结构Adherence&Colonization2.侵袭性物质(Invasivesubstance)

(本身无毒)Coagulase(血浆凝固酶):coagulatesplasmaStreptokinase(链激酶,SK):fibrinolysin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hyaluronicacid一)细菌的侵袭力第14页/共31页疖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Coagulase凝固酶第15页/共31页链球菌(Streptococcus)链激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

痈第16页/共31页

二)毒素

外毒素多数G+菌和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

G-菌细胞壁结构的一部分第17页/共31页Commonproperty1、蛋白质、稳定性差、抗原性强不耐热、58~60℃、1h或80℃、30min被破坏。葡萄球菌肠毒素例外,能耐100ْC,30min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制备类毒素(0.3%~0.4%甲醛脱毒)

2、高毒性

1mg精致肉毒素杀死2亿只小鼠3、选择性强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的毒性作用4、种类多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一)Exotoxins(外毒素)

外毒素的毒性非常强!抗体只能中和游离的毒素,一旦毒素和靶细胞结合,非常难治!以防为主!第18页/共31页肠粘膜分泌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腹泻和呕吐激活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霍乱弧菌肠毒素骨骼肌痉挛阻断神经元之间正常抑制性冲动传递痉挛毒素破伤风杆菌神经毒心肌损伤,肾上腺出血,外周神经麻痹抑制蛋白质合成白喉毒素白喉杆菌细胞毒毒素类别细胞类别外毒素作用机理体内效应

常见的细菌外毒素及其毒性作用肠毒素第19页/共31页二)内毒素

(endotoxin)

即G-菌菌体死亡崩解时从细胞壁游离出来的脂多糖。内毒素的特点:

1、性质稳定,耐热,160℃2~4h才被破坏。

2、抗原性弱,不形成类毒素

3、毒性较外毒素弱

4、对组织无选择性,引起类似的病变和临床症状

a、发热反应;1-5ng/kg(热原质)

b、白细胞反应;先降后升

c、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衰竭和低血压

d、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20页/共31页内、外毒素的比较(书p157)外毒素(exotoxin)-

G+和部分G-细菌-菌体外分泌物蛋白质,形成类毒素-

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

引起特殊的病变和临床症状细胞毒神经毒肠毒素内毒素(endotoxin)-G-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细胞壁脂多糖组分-

性质稳定,不形成类毒素-

引起类似的病变和临床症状

发热白细胞反应感染性休克,DIC第21页/共31页-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白喉、百日咳和军团病-消化道感染:伤寒、痢疾和霍乱-接触感染:淋球菌、梅毒螺旋体、麻风杆菌和布氏杆菌-创伤感染: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化脓性感染,烧伤后合并细菌感染虫媒感染:鼠疫-多途径感染4、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第22页/共31页呼吸道第23页/共31页消化道第24页/共31页创伤感染第25页/共31页第26页/共31页虫媒传播第27页/共31页先天感染STD第28页/共31页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全身感染(generalizedinfection)显性感染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毒血症(toxemia)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菌血症(bacteremia)败血症(septicemia)脓毒血症(pyemia)5、感染类型

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隐性感染毒力弱、数量少、无/轻症状、获得足够的特异性免疫力潜伏感染平衡;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抵抗力下降时发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