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7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1
(看了小雒教师的这篇文章,变亦喜亦忧。喜的是,雒教师很专心,解答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规律是梳理的一清二楚,头头是道;忧的是,这样教学直奔了目的地,沿途的风光可曾让学生领会?二十年前,我初踏上岗位,熟记的就是文中的所说这个简便易行的口诀。今日,我们教师心中仍旧要有这个,但是提示大家:只让学生记住这个口诀行吗?我们要培育的不是解题的机器。我们应当认真想一想:这局部教学的过程性目标是什么?学生能从中受益吗?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不能得到提高?让我们共同争论~于华静)
最近一段时间,从分数的乘法到分数的除法,对于单纯的计算方法孩子们脸上好像没有露出愁色。但是对于始终相伴至今的分数应用题,孩子们理解与区分起来好像的确比拟吃力,各种数量关系的确比拟难分析、推断。怎样选择一个适宜的解答方法,是孩子们把握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对此,我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一找、二看、三推断
分数应用题的根底题型是简洁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要抓住的就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单位“1”×分率=对应量,包括分数除法应用题,仍旧使用的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进展分析解答,所以要把这个关系式吃透,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率,什么是对应的量,从中总结出:“一找:找单位“1”;二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三:推断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在简洁的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中,反复使用这个解答步骤以到达娴熟程度,对后面的较简单分数应用题教学将有相当大的帮忙。
2、弄清对应量、对应分数、单位‘1’
教到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时,要抓住例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难的两种题型加强训练,就是“已知对应量、对应分率、求单位‘1’”和“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两种题型,对待前者要充分利用线段图的优势,让学生从意义上明白单位“1”×对应分数=对应量,所以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数。在训练中坚固把握这种解题方式,会娴熟查找题中一个已知量也就是“对应量”的对应分数。对于后者,要加强转化训练,要娴熟转化“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变成“甲是乙的1+(或-)几分之几”,对这种转化加强训练后学生就能轻松地从“多(少)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中得出“是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从而把较简单应用题转变成前面所学过的简洁应用题。
3、线段图、数量关系、关系转化
(1)画线段图进展分析。对于一些简洁的分数应用题,教师要教会学生画线段图,然后引导学生观看线段图,画线段图是强调量在下,率在上。假如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找未知数量对应的分率;假如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或除法,找已知数量对应的分率。
(2)找数量关系进展分析。有很多的分数应用题,题目中都有一句关键分率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一句话翻译成一个等量关系,然后依据这一个数量关系,即可求出题目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一点必需教会给学生。
(3)用按比例安排的方法进展分析。有局部分数应用题,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比,然后利用按比例安排的方法进展解答。固然还要鼓舞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
总之,分数应用题的学习确实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承受,我将其以上三点用了六句话进展总结了一下,做分数应用题时,“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
加,比1少则减”.所以只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问构造中前后学问点的关系,这局部的教学会变得比拟轻松。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2
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下期的内容,它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呢?
教学时,我没有采纳书上的情境,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例如:我们班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现在知道“全班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生有多少人,怎样求?学生很快就知道列出乘法算式解决。反过来,知道“女生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全班人数呢?这样引发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觉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为了帮忙学生理解,我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功能,引导孩子们理清解题思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在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后,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争论沟通比照,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分,从而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在学生把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我又鼓舞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和创新精神。教学中,给学生供应探究的平台,先让学生独立思索,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根底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争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受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有清楚的理解,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预备。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3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把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学问,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假分数以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预备。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把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让学生把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两种分法。让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全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从解决简洁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学生分别口答每人分得2张、0.5张、1/3张。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观看三个算式和得数,学生很快得出一个结论:两数相除,商可能是整数、小数或是分数,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
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让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索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即1张饼的3/4以及3块饼的1/4,同时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也就是3/4张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以上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索。
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缺乏:
1、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兴趣培育、鼓励性的语言还有些欠缺,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局部学生可怕在众教师面前出错,而显得有些害怕......由于多方面的缘由,道致课堂气氛不够活泼。
2、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太差。课堂上不能用较为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后应予以加强。
3、教学时间安排欠合理,课堂练习太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缺乏,提出自己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今后要多研读课标,熟读教材,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已有的学问水平,仔细备课。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力量。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4
今日的教学与分数意义的学习在孩子们头脑中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冲突。前几天的分数都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即分率),可今日求的却是详细数量。特殊是例2,虽然运用学具让全部学生参加到学问的探究过程中,但照旧感觉推动困难。学生困惑点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为什么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不是1/4?
2、通过操作,结果明明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12块,取出其中的3块,为什么不能用3/12块表示呢?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实行了以下一些策略:
1、复习环节巧铺垫。
在复习导入中增加一道用分数表示阴影局部的练习。其中一幅图是圆的3/4,另一幅图是圆的3/12。这样,当学生困惑于例题3/4块和3/12块结果时,就能通过直观图,前后照应,使学生豁然开朗。
2、审题过程藏玄机。
在教学例2请学生读题后,首先请学生思索“3块月饼4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一整块月饼吗?”然后用语言示意“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那究竟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实际动手分一分,看看分得多少块?”有了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的提示,又有了“究竟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的示意,学生探究的落脚点定位到了以一块月饼为单位“1”,且初步理解了问题是求数量“块”而非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改良措施,学生理解3/4相对简单一些。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5
一、问题展现
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主要展现的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类型的计算方法,其中,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得比拟快,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后,通过学生的练习反应,发觉学生在计算中出错比拟多,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在除号与除数的同步变化中,学生遗忘将除号变成乘号。
2.在除数变成其倒数的时候,学生误将被除数也变成了倒数。
3.计算时约分的没有准时约分,导致答案不精确。
二、缘由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错误现象,通过比照分析,可能有一下缘由:
1.教学方法上:例题讲解重量不够;教学语速较快;学困生板演时机不够多;讲得多、板书方面写得少。
2.学生学法上:受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为每次都是分数要变成倒数,整数不变,从而导致同步变化消失错误;其次,学生听课过程中不擅长抓重点,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同步变化指的是除号和除数的变化;最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了本科的教学效果。
三、解决方法
1.增加学生板演的时机,
2.课堂上,对于关键性的词语,要求学生齐读,用以加深印象。
3.辅差工作要求学生以同位为单位,进展个别辅导。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6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背景动身,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熟悉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分数与除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拟抽象的内容。而在小学阶段数学学问之所以能被学生理解和把握,绝不仅仅是学问演绎的结果,而是详细的模型、图形、情景等学问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在设计《分数与除法》这一课时,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以解决问题入手,感受分数的价值。
从分饼的问题开头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本课主要从两个层面绽开,一是借助学生原有的学问,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把1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数来表示;二是借助实物操作,理解几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而这两个层面绽开,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设计的。
2.分数意义的拓展与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步。
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
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觉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问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详细可以转换的数学学问。整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供应丰富的素材,经受“数学化”过程。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是以详细可感的实物、图片为媒介,用动手操作为方式,在丰富的表象的支撑下生成数学学问,是一个不断丰富感性积存,并逐步抽象、建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丰富数学学习材料,二是在充分使用这些材料的根底上,学生逐步完善自己发觉的结论,从文字表达、到文字表示的等式再到用字母表示,经受从简单到简洁,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经受了一个详细到抽象的过程。
2.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数学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学习内容则承载着数学思想。也就是说,数学学问本身仅仅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学问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就分数与除法而言,笔者以为假如仅仅为得出一个关系式而进展教学,仅仅是抓住了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借助于这个学问载体,我们还要关注隐藏其中的归纳、比拟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已有学问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篇7
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把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预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
(二)导入
(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
(三)教学实施
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
(1)假如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
(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过练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知大家。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份就是块。
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书:1÷3=块)
(4)假如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块)怎样看出来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为下面的操作打下根底。
2.观看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
3.学习例2。
(1)假如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4)(2)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教师:依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觉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个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饼,所以每人分得块。
争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拟简洁?(相比拟而言,方法二比拟简洁。)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详细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讨论。
(3)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教师: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块。
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就是块。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4)稳固理解
①假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当分得多少块?2÷3=(块)
②刚刚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假如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
③从刚刚的讨论分析,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
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晰,规律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供应了足够的操作阅历。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l)观看争论。
请学生观看1÷3=(块)3÷4=(块)争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争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课件出示表格)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教师叙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准确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思索。
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留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教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5.稳固练习:
(1)口答:
①7÷13==()÷()()÷24=9÷9=0.5÷3=n÷m=(m≠0)
②1米的等于3米的()
③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解释0.5÷3=是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出来的,但这种分数形式平常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
(2)明辨是非
①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②1米的与3米的一样长。()
③一根木料平均锯成3段,平均每锯一次的时间是所用的总时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方调配协议书
- 借款保证合同模板2024年
- 跨境补偿贸易合同实务指导
- 国际贸易运输合同2024年
- 个体门面出租协议书
- 2024年新款服装生产合作协议
- 口罩合同书2024年
- 无子女无财产离婚协议书的编写技巧
- 2024年服装供货长期合同
- 家庭灯具采购协议案例
-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讲稿001
- 大学生城市轨道职业规划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4版》 课件 第 3、4 章 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和触发器(第4版)
- 高尔夫亲子活动方案
- 《6.2.1 排列与排列数》教案、导学案与同步练习
- DB21-T 2819-201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规范
- 2024奥数竞赛6年级培训题-答案版
- 血站血液制备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秀版
-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场景
- 《西溪湿地博物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