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91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使学生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皮球)今天王老师想和大家来一场拍球比赛,可以吗?把全班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板书:甲队乙队)一.游戏激趣,引发探究兴趣1.介绍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拍球,哪一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一队为胜利队。2.每队选派3名代表拍球,教师把成绩记录在黑板上。3.通过计算,发现在规定的时间内,甲队拍了15个,乙队拍了15个。师:看着同学们拍得这么高兴,王老师也想加入,行不?(老师拍了5个)宣布:胜利队为乙队!4.师:(看到甲队同学一副“祝贺乙队”的样子)同学们,你们觉得乙队成为了胜利队公平吗?根据学生反应“不公平”,进行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还来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是不公平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比才算公平?二.提出问题,促使探究主题1.借助学具板体会“移多补少”。【出示格子图】请你用阴影表示出甲队3个人拍球的个数;然后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每个人拍的个数变得同样多?和对子交流一下。(教师巡视)(1)学生边操作边介绍生1:把多的移给少的,我从6中拿1个给3……,这样3个人拍球的个数就变得同样多了。师:多的移给少的,这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生2:3个人中拍的最少的是3个,我以它为底数,先把多的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加到3个人身上,这样每个人拍球的个数也是同样多的。(学生上台移一移)师:在“底数”的基础上先合再分,你的小脑袋真是聪明!(2)思考,引出“平均数”师:观察并思考: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谁没变?结合学生回答,师小结:总数量没变,说明刚才的移动仅仅是小组内部的调整,并不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那么这里的5是谁拍的?是不是每个同学实际拍的个数?(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5并不是每个人实际拍球的个数,它是这组数据上下波动的平衡点,所以我们把这个数就叫做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课件出示】2.计算法(1)师:移多补少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如果数据再大一些、人数再多一些,这种方法就……谁还有其他方法?生:用总数量÷总人数就行(通过计算,发现此法可行)(2)小结过渡:移多补少就是在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各数据之间的平衡;计算法的实质则是借助平均分的方法求出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但是不是每个人实际拍球的个数呢?3.对比,理解平均数的取值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1)师:将乙队每人实际拍球的个数与平均数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师:(用手势对照学具板比划)是啊!多的给了少的,这样原来多的变少了,少的变多了,最终大家都变得同样多了,所以平均数是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2)猜一猜,乙队平均成绩应该在哪两个数据之间?【学生自由回答后,具体算一算】小结: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数,还要根据题目中人数(份数)的多少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但不管什么情况,都可以用“总数÷份数”来计算。【板书】5.总结:回想一下刚才的过程,两队人数相等时,我们比总数,公平公正;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平均数悄悄地到来,让比赛变得公平了。三.走进生活,深度思考师:平均数在生活中很常见,一起来看:(课件出示)1.备受潍坊市民关注的2016首届峡山迎春灯会于2月10日拉开帷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截至2月22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5000人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5000人次”吗?(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不见得每天正好来15000人,有可能比它……有可能比它……但是这些天平均起来,每天大约接待游客多少人?2.小试身手(限时3分钟,作业单学生独立完成)(1)下面是几位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单,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姓名张平李东刘明林海个数20352433(2)根据王老师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算出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6吨24吨35吨21吨3.集体订正(1)学生完成较好,能运用“总数量÷总份数”计算平均数。(2)学生列出的算式几乎全是(16+24+35+21)÷4师:谁有不同意见?生:我认为应该用总数量÷12,因为总数量是一年的,问题是求每个月的用水量,所以应该÷12。生……师总结: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思路,顺着思路再去寻找对应的数据,比如像这道题,要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就应该用全年的总用水量÷月份数。四.拓展延伸,了解平均数的局限性1.同学们理解得都非常到位!我还搜集到了一条有趣的信息,一起来看: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平均数知识解释一下吗?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平均数容易受到一些极端数据的影响,少数特别高的数据,可能会把低数据给“拉”起来,所以还要全面的看待和理解平均数。2.【出示一学生比赛的画面及分数】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以下3个算式哪个是公平公正的?小结:比赛评分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实际上也是为了消除极端数据对成绩的影响,但是应该去掉几个最高分和几个最低分,就要根据评委人数的多少和比赛规则来确定了。五.全课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你想对它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们以前还学习过“平均分”,你觉得“平均数”与“平均分”一样吗?它们的区别在那里?【根据课件进行分析】小结:平均数与平均分不同,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它是一个虚拟的数,它反映的仅仅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认识其他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些统计量就能帮我们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了!《平均数》学情分析本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明确了平均分需要用除法计算;而且通过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前期学生对于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两三位数除法的计算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因此在用计算法求平均数上应该不成问题。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平均用水问题、平均温度、比赛中的求平均数,学生或多或少都见过,可能讲不清为什么这样做,但是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途,应该不是问题。《平均数》效果分析经过近半个月时间的准备,4月13日,本人参加了潍坊市小学数学名师送课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就是《平均数》的内容。从孩子们和现场听课老师的反应来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一.我以“拍球”这一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引入,从一开始两队人数相等比总数,到加入老师使得人数不相等,再去比较拍球的总个数不公平引发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思考:到底比较什么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呢?二.借助“格子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每个人拍球的个数变得同样多?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互助,得到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计算”等方法,从而得出平均数就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平均数与每个人的实际水平相比,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简单的数据能发现平均数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并借助这一发现估算另一队的平均水平,进而引出在计算平均数时,虽然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总数量÷总份数”是通用的。三.借助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并解释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峡山灯会、小试身手、比赛求平均数,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平均数的一些特殊用途:比如在总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有几个数总份数就是几吗?比赛过程中怎样去除个人主观因素?等等。这几个活动教师都是经过了精心筛选,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也都兴趣盎然。四.学习了平均数,以前还学习过跟平均数很类似的平均分,你觉得他们俩是一家子吗?借助这个问题,让学生前抓后联,把相关知识进行了区分,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总之,通过各个维度的观测,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参与面高达95%以上,教学效果高。《平均数》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创设篮球比赛正在进行,蓝队教练准备换人的情境,提出“谁的投篮水平高?”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然后通过“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创设了同学们正在测试立定跳远成绩的情境,通过“你能将第1小队立定跳远的成绩整理一下吗”这一问题,引入对分段统计表的探索;然后借助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些呢”,引入对复式分段统计表的探索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信息窗一的内容——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平均数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的开始,教学重点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这样的教学思路:计算总分——不合理——怎么办——用平均数比,这样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参与平均数产生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体现方法和策略的多样行,展现个性化学习特点,共同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恰当时机还可以渗透平均数的局限性以及把知识前抓后联,理解“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和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试身手要求:独立完成,限时3分钟,集体订正。1.下面是几位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单,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姓名张平李东刘明林海个数203524332.根据王老师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算出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6吨24吨35吨21吨《平均数》课后自我反思本节课经过了四次修改、五次试讲,从一开始的教师泛泛而讲、整节课几乎没有学生静下来思考到后来一步一步地纵向精减教学内容、横向拓宽知识结构,其中的“磨”确实见证了这节课由幼稚到成长再日趋成熟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拍球”引发“不公平”,思考: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么比才公平公正?借助格子图,引出“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精心筛选的练习题,巩固练习与平均分做区分,让学生前抓后联,从本质上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与市教研员孙老师的沟通,发现自己的教学在课堂目标的定位、课堂内容的选取方面做得还算不错,但是距离理想课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是以老师的思维为主,孙主任认为,要想真正站在学生角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还是要上课前半个月给学生布置任务:对于平均数,你都了解哪些?你认为生活中哪里有平均数?对于平均数你想了解什么?还有哪些不了解的?……教师则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以备学生使用;上课时就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小组研究讨论,最后确定哪些是需要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就非常广,而且是基于学生自己的问题,当然这样的设计对于教师的灵活应对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节课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应该是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针对自己的课堂问题,我会且行且思……《平均数》课标分析《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这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课程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面临着大量的数据,人们需要根据问题收集数据,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和预测。而统计正式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