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1页
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2页
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3页
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4页
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绕管式换热器产业可行性研究

全球范围的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制造业今后的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明显,治理效能提升,以国民经济畅通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市场导向为通用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是产煤大国,目前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吨,排名世界第三,在中国化石能源总储量中煤炭资源储量占据94%,而石油和天然气仅分别为5%和1%,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由于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以及原油价格的一路走低,加之中国围绕碳中和目标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方向,煤炭消费未来将进入下降趋势。但限于我国多煤少油少气的自然条件,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通过新型煤化工获得石油替代品解决油气不足,仍然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和产能储备的必然举措。依托国内核电工程建设,行业企业在核泵和阀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消化和吸收AP1000屏蔽电动泵和屏蔽电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现已完成全部课题研制工作,通过了国家核电的预验收,并将完成两台追加主泵装配与性能试验。目前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品牌CAP1000核主泵已有订单,未来5年将投入工程应用。我国自主品牌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主泵采用轴封泵。行业企业通过与国外技术合作,已全面掌握了轴封泵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完成样机的试验和鉴定工作。根据国家核电重大专项的计划安排和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特殊要求,行业重点阀门企业开展了新一轮的核电关键阀门攻关。AP1000和CAP1400三代核电主蒸汽隔离阀和爆破阀成功研制并在CAP1400示范工程、福清5/6号机组、防城港3/4和出口K2/K3项目上得到工程应用;主给水隔离阀,核一级的高压楔式闸阀、止回阀、高Av值旋启式止回阀和核二级电动弹簧式平行双闸板闸阀等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温气冷堆和示范快堆(快中子发应堆)主蒸汽隔离阀和纳阀实现国产化;目前除核电先导式安全阀和部分调节阀、控制阀正在研制,三代核电泵阀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空分设备行业主要壁垒(一)空分设备行业技术壁垒深冷装备行业跨越化学工程、精馏、制冷、化工设备、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系统控制等多个学科,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产品设计方面,深冷装备属于定制化的非标产品,须针对客户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使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确定产品的最终设计方案,设计要求较高;在产品制造技术方面,深冷技术设备须在低温、承压条件下可靠运行,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工艺要求较高,必须具备相应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深冷装备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二)空分设备行业业绩和品牌壁垒深冷装备属于下游行业企业的核心公用工程设备,这类企业均为连续、复杂、多样化等的生产流程,深冷装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对保障整体装置的运行十分重要。行业内主要用户多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高,将供应商的历史业绩和市场品牌认可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深冷装备行业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和业绩壁垒。(三)空分设备行业资质壁垒深冷装备的生产制造需要大量使用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属特种设备,为国家强制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生产须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包括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因此,深冷装备行业具有较高的资质壁垒。(四)空分设备行业资金壁垒深冷装备的销售单价高,生产周期长,部分配套件的单个采购价格高,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营运资金较大。同时,深冷装备的生产需配置大型的生产以及检测设备,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较大。因此,深冷装备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空分设备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深冷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行业、天然气、核电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多晶硅片、新能源电池等战略新兴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度较高。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时,基础建设投资加大,深冷技术装备整体需求上升;宏观经济不景气时,基础建设投资减少,深冷技术装备的整体需求下降。深冷装备行业不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但由于客户自身的工期存在上半年开工少下半年开工多的现象,而行业产品分工艺系统(客户对工艺系统签收时间)确认收入,因此导致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强化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推进体制机制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较强技术推广能力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环节及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金融支持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借助国家科技计划等国家技术创新支持政策,通过开展应用基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示范研究,着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大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速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摆脱同质化困境,占据市场主动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更多行业骨干企业争取进入建设国家实验室的行列,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提升产业链综合水平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支持下,继续建立具有行业特色,以企业为主体聚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的产业联盟,促进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发展更加贴近工程应用和市场要求,在已有的技术优势基础上,补强技术短板,强化在产品核心关键配套件,以及材料、密封等基础配套领域方面的技术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完整性,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加速能源替代和能源行业的转型,促进新能源新技术革命。行业企业应加速与能源和炼化行业的融合,密切关注能源转型中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和产品上下游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的活力。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统筹规划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利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企业发展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储备。打造行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能力和抵御国际复杂环境风险的能力。(三)继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是制造业实力与水平的体现,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防范化解产业风险,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继续保持并完善巩固在煤化工、大型石油炼化、长输管线、超超临界火电、核电、新能源等领域上取得的成绩,不断提高重大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性能指标、提高产品可靠性,加快完成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工作,用成熟完美的产品应对各种市场需求;并以重大装备国产化为切入点,带动相关配套产品、上下游产品的技术进步与质量提升,逐步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在已完成的百万吨乙烯三机、天然气长输管线关键设备、百万千瓦核电泵阀、10万立方米大型空分设备及配套空气压缩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关键阀门和天然气液化装置基础上,继续扩大优势,完成石油化工领域超大规模的15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乙烯装置压缩机,12-15万等级以上特大型空分装置及压缩机,大规格(直径大于1600mm)特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天然气领域300万吨/年以上LNG装置配套冷剂压缩机、储气库用6000kW级高速高压天然气压缩机及汽车行业中更高检测精度的氨检漏真空设备等重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开辟重大装备产品在新市场、新领域的应用,如一体式高压注气压缩机、大型储气库压缩机、90Mpa高压加氢压缩机、大型煤浆泵、高温熔盐泵、大功率平行轴齿轮箱、磁悬浮分子泵、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大型绕管式换热器、LNG大口径高压力深冷阀门、低温泵等,明确战略导向,加速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出技术过硬的大国重器,加快迈入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行列。行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十三五期间,通用机械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制修订一大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别是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用机械重点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泵行业制修订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6项。目前泵专业领域的现行标准对现有各类泵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阀门行业制修订标准63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51项。风机行业的标准经过40余年发展,目前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有70余项,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风机产销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压缩机行业制修订标准40项,其中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化31项,形成了既有主导产品标准、又有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及辅助的零部件和材料标准的相对齐全的标准体系。空分设备行业十三五期间完成4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其中已批准发布39项,含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2项,国际标准1项。减变速机行业目前共有减变速机专业及相关齿轮等标准119个,其中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07项,团体标准2项。分离机械行业共有国家标准19项,行业标准71项,团体标准4项;主要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超过90%。在国际标准转化方面,目前与压缩机及净化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7项,已转化为我国标准22项,已列入计划正在转化的4项。所有采标标准均为修改采用,水平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当。与泵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1项,其中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16项,已列入计划且正在转化的5项。与阀门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4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17项,已列入计划且正在转化的1项。由于采标项目分别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因此水平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同。另外通用机械行业标准化走出去也初见成效,风机行业积极参与行业相关国际标准化制修订工作,风机行业标委会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7技术委员会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并成功承办了第30次国际标准化ISO/TC117会议,加强了与国际标准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风机行业实质参与国际标准的能力。在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引导下,通用机械行业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建立了团体标准工作两级管理机制,制定发布了《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提出了团体标准工作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体系,并本着高起点规范化的原则组织各专业行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制订和宣贯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通协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已经公告发布22项团体标准,其中《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整体式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通用技术规范》分别获评工信部2019、2020年度百项团体标准示范应用项目。目前已经立项正在制订中的团体标准30余项。团体标准依据管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快速满足市场需要、填补标准空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通用机械行业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为核心,涵盖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及检验方法标准、安全标准、能效标准等主要标准类别的标准化体系。为通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安全生产、试验、质量检验、能效考核等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通用机械行业的标准体系已相对稳定,技术水平达到当前国际通用技术水平。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城市建设、国防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通用机械产品的生产需求和发展需要。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越加得到充分的重视。通用机械行业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作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形成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为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更加强化,申报与获得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大幅增长,发明专利的数量及占专利总数的比例逐年提升,行业专利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用机械行业的《一种大直径三元叶轮的铣制方法》、《一种循环气压缩机叶轮的热处理工艺》及《大型离心压缩机试压机壳及其试压方法》等发明专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部分行业企业取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由粗放式管理迈向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用机械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走向平稳增长,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转型升级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制约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高端先进技术发展的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能力水平不足,特别是在行业中数量占比较大的中小型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重大装备中的高端产品技术研发始终处于跟随性研发的被动局面,不具备前瞻性、主动性研发能力;二是尚有不少企业创新意识和技术基础薄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导致企业以低端产品赖以生存,利润空间微薄,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很弱;三是行业专利数量虽多但发明专利占比小,特别是缺乏市场引领性的高质量发明专利,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强。影响空分设备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影响空分设备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天然气等行业对空气分离设备、液化天然气装置等深冷技术装备的需求量持续上升。长期来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将继续沿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将为空气分离设备、液化天然气装置等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贫乏。随着国际能源短缺以及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清洁煤利用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能源战略。空分产品的主要用途逐步从冶金、化肥及石油化工等企业转向以煤炭代替石油的新兴煤化工领域,以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传统工业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这为空分产品的使用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根据对我国煤化工、钢铁、电力、化肥、石油化工等主要空气分离设备使用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我国空气分离设备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总体市场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天然气液化工厂作为天然气行业的重要上游领域,其发展情况受天然气行业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旨在推动天然气行业整体发展的产业政策《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等作为下阶段天然气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提出天然气价格应当按市场化取向,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调整机制;《天然气利用政策》则明确将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作为能源发展目标,优先鼓励包括城市燃气(城镇居民炊事、生活热水、公共服务设施、天然气汽车等)、工业燃料等在内的天然气利用项目。长期来看天然气行业整体的发展前景良好,从而将对应用于该领域的天然气液化装置提供长期、持续的市场需求,对本行业的发展构成积极影响。我国空气分离设备制造行业虽然起步较晚,进入本世纪后,才开始向产品大型化方向发展,但在产品流程设计等核心技术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工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各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各工业领域对于深冷技术设备的综合效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必然导致老空分设备的淘汰,提高空分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目前我国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传统行业,重点推广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如钢铁行业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富氧冶炼技术,电力行业的IGCC技术、富氧发电技术等。从根本上讲,以上技术都是通过利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实现煤转化,以煤转化后的产品作为化工原料,实现对石油原料的替代,或者将煤转化后的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等,实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以上这些技术都需要空气分离设备提供大量的氧气产品。近年来,空气分离设备在医疗、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光纤光缆、多晶硅等新兴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展,除传统的氧氮产品需求增加以外,He、Ne、Kr、Xe等稀有气体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这表明深冷技术设备的应用领域得到持续拓展,需求规模迅速扩大,表明各工业领域对深冷技术设备的认可度逐渐提升,为深冷技术设备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影响空分设备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空分设备行业基础薄弱我国空气分离设备、液化天然气装置等深冷装备制造行业起步较晚,虽然整体发展很快,但产品生产能力,尤其是部分组成部机的生产能力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大型成套空气分离设备、天然气液化装置的部分组成部机需依靠进口,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境外同行相比,国内厂商普遍存在装备落后、规模偏小、产能不足、融资能力偏弱等问题,以上瓶颈对行业发展构成一定的制约。2、空分设备行业专业人才短缺本行业综合了化学工程、精馏、制冷、化工设备、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系统控制等基础理论以及锻压、焊接、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须具备综合技术能力,对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深冷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较晚,行业内具备综合技术能力的人才数量不多。人才短缺制约了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3、空分设备行业国际复杂经济形势的风险和影响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美关系极度恶化,全球范围的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对空分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明显,治理效能提升,以国民经济畅通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市场导向为通用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近年来,国际格局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局部动荡。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持续蔓延且不断升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面临重构,全球商业信心减弱,经济增长全面放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种逆全球化倾向将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并严重威胁我国产业链安全。空分设备行业承担着国民经济主要能源领域诸多关键技术装备的配套任务,多年来对石油石化、电力、煤化工、天然气、冶金等领域的重大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目前仍有少量如压缩机、膨胀机等高端部机依赖国外进口,成为影响我国空分设备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较大隐患。新冠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由于全球疫情的不断蔓延和局部失控,世界经济面临较大衰退风险,市场的恐慌情绪不断升级,贸易、经济脱钩不断出现,全球产业链格局将在动荡中不断出现变化。从宏观层面看,全球化疫情将从需求端、供给端对我国空分设备制造业造成多维度冲击。面对今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空分设备行业在保障防疫与生产并举的同时,从阶段性危机和困境中寻求机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通用机械行业发展现状通用机械行业包括泵、风机、压缩机、阀门、气体分离设备、减变速机、分离机械、真空设备、干燥设备、气体净化设备、冷却设备和能量回收装备等12个专业行业,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交通、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各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通用机械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业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一大批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并在石油石化、油气集输、天然气液化、煤炭深加工、核电、超超临界火电等关键领域得到工程应用,改变了我国大型通用机械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强力的保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通用机械行业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水平。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基于自身优势延伸服务,拓展市场,由传统生产型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工程成套和服务型制造转型,通用机械行业已经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天然气液化(LNG)装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城市燃气互联互通的要求,受国家能源局委托,以3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要求为依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和中石油昆仑能源共同组织开展LNG关键设备国产化攻关。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涉及各类高、低压潜液泵,装卸料臂、低温BOG压缩机、ORV开架式汽化器、各类大口径、高压低温阀门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泵行业企业攻克了LNG各类低温泵的关键技术,研制的中小型LNG潜液泵、LNG罐内泵、小型液力透平、LNG多级泵、LNG船用泵在LNG液化厂、接收站、调峰站等装置成功应用。在国产化示范项目、我国首座百万吨级国产化液化天然气工厂—湖北黄岗500万方/天LNG项目中,丙烯、乙烯、甲烷三大冷剂压缩机均为国内制造,项目的成功投运,对于拓展国外天然气液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一)石油石化石油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7.36亿吨,比上与此同时,国内炼油能力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总能力升至8.9亿吨/年;石油加工量达6.7亿吨,同比增长3.4%。随着各地区在建大型炼化项目的相继投产,原油加工能力将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10.2亿吨/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国。供需对比,足见我国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日益加剧,未来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布局将成为石化产业高质量运行的重要课题。七大基地的配套建设及竞争主体多元化发展,带动了石化全产业链跃进式扩能,加之中石化投资2000亿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南京4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多重利好驱动,十四五期间将成为石油石化产能集中释放期。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丙烷脱氢装置、聚烯烃、PX装置等会呈现出集中建设、集中投产势态。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超过9亿吨/年,炼油装置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乙烯装置能力达到150万吨/年;乙烯总产能将超过6500万吨;丙烯总产能将达到5600万吨;聚乙烯产能将达到4190万吨,聚丙烯产能将超过3500万吨;PX产能将达到4400万吨,乙二醇产能将达到2200万吨;对二甲苯产能将达到3200万吨,聚氯乙烯产能将超过2700万吨。(二)煤炭深加工我国是产煤大国,目前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吨,排名世界第三,在中国化石能源总储量中煤炭资源储量占据94%,而石油和天然气仅分别为5%和1%,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由于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以及原油价格的一路走低,加之中国围绕碳中和目标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方向,煤炭消费未来将进入下降趋势。但限于我国多煤少油少气的自然条件,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通过新型煤化工获得石油替代品解决油气不足,仍然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和产能储备的必然举措。国家《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在明确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定位的同时,也为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指明了方向。《规划》涵盖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利用、煤制化学品、煤与石油综合利用等6方面,包括14个示范项目和约25个储备项目,年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大型煤气化、加氢液化、低温费托合成、甲醇制烯烃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百万吨低阶煤热解、50万吨级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10亿立方米级自主甲烷化、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等技术将完成工业化示范。目前已规划的项目限于各种原因已投资建设的较少,可能会陆续启动。预计十四五末,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产能将分别达到1800万吨/年、250亿立方米/年和2500万吨/年。多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工艺、装备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关键技术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产业整体仍处于升级示范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十四五期间,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价煤分质利用、煤炭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要取得工业化突破。通用机械行业关键设备:如12万Nm3/h以上的特大型空分装置、大型气体压缩机、膨胀机、各类煤化工泵(两相流泵、进料泵、甲醇泵)和千万吨级工艺泵以及耐腐蚀高温高压差调节阀等特殊阀门,要实现国产化研制和应用。(三)油气及管线集输近年来随着全球向低碳能源的转型,天然气地位进一步提升,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3253.6亿平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8.5%,对外依存度为42%,预计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6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2030年前后天然气将可能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指出,对天然气进口通道要坚持通道多元、海陆并举、均衡发展的原则,预计到2025年基本形成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