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4页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程标准】了解欧洲文化,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知识结构】一、印度1.历程①BC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南亚次大陆(古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建立一系列国家。②公元前后,古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③5世纪时,印度文化在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佛教文化。(例:东晋法显、9-12世纪吴哥王朝)2.文字①印章文字②梵文:古代雅利安人在梵语基础上创制,书写了吠陀经典。③巴利文: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文学/史学①BC1500年:《梨俱吠陀》等四吠陀②2-4世纪: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4.宗教/主流思想①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②BC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的佛教产生了。③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5.建筑/艺术: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桑奇大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6.科技: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二、朝鲜1.历程①古代朝鲜(中朝隔江相望)和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②朝鲜半岛的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2.文字①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甚至知名学者造诣很深。②谚文: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3.文学/史学①《三国史记》:12世纪完成,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②《高丽史》: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模仿中国史书体例,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4.宗教/主流思想①佛教、道教②儒学(主流)、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受中国的影响。5.艺术: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6.科技①BC5世纪前后:出现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②7世纪:观测天象的瞻星台。三、日本1.历程①同朝鲜②645年大化改新2.文字: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平假名(草体)。3.文学/史学诗歌集《万叶集》、小说《源氏物语》(10世纪作品,描绘天皇衰弱后的贵族生活)享誉世界文坛。4.宗教/主流思想佛教:6世纪自中国传入。唐朝鉴真东渡。神道、武士道:①古代日本崇尚万物有灵。②6世纪,神道逐渐发展起来。③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④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崛起,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儒学(官学):大化改新学唐制。5.建筑/艺术①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②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四、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历程文字宗教主流思想建筑/艺术科技玛雅欧洲殖民之前,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玛雅文字多神崇拜玛雅:创造之神(伊查姆•纳)、羽蛇神阿兹特克、印加:崇拜太阳神金字塔(例如玛雅羽蛇神金字塔)阿兹特克:驿道和太阳庙印加:陶器、石雕、木刻、金银首饰非常精美①“玛雅历”;②20进制③知道“零”的概念阿兹特克图画文字①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②太阳历和太阴历印加无文字,采用结绳记事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五、大洋洲1.历程:近代以前大洋洲各地相互隔离,发展水平低。2.文字:没有文字,语言千差万别3.宗教/主流思想:图腾崇拜普遍4.建筑/艺术:原始舞蹈常以模拟动物为主,配以简单的打击乐。5.科技:石器或木制工具;一定的造船、航海技术;简单陶器。【拓展提升】一、全面认识古代中国文化对东方国家的影响1.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1)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中日互派使节来往。(2)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日本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2.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主要内容: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在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意义: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中国儒学对朝鲜文化的影响:(1)统治理念:深受中国古代儒家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民本思想的影响。朝鲜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重视以德治国。(2)道德秩序:朝鲜统治者善于利用儒学伦理思想——“三纲五常”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完善国家的道德秩序。(3)教育体制:儒学影响着朝鲜教育体制的确立。成立了官方、私立的儒学教育机构,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学者。用儒家典籍作为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形成的原因及认识1.形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因(1)地理环境的不同。(2)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3)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2.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1)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特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正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当代世界的客观现实所需要的。(3)各种文化都需要在交流中丰富发展,各种文化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每一种文化都会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养分,同时也会给其他文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4)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发扬自己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使多种文化能够友好相处,平等交流流,互相学习,自然交融。【典型例析】1.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等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归国后为推动日本的封建化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C项说法有误,均排除。2.《拉丁美洲史稿》书中提到:“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C.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D.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因美洲文明远离古代世界文明中心,难以吸收借鉴先进文明,故生产方式和文化较为落后,体现出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非是强调欧亚文明先进,排除A项;材料与西方侵略美洲无关,强调的是美洲落后的原因,排除B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C项。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一用就是两三千年。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在朝贡﹣册封体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国历法,每年由中原朝廷颁赐历书供各国和各地区使用,或授权有些国家或地区据此编出各自的代用历书,此即所谓的“颁正朔”或“奉正朔”,是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象征。材料二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脱亚入欧”(实是“脱中入西”),其标志之一,便是弃中历而改用西历。西历就是西洋历法,又称“阳历”“公历”。西历是太阳历,只反映太阳变化,不反映月亮变化。从1873年日本率先改用西历,1896年朝鲜半岛开始使用西历,到1912年中国本土最终改用西历,短短四十年间,东亚各国完成了从中历到西历的转变,但在民间和民俗的层面上,中历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摘选自《新民晚报》《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1)根据材料一,古代东亚各国为何大都采用中历?(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