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1页
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2页
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3页
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4页
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饲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制定《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规范》,指导养殖者严格遵守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针对主要饲料添加剂和单一饲料品种,制定生产企业设立条件,指导各地规范生产许可审批。制定《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标准规范,引导宠物饲料产业快速发展。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制定《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修订完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针对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制定检测标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监管档案记录。以瘦肉精等突出问题治理为重点,健全跨省案件通报协查、涉嫌犯罪案件移送、重大案件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为重点,探索建立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机制。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等信用信息公开,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支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部制定发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5个部门规章以及《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9个规范性文件。新的饲料法规体系遵循提高门槛,减少数量;加强监管,保证安全;转变方式,增加效益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界定了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完善了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明确了饲料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原料范围,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贯彻落实行政审批改革精神,将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虽然过去5年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总体仍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爬坡过坎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产业加快升级。从生产体系看,与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多数饲料生产企业在加工装备、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多。从经营体系看,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对接不够紧密,产品销售环节多费用高。从监管体系看,技术支撑机构人才装备建设滞后,基层监督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风险管控和日常监管没有全面落实到位。从政策体系看,饲料工业是微利行业,但在应对大宗原料价格波动、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在建厂用地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饲料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动物产品生产看,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2020年全国肉类、奶类和养殖水产品预期产量分别为9000万吨、4100万吨和5240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加4.3%、5.9%和6%,禽蛋预期产量为3000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实现2020年增产目标,需增加1600万吨配合饲料消费。从养殖业转型拉动看,肉鸡和蛋鸡工业饲料普及率已超过90%,规模化发展拉动饲料增产的潜力很小;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比重为72%,工业饲料普及率约为75%,随着规模化比重进一步提升,可增加配合饲料需求1000万吨以上;牛羊养殖规模化也可释放部分需求。从生产效率看,我国平均每出栏一头肥猪的饲料消耗量比国际先进水平多出10%以上,肉鸡和蛋鸡多5%左右。随着养殖综合技术进步,未来5年饲料利用效率可望提高3%以上,节省配合饲料600万吨左右。综合上述因素,预计未来5年饲料消费年均增长约400万吨,增速约为1.9%。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投入大幅增加,推动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动态预测、饲用酶技术体系创新及重点产品创制、微生态制剂高密度发酵等领域取得大量科技成果,获得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型企业普遍增加科技投入,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创建了十多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集成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发展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一)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稳定提高营养改良型酶制剂生产水平,加快研发具有抗氧化、抗应激、分解霉菌毒素等特殊功能的新型酶制剂。开发具有耐酸、耐热等不同特点的微生物制剂,以及满足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差异化需求的微生物制剂。加强药食同源类植物功能挖掘,鼓励提取工艺稳定、功能成分清楚、应用效果明确的产品申报新饲料添加剂。开发饲用多糖和寡糖产品。制定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引导新型饲料添加剂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二)研发推广安全环保饲料产品集成氨基酸平衡配方、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技术,发展改善动物整体健康水平的新型饲料产品,促进药物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推广低氮、低磷和低矿物质饲料产品,促进畜禽粪污减量排放。按照修订后的《饲料卫生标准》严格控制饲料中的总砷含量,禁止添加有机砷制剂。按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饲料中的铜、锌用量,防止超量添加。推动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产品中的应用,开发全发酵配合饲料产品。开发与地方特色动物产品、功能性动物产品生产配套的饲料产品。加快发展宠物饲料产品。(三)构建精准配方技术体系以主要畜禽品种为对象,完善动物营养需要、饲料原料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动态预测模型。以近红外光谱等技术为基础,完善饲料原料营养物质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针对饲料企业日常积累的实测数据建立收集、汇总和挖掘机制。按照引导支持、技术机构协调组织、饲料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精准配方技术示范。饲料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一)猪饲料配方技术饲料配方是保证生猪获得充分全面营养的关键技术,是实现饲料生产的核心。饲料配方设计需综合考虑生猪所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养殖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将不同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而成。饲料配方技术形成需要企业长期进行研发投入、生产市场数据经验积累,不断寻找更经济高效的原料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动持续调整优化配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的饲料企业在饲料配方技术方面已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二)饲料行业原料质量检测技术饲料原料质量对于饲料安全性、营养价值、饲料转化率水平至关重要。饲料产品原料种类众多且来源广泛,包括玉米类能量饲料原料、豆粕及鱼粉类蛋白质饲料原料以及其他氨基酸、维生素等。原料品质及营养价值因受生产地、加工技术、运输及储藏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不同原料乃至同种原料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影响饲料产品质量。近年来,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逐步重视原料质量检测,通过制定原料质量企业标准、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对原料进行安全性及营养价值检测以及对原料供应商资质水平、研发能力、加工工艺、产品储藏等进行综合考核及评估,确保原料质量水平符合要求。(三)饲料行业饲料加工工艺技术随着饲料行业发展,饲料企业愈加重视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同样配方的产品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参数及自动化程度的生产条件下,其产品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企业的饲料生产线在专业化水平、自动化程度、工艺参数设置、环保及节能方面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生产出稳定性好、适口性强、饲料转化率更高的产品。饲料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一)饲料行业周期性饲料行业的下游产业为养殖业,养殖业市场需求变化取决于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情况,从而影响饲料行业整体市场状况。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畜禽肉、蛋类、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的需求相应增加,总体需求量基数较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长期来看我国饲料行业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但短期而言,受下游养殖业存栏量波动变化,相应的饲料产品也发生一定周期性变动,对于饲料企业造成一定压力。随着近年来国家采取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和生猪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维护猪价稳定,从而有效保障饲料行业需求稳定。(二)饲料行业区域性由于饲料从生产端到销售端通常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一般情况下,配合饲料的运输半径为60至100公里,浓缩饲料为150至200公里,预混饲料为300到500公里。为有效节省运输成本、保证饲料品质及提高利润水平,饲料企业多采取属地经营模式,在相对明确范围内开展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具有明显区域性。对于规模化饲料企业,通常采用分区设厂、全国覆盖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及覆盖范围,充分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三)饲料行业季节性随着下游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并逐步采用科学现代化的养殖手段,我国生猪养殖受季节性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受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影响,猪肉一直以来都居于肉类消费量首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猪肉消费也实现了日常化,这使得我国猪肉需求量大且具有稳定性。因此,作为生猪养殖上游行业饲料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上升或下滑的特点。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我国饲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居民对肉、蛋、奶等动物食品的需求相应增长,推动了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饲料总产量稳定增长随着我国人民对绿色肉、蛋、奶类食品需求上涨,带动生猪、禽类、水产等动物产量相应增加,饲料行业整体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我国饲料产量占比高的主要是猪饲料及肉禽饲料。其中,2010年至2021年猪饲料产量占饲料总产量的比例平均在40%左右;蛋禽饲料产量总体呈现相对稳定态势;肉禽饲料产量由2010年的4,735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8,910万吨,呈稳步增长趋势。(二)国内饮食习惯促使猪饲料行业为最大细分市场在我国民居的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至2021年我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均达到50%以上。猪肉消费带动了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猪饲料行业规模大力扩张。2010年至2021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从5,947万吨增长至13,07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43%。2019年度,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游生猪养殖规模大幅下降,导致猪饲料产量亦有所下滑。为保证猪肉供给、稳定猪肉价格,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各部委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下游生猪养殖业。2019年9月,《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及稳定地区生猪生产。2019年9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切实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力度。截至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有所回升,恢复生猪生产相关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生猪养殖户补栏信心进一步增强,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势头更加强劲,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探底回升,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回升带动猪饲料需求也相应增加。(三)饲料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速提高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扩张和整合等多个阶段,饲料产量持续增长,已处于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整合后期。随着饲料行业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被压缩,综合管理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研发技术水平弱的中小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而被动或主动退出,而大型饲料企业凭借着规模优势,并采取兼并收购、扩产增能、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生猪养殖户如果按照年出栏数量规模可划分为年出栏500头以下、年出栏500-10,000头、年出栏10,000头以上等三类,其中第一类一般为散户养殖,后两类为规模化养殖。相较于作坊式小规模的散户养殖,规模化养殖企业在育种、防疫、成本控制、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而散户养殖户的数量逐年减少。规模化养殖企业通常采用更有效、更精密的多阶段饲喂方式进行养殖,该种方式对饲料的质量、安全和营养性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倒逼饲料企业需在产品供应及时性、产品安全性、营养水平及产品环保性等多个方面满足客户需求。饲料行业内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巩固和扩大优势地位,亦不断采用扩大饲料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及兼并收购等方式,使得饲料行业内企业呈现逐步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市场整体集中度提高。近年来,政府颁布各项政策支持下游养殖户进行规模化养殖。2016年4月,农业部出台《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实现2020年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成为生猪养殖主体,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2019年9月,《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要加大对生猪主产区支持力度,到2022年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下游养殖户所呈现规模化养殖的趋势不断深化,也促使饲料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四)禁抗令促进生物饲料迅猛发展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明确了饲料端减少抗生素和限制抗生素的时间表,要求自2020年7月1日,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进一步提升我国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保障终端食品安全。禁抗令发布对饲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生物饲料因采用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具有替代抗生素、调节动物营养平衡、提升免疫力、提高适口性等优点,可有效保证肉制品质量安全及品质,满足禁抗要求。同时,生物饲料在解决饲料资源短缺、养殖环境污染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可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而有效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量,同时可有效开发非常规饲料原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从而达到缓解饲料资源紧缺、减缓人畜争粮问题及降低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减少畜禽的粪氮、粪磷等排出量及有害细菌残留,从而大幅度减轻环境污染。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微生物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