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镇痛药专家讲座_第1页
阿片类镇痛药专家讲座_第2页
阿片类镇痛药专家讲座_第3页
阿片类镇痛药专家讲座_第4页
阿片类镇痛药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片类药品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高明堂阿片类镇痛药第1页阿片类镇痛药第一节:概述:

疼痛是一个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而产生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情绪甚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改变。它既是机体一个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常见症状.猛烈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担心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发机体生理功效紊乱,甚至诱发休克。控制疼痛是临床药品治疗主要目标之一。阿片类镇痛药第2页躯体痛(Somaticpain):快痛、慢痛,对机械性、化学性、炎症性、温度性刺激均敏感。内脏痛(Visceralpain):对牵张、炎症刺激敏感。神经痛

(Neuropathicpain):多由神经损伤或兴奋性增高引发,呈发作性或连续性,普通镇痛药无效。阿片类镇痛药第3页躯体疼痛分两类:快痛(剧痛):(Fastpain,acutepain,sharppain)尖锐而定位清楚刺痛,刺激时马上发生,撤除刺激马上消失。

由Aδ-类纤维传导。阿片类镇痛药第4页慢痛(钝痛)(chronicpain,slowpain,bluntpain)定位不明确烧灼痛,发生较慢,连续时间较长。疼痛除了使患者感受痛苦外,常伴有情绪、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改变。剧痛常引发失眠或其它生理机能紊乱,甚至引发休克。由无髓鞘C-类纤维传导。阿片类镇痛药第5页疼痛感觉传入阿片类镇痛药第6页与疼痛产生相关物质:绝大多数情况下,伤害性神经末稍有效刺激即为化学物质,包含:

神经递质类(5-HT、组胺、ACh)、

激肽类(缓激肽、赖氨酰缓激肽)、

代谢产物(ATP、ADP、H+、K+)、

前列腺素类(PGE2)、

辣椒素(Capsaicin)。

阿片类镇痛药第7页与疼痛传导相关神经递质和调质:

许多物质参加了痛觉信号传递和调控过程,包含:神经肽类:P物质(SP)、神经激肽(NKA、NKB)经典递质类:Glu)、GABA、5-HT、

NA、腺嘌呤.阿片肽类(opioidpeptides)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内吗啡肽等。

阿片类镇痛药第8页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在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情况下,能选择性地缓解或消除疼痛及伴有不愉快情绪(恐惧、担心、不安等)。镇痛药按其作用机制、缓解疼痛强度和临床用途能够分为两大类。阿片类镇痛药第9页

其一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作用较强,用于剧痛药品,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它感觉不受影响,但能成瘾,这类镇痛药称为麻醉性镇痛药。其二是作用部位不在中枢,缓解疼痛作用较弱,多用于钝痛(如头痛、牙痛等),同时含有解热、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片类镇痛药第10页镇痛药发展简史最早使用镇痛药来自罂粟蒴果浆汁干燥物阿片(opium)

1806年,德国药师Sertüner提纯出吗啡(Morphine)1832年,Robiquet发觉甲基吗啡(可待因)阿片类镇痛药第11页1874年,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合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合成了哌替定、美沙酮等一系列含有吗啡样作用药品,含有强大镇痛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引发急、慢性疼痛。阿片类镇痛药第12页镇痛药使用标准:

因为疼痛性质和部位是很多疾病主要表现和诊疗依据,在诊疗未明时,不宜轻易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疗和治疗阿片类镇痛药第13页药品依赖性和药品滥用

Drugdependenceanddrugabuse精神活性药品(psychoactivedrugs)麻醉药品(narcoticdrugs)

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等2.精神药品(psychotropicsubstance)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BDZ类;中枢兴奋药苯丙胺类;致幻剂麦角二乙胺3.其它类:烟草、酒精、挥发性有机溶剂阿片类镇痛药第14页药品依赖性(Drugdependence):

药品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一个精神状态,有时也包含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个强迫要连续或定时用该药行为和其它反应,为是要去感受它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防止因为断药所引发不舒适。阿片类镇痛药第15页身体依赖性(Physicaldependence):

长久使用依赖性药品将使机体产生一个适应状态,这时必须有足够量药品,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效状态,若突然断药,生理功效就会发生紊乱,出现戒断症状。亦称生理依赖性。阿片类镇痛药第16页成瘾性:(Addiction)。药品依赖性使人产生一个内在强迫感,为了享受用药后“欣快”感和防止断药所引发戒断症状,用药者不顾一切不停地寻觅和使用药(毒)品,此即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第17页麻醉药品管理和使用:国际三大条约:《1961年麻醉品单一条约》《1971年精神药品条约》《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条约》国内三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方法(1987)》《精神药品管理方法(1988)》阿片类镇痛药第18页吗啡(Morphine)【构效关系】:第二节吗啡类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类镇痛药第19页

体内过程:

p.o吸收快,首关消除显著,脂溶性低,仅少许→CNS→中枢作用。其经肝代谢产物吗啡-6-葡糖醛酸仍含有药理活性,主要以该形式经肾排泄,t½2-3h,约连续6h。阿片类镇痛药第20页

阿片受体及阿片肽阿片受体阿片受体多型性及功效:m:与镇痛、呼吸抑制、欣快感、药品依存相关k:与镇痛、缩瞳、镇静相关d:与精神活动相关研究史:吗啡1803年被分离1962年邹冈证实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灰质。1973年Snyder等提出脑内存在阿片受体。1975年Hughes等成功分离出脑啡肽。1992~1993年克隆出μ

δ

κ

阿片受体。阿片受体在体内分布:阿片受体分布广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自脊髓至大脑皮层都有存在,如:边缘系统、蓝斑核、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中脑顶盖前核、孤束核、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肠肌。阿片类镇痛药第21页

【药理作用】1.CNS系统⑴镇痛镇静:

吗啡选择性激活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产生强大镇痛作用。阿片类镇痛药第22页吗啡也能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阿片受体,改进疼痛所引发焦虑、担心、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可伴有欣快感。对各种疼痛有效(对钝痛作用>锐痛)。

阿片类镇痛药第23页⑵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从而产生镇咳作用。⑶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至3-4次/分,最终呼吸停顿,这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主要原因。阿片类镇痛药第24页⑷缩瞳:兴奋支配瞳孔副交感神经。中毒时瞳孔缩小,针尖样为其中毒特征。(5)其它:

兴奋延脑CTZ→恶心、呕吐。

抑制丘脑下部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阿片类镇痛药第25页二、平滑肌

⑴兴奋胃肠平滑肌,提升肌张力,减缓推进性蠕动,引发便秘,用于止泻。

收缩胆道奥狄括约肌,胆道排空受阻,造成上腹部不适甚至引发胆绞痛。提醒:胆绞痛时适用阿托品。

阿片类镇痛药第26页(3)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功效不全者禁用。

(4)提升膀胱括约肌张力,造成排尿困难,尿潴留。(5)降低子宫张力,反抗催产素对子宫收缩作用,延长产程,产妇禁用。阿片类镇痛药第27页三、心血管系统⑴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有时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这与吗啡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促组胺释放和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相关。(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主要因为呼吸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结果。颅脑损伤,颅内压升高者禁用。四、其它:

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导免疫反应。阿片类镇痛药第28页【作用机制】

1.研究简史:

1962年,我国学者邹刚等在脑室内注射微量(10g)吗啡,确定吗啡镇痛部位在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类镇痛药第29页1973年,Terenius、Snyder和Simon分别证实体内阿片受体存在。同年用放射性标识方法证实:大鼠脑内有可饱和、立体特异性阿片类药品结合部位。证实有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阿片类镇痛药第30页1975年陆续在人和动物体内找到了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脑啡肽(enkephalin)等,他们含有吗啡样镇痛作用,且可被吗啡拮抗药所阻断,这些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觉,为吗啡受体学说奠定了基础。1992年,阿片受体分子首次克隆成功,阿片类药品经过受体产生药效取得充分证据。阿片类镇痛药第31页2.相关研究现实状况:

阿片肽:

现已发觉体内存在各种内源性可与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肽类物质,统称为内源性阿片肽.阿片类镇痛药第32页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亮氨酸脑啡肽(Leu-enkephalin)β-内啡肽(β-endorphin)强啡肽A、B(DynorphinA、B)内吗啡肽I、II(EndomorphinI、II)阿片肽分布与阿片受体分布比较一致,CNS和外周如自主神经节、肾上腺、消化道等都有分布阿片类镇痛药第33页(2)阿片受体阿片受体分布广泛,且不均匀。在脑内:①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密度较高---这些结构与痛觉感受和整合相关。②边缘系统及蓝斑核密度最高---与情绪、精神活动相关。

阿片类镇痛药第34页③中脑盖前核与缩瞳相关。④延脑孤束核与咳嗽反射相关。⑤脑干极后区与恶心呕吐相关。⑥迷走神经背核、肠肌也有阿片受体存在。阿片类镇痛药第35页3.镇痛机制:(1)痛感觉向中枢传导过程中,痛觉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并释放Glu(谷氨酸)和SP(P物质),作用于对应受体而完成痛觉冲动向中枢传递引发疼痛。阿片类镇痛药第36页(2)脑啡肽神经元释放脑啡肽,作用于感觉神经突触前、后膜上阿片受体,经过G-蛋白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促进K+外流、降低Ca2+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和使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痛觉信号传递,产生镇痛作用。阿片类镇痛药第37页(3)吗啡类外源性阿片类药品经过作用于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模拟内源性阿片肽而发挥镇痛作用。作用于边缘系统和蓝斑阿片受体,则可减缓疼痛所引发不愉快、焦虑等情绪和致欣快。阿片类镇痛药第38页第三节吗啡类药品临床应用

吗啡作为强有力镇痛剂,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癌痛及各种急、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显著特点是惯用阿片受体完全激动剂无天花板效应,可遵从用药个体化标准,增加剂量直至满意镇痛为止"阿片类镇痛药第39页又因为吗啡类药品成瘾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伴随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推广,不但仅在癌痛治疗方面,对良性疾病产生恶性疼痛治疗,也产生了主动推进作用"阿片类镇痛药第40页但吗啡类药品也存在一定药限,对传入神经阻滞痛及肌肉痛普通无效"如神经或脊柱损伤;骨痛属阿片半反应性疼痛,单用效果不佳,应联合应用NSAID;神经压迫痛亦属阿片半反应性疼痛,单用效果不充分应辅助皮质激素或放疗"阿片类镇痛药第41页其禁忌证有:婴儿!哺乳期妇女!肝功不全!肺心病!哮喘!颅脑损伤等"吗啡类制剂除镇痛外,临床上也惯用于心源性哮喘!腹泻等治疗。阿片类镇痛药第42页1、治疗慢性顽痛治疗慢性顽痛,尤其是癌痛,应遵从WHO所推荐标准"即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详细细节"对应用吗啡类镇痛剂患者,应对其进行亲密监护,细致观察其镇痛效果!副作用发生情况等,以期取得最正确疗效及最大程度地减轻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第43页当癌痛患者使用吗啡类药品不能缓解疼痛,而且出现不能耐受副作用时,可视为阿片不敏感性疼痛"应经过改变用药路径或选择其它类型吗啡类药品镇痛"阿片类镇痛药第44页2、首次用量及用药剂量确定对于从未用过吗啡类药品病人,首次给药口服5mg即可到达满意疗效"若用药后24小时疼痛仍未缓解,则应开始递增剂量,增加首次剂量50%,或将首次剂量于4小时内重复应用,以达完善镇痛效果"阿片类镇痛药第45页若首次剂量后疼痛消失,但出现嗜睡,则应在以后用药中减量50%"对儿童!老人及肝肾功效不全患者,首次剂量应降低"值得注意是,同等剂量注射用吗啡,是口服吗啡3倍"即当注射方式改为口服时,应给与过去24小时注射总量3倍量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第46页3、对哌替啶认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对吗啡认识不足和缺乏使用经验,要求用哌替啶代替吗啡作为主要惯用麻醉性镇痛剂使用"以至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仍将哌替啶作为缓减顽痛主要药品去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第47页众所周知,哌替啶在体内代谢后形成去甲哌替啶,含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其镇痛效能仅为哌替啶50%,但其毒性确是哌替啶2倍,半衰期更是长达哌替啶10倍左右"阿片类镇痛药第48页故重复大量使用后,势必造成毒性代谢产物体内积聚,引发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癫痫发作!肌痉挛!抽搐!震颤甚至意识状态改变等"短期急性痛可暂时应用,禁忌长久用于慢性顽痛,包含癌痛治疗"阿片类镇痛药第49页4、非口服路径①经直肠用药对于一些不能口服患者,可采取经直肠用药方式"如口服剂量硫酸吗啡控释片,在不改变用药量及时间间隔同时,可直接改为直肠用药"阿片类镇痛药第50页②用药方法:排空直肠,必要时可行适度清洁灌肠"恶液质或脱水患者,先注入直肠5-10ml温水"患者取侧卧位,将药片轻柔塞入直肠4-6cm处即可"若用药量较大,可将药粒装入胶囊后塞入直肠"有报道口服改直肠用药后,胃肠道副作用显著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第51页③患者自控镇痛术(PCA)是近年来兴起一个良好镇痛模式"对于吞咽困难!胃肠道功效障碍(如胃肠瘘等)!顽固性难以控制猛烈疼痛及副作用显著难以接收者,可酌情应用PCA模式用药"阿片类镇痛药第52页PCA方法有:皮下PCA方法简单易行,适合用于病情较稳定可较长久接收PCA患者"静脉PCA适合用于终末期及全身性猛烈疼痛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第53页硬膜外PCA国内研究很多,应用得当可有效提升癌痛缓解率并降低副作用发生"尤其适合用于疼痛范围较大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第54页神经根!干!末梢阻滞PCA,适合用于需连续神经阻滞除痛患者"惯用药品有:吗啡!芬太尼!氯胺酮!丁丙诺啡!氟哌啶醇!咪唑安定等"阿片类镇痛药第55页④透皮吸收系统因为芬太尼亲脂性,当其迟缓释放时可被皮下脂肪吸收,脂肪吸收达饱和状态后,芬太尼才会进入循环中,从而起全身镇痛作用"其皮肤吸收速度由芬太尼贴膜和皮肤接触面特殊膜控制"阿片类镇痛药第56页首次使用1贴约6-12小时可达有效血药浓度,12-24小时达相对稳态,达峰值后可维持72小时“去除贴剂后血药浓度逐步下降,约17±2.3小时下降50%"但此种方法芬太尼周转较慢,故对疼痛程度易变者,效果不佳"对稳定伤害性疼痛控制效果很好"阿片类镇痛药第57页5、

依赖性问题(1)生理依赖(躯体依赖)吗啡类药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形成耐受"突然停药或用量不足或使用拮抗剂,将出现戒断症状"阿片类镇痛药第58页其特点表现为,重复用药之后作用效力下降,作用时间缩短,需要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治疗效果"此乃正常生理药理学现象,阿片类镇痛药第59页在正确使用吗啡类药品情况下,不应成为停药理由"吗啡用量改变范围很大,可起到有效镇痛剂量即为适当剂量,不应因担心成瘾问题,而过分慎用"阿片类镇痛药第60页临床经验证实,患者因顽固性疼痛折磨,获取镇痛药唯一目标是为了有效地止痛,若疼痛经其它路径治疗取得解除,镇痛药品就可停用"阿片类镇痛药第61页与成瘾者以单纯追求精神刺激享受为获药目标,有本质区分“,临床曾碰到过直肠癌术后,因骨转移猛烈疼痛而大量服用从阿司匹林到硫酸吗啡等各种镇痛药品,后经对应神经毁损术治疗后,疼痛消除而完全撤药等类病例"阿片类镇痛药第62页(2)精神依赖(成瘾)一个反应心理异常行为表现“单纯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用药目标,不择伎俩和不由自控地渴望得到药品”用药后可取得一个特殊心满意足“欣快感!飘感”,根深蒂固地在心理上形成了对吗啡类药品依赖"阿片类镇痛药第63页6、阿片类药品副作用及其处理①.便秘应重视预防性治疗,在计划长久给予吗啡类药品治疗疼痛时,就应考虑到便秘问题"预防性治疗便秘效果优于已出现便秘治疗"确保饮食中纤维成份,阿片类镇痛药第64页选取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山梨醇等"也可直肠局部甘油栓,或采取小量灌肠方式,灌肠液组成:温水!甘油!油或磷酸盐!果导及液体石蜡也可试用"阿片类镇痛药第65页②.恶心!呕吐应该常规应用止吐药,灭吐灵!东莨菪碱!氟哌啶醇等"将给药路径更改为直肠或皮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5-HT拮抗剂类药品对非梗阻性恶心!呕吐有效,如恩丹西酮等"阿片类镇痛药第66页③.嗜睡!镇静可先行饮食调整,如茶!咖啡等"也可酌情加用咖啡因!利他灵等"必要时可改变用药路径如PCA等或降低单次用药剂量,增加用药频率以降低血药浓度峰值"阿片类镇痛药第67页④.呼吸抑制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为治疗首选药品“使用方法:纳洛酮0.4mg溶于10ml生理盐水,迟缓静脉输入0.5ml(0.02mg)/min,随呼吸调整剂量"阿片类镇痛药第68页⑤.瘙痒可能与皮肤干燥!消瘦!肝胆疾病!情绪及药品相关"不推荐过多使用抗组织胺类药品"可行皮肤护理及激素类软膏治疗,也可试用三环类抗忧郁药品,对严重瘙痒者可使用低浓度异丙酚静脉点滴治疗"阿片类镇痛药第69页第四节吗啡临床应用进展吗啡及其衍生物是临床解除猛烈疼痛主要药品。哌替啶止痛作用较吗啡弱,镇痛时间短,仅2.5~3.5h,体内代谢物去甲哌替啶t1/213~14h,重复使用易蓄积而产生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且注射给药可致局部炎症和组织硬结,所以不宜用于需长久用药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第70页在WHO推荐“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中,提倡对重度疼痛病人使用吗啡,不主张用哌替啶。据统(计发达国家吗啡消耗量每百万人约定日剂量)为发展中国家27倍,是我国91倍。阿片类镇痛药第71页为方便癌症病人镇痛用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取消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极量限制,由医师依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最近对吗啡临床应用新探索,使吗啡使用更安全有效,可促进吗啡类药品应用,到达控制疼痛目标。阿片类镇痛药第72页1.吗啡药动学和药效学吗啡药动学和药效学含有显著个体差异。吗啡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经过肝脏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阿片类镇痛药第73页国人与白种人有显著种族差异。静注吗啡国人血药浓度(AUC值)显著低于白种人,对吗啡及其代谢物(吗啡-3-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吗啡-6-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去除率均高于白种人。阿片类镇痛药第74页药效学方面,呼吸抑制程度和降低血压效应白种人强于国人,但国人消化道(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均大于白种人有些人用疼痛程度、剂量及症状、疼痛综合征及精神痛苦状态等参数计算吗啡升级指数,以此作为临床测算吗啡个体差异和耐受性指标。阿片类镇痛药第75页2.用药方法进展①.口服给药吗啡口服给药吸收好,0.5~1h发挥镇痛作用,1次给药镇痛作用可连续4~6h。阿片类镇痛药第76页适当剂量和给药间隔是取得满意效果前提。吗啡普通片需每4h给药1次,而吗啡控释片可每12h用药1次。阿片类镇痛药第77页临床试验表明,吗啡控释片每12h1次可有效地控制晚期癌症慢性中度以上疼痛,与普通片每4h1次比较,在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及镇痛评分等指均无显著差异,阿片类镇痛药第78页普通服用3d后可达稳定、有镇痛状态。但因为吗啡耐受性及个体差应加强监测,依据疼痛改变及病情改变,调整药剂量,以到达最正确镇痛效果。阿片类镇痛药第79页②.直肠给药有些人试验了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镇痛果。150例各类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口服和直肠给药,结果显示,直肠给药组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口服给药组,显示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较口服给药止痛时间长,副作用小。阿片类镇痛药第80页另有对20例重度以上癌痛且伴有不完全性肠梗癌症患者,直肠给予吗啡控释片,结果镇痛效率为70%,生活质量显著改进。对不适口服给药中度以上疼痛患者可直肠给予啡控释片。阿片类镇痛药第81页③.肺部给药有试验表明,健康试验者用吗啡水溶液化吸入,血药浓度高,并用于临床腹部手术TM痛。有些人研制了AERX肺部给药装置,将吗溶液置一可折迭塑料容器中,在压力作用,经一系列2.5μm小孔后形成直径为(2.950.06)μm气溶胶.阿片类镇痛药第82页对这种肺部给药系统研究表,tmax为(2.7±0.8)min,AUC(0~360min)近100%,与注射给药相当,而且血药浓度与量成正比。所以采取适当气溶胶给药系不但吸收快,而且能到达全身治疗作用阿片类镇痛药第83页④.糊剂外用给药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CharlesNeham研制了一个由甲泼尼松、氨己酸、吗啡及维胶原质组成糊剂,用于需要缓解慢性背而施行减压手术病人,直接涂到手术中暴露硬膜上。阿片类镇痛药第84页共选60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接收抚慰剂,一组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显减轻,97%病人疼痛完全消失,术后即时镇痛作用显著,阿片类镇痛药第85页住院期间使用止痛剂量显著降低,这种作用能在术后连续6wk。未发觉使用糊直接引发副作用,两组瘢痕都没有增加。阿片类镇痛药第86页⑤硬膜外给药及注射给药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是临床惯用给药方法。近年来人们关注于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手术后镇痛。阿片类镇痛药第87页有些人对300例胸、上腹部及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分别术中注入吗啡+0.5%布比卡因混合液与术后硬膜外注入吗啡+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对镇痛其效果及并发症做60h以上观察,对照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无差异,但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并发症术后组显著高于术中组。阿片类镇痛药第88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