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_第1页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_第2页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_第3页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_第4页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园艺学论文辣椒〔CapsicumannumL.〕,又叫辣子、海椒、番椒、秦椒、辣茄等,属于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传入我们国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辣椒的果实因含有辣椒素而具有辣味,能够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蔬菜之首。除此之外。辣椒还含有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B1、矿物质及钙、铁等元素,因而,辣椒因特殊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人们的喜欢。据统计,我们国家辣椒种植面积145万hm2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科研工作者已经培育出大量杂交辣椒新品种,不断知足了市场需求,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当前,生产上使用的辣椒品种中杂交种占90%以上。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北、海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生产技术也获得一定突破,每1hm2产量在600~1200kg。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甘肃河西地区从事辣椒制种工作,通过总结经历体验,我们对杂交辣椒种子生产环节,比方,在辣椒制种基地的选择、育苗技术、授粉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一些改良意见,希望对广大辣椒种子生产者有所帮助。1制种基地的选择1.1选择适宜的良种繁育基地基地是种子生产的基础,也是种子繁育的重中之重。因而选择适宜的种子繁育基地必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甘肃河西地区全年无霜期140天以上,日照时数3000h以上,夏季日平均温度在30℃下面,年平均降雨量缺乏100mm,灌溉便利,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很少爆发,土壤肥沃,合适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是全国最理想的制种基地之一。自然条件对辣椒良种繁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制种基地的建设对制种的成败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制种基地,离不开对当地风土人情、农业构造、农民收入等的了解。同时,当地劳动力能否充足,制种户能否友善,农户知识素养的高低,都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1.2种子生产形式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都是单位+中间人+制种户的生产形式。为保证种子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制种基地选择比拟有威信、懂农业、懂技术的知识农民作为中间人,与他们签订合同,用合同来约束中间人,再由中间人与制种户签订合同。中间人的处是能够解决种子生产经过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方,沟通、技术指导、纠纷问题等,能确保种子生产安全进行。2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河西地区一般采用露地生产辣椒杂交种。近些年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且需要隔离条件,及自然灾祸的频繁发生,我们一般采用大棚或网室生产,以便种子生产顺利进行。2.1育苗父、母本早些年都采用苗床育苗,缺点是定植时父、母本过大,缓苗较慢,不易成活。如今一般采用日光温室基质育苗,时间在2月中下旬。育苗前准备好基质,每0.05m3育苗基质中参加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g左右,用清水拌匀,基质用手紧握有水溢出,但不流水为宜,过夜备用。每0.05m3基质可装72孔穴盘12盘,每穴点入2粒饱满种子,播种后浇透水〔母本推后10天浇水〕,提高棚温,出苗后正常管理。辣椒出苗后,依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天天浇水1~2次,基质营养易随水流失,因而辣椒出苗15天后配制营养液喷施,详细配制方式方法:0.2%尿素+0.2%磷酸二铵+0.1%磷酸二氢钾。喷施营养液应在上午进行,同时注意通风,避免病害发生。2.2定植河西地区一般在4月25日左右定植父本,母本一般在5月初晚霜结束后定植。父、母本定植比例一般为1∶4〔视父本花粉量〕。定植时,667m2定植父本700~800株〔双株定植〕,株距25cm,母本3200株〔单株定植〕,株距37cm,垄间距1.1m,先栽大苗,再栽小苗,每穴1株,注意定植深度不超过子叶节为宜,让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定植后,晴天天天10:00揭棚,17:00盖棚,注意通风,保持棚温不超过30℃,以利于缓苗[1]。2.3授粉技术辣椒可全天授粉,一般6:00~12:00或16:00~20:00进行。从对椒开场门椒全部摘除,雄性不育系,待花苞完全展开再授粉,不用去雄,但必须作标记,以防与授粉花混淆[2];普通株系,去雄、授粉、做标记经过一次完成。授粉适宜,花苞的形态特征是灯泡状未开,花冠发白,手指轻捏时手感松软,徒手或用镊子去雄授粉,去雄时小心不要碰伤柱头,授粉时将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拴在花梗上、涂抹印色或剥取萼片区别。2.4田间管理①合理布置肥水时间开场长新叶前,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不进行追肥,防止烧根影响生长。辣椒追肥一般分3次,第一次在辣椒授粉开场前,667m2用尿素5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5kg。第二次在辣椒授粉结束后,每667m2按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进行追施。第三次在辣椒转色前,以少量磷钾肥为主。每次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其他浇水时间应视土壤墒情随时补充,每次浇水量以不漫过定植穴为宜。②疫病防治辣椒疫病属真菌性病害,母本极易感病,一般在杂交授粉后期发生。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在叶片、果实蒂部或茎上易产生暗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坏死斑,潮湿时病斑易扩散。茎基部发病时容易造成全株或部分枝叶萎蔫,发病严重时在病部可见稀疏的白色霉层[3]。辣椒母本授粉前,在苗茎基部撒上4%疫病灵颗粒剂2~3g,防治疫病,药效期能够到达1个月,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进行喷雾或灌根,或交替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和72%克露〔霜脲锰锌〕800倍液或30%绿得保〔碱式硫酸铜〕300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棚室可用烟熏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667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300g或5%百菌清粉尘剂1kg,10天1次,共2~3次,或用甲霜锰锌、安克锰锌、疫克灵、普力克〔霜霉威〕、扑海因〔异菌脲〕等防治,但要注意每种药剂最好不要连续屡次使用,交替使用效果更佳。③白粉病防治白粉病主要为害辣椒叶片,叶面生黄绿色班驳,叶背有白色粉状物,易落叶。防治时应根据其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和发病条件采取适当方式方法。河西地区7月下旬8月上旬为白粉病高发期,须重点防治。a.化学防治。授粉结束后,采用3%多氧清水剂600倍液和40%杜邦福星〔氟硅唑〕6000倍液防治,或交替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2000~3000倍液、1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等,7天左右喷1次,直到控制发病为止。河西地区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白粉病高发期,应重点防治。b.物理防治。授粉结束后将植株底部老叶全部打掉,深翻水沟,打顶,营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按时浇水,防止干旱引发白粉病,十分应注意立秋前后〔7月20日至8月15日〕高温干旱容易引发白粉病蔓延,造成大量落叶、减产。2.5种子采收母本授粉后70天左右,辣椒变红且顶部稍稍萎蔫时辣椒种子已正常成熟,应及时采摘,用辣椒取籽机进行取籽,清水漂洗秕籽和杂质,切不要过夜发酵,以防种子发暗失去光泽,在漂洗结束后可进行染色处理或包衣,种子色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