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_第1页
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_第2页
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_第3页
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_第4页
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证痿论的学习课件第1页/共29页《素问·痿论》内容与题解:本篇对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是讨论痿的专篇,故名篇。第2页/共29页痿的概念

痿,包括(肢体)痿弱不用、(肌肉)枯萎两意。痿证,指肌肉萎缩、筋骨关节弛缓无用、手足软弱无力的病证。涵盖的西医病种包括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第3页/共29页第一段.(原文1、2自然段)

内容:论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肺热在痿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4页/共29页(一)五体痿的病因病机1.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如:情志所伤,气郁化热生痿——心肝肺气热生成脉、筋、皮痿。

2.劳伤太过,伤阴耗液,阴虚阳亢生热致痿如:肝肾阴虚阳亢成痿。第5页/共29页3.湿邪侵袭,久而化热致痿(如肉痿)

4.触冒暑热,伤津耗液成痿(如肾热生骨痿)第6页/共29页情志不和劳倦过度五脏气热阴津被耗五体失养痿水湿浸淫阴虚内热气血俱伤触冒暑热第7页/共29页(二)肺热在痿证形成中的主导作用“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说明肺热叶焦是痿的基本病机。

【生理】

肺主气,朝百脉,司宣发,凡滋养五体的水谷精微、气血津液均赖肺气的宣发、输布才能布散周身。第8页/共29页【病理】七情内伤,气郁化热肺为邪热肺津耗伤劳倦过度熏灼肺热叶焦主气、宣发水谷精微于周身的功能失常内不能灌溉脏腑,外不能濡润肢体五脏阴亏,五体失养五痿第9页/共29页(三)其他致痿的病因病机《素问·太阴阳明论》:痿证为“脾病而四肢不用”,“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张”,湿热阻滞经隧而致痿。第10页/共29页(四)痿的辨证1.痿躄(四肢痿废不用的通称)

【病理特点】由肺热叶焦、四肢失养引起(皮痿为主)

【主症】发热,或热退后出现肢体软弱无力,重者肌肉消瘦,心烦口渴,呛咳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色白皮槁,舌红苔黄脉细数。兼症:肺热喘咳,有痰。第11页/共29页【治法】清肺养阴【方】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丸加减。第12页/共29页2.筋痿【病理特点】由肝气热引起,以筋膜病变为主。

【主症】筋膜干,病肢活动无力,重者痿废不用或畸形,口苦,皮色青,爪甲苍白无华,头晕目眩,舌红,脉弦细数。兼症:白淫、带下等肝热表现。

【治法】养阴清肝

【方】虎潜丸加减。第13页/共29页3.脉痿

【病理特点】由心气热引起,病位在四肢经脉。

【主症】四肢痿软,手足麻木不仁,唇紫舌青,四肢青筋显露,经络间抽搐疼痛,脉涩不利。兼症:心悸、胸闷、心痛等心热表现。

【治法】活血行瘀,养阴清热

【方】圣愈汤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黄芪、桃仁、红花、牛膝)。可去芪芍,加穿山甲、赤芍、橘络、黄连。第14页/共29页4.肉痿

【病理特点】由湿热伤脾引起,病位在肌肉。

【主症】肢体麻木、困重,或疼痛或微肿,继而痿软无力,肌肉瘦削,尤以下肢为重。兼见胸脘痞闷,倦怠乏力,口粘,尿赤涩,苔腻,脉濡/滑数。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通络

【方】加味二妙散(黄柏、苍术、萆薢、防己、牛膝、木瓜、赤芍、茯苓、苡仁、当归)第15页/共29页5.骨痿【病理特点】由肾气热引起,病位在骨,以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为特点。

【主症】患肢麻木,骨软无力,活动受限,甚则关节骨骼畸形,腰脊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牙齿松动,脉细数。兼症:尿清长、早衰及生殖功能下降等肾亏表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壮骨丸(虎骨、牛膝、锁阳、当归、白芍、熟地、龟板、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加减。第16页/共29页第二段.(从“如夫子言可矣”至最后)内容:论述了痿证的治疗原则。第17页/共29页(一)治痿独取阳明1.“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1)生理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多气多血,乃人身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泉。阳明润宗筋,而为筋脉之长。(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亦润宗筋,带脉约束宗筋,而冲、带皆受气于阳明。阳明气血充盛,诸筋得以濡养,则关节滑利,活动自如)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合于阳明。(全身阴阳经聚会少腹部,会于气街,合于阳明经)第18页/共29页(2)病理

阳明虚弱,气血亏损,宗筋失养,故肢体痿废不用。第19页/共29页比较:五体痿与阳明痿

同:痿证都有气血不足的证侯,可以通过调理阳明来治疗。异五体痿——由五脏气热引起,以病变部位命名。阳明痿——由阳明虚,筋膜失养引起,以病机命名。第20页/共29页(3)临床意义可以借助阳明化生气血的功能,调理脾胃,使已伤的精血得以恢复,内在脏腑得以灌溉,外在肢节筋骨得以濡润。成为后世医家治痿“补益后天,健脾益胃”法的理论渊源。本法适应症:气血不足,精血耗伤的痿证。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内经》本义是指针刺阳明经穴位,调理阳明经气血治疗。(后世医家还发展了泻法、清法、和法等治痿之法)第21页/共29页(二)补荥通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在独取阳明的原则下,针对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哪一经病变,可针刺其荥、俞穴,用补法或泻法等手法调理经气。第22页/共29页(三)各以其时受月

贯彻“因时制宜”的原则,定时针刺,根据各脏腑所主的季节而进行针刺治疗(这对后世子午流注治法有一定启发)。如筋痿选取甲乙日针刺,脉痿选取丙丁日针刺。肝痿或筋痿多取春季针刺等。第23页/共29页病案1.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案例张某,女,27岁,成都某幼儿园教师,1976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口干,眩晕,便秘,语音低微,行动需人扶持,稍一站立,即欲坐下,脉细数,舌质淡红,微有白腻苔。已服补肾壮阳药和八味丸无效。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因异位妊娠,生产时失血过多,渐至痿软。第24页/共29页治法:养血和营生地24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穹6克,黄柏12克,苍术10克,龟板24克,苦参15克。前后服用30剂,渐能行走,后仍用原方调理而愈。(《中医药学报》,1985;(3):20)第25页/共29页2.《得心集医案·肺热叶焦》

黄某,年二十,客汉阳,当秋寒热咳嗽,足浮肿,延疡医治疗,误用敷药,足大指溃烂,又误用燥血药,煎熬津液,勉强收功,渐至足不能移,肌肤瘦削,已成瘫痪。次年六月,买舟归里,求治于余。两人抬出诊视:形羸发脱,脉细数,腿股大肉已尽,脚垂纵缓废驰。第26页/共29页病起自秋间,寒热咳嗽,肺失清肃,误进燥药,津液枯焦,此燥气焚金,当以肺热叶焦则生痿躄论治。盖痿者枯萎之象,非滋血液,何以得生?惟胃为生血之源,又为金之母,故曰治痿独取阳明也。况寒暑交迁,又值燥金用事,宜清金润燥,佐以甘淡益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