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生理学酶第1页/共146页第五章酶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第四节酶的调节第五节酶的命名和分类第六节酶与医学的关系第2页/共146页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称为新陈代谢,简称代谢。第3页/共146页酶学研究简史1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已有酿酒记载。一百余年前,Pasteur认为发酵是酵母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果。1877年,Kuhne首次提出Enzyme一词。1897年,Bu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第4页/共146页酶学研究简史21926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提纯出脲酶结晶。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ribozyme)的概念。1995年,Jack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第5页/共146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其主要是作用参与RNA的剪接。两类生物催化剂第6页/共146页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一、酶的分子组成二、酶的活性中心三、酶按结构的分类四、同工酶
第7页/共146页一、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第8页/共146页单纯酶
单纯酶是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酶。第9页/共146页结合酶结合酶(全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部分决定酶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类型第10页/共146页全酶的结构与分子组成第11页/共146页辅助因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第12页/共146页辅酶与酶蛋白结合得较松,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易于分开;辅基与酶蛋白结合得牢固,不易与酶蛋白脱离。辅酶和辅基第13页/共146页由酶催化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酶的底物。二、酶的活性中心第14页/共146页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又称为活性部位,是酶蛋白构象的一个特定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第15页/共146页酶的必需基团
酶蛋白所含的基团并不都与酶活性有关,其中那些与酶的活性密切有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第16页/共146页酶的必需基团分类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第17页/共146页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结合基团的作用是与底物结合,使底物与一定构象的酶形成复合物,又称为中间产物;催化基团的作用是改变中某些化学键的稳定性,使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第18页/共146页底物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示意图第19页/共146页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三、酶按结构的分类第20页/共146页单体酶
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酶蛋白,称为单体酶。第21页/共146页寡聚酶
由2个到数十个亚基缔合构成的酶蛋白(每个亚基为一条多肽链),称为寡聚酶。第22页/共146页多酶体系
由活性不同但功能上有联系的多种酶分子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多酶复合体,也称多酶体系。第23页/共146页多功能酶
一些多酶体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融合,形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却具有多种不同催化功能的酶,这类酶称为多功能酶或串联酶。第24页/共146页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和电泳行为都不同的一组酶。四、同工酶第25页/共146页L-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LDH是由H亚基(即心肌型)和M亚基(即骨骼肌型)构成的四聚体;两种亚基以不同比例构成五种同工酶。第26页/共146页HHHHHHHMHHMMHMMMMMMMLDH1
(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
(M4)LDH在区带电泳中从快到慢的泳动顺序第27页/共146页葡萄糖丙酮酸乳酸(LDH5:丙酮酸还原酶)骨骼肌经血液运输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乳酸(LDH1:乳酸脱氢酶)心肌
NADH+H+NAD+
氧化磷酸化
ATPLDH同工酶的生理功能第28页/共146页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一、酶促反应的特点二、酶促反应的机制第29页/共146页酶的催化效率极高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酶的不稳定性酶催化活力与酶量的可调节性一、酶促反应的特点第30页/共146页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表面效应酸碱催化作用张力作用共价催化作用二、酶促反应的机制㈠、决定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第31页/共146页㈡、决定酶作用特异性机制诱导契合学说第32页/共146页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七、酶活性单位与酶活性测定第33页/共146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即通过定量观察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或产物的生成量来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值、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第34页/共146页[E]VE1E2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第35页/共146页二、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单底物、单产物反应酶促反应速度一般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反应速度取其初速度,即底物的消耗量很小(5﹪以内)时的反应速度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研究前提第36页/共146页
底物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第37页/共146页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S]VVmax目录第38页/共146页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反应速度不再成正比例加速;反应为混合级反应。[S]VVmax目录第39页/共146页
当底物浓度高达一定程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达最大速度;反应为零级反应。[S]VVmax目录第40页/共146页第一步:E+SES第二步:ES→E+PV∝[ES]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推导了米氏方程中间复合物学说第41页/共146页※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式(Michaelisequation)。[S]:底物浓度V: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Vmax: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velocity)
Km:米氏常数(Michaelisconstant)
VVmax[S]Km+[S]=──米氏方程式第42页/共146页当底物浓度为极低水平时,[S]《Km,则V≈(Vmax/Km)[S],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成正比;当底物浓度为极高水平时,[S]》Km,Km值可忽略不计,则V≈Vmax,此时反应速度V达最大速度Vmax,底物浓度已不再影响反应速度。VVmax[S]Km+[S]=第43页/共146页[ES]生成速度V1=K+1[E][S]
∵
游离酶浓度[E]=酶总浓度[Et]–[ES]
∴V1=K+1
([Et]–[ES])[S][ES]分解速度V2=K–1[ES]+K+2[ES]=(K–1+K+2
)[ES]恒态时V1=V2,即K+1
([Et]–[ES])[S]=(K–1+K+2
)[ES]E+SESP+EK+2K+1K–1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反应初期,P接近零,不存在逆反应时调整后得([Et]–[ES])[S][ES](K–1+K+2
)K+1Km==推导过程第44页/共146页V=K+2
Km+[S][Et][S]根据中间产物学说,反应速度与[ES]成正比,即V=K+2[ES],将上式代入得–[S]=Km[Et][S][ES][ES]=[Et][S]Km+[S]再次调整后得当反应达最大速度(Vmax)时,全部酶与底物结合,即[ES]=[Et],此时Vmax=
K+2[ES]=K+2[Et],以
Vmax=K+2[Et]代入上式即得米氏方程式V=Vmax[S]Km+[S]※Km为米氏常数第45页/共146页
米氏方程式进行整理后可变为(Vmax–V)(Km+[S])=Vmax·Km矩形双曲线的函数式(a–x)(b–y)=常数∴V–[S]曲线是矩形双曲线第46页/共146页Km值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值对某一特定酶来说是个常数,可以反映酶的种类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可以用来确定最适底物计算底物浓度和相对速度计算酶的转换数反映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存在㈠、米氏常数Km的意义第47页/共146页㈡、Km值与Vmax值的测定Vmax[S]Km+[S]V=(林-贝氏方程)+1/V=KmVmax1/Vmax1/[S]两边同取倒数-1/Km1/Vmax1/[S]1/V双倒数作图法(doublereciprocalplot),又称为林-贝氏(Lineweaver-Burk)作图法第48页/共146页酶活性达到最大时的反应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三、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49页/共146页※
低温不会使酶破坏,温度回升时,酶活性又可恢复37~40℃为最适温度60℃时变性加速80℃以上多数酶不可逆变性低于最适温度T↑→V↑T↓→V↓第50页/共146页温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第51页/共146页204060t℃3小时10小时最适温度酶活性单位温度对海鞘蛋白酶作用的影响第52页/共146页酶活力最大时溶液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四、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53页/共146页pH值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第54页/共146页酶底物最适pH酶底物最适pH胃蛋白酶鸡蛋清蛋白1.5脲酶尿素6.4~6.9血红蛋白2.2胰淀粉酶淀粉6.7~7.2延胡索酸酶延胡索酸6.5过氧化氢酶H2O27.6苹果酸8.0酸性磷酸酶磷酸甘油4.5~5.0精氨酸酶精氨酸9.5~9.9碱性磷酸酶磷酸甘油9~10一些酶的最适pH第55页/共146页使酶的活性下降而又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降低的现象称为酶的抑制作用。某些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可使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称为酶的钝化作用,不属于抑制作用的范畴。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第56页/共146页
※
抑制作用是抑制剂通过对酶的活性中心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并未遭到破坏。第57页/共146页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性抑制作用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分为第58页/共146页E+IEI㈠、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一经结合后就很难分解,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的活性,必须通过其他化学反应,才能将抑制剂从酶分子上除去,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第59页/共146页巯基酶抑制剂丝氨酸酶抑制剂常见的抑制剂第60页/共146页㈡、可逆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和(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采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可将抑制剂除去使酶恢复活性,这种抑制作用称为可逆性抑制作用。第61页/共146页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第62页/共146页作用特征无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与I结合的组分EESE、ESKm不变增大减小不变Vm不变不变降低降低各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第63页/共146页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激活剂使酶活性提高,加速酶促反应的现象称为酶的激活作用。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64页/共146页激活剂的分类必需激活剂非必需激活剂第65页/共146页酶活性的高低一般用他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测定酶活性就是测定酶促反应速度,酶促反应速度越快酶活性越高;反之,酶促反应速度越慢酶活性越低。七、酶活性单位与酶活性测定第66页/共146页酶促反应速度
酶促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第67页/共146页
国际生化学会(IUB)酶学委员会于1976年规定:在温度2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时,每分钟转化1mol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国际单位(IU)。酶活性国际单位第68页/共146页催量单位1979年国际生化学会正式推荐以催量单位来表示酶的活性:1催量(Katal,Kat)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使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第69页/共146页催量与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IU=1mol/min=(1×10-6/60)mol/秒
=16.67×10-9Kat1Kat=6×107IU第70页/共146页酶的比活性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性单位为酶的比活性。第71页/共146页第四节酶的调节一、酶的结构调节二、酶的数量调节第72页/共146页在生物体内,一组连续的酶促反应构成一个代谢途径。催化一个代谢途径全部反应的一组酶称为多酶体系。第73页/共146页关键酶细胞可以通过调节E1的活性来控制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E1就是这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限速酶或调节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关键反应。机体通过调节关键酶的活性来控制代谢途径速度。ABC
DE1E2E3第74页/共146页代谢途径关键酶糖酵解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糖有氧氧化丙酮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系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酶糖异生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脂肪动员激素敏感脂肪酶脂酸合成乙酰CoA羧化酶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主要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第75页/共146页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通常位于代谢途径的上游,或者是代谢分支上的第一步反应。关键酶所催化反应的速度在代谢途径中最慢,控制着整个代谢途径的代谢速度。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多数是不可逆反应,因此关键酶的活性除决定代谢速度外还可决定代谢的方向。关键酶的活性可受多种因素调节。关键酶的特点第76页/共146页结构调节(快速调节)数量调节(迟缓调节)酶活性的调节第77页/共146页变构调节化学修饰调节酶原激活一、酶的结构调节第78页/共146页
酶蛋白合成的调节酶蛋白降解的调节二、酶的数量调节第79页/共146页调节方式调节物质酶蛋白变化特点及生理意义变构调节变构剂酶蛋白变构(非共价键变化)作用快,可防止产物堆积和能量浪费化学修饰调节激素等酶分子发生共价键变化耗能少,作用快,有放大效应,可满足应激酶数量调节诱导剂阻抑剂酶蛋白量改变耗能多,调节效应出现慢但维持长久,除去调节物质后仍保持调节效应一段时间几种酶活性调节方式的比较第80页/共146页第五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一、酶的命名二、国际系统分类法第81页/共146页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一、酶的命名第82页/共146页习惯名称系统名称催化反应己糖激酶ATP:己糖磷酸基转移酶ATP+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ADP乳酸脱氢酶L-乳酸:NAD+氧化还原酶L-乳酸+NAD+
丙酮酸+NADH+H+丙氨酸转氨酶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酮戊二酸谷氨酸+丙酮酸→←→←酶的命名法举例第83页/共146页1.氧化还原酶类2.转移酶类3.水解酶类4.裂解酶类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二、国际系统分类法第84页/共146页EC(国际)酶学委员会缩写号
1.第一类,氧化还原酶类
1.第一亚类,作用于底物的CHOH基
1.第一亚-亚类,以NAD+为受氢体
27.亚-亚类的顺序号乳酸:NAD+氧化还原酶为EC1.1.1.27如第85页/共146页第六节酶与医学的关系一、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二、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三、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86页/共146页酶异常大致疾病疾病导致酶异常一、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第87页/共146页二、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诊断指标诊断工具第88页/共146页诊断指标血浆功能酶外分泌酶细胞酶第89页/共146页诊断工具
酶法分析即酶偶联测定法,是利用酶作为分析试剂,对一些酶的活性、底物浓度、激活剂、抑制剂等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第90页/共146页酶法分析的原理
酶法分析的原理是利用一些酶(称指示酶)的底物或产物可直接、简便地检测的特点,将该酶偶联到待测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将本来不易直接测定的反应体系,转化为可以直接监测的反应体系。第91页/共146页苹果酸脱氢酶作为指示剂的反应体系天冬氨酸草酰乙酸苹果酸-酮戊二酸谷氨酸NADH+H+NA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苹果酸脱氢酶第92页/共146页消化酶类抗炎清创酶类抗栓酶类抗氧化酶类抗肿瘤生长的酶类三、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93页/共146页活化分子
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只有那些含能量较高,已达到或超过某一能量的分子才能越过化学反应的能阈参加反应,这种分子称为活化分子。第94页/共146页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第95页/共146页酶催化反应催化能初态终态活化阈能非催化反应活化能一般催化剂催化反应活化能活化过程自由能第96页/共146页SEESP酶的中间产物学说示意图第97页/共146页酶的作用机理图解ES中间产物第98页/共146页酶催化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与一般催化剂不同,酶对所催化反应的底物和反应类型具有选择性,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第99页/共146页酶催化反应高度特异性的分类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第100页/共146页绝对特异性
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底物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称为绝对特异性。第101页/共146页绝对特异性
NH2
│H2O
C=OCO2+2NH3
│尿素酶
NH2尿素
NH2│H2O
C=O不反应│尿素酶
NH-CH3甲基尿素第102页/共146页相对特异性
一种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特异性称为相对特异性。第103页/共146页相对特异性
果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
蔗糖酶
蔗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
棉子糖
密二糖蔗糖酶第104页/共146页立体异构特异性
一种酶仅作用于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无作用,酶对立体异构物的这种选择性称为立体异构特异性。第105页/共146页
COOH
COOH|
|
C=O+NADH+H+
HO-C-H+NAD+
|
|CH3
CH3丙酮酸L-乳酸
HC-COOH
HO-CH-COOH
‖
+H2O
|HOOC-CH
CH2COOH
延胡索酸L-苹果酸乳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
(反式丁烯二酸)立体异构特异性第106页/共146页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Km值的推导Km=[S]∴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2=Km+[S]VmaxVmax[S]VmaxV[S]KmVmax/2第107页/共146页(K–1+K+2
)K+1Km=
K+1表示E与S结合生成ES的趋势(K–1+K+2)表示ES解离的趋势Km愈大,E与S亲和力愈小Km愈小,E与S亲和力愈大∴
Km最小者是对酶亲和力最大的底物,一般称为天然底物或最适底物。第108页/共146页如要求反应速度达到Vm的99%,其底物浓度为99%=100%[S]/(Km+[S])99%Km+99%[S]=100%[S][S]=99Km第109页/共146页V=Vmax×10Km/(Km+10Km)V/Vmax=10Km/(Km+10Km)=0.91如已知底物浓度[S]=10Km,则此时反应速度与Vmax之比为第110页/共146页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又称催化常数即酶-底物复合物分解生成产物的速度常数K+2。K+2=Vmax/
[E]第111页/共146页酶转换数的物理意义转换数是当酶被底物饱和时,一个酶分子每秒钟催化反应的底物的分子数。反应酶催化效率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越高。第112页/共146页ClCH=CH-AsCl2+HSHSE︱︱ESSAs︱︱︱︱ClCH=CH-+2HCl路易士毒气巯基酶失活的酶分子CH2SH︱CHSH+︱CH2OHSHSHE︱︱二巯基丙醇失活的酶分子复活的酶ESSHg︱︱︱︱CH2S︱Hg+CHS︱CH2OH︱︱+Hg2+SHSHE︱︱巯基酶汞离子失活的酶分子ESSHg︱︱︱︱巯基酶抑制剂第113页/共146页有机磷杀虫剂胆碱酯酶(活)磷酰化胆碱酯酶(失活)O–R∣O=P–X+HO-Ser-E∣ORˊO–R∣O=P–O–Ser-E+HX∣ORˊ有机磷杀虫剂乙酰胆碱+H2O胆碱+乙酸胆碱酯酶胆碱乙酰化酶解磷定+被有机磷抑制的酶解磷定-有机磷复合物+恢复活性的酶丝氨酸酶抑制剂第114页/共146页
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能同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酶若与此类抑制剂结合就不能再与底物结合,从而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此类抑制剂称为竞争性抑制剂,此种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第115页/共146页竞争性抑制模式图+IEIE+SE+PES+++EESIESEIEP第116页/共146页E+IIEKiE+SESE+PKm(1++[S])Vm[S][I]KiV=[I]Ki=(1+)·+1V1[S]KmVm1
Vm竞争性抑制剂、底物和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关系米氏方程式林-贝氏方程式第117页/共146页V1Vmax1[S]1Km10Km(1+)[I]Ki1无抑制剂有竞争性抑制剂Vm不变,Km增大竞争性抑制图第118页/共146页KmVm(不变)1/2VmKm(增大)无抑制剂有竞争性抑制剂[S]V竞争性抑制曲线第119页/共146页I与S结构类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若,决定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即[I]/[S]比率,以及它们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动力学特点:Vmax不变,表观Km增大。
竞争性抑制的特点第120页/共146页CH2COOH︱CH2COOHCH2–COOH︱COOHH–C–COOH‖HOOC–C–H琥珀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丙二酸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第121页/共146页竞争性抑制作用在化学治疗上的应用NH2SO2NHR磺胺类药物NH2COOH对氨基苯甲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第122页/共146页
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而是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的构象改变而失去活性,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第123页/共146页+
S-S+
S-S+ESIEIEESEPE+SESE+P+IEI+SEIS+I非竞争性抑制模式图第124页/共146页EI+SSEIES+ISEIV=1+Ki[I]Vm·SKm+[S]·+1V=(1+)Ki[I]KmVm1[S]·(1+)Ki[I]1Vm非竞争性抑制剂、底物和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关系米氏方程式林-贝氏方程式第125页/共146页1+Ki[I]Vm1V1Vm1[S]1Km0无抑制剂有非竞争性抑制剂Km不变,Vm下降非竞争性抑制图第126页/共146页
Vm1/2Vm1+Ki[I]Vm1/21+Ki[I]VmKm(不变)V[S]有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下降)非竞争性抑制曲线第127页/共146页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存在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但酶-底物-抑制剂(ESI)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不变。第128页/共146页
抑制剂仅与酶-底物(ES)结合,使酶失去催化活性,抑制剂与ES结合后减弱了ES解离成E和P的趋势,更加有利于底物和酶的结合,这种现象恰好与竞争性抑制相反,故称为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如Km值有改变(增大或减小),则称为混合性抑制(竞争性与反竞争性的混合)。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第129页/共146页E+SE+PES+IESI++ESESESIEP反竞争性抑制模式图第130页/共146页E+S+IES+IESIKi+(1+)Ki[I]Km[S]·(1+)Ki[I]Vm[S]V=1KmVm1·(1+)Ki[I]1Vm[S]·+V=反竞争性抑制剂、底物和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关系米氏方程式林-贝氏方程式第131页/共146页1Km1[S]1Vm01V·(1+)Ki[I]1Vm有反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1+)Ki[I]Km1Km和Vm均降低反竞争性抑制图第132页/共146页反竞争性抑制特点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抑制程度取决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动力学特点:Vmax降低,表观Km降低。
第133页/共146页必需激活剂是酶活性表现所不可缺少的,若无必需激活剂存在,将测不到酶的活性。非必需激活剂又称酶的激动剂,当其存在时酶的活性提高,若无非必需激活剂存在,酶仍表现一定的活性。第134页/共146页
一定的小分子化合物能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以非共价键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 课件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二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学案
- 押大题02地球运动-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公开示范教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多篇
- 活鱼冷链运输保障协议
- 4S店拆旧合同模板
- PG99式35毫米牵引式高炮系统-20210801080424
- 2024年郑州考客运资格证需要什么东西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
- 咖啡厅室内设计PPT
-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17漂亮的钟-岭南版(14张)ppt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 江苏某市政道路地下通道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专项方案(附图)
- 生物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科学
- 北京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的若干规定
-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施工方案(完整版)
- 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