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常见知识点_第1页
南非常见知识点_第2页
南非常见知识点_第3页
南非常见知识点_第4页
南非常见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非1、 彩虹之国:由南非大主教图图(ChiefPriestTutu)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新南非共和国成立时提出的一个建议,称南非为彩虹之国,因为南非有各种人种和民族文化,黑人、白人、印度人、有色人等,所以彩虹之国的寓意就是不同种族的人们和平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里,汇聚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个很美的设想和南非所努力的目标。(参考资料来源:/SPBG/show.php?id=13994&ids=)一、地名与人名:2、 开普(cape):又名好望角,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为了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航线,当当船队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时,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个未名岬角上,此舰队遂延存下来。迪亚士将此地名命为"风暴角”。1498年由葡萄牙人达迦马率领舰队绕好望角成功驶入印度洋。随后,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称“好望角”。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好望角,荷兰人开始在好望角(此后中文行文凡称殖民地皆译作“开普”建立补给站,由此开始了开普殖民时代。(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wiki/好望角)3、 纳塔尔:1497年葡萄牙人达迦马率船队再次来到南非,达迦马将南非东南海岸一带命名为“纳塔尔”纳塔尔在葡文中音为圣诞,因达迦马于1497年12月25日到达这里,故以圣诞命名。(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4、 血河:1838年12月南非祖鲁人与“大迁徙”的阿非利卡人之间发生的战争。战事在布法罗河的一条支流两岸展开,河水被战死的3000名祖鲁人的鲜血染红,故称“血河”。(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view/7890000.htm)5、 大北道路:原是英国传教士沿西线北上,在茨瓦纳人和马塔贝莱人中传教的必经道路。19世纪70年代不断传来林波波河以北马绍纳兰等地富有金矿的消息。于是英国在西部茨瓦纳人土地上的殖民战略,迅速调整为打通并控制通往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大北道路的战略,以攫取盛传的金矿地带并保证金伯利矿的北方劳动力供应。其重要性日益增加,被罗得斯夸张为“南非的苏伊士”(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6、 拜旺纳(Bywoner):布尔农场主大迁徙之后,由于大片土地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布尔社会的贫富界限不断加深。从布尔农场主中分化出无地的拜旺纳人。后来在南非专门用来指贫穷的白人。(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7、 霍屯督人:霍屯督人意为“口吃的人”,是南非的土著居民,亦称科伊人。霍屯督是白人殖民者对科伊人的蔑称。(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二、军事:8、 扈从制度:南非班图黑人部落中出现的一种私人武装部队。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加剧了班图黑人部落内部之间的贫富悬殊,破坏了原始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富裕家庭成为部落上层后,其他公社成员就负有为他们放牧、耕地、盖房、修圈的义务。部落酋长拥有的畜群越多,越容易为自己招募更多的扈从。由不同部落的人组成的扈从队,往往成为酋长私人发动掠夺战争的工具。扈从制度后来在南非班图黑人的一些部落中起了促成王权产生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第90页)9、 同龄兵团制度:19世纪初,在德万德韦人和姆塞思瓦人的部落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部落联合和集中的现象。为了适应这种拓疆扩土的统一军队的需求,他们率先建立起一种同龄兵团的军事制度,打破了部落界限,按年龄等级将部落男青年混编在兵团中。这种兵团制度几乎同时出现在班图黑人几个不同的民族(恩格尼人、苏陀人、茨瓦纳人)中,这一现象说明它是适应内外环境压力的产物。其中北恩戈尼人同龄兵团制度废除了传统的繁缛割礼和入会仪式,而以加入同龄兵团、服役、参加战斗,作为少年步入社会的标志。按祖鲁人程序,允许他们戴头圈,同龄兵团不再以部落划界限,而以同以年龄作为唯一的标准,被征服部落的同龄青年均以平等地位编入各年龄段兵团。兵团成员只对国王或最高酋长效忠,而与原属部落酋长脱离隶属关系。各同龄兵团的给养供应完全仰靠王室领地的收成或战利品供给。国王或首领依靠垄断贸易或从事征服战争来聚敛财富和扩大畜群,因此,战士的给养状况与首领的军事行动的成败息息相关。这种新军事制度有利于促使来自各部落的战士形成共同的民族感情和对首领(国王)效忠的信念。(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第83页)10、 牛车阵: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开普殖民政府向开普以外的内地扩张,不断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发生战争。1779年在与科萨人的一次战事中,殖民政府派遣范雅尔斯维尔德率民团出战。在战争中,范雅尔斯维尔德发明了一种“牛车阵”的战术:将多部牛车摆成环形,各车之间用牛皮绳捆牢,作战人员和平民均集中在环形的牛车阵之中。民团以牛车为依托向外射击,不让对手接近。若对手退兵,民团则骑马追击,相隔一段距离射击,遇反攻,即退回阵中。这种战术对保持实力有效,防守作用突出,但攻击性不强。(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第118页)11、 民族之矛:20世纪60年代以后,非国大终于脱离英裔自由派白人迷信合法斗争的影响,并摆脱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的影响,走上了暴力抗争的道路。1961年非国大全国执委会授权曼德拉组建武装力量“民族之矛”,批准他挑选任何他认为合适的人选。民族之矛可以吸收白人参加(非国大则不吸收)。它坚决反对南非白人的殖民就治,主张以暴力推翻政权,争取民主和民族解放。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全国建立了若干个战斗小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破坏方案”有力地打击了白人的政权。(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页;/client/view/8556214.htm?app=3&font=2&client=1&statwiki=1&)12、波戈:泛非大的目标是到1965年使南非摆脱白人的统治。泛非主义者大会坚持为自己保留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手段来反抗一切暴政的权利,也毅然决定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波戈”随后开展了一些列的袭击活动,但自身的损失也很惨重。(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8页;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三、法律与制度:13、 《霍屯督法令》:1809年英国殖民当局总督卡林顿伯爵颁布《霍屯督法令》,法令规定:科伊人必须有固定的住所,未经地方当局的批准一律不得擅自离开,外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这些规定禁锢了所有科伊仆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离开布尔主人。(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14、 《第50号法令》:1828年英国政府制定并颁布《关于改善霍屯督人及开普其他自由的有色人种处境的法令》(《第50号法令》):废除了对科伊人的一些歧视性限制,如取消通行证制,废除限制科伊人流浪的规定,改革学徒制,规定科伊人占有土地合法化,并重申在法律上取得与白人“平等的地位”《第50号法令》触动了布尔农场主的经济和政治的根本利益。(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0页)15、 《土著土地法》:1913年6月南非国民议会在没有任何非洲人参加讨论的情况下,通过了《土著土地法》。该法案明确规定:禁止非洲人购买、租佃或占有保留地以外的土地;禁止采用分成制地租和货币地租;非洲人使用欧洲人农场土地只准采用工役地租,佃户每年须为地主服工役90天以上;禁止非洲人在欧洲人占有的土地上进行任何独立的经济活动。这是对非洲人的一次最大的掠夺,超过南非历史上任何一次的剥夺。从此,在法律上,非洲人土地所有权甚至经营权在90%以上的南非国土上被完全剥夺,这就为20世纪50——70年代的“种族隔离制度”奠定法律基础。(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16、 通行证制度:1809年开普殖民当局总督卡林顿伯爵颁布“霍屯督通告”,标志着通行证制度的产生,1828年开普殖民地发布了49号法令,进一步将通行证制度扩大到科萨人的范围。通行证制度也是控制南非黑人的一种手段。它使种族主义政权在政治上有某种安全感。南非发现钻石矿和金矿后,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非洲城市人日益增加。这种新形势导致了通行证制度运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国民党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加强了种族立法。非洲人的各种通行证多达60多种,如居住许可证、宵禁特别通行证、月度通行证、计日工通行证、寻职通行证、迁移通行证、旅行通行证,等等。全面加强通行证制度以控制非洲人的迁移和行动。这种通行证当时是对付流浪者的一个手段,但它力图将非洲人限制在自己的保留地里,使他们成为白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通行证制度意味着非洲人在保留地以外购买土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17、班图斯坦计划:在维沃尔德政府时期,1959年颁布了《班图自治法》计划,把632个部落自治机构按所属族别拼凑成8个班图斯坦自治区(后增加到10个),在班图斯坦自治区内分别设立南非白人政府一手操纵的立法会议和自治政府。随后的历届国民党政府开始加紧推行了班图斯坦计划。(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0页)18、 特居地:在布尔共和国期间,对于被允许留下作为劳动力储备的非洲人,布尔议会规定,他们必须安分守己,承认布尔共和国至高无上的权威,服从其法令和条例,才可在特居地居住,并受布尔政权所承认的或指定的酋长、头人管辖。“特居地”和“保留地”不同,列为黑人居住的特居地的土地毫无法律保障,布尔殖民者一旦需要,便可随时收回或更换。(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19、 学徒制:布尔人的纳塔利亚共和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布尔共和国种族主义法令规章最早的渊薮。布尔热大力推广学徒制,实行变相的奴隶制或童奴制。纳塔利亚共和国法律规定,凡在战争中俘获的儿童均由军事长官分配给白人农场主当学徒,此项规定后来又扩大解释为,凡有父母出于某种考虑“自愿”交出其子女者也照此办理。实际上,为了无偿获得学徒,布尔民团经常擅自采取军事行动,劫掠童奴。一些非洲酋长为了取得现金,也出卖儿童。斯威士人酋长常把被征服部落的儿童卖给布尔人。这种劫掠儿童当学徒的勾当在布尔共和国普遍实行,并延续很长时间。(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潘兴民,李忠:《南非一一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四、种族主义与反种族隔离的抗争:20、 种族隔离:南非的种族隔离的概念主要基于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南非的人口由四个种族集团构成,即白人,有色人,印度人,非洲人。各种族有其固有的文化,其中只有白人拥有开化的文化,自然高人一等。第二,作为开化种族的白人,有权将国家置于其绝对控制之下。其他种族必须服从白人的统治,不得表示不满或反抗。第三,白人利益高于黑人利益,国家没有义务给予从属种族以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因此制造和固定种族不平等的法律是合法、合理的。第四,白人种族集团由阿非利卡人和将英语的白人构成,它形成了单一的南非白人民族。而黑人分属于多个自成一体的民族。因此,尽管白人的人口不占多数,但却是最大的民族,所以理所当然地居于国家的主导地位。(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21、 达尔文科学种族主义(Darwinianscientific):20世纪初,南非种族主义思想家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所谓的“达尔文科学种族主义”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将不同的种族列入不同的进化阶段,从而证明种族间的优劣高低;白人处于高水平的进化阶段,必须保持其种族纯洁性,任何异族通婚必然会破坏这种纯洁性,因此种族间的相互距离是不可避免的。(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22、 斯托拉德主义(Stallardism):20世纪初,斯托拉德委员会向政府建议:只有在经济上急需时,才可以允许黑人暂时进入城市和其他白人聚居区工作和生活。斯托拉德委员会的种族隔离的主张在南非历史上被称为“斯托拉德主义”(参考资料来源:潘兴民,李忠:《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23、 埃塞俄比亚主义(Ethiopianism):名称源自《圣经•新约》的《诗篇》的第88章31节:“埃塞俄比亚将很快向上帝伸出她的双手。”19世纪下半叶风行于欧美的“科学”的种族主义也渗透到南非教区白人牧师的思想中。白人传教士歧视受过良好教育的非洲牧师和信徒。使他们蒙受屈辱。促使他们发起宗教和政治的民族运动。他们认为《圣经》中明白记载“埃塞俄比亚人向上帝伸出双手”,表明黑人在上帝面前拥有同等地位,因而称自己的宗教理论为“埃塞俄比亚主义”。他们要求建立由非洲人控制并适应非洲人文化和传统的基督教教会。这一宗教的独立运动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的南非,成熟于80年代。埃塞俄比亚主义伺候流行于整个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影响很大,在非洲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页)24、 非洲主义: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无所不用其极的压迫、歧视、限制、和封锁。造成南非殖民地的封闭,白人对南非封锁欧洲的思想、文化,限制黑人受教育的权利、从事的职业的工种和居住地区。黑人的才能、发展能力、活动范围收到极大的压抑和限制。一些黑人,包括知识分子产生自卑心理,在白人面前抬不起头,对黑人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对不公平待遇不敢强力抗衡,而企求对方温和的人道主义对待。一个由青年知识分子才俊人物组成的集团,正在创立非洲人争取民族复兴的哲学。其中出生于祖鲁的黑人青年安东•伦比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和哲学——非洲主义。非洲主义由两种核心思想组成:非洲人的自尊和非洲大陆的统一。伦比德认为由于长期受种族主义压迫、欺凌、而产生的黑人自卑感是非洲人的致命伤,表现为自我信心的丧失、低人一等的感觉、受挫失意的心情以及对白人事物的模仿和对欧化思想的盲目崇拜。非洲人的领导人要不断教导黑人不要为自己的肤色感到羞辱,黑皮肤是最美的肤色之一。伦比德的非洲主义与流行于西非的泛非主义有所不同,这是奴隶贸易结束以后,受歧视、受压迫最深的南非黑人迸发出来的要求解放的思想,既有它的历史厚重感,又有显著的战斗性。非洲主义强调:非洲是一个黑人的国家,只有他们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非洲人必须成为一个民族;非洲人必须自立自强。伦比德的非洲主义在提出的初期,受到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拥护。许多后来成为非国大领导人的有志青年都是在它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页)五、历史事件:25、斯拉格特斯内克事件:英国在早期统治开普殖民地时期,政治上的很多政策与荷兰有很大的不同,引起了布尔人的不满。而法院制度的改革最触痛布尔人。过去法院多设在较大的城镇,对偏远地区了布尔人鞭长莫及。受布尔人虐待殴打的仆役、雇工哭诉无门。1812年英国改革法院制度的措施之一就是设立流动法庭,每年到边远地区巡回,审理地区积累下来的案件。以前,科伊人仆役受住人虐待只有忍气吞声,自从有了巡回法庭,纷纷上告。其中在赫拉夫内特边区,科伊仆役布以斯控告其主人。后者对法庭传讯置之不理,法庭派科伊警察传他到庭。他逃进山洞,拘捕时被击毙。随后,死者的弟弟煽动桀骜不驯的布尔人,表示要为兄报仇。这件事被布尔人中的共和国分子加以利用,酿成叛乱事件。英国出动正规军镇压,布尔叛乱分子在斯拉格特斯内克(Slagtersnek)投降。英国把拘捕的布尔人送上法庭,判处死刑。行刑时虽绞刑架折断倒塌,英国人扔把布尔犯人再度吊起来处死。这就是南非史上著名的“斯拉格特斯内克事件”。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一事件使内地边区布尔人从此对英国当局恨之入骨,成为后来(19世纪30年代)布尔人大迁徙的历史原因。(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26、 沙佩维尔大屠杀:1960年3月在泛非大的领导下,举行反《通行证法》运动。成千上万的群众故意携带通行证出门,向警察局走去,任由警察逮捕,以便让成千上万的群众将南非的监狱塞满。索布韦克等一批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的索韦托区被捕。在南非钢铁中心弗里尼欣市的沙佩维尔镇是流动劳工和失学青年聚居地区。反对《通行证法》的群众约有5000人,聚集在警察局前。300名警察和增援的装甲车同群众对峙着,并殴打手无寸铁的群众,激起愤怒的群众投掷石块还击,警察开枪,杀死6人,伤49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沙佩维尔大屠杀惨案。(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六、文化:27、 阿非利卡文化:1687年从流亡地荷兰迁来的200多人的法国胡格诺派新教徒移居南非。这批法国新教徒坚持拥有自己的宗教团体和牧师,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让步。法国人基本上保留了自己的姓氏,但在其他方面法国移民并不矜持,很快就开始与荷兰人通婚没有保持其语言。法语、德语和当地的土著语言的许多词汇,共同创造了阿非利卡语。法国人的不少文化习俗也留存在布尔人中间。但到18世纪末,原来建立在布尔人、胡格诺教徒的法国人和日耳曼德国退役军人基础上的文化日渐减少。而在南非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殖民地文化一一阿非利卡文化,统一使用阿非利卡语,统一信仰荷兰正教会。(参考资料来源:郑家馨:《南非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28、 马菲萨文化:原始的马菲萨文化制盛行于南班图黑人中,它最初是原始公社制度下贫富分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公社制度对贫富分化现在自我印制的一种手段,富人(酋长等)把马菲萨牲畜租给或贷给公社贫穷社员使用(可随时收回),条件是使用者必须对所有者效忠。巴苏陀王国与各酋长的关系就是建立在这种独特的马菲萨文化之上。莫舒舒王族拥有大量的牲畜和卡利登河畔大片沃土是实行马菲萨制的经济基础。莫舒舒按马菲萨制向各酋长国提供苏陀社会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牲畜和土地,各酋长则依附和效忠于莫舒舒国王,并缴纳贡赋。酋长国若要解除其对巴苏陀王国的隶属关系,则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