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丘吉尔_第1页
温斯顿丘吉尔_第2页
温斯顿丘吉尔_第3页
温斯顿丘吉尔_第4页
温斯顿丘吉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作家01人物生平历史评价轶事典故政治举措人物荣誉人际关系目录030502040607主要作品影视形象后世纪念目录0908基本信息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文:WinstonLeonardSpencer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演说家、作家、记者,第61、63任英国首相(1940年-1945年,1951年-1955年)。丘吉尔出身贵族家庭,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895年投军,并以记者身份参加过西班牙镇压古巴革命及英国侵略印度的战争和英布战争。1900年以后,曾连续当选为自由党或保守党议员,历任殖民、海军、财政和国防大臣等职,曾因承担加利波利战役的失利而改授闲职。希特勒在德国当政后,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反对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丘吉尔重任海军大臣,次年担任首相,组建联合内阁,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即发表声明援助苏联。同时还极力争取美国的援助,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1945年败选辞职,1946年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1951年至1955年重新当选首相。1965年,丘吉尔因中风逝世。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还是英国重要的历史学家,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并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丘吉尔还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12万多个)。美国杂志《人物》列其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在BBC举行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初入政坛一战前后反对绥靖人物生平战时首相开启铁幕再登辉煌因病逝世人物生平早年经历1881年的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诞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布伦海姆宫。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在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作为军队总司令取得胜利而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DukeofMalborough)。马尔巴罗家族在19世纪英国20个王室以外的公爵家族中名列第十。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LordRandolphChurchill)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是保守党“樱草会”(保守党中的一个派系,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创办人,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杰罗姆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之一的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由于父亲忙于政治而母亲又沉湎于交际之中,他在少年时代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只与保姆结下了深厚的亲情。1881年,7岁的丘吉尔被送入圣乔治贵族子弟寄宿学校读书,丘吉尔生性好动,喜欢冒险,读书“疏懒”,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到汤姆逊学校。在学习生涯中,他尤其不喜欢数学和拉丁文,但对历史和古典文学有兴趣,特别喜欢军事。从小就崇拜法国的拿破仑和自己的祖先约翰·丘吉尔,渴望能象他们那样去开创一番事业。1888年,丘吉尔进入专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哈罗公学就读,但是成绩依然不佳,虽然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是他后来之所以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伦道夫·丘吉尔于是决定在儿子毕业后将他送到桑......初入政坛20世纪初的丘吉尔(4张)通过越狱事件而闻名全国的丘吉尔决定抓住机会,从此踏入政坛。1900年10月,代表英国保守党参选的丘吉尔顺利当选议员,并在多次有关死里逃生的讲演中赚了一万英镑,从此开始了长达61年的政治生涯。这期间,丘吉尔在政治上扮演了激进派和自由主义者的角色,他一再在下议院发表演说,抨击保守党政府的多项政策,批评政府在英布战争中的政策,并坚持反对政府的扩军计划,在成功阻挡政府的扩军提案在下议院通过后,丘吉尔又在贸易问题上走到了政府的对立面,他公开表示反对保守党某项领袖的贸易壁垒政策,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原则,这使得他与保守党彻底决裂。1904年,由于不同意保守党的保护关税政策,丘吉尔自称“独立的保守党人”,并最终于1905年1月被保守党取消了党员资格。几个月后,丘吉尔以自由党候选人竞选曼彻斯特议席获胜,此后在自由党政府中晋升迅速。1906年,自由党的亨利·坎贝尔·班纳曼上台,丘吉尔获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次官,在任内最重要的成就是推动南非取得自治地位。1908年,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首相上台,丘吉尔被任命为商务大臣,正式进入内阁。任内推动了强制性工人失业和伤残保险,并阻挠海军增加财政预算。9月2日,丘吉尔与出生贵族却家境贫寒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尔结婚,爱德华七世国王向这对新人赠送了一根刻有马尔巴罗家族族徽的手杖。一战前后1910年,丘吉尔出任内政大臣,当时年仅35岁。在内政部,他在监狱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当面对工人游行罢工时采取的毫不手软的态度而遭到指责,最著名的一次行动是发生在1911年1月他下令军警镇压罢工和游行活动,即“塞德奈街杀戮事件”。当警方得知有一伙东欧无政府主义者抢劫了一家珠宝店后,丘吉尔亲自到达现场指挥包围行动,调动了大炮、军队进行镇压。1911年10月25日,丘吉尔与麦肯纳交换职务,转任海军大臣。当时,德国的力量迅速膨胀,威胁了英帝国的霸权地位。1912年1月,他在海军部正式建立了作战参谋部。此外,他使海军拨款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命令海军作战部队处于常年戒备状态。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1日,丘吉尔在收到“德国已经对俄国宣战”的电讯后,自行下达海军总动员令,第二天才得到内阁追认。战争初期,由于丘吉尔指挥不当,英军连连受挫。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围城战中,他派了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去阻止德军,但为时已晚,德军攻入该城,英国旅反而被困荷兰。该事件在公众中造成极坏印象,指责他冲动鲁莽。为了打破英法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和德军相特不下的胶着状态,丘吉尔提出一套新的作战计划,主张派一支强大的舰队进入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加利波利半岛,迫使奥斯曼帝国屈服,以其从后......反对绥靖20世纪30年代,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夺取政权,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正在成型,其侵略扩张行为构成了对英国霸权地位的严重威胁。而一战后的英国长期迷漫着和平主义的气氛,从政党领袖到平民都认为一战后将再也不会有残酷的战争并主张裁军。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对德意法西斯崛起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比较清醒认识的人。他具有比较远大的战略头脑,主张对德意实行坚决遏制和抗击的强硬政策。因此,他在当时是英国政界一致公认的对德强硬派的领袖。早在希特勒上台之初,丘吉尔就从德国毁约扩军的种种迹象中意识到德国的目标是要控制欧洲,夺取世界霸权,英德矛盾无法调和。丘吉尔在他的一系列演说中,特别是在1936年底保守党外交委员会的一次秘密报告中阐述了他的外交战略路线。丘吉尔认为,英国四百多年来的传统外交政策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和挫败欧洲大陆上的军事霸主”。现在“由一小撮扬扬得意的亡命之徒”领导的德国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正在“以德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规模来扩充军备”,准备发动一场要使欧洲“德意志化”的战争。丘吉尔认为,拯救英国的战略应是实行“武力与国联盟约并重”的政策,这就是在国内要“迅速地、大规模地把英国重新武装起来”,对外则“建立武装的国际联盟,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以英法两国为核心,反对潜在的侵略者”。丘吉尔强调,“要拯救我们的国家,必须再一次联合欧洲一切力量来约束、抑制、必要时挫败德国的霸权”。为了共同对敌,丘吉尔主张化宿敌为盟友,调整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与苏联结成反纳粹的“大联盟”。早在1934年7月,丘吉尔便对苏联驻英大使伊万·麦斯基表示:“现在我是德国的敌人,我要保护英帝国不受德国人......战时首相丘吉尔的标志性胜利手势与习惯(7张)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争爆发数小时后,张伯伦召见丘吉尔,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重新任海军大臣。由于战事进展不顺利,下院议员们在1940年5月对张伯伦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案,将矛头指向张伯伦。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英法政府宣而不战,西线出现了“静坐战”。英国政府中有些人主张同德国议和。丘吉尔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与纳粹德国议和,无异于向德国投降,他主张“把战争打到底,消灭希特勒,彻底粉碎纳粹主义”。同时,他领导下的海军,在大西洋对纳粹德国进行了认真的战斗。但由海军部发动的援助挪威的行动却遭遇失败,最后挪威陷落,英法部队被困(参见词条挪威战役)。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调兵西进,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和法国发动突然袭击。张伯伦在一片责难声中下台,当天下午6时,乔治六世国王召见丘吉尔,令其组阁。一小时后,丘吉尔会见工党领袖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邀请艾德礼等其他政党领导人入阁,并获得各方的支持。但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各党联合政府,而是团结在丘吉尔周围的“举国一致内阁”。丘吉尔在危机中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5月1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开启铁幕1945年7月,大战还没有最后结束,战时内阁解散,丘吉尔辞职参加新一轮的大选。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保守党,却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本人虽然当选议员,但是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工党在艾德礼的带领下却赢得393席,得以组阁。对于在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刻被赶下台,丘吉尔感到很悲伤,他后来引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下台后的丘吉尔并未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最有资格统治英国、“是能够对付俄国的唯一的人”。丘吉尔还专心致力于6卷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编写,该书在1948年至1954年间陆续出齐。在野期间,他还撰写了历史书《英语民族史》。铁幕演说(2张)1946年3月5日,丘吉尔访问美国时,由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陪同,在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他鼓吹美英联合,共同对付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叫嚷不能对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采取绥靖政策”。(参见词条铁幕演说)在当时,这篇演讲被媒体猛烈抨击,因为此时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未破裂,很多人把丘吉尔看成战争贩子。但后来的研究把铁幕演说认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同时,丘吉尔还致力于西欧联合,1946年9月,他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了建立“欧洲......再登辉煌在1951年的大选中,保守党重夺政权,77岁的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第二任期间,丘吉尔基本上保持了工党政府的部分企业国有化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在防务领域,英国试制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把英美同盟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1954年10月,丘吉尔促成了《伦敦-巴黎协定》的签订,使西德加入北约;同年9月,英国参加了“东南亚条约组织”,随后又加入“中央条约组织”。但他也未能阻止英帝国的殖民政治和霸权地位土崩瓦解的趋势。在他任内,英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发展。1954年的丘吉尔与妻子1953年,丘吉尔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嘉德勋章,自此称“温斯顿·丘吉尔爵士(SirWinstonChurchill,KG)”。据说伊丽莎白二世还有意封他为伦敦公爵,以表彰其为英国所做出的贡献。但最终丘吉尔接受了其子伦道夫的建议(如果丘吉尔接受爵位,那么在他死后继承公爵的伦道夫将进入上议院,丧失成为下议院议员的资格),拒绝了伦敦公爵的封号。获得嘉德勋章后,丘吉尔被称为“SirWinstonChurchill,KG”12月10日,丘吉尔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11月30日,丘吉尔80岁华诞,议会两院在西敏寺为他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而辞职,当他走出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时他吸着雪茄,打出有名的“V”手势向群众致意,然后就坐上汽车,在人们的欢......因病逝世丘吉尔之墓晚年的丘吉尔,对于自己终生为之效力的事业仍然念念不忘。1963年4月9日,在接受美国“荣誉公民”的称号时,他发表书面讲话说“我不同意那种认为英国和英联邦现在应在世界上扮演默然听命和次要角色的见解。”“谁也别想永远低估我们的精力、潜力和恒久不衰的力量。”可是,大英帝国的没落却是无可挽回的。丘吉尔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认“我曾取得过很多成就,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享年91岁。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丘吉尔的灵柩在西敏寺停放,供民众吊唁,之后被火车运到他的出生地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与父母合葬。政治举措三环外交先欧后亚财政政策政治举措三环外交在二战前,丘吉尔反对绥靖政策,战时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战后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反苏反共,并设计了“三环外交”。其对外政策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丘吉尔铜像英联邦和帝国是“三环外交”政策的第一环,也是英国保持大国实力的倚重力量。因而丘吉尔政府对待英联邦及殖民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试图确保英国对战略要地的控制,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实际上主要是指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外交”中的第二环,也是它的基石。因此,保守党政府是十分重视英美关系的,在对美政策方面,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需要,但是这并不代表英国就事事顺应美国,它在加强英美关系的同时,还是积极充分发挥了自己外交影响力,试图使美国的策略更加符合自身的利益需要。“三环外交”中的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政府在此时的欧洲政策上面临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和德国重新武装两大问题。英国虽然支持欧洲的联合,但是它却不希望加入欧洲联合中去,而是希望在外部予以支持,以世界性大国的姿态与之发生联系。在面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和德国重新武装的问题上,英国虽然不愿加入欧洲防务一体化,但还是始终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德国重新武装的成功。“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平时期的丘吉尔政府沿着这条外交策略展开外交活动,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纵观保守党政府的外交活动,其外交政策虽然未能阻止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财政政策丘吉尔接掌财政部以后,恢复英国战前和平时期已普遍采用了一个多世纪的金本位制。1925年4月,丘吉尔在下院作了他的第一个财政预算公布演说。他宣布恢复金本位制;降低所得税、增收丧葬税和各种间接税;恢复征收麦肯纳税。同时,他宣布实施对孤儿寡母的救助计划,将发放养老金的年限从70岁降为65岁。压缩政府经费开支,限制军费开支。1926年初,他向下院提出的经济法案中建议政府削减卫生保健费和失业保险金。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他建议增设一些临时性税种,提高一些项目的税率,缩短为酿酒业提供的信贷期限。1927年4月提出他的第三个财政预算时,当年的财政年度的赤字达3650万英镑。为了增加财源,丘吉尔除了采用上年已经采用过的增税措施外。此外,丘吉尔还提议取消对工业和农业征收的地方税,以帮助恢复生产。这一提议遭到了负责监督地方政府事务的卫生大臣内维尔·张伯伦的反对。双方争执了好几个月之后,达成一项妥协方案,即工业地方税继续缴纳1/4而不是全免。先欧后亚丘吉尔是二战中“先欧后亚”论的主张者。1943年3月21日晚,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称:“吾人可击败希特勒,余作此语,即表示希特勒及其作恶之力量,将被粉碎,了无余存,然后吾人终将前往世界之另一方面,惩处贪婪残暴之日本帝国,拯救中国于长久磨难之中,解放吾人本身及荷兰盟友之海外领土,并使日本对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印度海岸之威胁,永远解除。”他明确提出,在彻底消灭希特勒的法西斯力量,使之“了无余存”之后,才能前往“世界之另一方面”,向东方的日本法西斯进攻。丘吉尔提议,美、英、苏三大国立即会商成立战后的世界机构,讨论“有效裁军”,审判战争“罪魁祸首及其党徒”,交还劫掠物资与美术品,防止“未来期间再发生战争”以及“广泛之饥馑”等种种问题。他说:“吾人必须希望三大胜利国家之团结,确能无负其最高之职责,且彼等不仅将顾及其本身之福利,亦将顾及一切国家之福利与前途。”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看成是“三大胜利国家”所取得的,完全不提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在他提出的战后成立国际组织来安排世界的设想中,就只有英、美、苏“三大胜利国家”,完全把中国和其他国家排除在外。丘吉尔还提出,在这一机构中成立欧洲委员会与亚洲委员会,而“第一件实际工作”,就是“设立欧洲委员会与确定欧洲问题之解决办法”。从1937年起,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已达6年。丘吉尔的演说无视中国人民长期、英勇的抗战自救历史,以高傲的姿态声称将在击败德国后到东方去“拯救中国”。这种典型的“先欧后亚”论对于渴望得到国际协同作战的中国军民来说,自然不是好消息,对于接受蒋介石委托,负有争取美国援助重任的宋美龄来说,自然也......历史评价历史评价丘吉尔(10张)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战争期间这样评论他:“丘吉尔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我们在伟大领袖的英明领导下战斗,感到无比幸福。今天,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连丘吉尔在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人们称他“自始至终是一个伟大事业的伟大先锋,也是一位历史的伟大缔造者”。二战期间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后来的美国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说:“在战争中,丘吉尔作为领导者是强势、好战和富有鼓动力的。他多数的问题都来自于战争的执行过程,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他和我......人物荣誉人物荣誉头衔、职务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监。丘吉尔二度当选时代年度人物(图为1940年)1941年至去世为止,丘吉尔一直出任五港总督,该职乃属名誉性质。同样在1941年,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委任丘吉尔为“女皇陛下加拿大枢密院”的顾问官,使他同时是加拿大和英国枢密院的成员。还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53年,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因为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丘吉尔在1955年退休的时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伉俪特地亲临唐宁街与丘吉尔夫妇共进晚餐,自他以后,只有哈罗德·威尔逊曾享同样的殊荣。虽然丘吉尔退任首相,但他则保留议会议席至1964年。此外他又在1959年取得“下院之父”的名衔,以突显他在下院服务时间最长的资历。1956年4月,丘吉尔访问联邦德国,因其对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贡献而被授予“查理曼奖”。1963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予丘吉尔“美利坚合众国荣誉公民”称号,由丘吉尔的儿子和孙子到美国代为出席颁赠仪式。由此,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位正式获得此殊荣的外国人(迄今只有......轶事典故风趣幽默恩爱夫妻冷落蒋介石甘地与丘吉尔一度想当穆斯林12345轶事典故风趣幽默以牙还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美国出生的女权主义者南希·阿斯特到布伦海姆宫拜访了丘吉尔,受到丘吉尔的热情地接待。在交谈中,阿斯特大谈特谈妇女权力,问题,并悬切希望丘吉尔能帮助她成为第一位进人众议院的女议员。丘吉尔嘲笑了她的这一念头,也不同意她的一些观点,这使这位夫人大为恼火。她对丘吉尔说:“温斯顿,如果我是你的妻子,就会往你咖啡杯里放毒药!”丘吉尔温柔地接着说:“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喝下去!”萧伯纳为庆贺自己一新剧本的演出,特发电报邀请丘吉尔看戏:“今特为阁下预留戏票数张,敬请光临指教。并欢迎你带友人来,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丘吉尔立即复电:“本人因故不能参加首场公演,拟参加第二场公演。如果你的剧本能公演两场的话。”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一家供应冷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肉称为‘黑肉’。”丘吉尔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却认为这是咬文嚼字。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兰花上附有一张卡片,上写∶“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恩爱夫妻丘吉尔夫妇(右前一、二)一同出席外事活动一次宴会上,丘吉尔和他的夫人面对面坐着。丘吉尔的一只手在桌子上来回移动,两个手指头向着他夫人的方向弯曲。旁人对此十分好奇,就问丘吉尔夫人:“您丈夫为何这样若有所思地看着您?他弯曲着手指,来回移动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很简单,”丘吉尔夫人回答,“离家前我俩发生了小小的争吵,现在他正在承认那是他的过错,那两个弯曲的手指表示他正跪着双膝向我道歉呢!”丘吉尔听罢,立即停下手中刀叉,还以颜色说∶“这正是我对你的要求。”尽管二人有时会闹些不愉快,但丘吉尔对妻子仍是一往情深,他说∶“她是我人生的伴侣,生活的支柱,没有她我就不会成功。冷落蒋介石1943年11月22至26日,美、中、英三大国首脑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举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三位领导人免不了互相夸奖客气一番。不过,蒋介石与丘吉尔面和心不和,这几年来,他俩的分歧越来越深。11月20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经昆明巫家坝机场乘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在印度北方邦兰姆加尔盟军训练基地机场稍事停留,视察了全副美式装备的中国远征军部队,而后又乘专机飞到加尔各答。令蒋介石生气的是,英国驻印度总督只派出私人顾问到热浪灼人的机场迎候,也没在机场大厅铺红地毯,甚至没派出军乐队奏迎宾曲。其实,丘吉尔不止冷落蒋介石,他还想谋杀蒋介石。他曾召集英军参谋长伊斯梅上将、陆军情报部长卡尔格特中将等人开秘密会议,并指定英国驻华大使馆陆军副武官查尔斯上校全权负责、相机行事。不过,该计划对英国外交部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则严加保密。随后,查尔斯组成特别行动小组,准备实施暗杀计划,并网罗了两名中国空军上校和几名英军军官。开罗会议召开前,查尔斯从伦敦弄回三枚最新式的微型高爆炸力定时炸弹,打算在兰姆加尔机场放在蒋介石的座机里。但蒋介石的警卫人员警惕性很高。有两名军统(戴笠领导)的上校带一队卫兵团团围住座机,不准任何人哪怕是中国空军军官走近,更别说英国、印度空军地......甘地与丘吉尔丘吉尔甘地与丘吉尔只在1906年见过一面。当时丘吉尔是负责殖民地事务的副国务秘书,而甘地是南非印度人代表。两人那次交涉还算愉快。但后来丘吉尔对圣雄产生了无以复加的憎恨,认为他虚伪,是不折不扣的“害虫”。1930年,在著名的“食盐进军”之后,他称甘地是“半裸的骗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甘地闭嘴。出任首相之后,他先是打算把甘地放逐到雅典,随后又改变主意,把他关在孟买附近的浦那。当甘地开始进行绝食时,丘吉尔一心等着他死去。在那期间他两次迫不及待地问当地官员:“那人到底死了没有?”最终他同意释放甘地,是因为他派去的医生说,甘地已经非常衰弱,马上就会死亡,最好让他死在监狱外面。但是圣雄最后挺了过来,丘吉尔气坏了。在他获释后两个月,丘吉尔还在追问:“他怎么就没死呢?”一度想当穆斯林丘吉尔年轻时曾疯狂地迷恋伊斯兰教和东方文化,他的家人不得不写信劝阻他不要成为穆斯林。1907年,即将成为丘吉尔弟媳的格温德琳·伯蒂在信中请求道:“请你不要皈依伊斯兰教。我注意到了你的东方化、帕夏式倾向。”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表格参考资料)主要作品著述丘吉尔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和作家。他一生撰写了许多出色的演说稿和增益知识的书稿。他还是一名狂热的、有天分的风景画画家,曾出版了与绘画相关的著作。其主要著作如下:(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