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_第3页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_第4页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第1页/共30页1、了解如何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2、掌握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3、熟练掌握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即失或得电子的顺序)4、掌握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第2页/共30页1、问题讨论常温下,金属钠能与氯气发生反应,金属铝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工业上分别以NaCl和Al2O3

为原料生产金属钠和铝。如何实现此过程呢?电解在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在通常条件(如高温)下不能发生的反应在电解条件下得以发生。电解是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第3页/共30页电解熔融氯化钠第4页/共30页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原理分析(1)离子迁移氯化钠是由Na+和Cl﹣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将氯化钠晶体变为熔融状态后,NaCl完全电离成为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若在熔融的氯化钠中插入电极,接通电源,则原来自由移动的Na+和Cl﹣会发生定向移动,Na+移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即阴极,Cl﹣移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即阳极。第5页/共30页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原理分析(2)离子放电

在电场作用下,Na+和Cl﹣分别移向与电源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的电极。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入阴极,Na+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a,阳极上Cl﹣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l再结合为Cl2,电子由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阴极:还原反应阳极:氧化反应第6页/共30页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原理分析(3)结论:电解反应:

通电条件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熔融氯化钠制得了金属钠和氯气。第7页/共30页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第8页/共30页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在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电极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和试纸颜色的变化。第9页/共30页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2)实验现象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逸出,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第10页/共30页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3)原理分析CuCl2

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Cu2+和Cl﹣;H2O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生成H+和OH﹣。

通电前,离子做自由移动;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着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改做定向移动。带负电的Cl﹣和OH﹣向阳极移动,带正电的Cu2+和H+向阴极移动。第11页/共30页在阳极,OH﹣、Cl﹣均可能被氧化,由于Cl﹣的放电能力比OH﹣强,Cl﹣优先于OH﹣在阳极上发生反应;在阴极,Cu2+和H+都可能被还原,但Cu2+的放电能力比H+强,Cu2+优先于H+在阴极上发生反应。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阴极:还原反应阳极:氧化反应第12页/共30页3、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实验结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uCl2被电解为Cu

和Cl2,Cu在阴极生成,Cl2

在阳极生成。第13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1)定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或电解槽)。(2)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是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许多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条件下得以发生。(3)形成条件: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凡与外接电源或原电池连接的装置均为电解池)。第14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4)电极名称:阳极和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5)电极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6)总反应:将电极反应相加合(消去电子),即得到电解的总反应。书写时应注明条件(通电),产物中的气体要标气体符号(↑)。(7)电子流向:电子由电源的负极流到电解池的阴极,再由电解池的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体)上电子的迁移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中离子的迁移而形成闭合回路。第15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8)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9)离子迁移: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10)电极类型:电极分两类:本身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到导电作用的电极叫惰性电极,如铂电极、石墨电极等;因还原性较强而自身能参与反应的电极叫活泼电极(或金属电极),Ag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g前面的金属(如Zn、Fe、Ni、Pb、Cu等)作电极均为活泼电极。第16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若阳极为惰性电极,则电极反应为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若阳极为活泼电极,则阳极反应一定是阳极金属本身溶解。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电极反应均为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无论金属活动性强还是弱的金属均不可能在阴极上失去电子。做笔记第17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11)放电能力顺序阳极:活泼电极(Ag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Ag前面的金属)>S2﹣>I﹣>Br﹣>Cl﹣>OH﹣>含氧酸根。阴极:Ag+>Hg+>Fe3+>Cu2+>H+>Pb2+>Sn2+>Fe2+>Zn2+。解读:①Ag

及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Ag

前面的金属作阳极时,均是阳极金属本身溶解。第18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放电能力解读:②金属单质或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在阳极上的放电能力越强(电解含有I﹣、Cl﹣的混合溶液,阳极先析出I2,后产生Cl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还原性越弱),则在阴极上的放电能力越强(电解含有Cu2+、Ag+的混合溶液,阴极先析出Ag,后析出Cu)。第19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③电解水溶液时:铝前(含铝)离子不放电,氢后离子先放电,氢前铝后看条件。放电能力解读: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K+、Ca2+、Na+、Mg2+、Al3+这5种离子及Ba2+、Li+、Rb+等不可能在阴极放电而析出金属单质;

Cu2+、Hg2+、Ag+这3种离子总是优先于H+放电

一般情况下H+优先于Zn2+、Fe2+、Sn2+、Pb2+放电,当金属离子浓度很大及控制其他电解条件时,Zn2+、Fe2+、Sn2+、Pb2+等离子也可以优先于H+放电。第20页/共30页4、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规律放电能力解读:④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是:阳极:Cl﹣>OH﹣;阴极:Ag+>Cu2+>H+。⑤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被电解的过程。第21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分为强碱和弱碱,由于弱碱均难溶于水而不予分析;将盐按金属的活动性和酸根的类型可分为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和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四类,活泼金属指K、Ca、Na、Mg、Al及其他ⅠA、ⅡA族金属,不活泼金属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以后的Cu、Hg、Ag等金属。可以归纳出“一碱二酸四类盐”这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电极均为惰性电极)。第22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强碱(NaOH)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液浓度:溶液pH:电解类型:电解质溶液复原:增大变大电解水加适量的水第23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含氧酸(H2SO4)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液浓度:溶液pH:电解类型:电解质溶液复原:增大变小电解水加适量的水第24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液浓度:溶液pH:电解类型:电解质溶液复原:增大不变电解水加适量的水第25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无氧酸(HCl)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液浓度:溶液pH:电解类型:电解质溶液复原:减小变大电解电解质加适量的HCl第26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CuCl2)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液浓度:溶液pH:电解类型:电解质溶液复原:减小变大(不考虑Cl2溶于水及与水反应)电解电解质加适量的CuCl2第27页/共30页七类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NaCl)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