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课件_第1页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课件_第2页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课件_第3页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课件_第4页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

AdvanceofpreventionandtreatmentoffatalArrhythmias

1.1心律失常(Arrhythmias)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理现象,每个人都会有心律失常发生。

■正常人频率55次~90次(60~100)

/分(全国心电学会)。

■心律失常包括起源于

窦房结的过速,过缓,停搏和窦房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过速,扑动,颤动,房内阻滞、心房静止。

室性期前收缩,过速,扑动,颤动,室内阻滞,心室停搏。

房室交界区性早博,过速,阻滞。1.2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有致死可能性的心律失常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严重窦性停搏、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和心室停搏均可导致死亡。

■停跳或无排血,R-R>2”Presyncope;

R-R>5”Syncope;

R-R>10”Adam-Stokesyndrome

■心脏猝停---1-5’内恢复可无后遗症,故电复律要分秒必争。

心脏猝死---心脏猝停---1-5’内未恢复/电复律等枪救失败,并在-1h内死亡。1.4致命性心律失常防治进展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也是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是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尚在研究和探讨中的

临床医学课题。

■总的来说,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目前防治进展主要有:

1。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几年来突出进展是长QT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2。细胞电生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为阐明其发病机制和探讨其防治途径将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临床治疗以植入性心脏起搏复律除颤器(ICD)最为重要,药物防治以胺碘酮的研究进展最为突出。

二、常见病因及防治

2.1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

致命性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是指:如下几类心律失常:

①室速、室颤;

②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和心室停搏。

2.2室速、室颤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

■室速、室颤占心脏性猝死原因的90%左右,而室速、室颤最常见的疾病有:

■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肌梗塞后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等;

■CHF所致的猝死;

■心肌疾病包括心室肥厚、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长QT综合症等,先天遗传性疾病所致的心脏猝死。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缺血或冠心病;心肌疾病;慢性心衰;EF<40%;心脏过大(心胸比例大于0.6);及已知和未知的遗传性疾病。

2.3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指: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尤其严重的窦性停搏(>3~5秒)、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慢于40次/分;严重的室内传导阻滞

,如三束支阻滞或严重的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140ms);和由缓慢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室速、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最常见的病因是老年人退行性传导系统疾病,成年人冠状动脉疾病,青年人心肌炎或心肌病。

■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轻微者,先用药物治疗;如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尽早的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是肯定的。植入技术已有四十余年的经验,非常成熟且严重合并症极少,起搏器机器故障几乎没有。因此,应积极的推广应用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2.5心肌病的防治

扩张性心肌疾病是特发性心肌疾病的一个类型,他和肥厚心肌病一样,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慢感染,机体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办法。流出道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目前可用化学消融的进行有效的治疗。而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的慢性心衰的治疗仍以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强心剂进行治疗。

2.6慢性心衰的防治

慢性心衰是全球性的另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综合症。美国统计资料每年新发病例达50万以上,慢性心衰的总人数达500百万以上占美国人口总数的0.5%左右,但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60岁以上的人可高达2~5%,美国统计1~5年的病死率高达37%~70%,我国41家医院1980、1990、2000年三个全年段的统计的病死率分别为18.3%、12.9%、6.3%,因此,慢性心衰的防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课题。

慢性心衰又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慢性心衰的死亡原因中有50%左右为心脏性猝死。

3.1室速、室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室速、室颤的发生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最主要的机制是自律性升高或者折返运动,其中早期后除极(EAD)和晚期后除极(DAD),是最主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3.2M细胞及跨室壁离散度;QT间期及QT离散度

M细胞是1991年~1996年由美国学者Anzlevitch和中国学者YanGangXing发现和进行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电生理研究进展,他们证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室壁中层的M细胞有重要的关系。(附图)

而其发生机制中由于M细胞形成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产生EAD或DAD形成触发活动和折返运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附图)。

3.3室速、室颤基本诊断要点

室速指来自心室的异位激动,频率在100~220次之间,QRS综合波宽大畸形,伴有或不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可以转为室颤和发生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疾病和遣传性疾病(附图)。

3.5室速、室颤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室速、室颤的预防就是积极的防治其基础心脏疾病。

室颤的处理是心律失常的最急诊的处理之一,室颤一旦发生,立即体外电除颤。如发生心脏骤停,则按心脏骤停常规处理。

室速的处理一般先用药物复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静注氨碘酮或者利多卡因。如果室速药物处理效果不好,且伴有血压下降者应积极电复律。

3.6心脏猝停的抢救原则(略)

四、致命性室上速的防治进展

4.2加速性房室传导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其诱发的室速、室颤

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颤、房扑和房性心动过速,正常情况下经过房室结下传时,房室结可部分阻断其下传,使心室率不大于160-200(180)次/分,如果房室结传导加速,则可发生大于200次至250次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时,极容易诱发室速、室颤。

4.3心房颤动极快心室律及其诱发的室速、室颤

心房颤动时心房频率为350~600次/分,此时,经房室结下传时房室结发生Ⅱ度阻滞,只允许部分下传心室,心室率一般在80~150次左右。如果心室率过快,超过200次/分以上也容易诱发室速、室颤。

五、缓慢性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进展

5.2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低位室性逸搏时(心室率小于40次/分),或者长R-R大于3秒钟或者心室停搏也极容易诱发室速、室颤,或者直接发生心室停动致死。

5.3缓慢依赖性室速、室颤

临床上可见的另一种现象是当心率缓慢到一定程度时或者在一定长度的间歇之后,诱发室性早搏和室速、室颤,此种情况称为缓慢依赖性室速、室颤。防治了缓慢型心率,就不会发生室速、室颤。

七、药物治疗进展

7.1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室速/室颤在药物防治上占重要地位,二者有复发的倾向,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在防治上同样重视病因治疗和消除诱发因素。已知容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有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等,室速也可见于心脏无形态学异常,如QT延长综合征、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速、Brugada综合征、起自右室流出道或左室心尖的特发性室速等。不同病因的室速在治疗上有不同的选择,而且在预示室颤危险分层上的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的意义;但不论哪项指标,它们的敏感生、特异性、实用价值都有限。因此室速/室颤的远期防治是一个难题,而且要个体化选择防治方法。从总体而言,对器质性心脏病伴室速/室颤者,Ⅰ类药物已不作为长期的防治药物,胺碘酮优于Ⅰ类药物,ICD又优于胺碘酮。因此经济条件允许下,室速/室颤复发者宜植入ICD;没有经济条件者,选用胺碘酮。

7.2频发室性早搏诊断和治疗原则

7.3阵发性和持续性室速的诊断原则

7.4循证医学和药物治疗

八、非药物治疗进展

8.1人工心脏起搏器防治缓慢心律失常的适应症和疗效

对任何器质性的不可逆的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其缓慢依赖性快速心律失常均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其疗效是肯定的。起搏器的选用以DDD起搏器或其它生理性起搏器为宜,对缓慢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者,尤其QRS综合波大于0.12~0.14秒者应植入双心室或者右室双部位起搏器。

8.2ICD防治心性猝死和室速、室颤的适应症和效果

ICD防治心脏性猝死和室速、室颤的效果是肯定的。凡有心性猝死病史者或者有室速、室颤者均为ICD植入的适应症。目前ICD具有分层治疗功能即:Ⅰ、起搏功能——当心律缓慢时具有起搏器的功能进行按需起搏;Ⅱ、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功能——即超速抑制自动复律功能;Ⅲ、低能量电复律——即用2~5J的能量将适性心动过速体内复转为窦性心律;Ⅳ、自动电除颤的功能——即确诊室颤存在时自动用10~30J的自动放电将室颤复律为窦性心律。

8.3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和室壁瘤的现状

冠心病是室速室颤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室速、室颤病因的70%左右,因此用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或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是防治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