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 论文_第1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 论文_第2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 论文_第3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 论文_第4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与美术欣赏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要求,鉴赏诗歌时,要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进而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诗画本是一家,宋代诗人张舜民曾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然而,传统的诗歌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体味诗歌美感;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诗歌教学中不妨将语文与美术相综合,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运用语文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机会,从而培育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品味。总之,将美术欣赏融入诗歌教学,打破课程内容壁垒,是值得教师思考和践行的教学路径,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倡导的跨学科、跨媒介学习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美术欣赏

引言: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承载着祖先的生活与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要求,鉴赏诗歌时,要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诗歌是美的,它具有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高中生欣赏、鉴别和评价中国古典诗词,要求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鉴赏诗歌经常被视为“难啃的硬骨头”。从学生角度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诗歌距今年代久远,语言凝练且富有跳跃性,学生鉴赏诗歌的基础薄弱,容易形成畏难心理,加之学生普遍缺少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兴趣,因而他们往往把诗歌视为考试中的“拦路虎”。从教师角度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观念滞后,喜欢运用传统的模式而不思辨创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例如,教师按照“分析题目——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逐字逐句翻译——总结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表达技巧——背诵诗歌——巩固练习”的模式教学,看起来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实则呆板无趣,程序化特征明显。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类似生产线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有关诗歌的知识、信息,缺少必要的个人思考和心灵体悟,没有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世界。作为艺术品的诗歌,在这样的教师解读中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不仅破坏了美感,也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导致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渐丧失。二、感知诗歌的意境美是鉴赏诗歌的钥匙诗歌由文学言语构成,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不过,这些特点还只是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表面。“诗言志,歌咏怀”,情感才是诗歌的根本,诗歌的生命。读懂诗歌,就是品味诗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意蕴美。王弼说“尽意莫若象”,指出了文学形象与文学意蕴的关系;他又说“言生于象”,这便是强调文学形象是文学言语生成的前提。文学形象一方面关系着诗歌意蕴的传达,另一方面又制约着诗歌言语的处理,是诗歌艺术表现的中心。高尔基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如果,一篇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在表现人类审美理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那么这部作品也就达到了艺术的至境。文学意境作为艺术至境的一种形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论作为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它的有无及高下是评价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价值有无及高下的最重要尺度。因此,高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应注重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三、创新诗歌教学方式在美术欣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在中国,人们对诗、画的认识本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几乎是历来中国文人墨客的共识。诗歌和美术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活动,二者不仅同源,在艺术情趣中也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北宋诗人张舜民曾经说过“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诗词大会》中也有康震老师现场作画猜诗句的环节。由此可见,诗歌可以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进而展现出符合诗歌旨趣的画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打破学科课程内容壁垒,倡导跨学科、跨媒介学习。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诗歌教学中将语文与美术相综合,能够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运用语文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机会,从而培养他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们的创造力。1.利用图片和图像创设诗歌情境从艺术鉴赏方面看,诗画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构思、创意上存在很多共性。许多古典诗歌通过配画来表达意境,也出现不少用题画来咏叹画面意境的诗作。学生鉴赏诗歌时,古典诗歌中描述的景物与学生主观想象之物象有时会存在一定的落差,甚至有些情境学生无从知晓,无从体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诗歌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和图像作为辅助资料,通过画面还原诗歌情境,营造艺术氛围,引导学生想象出符合诗情、诗境的意境,让他们置身于主观的体验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尝试,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审美积极性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例如,在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给学生展示几幅赤壁题材的画作,让学生选择一幅作为插图并说明原因,就会发现诗歌的开阔和深邃。西起群峰插天的昆仑、中经峭壁千仞的三峡、东望茫茫九派直泻大海的辽阔背景,似乎不只是实景,还带有许多浮想的成分,自然在苏轼的笔下染上某种幻觉,引发了诗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千古怀想。在欣赏杜甫的《登高》时,出示诗人不同时期的画像,让学生选出最符合诗歌给人内心感受的画像,学生不难在杜甫众多的画像中选出他独坐高台,饱经风霜的模样,学生在选择画像时体会杜甫创作诗歌时的心境,更有助于品味诗歌营造的悲凉意境。2.依诗作画,品味意境学生在诗歌语言魅力的感染下,通过图片,借助想象和联想,从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当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审美能力和基础后,就可以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给诗歌画插图的形式将诗歌中的意境描绘出来。在配图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对意境进行揣摩,有助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生用绘画展现和演绎诗歌意境,能够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甚至会代入诗人的角色,对诗歌意境进行微观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无疑能够得到提升。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同一首诗歌,由于学生思想、想法和见解不同,每个人的配图也会各不相同,他们所展现出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理解也是丰富多样的。这种“各不相同”与“丰富多样”,正符合教育者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归园田居》时设置情境任务:要求学生用图画重现陶渊明的归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隐生活,可发挥联想和想象,紧扣诗句表达内容,所画景物不求全面。画完后小组交流,请小组代表展示并结合诗句解读所画内容。学生围绕诗句作画,有的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中体会出居住环境的简陋空阔,有的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品出房前屋后的恬静优雅,有的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读出一远一近的迷茫朦胧,有的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听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教师再补充白描手法的运用,学生就不难体会陶诗语言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特点,也就理解了陶渊明在写景中所流露的人生旨趣——本真与自然。又如,教师在讲解《苏幕遮》,分析“一一风荷举”中的意境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心中所想的景象。有的学生画出的是含苞待放、沾着晶莹露珠的花骨朵儿;有的画出了袅娜绽放、娇艳欲滴的荷花;有的则描绘高出水面,仿佛撑伞起舞的荷叶;还有的展示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整体景观。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荷花与荷叶的形象,展现出鲜活、深远的意境。通过这种意境重现,将荷花的美好形象展现出来,又将其背后浓重的乡愁抒发出来,对家乡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3.学写诗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里璀璨的明珠,流淌千年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之。但学生在学写诗歌的过程中,经常苦于无内容可写,不知道怎么写,一番搔首踟蹰,冥思苦想后仍无从下笔。造成这种困难局面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经典诗歌读得不够多、想得不够深,练得又太少,更不用说真正领略到诗歌美感了。因此,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即景,处处有诗。同时,教师也需要提醒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诗词作品。希望学生能够把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主动消化成自己对诗歌的艺术感觉,甚至能够看到某些场景时就会产生创作诗歌的欲望,将眼前之景转换成凝练的文字,呈现出美妙的艺术意境,传达出内心的真实情感。更进一步看,学生在上述过程中能够根据诗歌创作的原则反复推敲和锤炼,从而在写诗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以读助写,以写促读,相辅相成。由此,作文写作与阅读欣赏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四、结语 经典诗歌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就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在风雨的无情侵蚀下,再精致的雕栏玉砌最终也会化作残垣断壁;可历经千百年的诗歌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艺术,时至今日仍然生命常青,光芒四射,被人们代代传诵。将美术欣赏融入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品位,在简单文字的排列组合中领略诗歌之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践行的教学路径,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