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周组织疾病_第1页
牙体牙周组织疾病_第2页
牙体牙周组织疾病_第3页
牙体牙周组织疾病_第4页
牙体牙周组织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牙体牙周组织疾病第1页/共33页龋病的概念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形、质三方面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龋病第一节龋病第2页/共33页一、病因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致龋菌主要包括:变形性链球菌乳酸杆菌口腔放线菌第一节龋病第3页/共33页牙菌斑的细菌电镜扫描一、病因1.细菌因素细菌致龋是以菌斑的形式存在致龋。牙菌斑是一种致密的、粘稠的、非钙化的膜状细菌团。不易被唾液冲洗,产酸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致龋。第一节龋病第4页/共33页一、病因2.食物因素:食物与龋病的关系中,最使人们注意的是食物中的糖,特别是蔗糖,对龋病的发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程度与糖的物理性状、摄入量、频率、时间和方式有关。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钙、磷及氟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有预防龋病的作用。3.宿主因素:包括牙齿、唾液与机体的全身状态三方面。4.时间因素: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保持口腔卫生、控制菌斑形成,减少糖类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可在龋病的预防中起重要作用。第一节龋病第5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1.浅龋一般为釉质龋或牙骨质龋色:龋损部位白垩色改变和有色素沉着;形:尚未形成龋洞;质:探有粗糙感;患者一般无明显主观症状。浅龋第一节龋病第6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2.中龋限于牙本质浅层色:龋坏部位为黄褐色或棕色形:已形成龋洞;质:探洞内有软化牙本质;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冷热酸甜刺激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中龋第一节龋病第7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3.深龋发展到牙本质深层色:龋坏部位为黄褐色或黑色。形:已形成深龋洞。质:探洞内有较多软化牙本质和食物残渣。患牙有明显的冷热酸甜刺激痛;食物嵌塞痛;探诊敏感;绝无自发痛。深龋第一节龋病第8页/共33页三、治疗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保护牙髓,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充填术。充填术: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制备一定的洞形,然后选用合适的充填材料充填,以修复缺损部分,恢复牙体外形和功能。包括三大步骤:窝洞制备、隔湿消毒和充填。第一节龋病第9页/共33页制备洞形隔湿、消毒充填三、治疗充填术的步骤:第一节龋病第10页/共33页三、治疗充填完成:银汞合金充填光固化树脂充填第一节龋病第11页/共33页一、病因1.细菌因素:是牙髓病的主要病因。当牙体硬组织遭到破坏时,病原微生物通过牙本质小管或者穿髓孔进人牙髓,引起牙髓的感染,深龋是牙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2.物理刺激包括温度、电流、创伤等因素。3.化学刺激龋病治疗时刺激性强的消毒药物,使用不当;深的窝洞,未采用垫底措施或材料选择不当;酸蚀剂和粘结剂使用不当均可引起牙髓炎。第二节牙髓炎第12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一)急性牙髓炎症状:剧烈牙痛牙痛有四大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剧痛;2.冷热刺激痛;3.夜间痛:4.放射痛呵!痛死我呀!第二节牙髓炎第13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牙髓炎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者钝痛。慢性牙髓炎的病程较长,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患牙常表现有咬合不适或轻度叩痛。临床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三型。

第二节牙髓炎第14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牙髓炎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有不定时的自发性痛。病程较长,曾有自发病史。龋洞无穿髓孔,可有充填体。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第二节牙髓炎第15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牙髓炎1.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多无自发性痛,食物嵌入洞引起剧痛,龋洞内有穿髓孔可呈溃疡面,温度测试敏感。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第二节牙髓炎第16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牙髓炎1.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为青少年患牙,无明显的自发性痛,龋洞内有红色肉芽组织突出,呈蒂状,探不痛而易出血。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第二节牙髓炎第17页/共33页三、治疗1.应急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首要的处理措施是缓解疼痛,(1)开髓引流:是急性牙髓炎止痛的最有效措施。(2)药物止痛:若无条件开髓,可将洞内放置丁香油、樟脑酚棉球,同时口服或注射止痛药物,能暂时缓解疼痛。(3)针灸止痛:2.专科治疗目的在于保留患牙。第二节牙髓炎第18页/共33页一、病因1.感染因素感染是引起根尖周病的主要原因,感染来源于髓腔,炎症牙髓的病原刺激物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的感染。牙周感染时,存在于深牙周袋内的细菌侵入根尖周组织,也可引起根尖周组织的感染。2.创伤因素牙齿受到各种外力,如碰伤、咬合创伤及医源性损伤等,均可引起根尖周炎。3.化学刺激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时,若使用药物不当,化学药物刺激,可引起根尖周炎。第三节根尖周炎第19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一)急性根尖周炎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是根尖周炎的早期,根尖的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性渗出。患者自觉患牙有浮起感、咬合痛,患者能够指明患牙。检查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有时可查到深牙周袋。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叩诊疼痛(+)~(++),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或疼痛感。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0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随着炎症的发展,根尖周膜破坏溶解,液化成脓液,使局部压力变大,根据脓液相对集聚在根尖周的不同区域,临床上将其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三个阶段。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1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根尖脓肿阶段:患牙出现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患者不敢咬合。叩痛(++)~(+++)松动,Ⅱ°~Ⅲ°。2)骨膜下脓肿阶段:患牙疼痛更加剧烈,患者感到极度痛苦。叩痛(+++),松动Ⅲ°。可伴有全身症状。3)黏膜下脓肿阶段:根尖区粘膜的肿胀局限,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时,波动感明显。患牙疼痛减轻,叩痛(+)~(++),松动°,全身症状缓解。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2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出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症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牙槽骨的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和根尖周囊肿。无明显自觉症状,患牙可有咬合不适感。有反复肿痛史和治疗史。牙冠变色,失去光泽。有时好时坏的瘘管形成。牙髓活力测定无反应。X线示根尖部有病变存在,是诊断的关键。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3页/共33页二、临床表现(二)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周囊肿慢性根尖周脓肿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4页/共33页三、治疗1.应急治疗(1)开放髓腔是控制急性根尖周炎的首要措施,使根尖周渗出物通过根尖孔,经根管向龋洞内引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2)脓肿切开急性根尖周炎骨膜下及粘膜下脓肿阶段,开放髓腔的同时需切开排脓,有效的控制炎症。(3)全身治疗配合全身支持疗法,给以抗生素、镇痛剂、维生素及适当休息等综合治疗。2.专科治疗严格而正规的根管治疗术是彻底治疗根尖周炎最常用的方法。对根尖病变范围较大的病例,还要配合根管外科手术。第三节根尖周炎第25页/共33页一、慢性牙龈炎(一)病因主要病因是菌斑,局部刺激因素有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某些全身因素也可成为牙龈炎的促进因素。第四节牙周组织疾病第26页/共33页一、牙龈炎(二)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有牙龈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当牙龈受到机械性刺激可引起牙龈出血。检查:牙龈边缘或龈乳头充血、水肿、呈暗红色,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圆钝肥厚,牙龈质地松软,点彩消失,探之易出血。慢性牙龈炎第四节牙周组织疾病第27页/共33页一、慢性牙龈炎(三)治疗1.彻底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龈上洁治术是去除牙石和菌斑的基本治疗手段。去除口内不良修复体、纠正不良习惯,矫正食物嵌塞,注意保持口腔卫生。2.局部治疗彻底冲洗龈沟,涂布3%碘甘油。3.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其他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控制菌斑。第四节牙周组织疾病第28页/共33页二、慢性牙周炎(一)病因1.局部因素主要是牙菌斑以及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2.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维生素D与钙、磷的缺乏、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障碍与系统性疾病都可促进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慢性牙周炎的病因第四节牙周组织疾病第29页/共33页二、慢性牙周炎(二)临床表现1.牙龈肿胀出血2.牙周袋形成3.牙周溢脓4.牙齿松动晚期常可伴发牙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咬合创伤、根面龋、牙本质过敏症、逆行性牙髓炎等。慢性牙周炎第四节牙周组织疾病第30页/共33页二、慢性牙周炎(三)治疗牙周炎一经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