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课)知识内容课标要求考纲要求

3-5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标与考纲要求I:了解II:理解III:应用ⅠⅠⅡⅢⅡⅠⅡⅡ一、基础回顾二、网络构建四、巩固提高复习流程三、方法整合总结个体个体构成同种生物例1: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鲤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③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大要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构成不同种生物+无机环境基础回顾非生物的物质和_____、生产者、______、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____、食物网组成成分:营养结构:例2: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兔、鼠、狼,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要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A.水草属于生产者B.蜣螂、真菌属于分解者D.食物链(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有可无一定要有能量链消费者基础回顾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④细菌都是分解者③动物都是消费者②植物都是生产者____细菌也是生产者硝化菟丝子是_______秃鹫、蜣螂等属于______寄生细菌属于________消费者要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硝化细菌属于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菟丝子分解者基础回顾草昆虫鸡狐细菌兔D.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要点4:食物链与食物网例4: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二条捕食链B.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狐占据2个营养级兔和昆虫是_____关系竞争基础回顾例5: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D.A、B、C各项要点5:生态系统的功能小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_____、能量_____、信息_____这三项基本功能。这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的结果。循环流动传递基础回顾例6: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形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要点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化石燃料基础回顾例6: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化石燃料(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____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含___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以_____的形式循环.(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光合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CO2碳基础回顾要点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例7: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形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简图。要点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分解者肉食性动物太阳能呼吸作用基础回顾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分解者肉食性动物太阳能能量源头:能量流动渠道: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太阳能食物链(网)10%~2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_____,但不提供____呼吸作用能量散失形式:热能无机物能量基础回顾要点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点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例8:判断下列各项属于何种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6)警犬嗅寻毒品(5)引起候鸟南飞的信息(4)豪猪遇敌竖起体刺(3)花香引蝶(2)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_____和状态。由于有信息传递,才使生态系统产生了自我调节能力,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相对稳定。方向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花色引蝶基础回顾例9:下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的是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越多越少越复杂大低越简单高小低高要点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环境条件相同时:(2)环境条件不同时:环境条件好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____。反之亦然。高温带森林比温带草原抵抗力稳定性___,恢复力稳定性___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北极冻原D.温带森林高低基础回顾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

__;④___

_;⑤______;⑥_____;⑦_____;⑧_____;⑨______;⑩____

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物理化学行为抵抗力恢复力网络构建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是初级消费者,以植食动物为食的是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是三级消费者。而营养级是指一条食物链的每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小型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方法一巧判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典例1】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级别分别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答案B方法整合方法链接对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先依据各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能量、数量或有毒物质富集量等绘出食物链,然后加以判断。1.营养级的计算从生产者开始,每一个环节为一个营养级。2.营养级与消费者的级别并不一致,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因为营养级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消费者级别是从初级消费者开始的。3.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消费者可在同一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占据多个营养级。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归入任何一个营养级。这是由于分解者与动植物形成的是腐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所以不能列入食物链,也就不能列入营养级。方法整合【迁移训练】1.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②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③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④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丙和丁有共同的食物乙,所以二者之间除存在捕食关系外,还存在着竞争关系;乙只以甲为食物,丁除以甲为食物外,还以乙和丙为食物,二者之间缺乏其他条件,同化能量多少无法比较;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根据富集作用的原理,丁中DDT的浓度可能最高;与丁有关的食物链有三条,丁分别占有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方法整合方法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典例2】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2)在此食物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3)在此食物网中,可以占有两个及以上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籽的鸟、食草昆虫兔、鼠、吃草食虫鸟、蟾蜍、蛇、猫头鹰猫头鹰、狐方法整合方法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典例2】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4)兔和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______联系。(5)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会____。竞争捕食和竞争食物增多方法整合方法链接1.食物链的分析如食物链:A→B→C→D→E。(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如A),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如E),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地方间断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如C大量增加时,B减少,A、D、E增多。(3)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如当C大量增加时,虽然其他几个营养级数量暂时变化较大,但一段时间后数量又趋于新的稳定。方法整合方法链接(1)由于同种生物在食物网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所以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2)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界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下降(如图中E大量增加时,会导致A数量减少,F数量增加,同时会引起与E有竞争关系的B数量减少)。2.食物网的分析(如图所示)方法整合方法链接(3)在食物网中,当一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4)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的种类而非生物的数量。(5)生物数量往往还表现出与生物的生殖周期等有关的复杂关系。即分析问题时,既要注意遵循一定的规律,还要注意事物的复杂性,如环境不同,生物可能表现不同。2.食物网的分析(如图所示)方法整合【迁移训练】2.如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B.沿食物链甲→丙→己→庚,庚获得的能量最多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5%,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丁和辛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答案B解析

沿食物链甲→丙→己→庚,庚获得的能量最少,因为这条食物链中庚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方法整合方法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典例3】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A.7.1×108

B.4.8×107kJC.5.95×107kJD.2.3×107kJ答案B解析

要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三个条件:一是能量来源途径要最少,二是能量传递效率要最低,三是食物链要最长。故从理论上讲,与A储存的能量最少相关的食物链不可能是D→A,也不可能是D→A、D→E→C→A同时存在,只能是D→E→C→A。所以据此计算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109kJ-2.3×108kJ÷10%)×10%×10%=4.8×107kJ。方法整合方法链接能量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从一个种群流到另一个种群时,需要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多方面的能量值,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借助该图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2)能量的变化情况:光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因此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3)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4)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在进行同化作用时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总能量。(5)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且只能单向流动。方法整合2.能量流动中的最值计算问题(1)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然后注意题目中的“最多”、“最少”、“至多”、“至少”等字眼,从而确定是使用10%或20%来解决。方法链接总之,用最少的生产者传给最高级消费者最多的能量,能量损耗得少,链短传递的效率高;反之,链长传递的效率低。(2)如果在食物网中,同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中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生物量相等,则按照各自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方法整合【迁移训练

】3.根据图示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的体重最多是

(

)A.G/75千克

B.3G/125千克C.6G/125千克

D.G/550千克答案A解析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设黄雀增加体重X千克,则根据题意可列出计算式:X/2

÷20%÷20%+X/2÷20%÷20%÷20%=G,X=G/75(千克)。方法整合方法四生态学概念图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典例4】如图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水、CO2、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等B.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来说,水都是它们固定太阳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占总生产量的10%~20%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被分解者分解后植物再利用的无机营养答案B方法整合方法链接1.图1表示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识别该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入射的太阳能并非全部被生产者吸收;(2)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除了最高营养级外,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是四个数值之和:本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最高营养级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方法整合方法链接(1)参与循环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2)物质循环的两个支点: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使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返循环。(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CO2,在生物群落内循环的方式是含碳有机物的形式。(4)正确判断图解中字母表示的成分。A与CO2大气库之间是双向箭头,则A为生产者,C、D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5)正确识别图解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及发生的场所。过程①主要为光合作用,是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主要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过程②③⑤是生物的呼吸作用,过程⑤又称分解者的分解作用。(6)该图中还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如果该过程过度,则会导致温室效应。2.图2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识别时要注意:方法整合【迁移训练】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