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之开发区_第1页
城市经济学之开发区_第2页
城市经济学之开发区_第3页
城市经济学之开发区_第4页
城市经济学之开发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经济学

城市开发区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科学园区发展案例我国开发区的产生背景与特性中国典型的开发区介绍管理模式与“开发区热”的成因开发区大有希望——邓小平,1986,天津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在我国,“开发区”(developingarea)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内涵甚广。而在国际上,则一般称之为“经济自由区”(freeeconomicarea)世界经济自由区最初的出现,是以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前提。是国际贸易推动的市场一体化的必然结果。经济自由区和经济自由港也是最早发源于欧洲。以贸易自由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自由、投资自由和运输自由,因此都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港口地区。经济自由区对所在国内而言,实为一特别区域,通过实施减免税收为主要措施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国际商品、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具体表现形式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园区。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1、经济自由区的初始形态——自由港自由港(freeport)是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税国境(即关境)以外,外国商品除进出港口时免缴关税外,且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16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热那亚即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18世纪工业革命导致了欧洲的工业化,使自由港的形式在一些贸易港口城市得到最初的发展,如汉堡、不来梅、哥本哈根、波尔图等城市。结合对外贸易而兴办加工业的工业型经济自由区在二战后大量出现。2.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经济自由区——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zone),是指专为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而开辟的特殊经济区域,一般设在港口附近,生产的产品全部或大部供出口。区内工厂可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如原料进口或半成品出口免缴关税。二战以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急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正进行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产物。世界上第一个以出口加工区是1959年建立在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1966年台湾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高雄出口加工区。随后相继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出口创汇、扩大就业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3.以高科技开发利用为主的经济自由区——科学园科学园(sciencepark)是指由若干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联合建立的、旨在将科研成果与工业开发结合起来的地区综合体。1960年代初,一种将科研、教育、开发、生产与贸易紧密结合的新型经济自由区——科学园首先在美国脱颖而出,并很快发展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硅谷”、“128号公路工业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园,是以加速新技术研制及成果应用,建立一个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的知识、技术与人才的密集区,发挥其“辐射器”与“孵化箱”的作用,使高、新、尖技术变成社会生产力。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4.以保税仓储为主的经济自由区——保税区保税区(bondedarea),是指经一国或地区海关批准在港口、机场或其它交通便利地区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口手续就可延续长时间储存的区域。在储存期间,进口货物暂不缴纳关税,如再出口可予免税;但若输入国内市场销售,则要纳税。对于存放于保税区内的货物最终处置,各国规定不一:有的只设置“保税仓库”(bondedwarehouses),仅开办仓储业务,以赚取管理费和服务费;有的还设置“保税工厂”(bondedfactory),进行来料加工,或免税出口外销,或纳税进口内销,赚取低成本、低税负条件下的高额利润。其它的经济自由区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自由边境区”、“跨界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等。经济自由区范围可大可小;边界可隔离,也可不隔离;可以政府办,也可以民间办(如美国的对外贸易区);可向综合型经营发展,也可以突出某一经营方向;可在港口、沿海地区,也可在内地;贸易关系上可以是外向或双向的,也可以是内向或单向的。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与类型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基本功能与设置条件1.经济自由区的基本功能(1)扩大外资利用、引进先进技术。经济自由区以各种优惠政策博取外国投资者的青睐,使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区内。(2)帮助出口扩张、增加外汇收入。发达国家是为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发展中国家为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调整产业结构、带动整体发展。二战以来,工业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依靠其带动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经济自由区的设置条件(1)区位选择。多分布在沿海、沿江、沿线(铁路、高速公路)和沿边(边境)地区,国际海运港口附近;国际航空港口附近;内陆交通发达地区和内陆大型城市附近。(2)优惠政策。优惠政策是设置经济自由区的本质所在。免征包括进口原料、机器设备、加工产品和各种出口加工产品的关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延长企业免税期限;降低土地收费标准。(3)运行环境。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环境。政策连续性、对外态度等;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市场条件、劳动资源等因素。(4)法律保障。明确的投资法令和法律法规。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基本功能与设置条件类型主要功能区域特点典型区域自由港区装卸、储存、包装、买卖、加工制造对在规定的自由港范围内进口的外国商品,无论是提供当地消费或转口输出,不征收关税新加坡、地中海沿岸的直布罗陀、红海出口处的吉布提转口集散型港口装卸、货物储存、货物商业性加工和货物转运利用自然地理优势,进行集散转运汉堡自由港和不来梅自由区、瑞士布克斯货物集散地、阿塞罗纳自由港、荷兰鹿特丹港自由贸易区工贸型既有国际贸易,又有简单的加工和制造兼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于一身菲律宾马里韦莱斯自由贸易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自由贸易区、日本冲绳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型以出口加工为主,辅以国际贸易储运服务功能加工为主,贸易为辅菲律宾15个、马来西亚10个、韩国2个、印度2个、印度尼西亚2个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型保税仓储,允许进行再包装、分级、挑选、抽样、混合、处理主要起保税作用,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口手续就可连续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意大利的巴里免税仓库、雷格享免税仓库、罗马免税仓库、西班牙的阿里坎特免税仓库商业零售型从事商品展示和零售业务专门辟有商业区,从事商品零售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边境自由贸易区加工工业边境交接处开辟的自由工业区墨西哥马奎拉多拉边境自由贸易区、蒂华纳边境自由贸易区国外经济自由区的初始功能定位资料来源:杨新华(2008),p26.功能类型主导目标功能选择依据管理模式典型区域贸易型一般贸易国际贸易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和能力、较大的经济腹地和市场资源条件自由贸易区菲律宾的马里韦莱斯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自由贸易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地处世界主航道、本地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自由港新加坡、中国香港自由港货物集散物流分拨地处交通枢纽地带,周边市场容量巨大自由港区德国汉堡、不莱梅;荷兰鹿特丹自由港区出口加工型临港加工区临港加工具有港口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一定的资本自由加工区韩国马山自由出口区和中国台湾出口加工区陆路边境加工出口加工腹地广阔、对象国市场巨大自由加工区墨西哥马奎拉多拉自由工业区内地加工区矿产资源加工单一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自由加工区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综合型工贸结合的自由贸易区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主区设在港口或临近港口、水路空交通运输系统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主区与辅区结合的公共服务设施美国对外贸易区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自由区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资料来源:杨新华(2008),p154.科学园区发展案例开发区的雏形——SiliconValley著名的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IBM公司等美国硅谷SiliconValley概况:硅谷位于旧金山湾南端,距旧金山市区50英里。硅谷地区集中了近万家大大小小的高科技公司,其中约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约40%是为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公司,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形成时间:

20世纪50年代收入水平:技术人员平均年薪为101000美元

;非技术人员平均年薪为44400美元周边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等1998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约为24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相当于中国GDP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国防工业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价值增加数据来源:SiliconValleyEdge硅谷吸引风险投资数额最大的是软件公司数据来源:MoneyTreeSurvey:PriceWaterhouseCoopers,VentureEconomicsandtheNationalCapitalAssociation-按行业硅谷企业吸收风险投资比例-软件网络设备电信IT服务电子和计算机设备半导体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其他服务业22%19%13%10%5%9%8%7%6%1%IT行业共吸收69%的风险投资硅谷关键推动力学术推动

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作为科技核心所提供技术和服务人才是硅谷经济的直接推动军事推动

50、60年代起,美国国防工业的需求成为巨大推动力;据统计由国防机构所订购的半导体数量占该地总产量五分之二的比率企业家的投资热情

一批金融家和学者向以研究为基础的企业提供资金,力求利用在战争中开发的新技术,掀起银行、保险公司和私人投资的热潮硅谷模式的关键成功要素学术/人才源泉创业氛围政府支持灵活的工业体制使创业精神转化为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鼓励创新、分享、学习和容忍失败的商业哲学良好的人际网络风险投资与硅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的紧密联系获得风险投资的消息渠道每年吸纳风险投资约150亿美元制定公司运营规则购买公司产品充当融资者和早期开发者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和本地企业的紧密关系区内具有经验的工程师和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管理人员高质量、高度流动的人才专业化的服务支持知识产权律师房地产开发商吸引投资的网络基于网络的技术合作

从1963年开始筹划,东京的卫星城市集中了数十个高级研究机构和两所大学日本国内研究机构和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曾涌现出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985年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日本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处,距国际机场40公里筑波科学城面积284平方公里,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交通发达,有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络日本的筑波——筑波科技城筑波科技城基本情况创建时间:

1960年愿景:筑波科学城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成为建立在全国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基础上的领先的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目的:筑波科学城帮助缓解东京拥挤的环境,平衡东京大都市地区的发展定位:

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规模:现有人口18.9万,规划人口35万,其中研究教育区人口6.6万,规划10万管理模式:

建设资金全由政府承担研究教育机构国家研究教育机构:46所国家研究教育机构,主要涉及教育、建设、科学和工程、生物和通用(commonuse)约1.3万名员工为这些机构服务,其中8500名是研究员,大约占日本国家研究机构预算和人员私人研究机构:在工业园区和周边郊区有许多私人研究机构,它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医药、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工程、建设等,大约4500名研究员在私人研究机构中工作筑波科技城关键推动力政府主导建设模式制订决策法律保障发展的计划协调规划、土地开发、配套建设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公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开发研究教育机构筑波科学城有46个国家级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拥有众多的私人研究机构,聚集了包括众多外国研究人员在内的1.3万名多学科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从事着从宇宙航天到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介机构网络筑波科技园区从1979年开始到1980年为止,就诞生了10个非官方的起中介机构作用的信息交流协会,如环境研究协会、应用地学研究协会、地球科学研究协会、构造工学研究协会等。到1991年,这种非官方的信息研究协会已达到近100个,有力地促进了筑波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台湾硅谷”

位于新竹市区东侧,距离台北70公里。

1980年,借鉴硅谷模式建立,以工业研究院为核心,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集聚了台湾大部分的高科技企业台湾西北部的新竹地区距离新竹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距台北70公里,至桃园中正国际机场车程约50分钟,往北到基隆港、往南至台中港分别需约两小时车程。另外亦可经由国道三号高速公路自台北经竹东直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铁路交通则以贯穿台湾西部的纵贯线铁路为主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创建时间:

1980年园区设立的宗旨:在塑造台湾高品质的研发、生产、工作、生活、休闲的人性化环境,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技术,建立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促进台湾产业升级产业定位:

以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光电、通信、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为六大支柱产业投资:当地政府共投注新台币约308亿元于园区的软硬件建设规模:已开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625公顷及竹南基地118公顷租户数量:至2001年引进高科技公司312家租户代表:大智电子企业股份有公司,上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模式:

由政府直接管理周边大学:交大、台湾清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入园企业数量和营业额增长企业数量营业额个新台币亿元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关键推动力政府主导模式

台湾政府是园区的整体组织者、管理者、保障者和直接的参与者,是园区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术源动力 良性互动的学术机构,如:半导体产业聚集地交大、注重高技术的台湾清华、拥有众多创业校友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关键成功要素高效集中的服务创新人才与硅谷的联系工业技术研究院、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著名理工学术研究机构环立,提供园区充沛的人力资源高素质人才的汇集和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促使园区形成不断创新的氛围法律规范园区管理局“单一窗口”的设置,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美、台之间的技术和技能形成双向互动的通道,使两地厂商得以互相协作,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充仿效美国,政府制定企业运营规则,确保园区最佳的投资、创业环境

裕廊工业园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离市中心10多公里。

1961年,拨出1亿新元进行基础建设,亚洲最早的科技园之一

1968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成立裕廊镇管理局,专门负责经营管理。新加坡裕廊工业园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上升到27%。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启动了10年的总体规划,将南部岛屿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商业园、技术园、后勤园,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园区发展。313131裕廊工业区樟宜商务园机场物流园工业园区是新加坡工业化的有效载体裕廊海事基地罗央航空工业基地新加坡科学园裕廊化工岛裕廊港区国际商务园大士生物医药园实里达宇航科技园洁净科技园纬壹科技城晶片园面积:约65平方公里开发时间:1962—至今功能定位:新加坡最大的综合工业区、世界第三大石化炼油中心和工业港为主,并以相应城市功能加以支撑的港区城一体化的综合产业新城。

主导产业:石化、修造船、机械工程,一般制造业、现代物流等裕廊工业园区基本情况轻工业一般工业临空产业电子电器港口和石化等重工业高科技生物技术裕廊化工岛裕廊港裕廊工业区城区33Chromos生物科学实验室、孵化中心Centros生物处理技术中心Matrix生物信息研究中心Genome新加坡基因研究院Proteos

分子生物研究中心Nanos

生物和纳米技术研究院Helios生物科学实验室、孵化中心纬壹科技城——启奥生物科技园一期我国开发区的产生背景与特性开发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某种经济目的而设立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的特殊区域。(1)经济特区的产生。1980年开始先后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城市中创办了出口加工区,用以吸引外商投资和兴办“三来一补”的企业。(2)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生。1984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并且先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仍以出口加工区为主,但从其引进先进技术等目标来看,又超出了一般出口加工区的要求。(3)经济开放区的扩大。进入90年代,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先后作出了沿边、沿江开放及批准浦东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的决策。开发区的产生背景经济特区的实践经济功能管理原则特殊政策实施步骤利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优势,促进技术引进,利用国外资金,扩大出口,发展工业和贸易,实现对外开放实行和内部不同的管理体制,经济特区政府在省政府领导下,依法实行管理促进吸收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税收、土地、投资、外汇、贸易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划定明确区域范围,分布实施,立足经济效益,抓好项目引进,建设投资环境中国开发区的发展中国工业园区(开发区)发展历程开发区的空间特殊性(1)特定的区域,即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与周边地区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目标;(2)特殊的政策,既在有限的空间内实行特殊的优惠经济政策;(3)特别的管理,即实行特别的管理制度,与一般行政区域有所差别。中国开发区的类型及其在三大地带的分布资料来源:魏成(2009),时间截止到2008年型式孤立型远郊型近郊型中心型位置远离建成区在大城市的卫星城附近靠近建成区并向外延伸发展在建成区内部进行建设优点可以完全按园区发展要求塑造开发区,自由度大。能依托卫星城的基础设施来发展,同时也试图通过开发区的兴建来增强卫星城的对外吸引力利用城市和社会基础设施,发展余地较大,初期投资较省,起步较快。我国多为此类开发区。可以带动城市周边建设薄弱、急待开发地带的发展,加快其城市化的进程。与母城合为一体,充分利用母城的基础设施及种种服务,前期建设成本低,起步迅速。缺点初期投资很大,启动困难,目前我国不常用。受母城服务半径和服务容量限制,基础设施对母城的依赖程度虽比孤立型大,但功能和效用仍相对不足城市近郊多为农村社区或城市农村混合社区,不利于开发区发展。发展规模受到限制,难以满足长远发展需要。中国开发区的城市区位布局开发区的经济特性(1)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外向型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吸引、利用外资,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明显优于所在城市和全国城市的整体水平。(2)提供分权化的激励场所。伴随着中央权力不断地下放到地方政府,地方自主权的扩大。使地方(特别是开放步伐较大的沿海地区)得到切实的好处。(3)促进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引入经济运行规则的国际惯例,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4)吸引资金与产业的高度集聚。吸引投资,并进一步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2008)

2003年对市区GDP贡献率为20%以上的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和开放环境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和“产学研”综合的重要主体。

在1986年国家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1988年批准实施高技术产业开发计划(火炬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主要是依靠国内的科技力量,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并加快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以带动地方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2005年对市区GDP贡献率为20%以上的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通关便捷,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具有保税仓储、加工服务、国际贸易功能,发展开放型经济至2009年底,已设立60个出口加工区,15个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是为了拓展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和加工出口,以及开展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加工、包装、运输、仓储和商品展出等业务,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所在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边境经济合作区——引进内外投资,兴办面向毗邻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品加工企业,仓储物流和旅游服务业,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至2009年底,已批准边境经济合作区14个)目的是为了利用边境口岸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与境外有关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开发适用资源;大力发展双边或多边贸易,促进商品流通,以克服边境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交通条件落后的不利影响,使之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生长点”。中国典型的开发区介绍——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了《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起动。苏州工业园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

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

发展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建成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幸福型新城区。2012总规划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01.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02.金鸡湖中央商务区

03.中新生态科技城

04.综合保税区

05.三期高新产业区

06.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3+5产业发展规划

以纳米技术为引领,加快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高端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先进产业体系。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30%,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GDP1330亿元、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65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9亿美元、累计注册内资1972亿元。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10年新兴产业产值1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4%。

●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

●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第二

●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中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

●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中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

●中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

●中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

●中国唯一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名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成就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构苏州工业园区吸收了国内外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又有自身的显著特点:第一,它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兴办的国际合作项目;第二,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成片开发由中新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引资由中新联合共同负责;第三,国务院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构(2013)管理模式与“开发区热”的成因中国开发区的开发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类型管理特点典型案例管理模式一: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并设立相应的开发公司,赋予其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管理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管委会与开发公司的关系可分为政企合一型和政企分离型。政企合一型是指管委会与总公司相互混合,主任和总经理互兼,形成统一的集权式管理。政企分离型是指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而开发公司作为经济法人,实行企业内部管理。·政企合一型在开发初期时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权力过于集中,政企不分,缺乏活力;政企分离型优点在于行政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合一型和政企分离型共同的缺点是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与政府职能部分常产生摩擦,社会管理职能力不从心。苏州工业园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模式类型管理特点典型案例管理模式二:一级行政区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将开发区管委会与当地政府合二为一;另一种是将开发区与周围的部分乡镇合并重新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区。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一级行政区模式是开发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点在于行使完全政府职能,减少了政府摩擦,协调能力得到大大增强。缺点在于易导致机构膨胀,向传统政府管理的回归。上海浦东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模式三:开发公司模式·是最早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一个开发总公司独立地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没有政府管理机构。·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机构精简、运作效率高;是完全的企业行为,摆脱了政企不分。而缺点是开发公司没有行政职能,协调能力不强,企业管理社会,造成错位。比较适用那些位于城市内部、开发面积不大的园区。上海虹桥开发区中国开发区的开发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类型管理特点典型案例管理模式四:一区多园型·将不同的分散型园区管理合并,实行合署办公,使得多个园区的机构高度精简。·一区多园模式基本实现规划建设的无缝对接,招商信息的互通共享,以及产业项目的统一整合。·避免恶性竞争,可满足和适应外商投资多种产业领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中关村科技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模式五:跨界合作型·常为相邻地区跨界园区开发,或飞地型的产业转移形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双方共同开发和管理园区。·相邻地区的跨界合作型园区,由双方进行园区整体规划,或共同成立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实行管理和开发的一体化;或共同出资成立投资公司,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由投资公司负责,避免多头管理。·珠海—澳门跨界工业园区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佛山顺德(英德)产业转移园中国开发区的开发管理模式在优惠政策上,企业所有税在一般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