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与功能_第1页
免疫系统与功能_第2页
免疫系统与功能_第3页
免疫系统与功能_第4页
免疫系统与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生物学授课教师:刘勇yliu@11.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免疫(Immunity):机体针对外源物质的一种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此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immunesystem):是由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器官、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是机体免疫机制发生的物质基础。免疫和免疫系统英国医生Jenner在1796年首创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据记载,宋朝(1000s)就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1870s,巴斯德和柯赫系统地用弱毒疫菌接种,预防羊炭疽病,鸡霍乱,狂犬病等传染病。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非特异性免疫的定义: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是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非特异性免疫的种类:生理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保护性炎症反应11.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11.1.1人体对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体表的屏障屏障结构:皮肤与粘膜:物理屏障、化学防御a.机械的阻挡和排出b.分泌物中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c.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皮肤和屏障结构皮肤表面的环境不适合病原体生长或生存:角质化、油脂、酸碱度、溶菌酶,这主要是靠皮肤表面的代谢特性和共生的微生物菌群。11.1.2人体对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体内的先天免疫局灶性炎症反应补体系统干扰素1局灶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机体对局部感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现象: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炎症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对机体有利方面局部更多的氧、营养物质;组织代谢和抗击力增加;稀释或中和毒素;不利方面机体损伤功能受损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凝结而成假膜;吞噬细菌和坏死崩解的细胞碎屑;修复缺损。原因:细菌入侵,组织释放舒缓激肽和组织胺,通透性增加,皮肤变红。蛋白质和体液渗到组织间隙,局部肿胀。吞噬细胞受损伤部位吞噬细菌,产生脓(致病原、组织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等的混合物)。体温升高,吞噬作用加强。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白细胞吞噬细菌温度反应发热(fever):巨噬细胞与入侵微生物相遇,会释放一种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1

,与一种细菌外毒素致热原随血液循环到脑的下丘脑部位,升高正常的温度调节点(37℃),导致发热。发热刺激机体的吞噬作用,减少血液中铁的含量。2补体系统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浆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因其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补体以酶原形式存在,能被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补体系统:由约20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包括补体、参与补体激活的各种成分和其激活过程中其调节作用的各种因子。激活后的补体,具有溶解细胞膜、杀灭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和释放组胺促进炎症反应等多项功能。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补体的活化3干扰素在病毒入侵后细胞产生干扰素,作用于同种细胞,使后者获得抗病毒能力。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脊椎动物的细胞内存在有合成干扰素的基因,病毒感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能抑制病毒复制增殖。干扰素的作用机理受感染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表达产生干扰素活化相邻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11.1.3淋巴系统在抗感染时的决定性作用1免疫器官骨髓:各种血细胞生成场所。胸腺: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脾脏:贮存淋巴细胞的场所。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淋巴细胞贮存运输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HSC),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亦称T、B细胞)、NK细胞及部分树突状细胞。髓样干细胞分化出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外周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肠系粘膜及皮肤淋巴系统等。T、B淋巴细胞的定居场所、免疫应答部位。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B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淋巴结等处定居,遇抗原刺激后开始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以执行其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再循环初始T、B淋巴细胞(未接触抗原,骨髓和胸腺)血液循环经毛细血管外周淋巴组织淋巴管血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来自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两大谱系:即淋巴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谱系。前者发育成各种淋巴细胞。后者分化发育成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除了T细胞、B细胞外,还有K细胞和NK细胞执行杀伤异物,保护机体的任务。此外还有各种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免疫细胞

B-细胞T-细胞

来源

骨髓骨髓

成熟

骨髓胸腺

寿命

几天至十几天几年

占白细胞总数

20%80%

功能

体液免疫(抗体)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的任务。经抗原致敏后才能成为成熟的效应细胞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Tcell,Tc)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B细胞:在骨髓(bonemarrow)内分化成熟。B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分化成二种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每一种B细胞只能认识一种抗原。

B细胞活化后成为浆细胞T-细胞攻击并杀死癌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细胞的表面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分为I、II类抗原—人体细胞的”自我”标志。MHC-I和MHC-II类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直接涉及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参与调控特异性免疫应答。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11.2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

——第三道防线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的整个过程。抗原:可以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相对分子量在1万以上。适应性免疫:是生物体在与外来侵害物作用之后才获得的免疫性。这种获得的免疫性对诱发的抗原有特异性,所以又称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包括B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适应性免疫的特点特点:专一性(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性放大性记忆性的来源是因为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中一部分变成记忆细胞。适应性免疫的过程感应阶段:识别异己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效应阶段:效应细胞、记忆细胞两种免疫机制细胞免疫:靠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的方式。体液免疫:靠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11.2.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由T细胞直接完成免疫反应。直接针对入侵的病原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分类:Tc细胞,Th细胞和抑T细胞。免疫的机理:巨噬细胞完成抗原呈递作用后,T细胞识别不同于自身的MHC,从而进行攻击。Tc细胞分泌蛋白质性质的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而死亡。其作用是消灭抗原。助T细胞(诱导细胞),可识别与巨噬细胞MHC结合的外来抗原。结合的结果是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Ⅰ,刺激助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Ⅱ,刺激产生更多的胞毒T细胞和B淋巴细胞。抑T细胞在抗原消灭殆尽时,发挥作用,抑制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其他T细胞)的活动。11.2.2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应答是也称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指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增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所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病原体侵入血液、淋巴液或组织液时(即细胞外),体液免疫起关键作用。主要对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体液免疫步骤第一步:B细胞活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第二步:在巨噬细胞和助T细胞的作用下,B细胞更强烈的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特点: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主要与二次免疫反应有关。反应更快更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一性和记忆性抗体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存在:主要存在与血清中,在淋巴液和外分泌液中也存在。分类:按重链恒定区的成分、结构和抗原性不同,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抗体分子电镜三维图结构:“Y”形分子,4个肽链,两重两轻,以二硫键联合,分变异和恒定部分,但结构有差异。抗体的种类IgG: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小,唯一通过胎盘的Ig,新生儿抗感染抗体、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IgM:合成最早,分子量最大,具有强大的调理、激活补体及杀菌吞噬作用,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IgA: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进入黏膜表面,中和感染因子,因此为粘膜局部免疫,母乳中含量最多。IgE: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IgD:为B细胞的分化受体。抗体的功能抗体本身并不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物,它是通过活化互补的蛋白质系统和作为分子标记而使病原体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目标,最终使病原体分解。初次免疫应答弱,产生记忆细胞。再次免疫应答激活B记忆细胞,免疫应答强。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结合,再通过下列反应消灭抗原:中和反应:抗体结合抗原以便吞噬细胞吞噬。聚集反应:抗体是双价的,可以使抗原聚集,以便吞噬。沉淀反应:抗体结合后,使可溶性抗原大分子沉淀,以便吞噬。活化补体:抗体结合在细菌细胞表面,Fc结合并活化一系列补体,活化了的补体分子在细菌细胞膜上打个洞,使后者裂解死去。

中和反应聚集反应沉淀反应活化补体抗体的多样性编码抗体L链可变区的基因,有三组基因:

V基因有400种拷贝

J基因有5种拷贝

C基因有2种拷贝

这样,L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可能有的组合方式400x5x2=4x103

种编码H链可变区的基因,有四种基因:

V基因有400种拷贝

J基因有5种拷贝

D基因有10种拷贝

C基因有8种拷贝

这样,H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可能有的组合方式:400x5x10x8=1.6x105

L和H合在一起,可能出现的组合方式:4x103x1.6x105=6.4x108种

再加上个体可能发生的突变,各种组合总数可达:109-1010种

这样天文数字的可能的抗体结构,足以应付各种抗原结构。

抗体多样性的基因基础免疫学的实际应用1、人工免疫和生物制品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使人体摄入抗原类或抗体类物质,使人体增强对外来入侵的免疫能力,称为人工免疫。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促使人体产生特异免疫能力

注射抗原,使人体“主动地”产生特异抗体。持续时间长。卡介苗、白百破疫苗、伤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向人体提供特异的或非特异的免疫能力。

注射含抗体成份的抗血清,使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抵抗能力。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抗狂犬病毒血清抗乙肝病毒血清抗破伤风毒素血清胎盘球蛋白2.免疫技术用于疾病治疗器官移植要求免疫抑制

环胞菌素作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癌症的免疫治疗免疫活性细胞在治疗癌症发挥威力发挥威力:黑色素瘤病人病灶中取出癌块,从中分离T-细胞。培养增值后,将T细胞再注回病人体内。两个月后,疗效显示出来。

3.单克隆抗体是实验室和临床中的强有力的工具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或者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某一种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