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课件_第1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课件_第2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课件_第3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课件_第4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第五节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构建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方法论与研究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和展望

第一节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1.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推崇实验法,它的基本程序是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选择被试者,实施实验,最后是数据处理,以数据为根据检验假设的正确性。不可否认,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发现心理和行为的事实,探讨其规律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如果因此而排除其他“非客观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就会造成“从方法出发来寻找研究课题”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心理学研究课题琐碎、分散,并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3.纯科学的价值中立观点

没有“人味”的心理学不能称为真正的心理学。我们在西方心理学中就很难找到人的“影子”。保罗·凯林指出:“学院心理学(即科学主义心理学)不涉及那些非心理学家所认为的人类最重要或最令人感兴趣的东西,这是导致学院心理学在提供理论和实际的价值方面失败的原因。它只重视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客观心理现象而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生活和主观体验,否定了心理的主观属性,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人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因此而导致了心理学研究中的表面化、低级化现象。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4.分崩离析的局面40多年前,针对当时心理学界的学派纷争,有心理学家曾经预言,若干年后统一的心理学一定能够出现。“未来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最终发现一种能整合一切观点于一体的统一的原理……也许未来的观察与实验的成果会逐渐找到这样一种原理……然而统一的心理学至今也没有形成。二、后现代主义简介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有:1.反对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2.反对基础主义,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3.主张多元论,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一元论;4.怀疑理性和科学能带来自由和解放。后现代主义也称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二、后现代思潮简介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某种一致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企图解构和超越现代哲学和文化理念的思想潮流,它集中体现了西方哲人们对“现代”哲学的强烈不满情绪。实质上,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性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大胆的标新立异和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三、后现代心理学产生与孕育的意义意义:心理学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后现代心理学思想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从行为观察、认知探索、自我肯定、精神分析向美学、社会学、文学和伦理学领域的延伸和浸透.四、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型主要表现的转向和变化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家的基本论点

(二)建构论对还原论一、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方法论科学主义心理学坚持将复杂的心理现象化简为物理,化学,生理过程,试图以生物的,生理的或机械运动形式来解释人的复杂心理活动.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还原论.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坚持以建构论来反对还原论.格根(Gergen)极力倡导社会建构论,认为社会建构论者关注人们对他们生活于期间的世界的(包括他们自身)描述、解释或说明.(三)去客观化对客观论一、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方法论客观论就是在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上往往以可观察,可证实的对象为限,在研究中常常采用客观实证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后现代学者则强调认识主体的内在概念系统的先在作用.(四)或然论对决定论一、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方法论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与控制的.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机械决定论的批评是有其合理性的.传统的机械论只强调和突出必然性而忽视或然性,只注重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也肯定会误入歧途.二、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他们主张心理学研究不能画地为牢、顾此失彼,而应该夸大视野、直面人生,通过多种途径,启用多元思维和方法来揭示人类丰富的心理世界.(一)不以可观察的对象为限二、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后现代学者开始意识到无法在自己的领域中找到普适性真理的存在,他们建议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研究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这项研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环境因素.后现代心理学对抽象的、普遍的客观知识的追求转向了社会有用的、局部的知识的追求.(二)淡化普适性真理的追求二、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采用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角度的看问题,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多元化.在后现代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定性的、互动的、协商的、领悟的、释义的、积极参与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受到了重视,叙事式、阐释式、建构式、解构式等多元化研究方法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的认可.(三)终结实证方法的霸权二、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后现代心理学者用社会建构论来重新确立和塑造了人的主体形象;肯定了价值、目的、意义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中的作用;强调了完善人格和充实趋于虚空的自我的重要性,为心理学重新关注活生生的人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廓清了道路,并因此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了某些共同的语言.(五)人的消解与重塑第三节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构建一、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一)扩大研究内容:由对抽象的、普遍的、客观知识的追求转向了对社会有用的、局部的知识的追求,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应用型知识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被看重,具体的、实际的、情境性的、前瞻的知识及其价值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如今不少有着开拓精神的心理学工作者,已经跳出了学术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圈子之外,运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理论观点来重新审视和建构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了。正如丹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苛费尔(S.Kvale)所指出的那样:后现代思想将知识看作是开放的有多种解释的,知识的合法性要通过实际应用和多元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定性描述)方能体现出来。一、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心理学研究者已明确地意识到,心理学知识及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理解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上的,主要是取自对白种人、男人、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心理世界的考察。这种知识和对人的理解能否适用于其他人种、女人、东方人或者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便不免令人怀疑。(四)跨文化研究的思路一、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从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学者们,反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对研究对象可观察性的强调,也不将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合法的研究任务。格根(Gergen)倡导:研究者应富有冒险精神,通过提供新的理论的、解释性的和可理解性的体裁,突破传统心理学所设置的障碍,扩大心理学的疆界。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后现代思想的影响下,随着心理学由对普遍的、客观的、抽象的知识的追求转向对当下的、局部的、有用的知识追求,心理学家们的专业实践及心理学的临床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了出来。要想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应在不否定实证研究的前提下,用后现代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正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如释义学及质化研究方法等,并最终建立一套融不同方法于一身的多元化研究方法体系。

五、关于心理学的实践应用第四节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社会建构论

在心理学领域最早是由格根(K.J.Gergen)倡导社会建构论的,其标志是1985年他在国际心理学界最权威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格根从批判心理学的元理论入手,试图瓦解传统心理学的基石。那些早已不满传统观点的心理学家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积极响应,从而在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取向。目前正在兴起心理学中的“一场理论革命社会建构论所涉及的范围,从心理学的元理论到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等诸多领域。其涵盖的研究专题有认知、智力、情感、态度、信念、意向、儿童发展、性别差异、人格结构、焦虑、抑郁、多重人格等.它在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遭遇战中,兼容了非主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张,注重整体性、历史情境性、价值涉入。一、社会建构论同时也改造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如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科学.它在对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论和个体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核心——建构,建构在话语中通过互动过程进行,并关注文化、历史的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提倡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对知识、自我、人格等进行了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自我观和人格观。它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社会建构论

叙事以其建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生活的独特性,将使心理学在为解决人的现实心理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叙事心理学:

叙事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些治疗师对传统的将来访者看成是有问题的心理治疗观念提出质疑。他们主张把人和问题分离开来,把问题作为需要解构的故事来对待,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叙事心理治疗。叙事心理学三、女性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postmodernpsychology)是在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影响下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psychology)整体上发生“后现代转向”的产物。它摆脱了女性心理学的两种传统,从强调性别差异和抹杀性别差异的对立和争论中跳了出来,以社会文化的建构来分析性别差异的产生过程,具有自己的理论特色。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基本主张:

1.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性别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等社会情景因素决定的。2.多样化的女性观。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范畴,生理性别仅仅是决定妇女生活风格的一个因素。3.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在性别的解构中,揭示了其中存在的权力问题,性别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因此,性别的分析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女性主义心理学第五节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和展望

一、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后现代心理学存在的弊端:首先,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探索起步较晚,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极端性,所以,关于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存在前提、理论构想、观念转换、发展前景等,目前的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一、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其次,后现代心理学思想顺应社会潮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原则立场进行了批判,这有其积极意义和启示性。但它在反权威、反传统、反主流、反科学的名义下,对科学主义心理学不加甄别地全盘否定,则是不足取的。第三,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所恪守的人为切割、机械还原、因果决定、客观实证、量化分析等研究法则的否决和反叛,既有进步色彩,又有偏颇之处,这是从一个极端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可以说是矫枉过正了。一、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一、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最后,后现代心理学想从文学艺术、语义分析、历史文化、解构和释义等视角出发,揭示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过程,反对传统心理学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不免会使心理学研究重新返回到科学主义心理学诞生之前的哲学思辨的老路上。后现代心理学的优点:

1.其倡导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西方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

2.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的一种理论思潮,有利于改变以往僵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思维活跃,同时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的蓬勃发展。

3.将人类和大自然视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利益想管的主体,认为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在发展的同时不以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4.主张解构,消解各学科的界限。一、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二、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前景展望

1.后现代心理学思想旨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如何在高速变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的位置,突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