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文化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蒙古风情)_第1页
寿文化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蒙古风情)_第2页
寿文化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蒙古风情)_第3页
寿文化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蒙古风情)_第4页
寿文化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蒙古风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风景旅游区详细规划PAGEPAGEI风景旅游区详细性规划

目录TOC\o"1-2"\h\z前言 1规划依据 11.规划概述 11.1规划范围 11.2规划实施 11.3区位条件 12.景区用地现状与资源分析 22.1规划用地周边情况 22.2土地现状分析 22.3植被现状分析 22.4资源现状分析 23.总体定位 23.1主题定位 23.2功能定位 23.3空间布局 24.项目规划与设置 34.1项目总体构想 34.2项目规划与设置 35.景观建筑设计 55.1景观建筑定位与控制 56.旅游服务设施 56.1景区主入口 56.2综合服务区 56.3旅游管理处(公德林) 57.道路系统规划 67.1期交通现状 67.2对外交通 67.3对内交通 67.4停车场 68.绿地绿化规划 68.1规划原则 68.2规划目标 68.3绿地绿化规划 68.4绿地绿化树种选择 69.环境容量估算 79.1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79.2浏览区面积统计 79.3环境容量估算 710.电力规划 810.1设计依据 810.2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 810.3照明系统 910.4电缆通道 910.5电讯 910.6电力电讯投资估算 911.给排水规划 911.1设计依据 911.2给水规划 911.3园区消防规划 1011.4排水规划 1011.5给排水投资估算 1112.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1112.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12.2投资估算 13XXXXXXX市XXXXXXX风景旅游区详细规划前言此次XXX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是在甲方提供的原有控制性详规(已通过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一些特殊情况甲方没有提供相应比例的电子版测图,我们的这次修编以甲方提供的图件为标准,在尊重原来设计成果的同时,来进行景区的规划与设计。通过这次修编工作,在整个景区的功能布局上,项目的设置上,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0规划依据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行业标准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4、《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1.规划概述1.1规划范围XXX旅游观光区占地约3.14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呈规则的圆形。1.2规划实施在对XXX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深刻认识,及XXX这一特殊文化符号理解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并实行分区控制,分步实施。作到空间次序和时间次序的合理性。1.3区位条件XXX景区地处XXXX高原东南部,海拔高度1444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属典型的丘陵沟壑区。

2.景区用地现状与资源分析2.1规划用地周边情况本片区域北侧为XXX及周边寺庙群,南侧有少量建筑外观简陋的商铺,和一座建筑风格独特、体量较大的剧场,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2.2土地现状分析本片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多为黄土地,道路较少。2.3植被现状分析景区内部,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品种单一,以杨树和松柏为主,低矮灌木目前没有大面积种植。2.4资源现状分析景观资源较为贫乏。在景区内只有一棵千年古树XXX,及周围三座寺庙,具备一定的景观价值。

3.总体定位3.1主题定位实施特有的蒙古族民俗风情建设,以XXX所代表的“寿”文化为核心。提供以观光旅游,休闲互动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真正做到具有文化性、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品牌。3.2功能定位通过蒙古族特色建筑、人性化的景观营造,结合XXX和其他项目的设置使之成为富有浓郁蒙古族文化特色,民间朝拜,祭祀文化为主的旅游观光区,打造成为XXX西南部旅游精品项目,创造特色品牌。3.3空间布局景区由八个功能分区组成。3.3.1主入口区设置停车场、旅客接待等服务设施。3.3.2商业服务区3.3.3寿文化展示区3.3.4松文化展示区3.3.5祭敖包3.3.6功德林3.3.7祭祀区3.3.8朝拜区

4.项目规划与设置4.1项目总体构想4.1.1再现与升华以XXX为代表的XXX民族文化,并且赋予鲜明形象。4.1.2通过营造民间祭拜XXX的盛大场面,提升XXX的文化深度。4.1.3结合地理地貌、原始生态环境、及民族风情进行景观打造。4.1.4通过景区规划,开辟市场,达到效益的攀升与可持续发展。4.2项目规划与设置4.2.1游客接待中心由入口广场、停车场、公厕、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和员工宿舍等组成的。4.2.2商业街XXX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器物很多,有马靴、蒙古袍、牛角、蒙古刀、银碗、哈达、天然水晶链、石制品,各类铜制品、锡制品、景泰蓝制品,牛皮画、工艺羊头、牛头、牛角杯及各种礼品套合、木刻画、金箔画、挂毯、地毯等等。游客不仅可买到地道XXX工艺品,还可以采用互动的交换形式淘到得自己喜爱的商品。参观并参与酥油花制作。自做酥油花可以作为纪念品让客人带走。4.2.3香客酒店蒙古族的饮食非常讲究,品种多样。奶茶(蒙语叫苏台柴)是蒙古民族日常饮用的一种茶,也是蒙古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炒米(蒙语为胡日森布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香脆味美,可口耐饥,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奶皮、马奶酒、黄油、全羊席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的品尝XXX的众多美食。同时根据不同的祭祀活动不同内容,在香客酒店内推出不同特色斋饭,吃斋饭。荤素皆备,分厅设置,四月份以素斋为宜。斋饭堂有庙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斋饭前讲解斋饭程序和用餐注意事项;使游客真切的感受到,祭拜XXX等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神秘。4.2.4祭祀区在祭祀区内,对原有的3座寺庙不做搬迁和拆除的处理,在外观上进行改造,游客可进入三个不同的殿内,求药颂经,祈求平安、保佑吉祥。4.2.5圣水池在祭拜XXX处设置圣水池,游客请圣水、敬神树。在领略XXX的神秘的同时,游客购买一小杯“圣水”,倾洒于通向XXX根部的迂回、蜿蜒的水渠中,不仅表达了对XXX的敬意,对XXX又形成了保护。4.2.6香薰殿、净手阁游客进入祭祀区以后,首先到祭祀神道东、西侧的香薰殿、净手阁里接受洗礼。香薰殿、净手阁均引用当地“井”字架玉米仓结构理念,搭建成外表粗犷、内设讲究的吊角楼式密闭房。药浴房内设藏药浴池和莲花喷头,香熏房内有藏香熏蒸设施。客人可以到药浴房进行药浴净身,也可到香熏房里香熏净身,以便干干净净地进入XXX朝拜区拜神游览观光。4.2.7戏台(恰特)每年的春节,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可以在戏台表演当地的具有民族特色戏种,游客可以参与其中。4.2.8XXX文化广场在广场两侧设立外观古朴的景墙,同时用侧柏、油松等高大乔木作为配景,以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气氛,设置自由,迂回的园林小径,游客游走其中,观看印刻在景墙上的,关于XXX的奇闻趣事。4.2.9祭敖包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游客可以在此处真实体验XXX这种特殊的祭祀仪式。祭祀敖包,是蒙古族和当地其它民族的传统习俗。4.2.10挂袍塔塔为木质结构成敖包状游客在祭祀活动时,可根据红绸长短横挂或竖挂在塔身,满足了并表达了游客的崇敬心理4.2.11草药园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医学科学。游客可以在草药园里采到自己需要的蒙药。4.2.12公德林以油松为主要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同时预留适当的空地,每当游客进行完祭祀活动,都可在此处种植一棵油松,作为纪念,来表达对XXX的祭拜和敬仰。4.2.13寿园以寿台、寿碑、寿星雕塑、为主体,做“寿文化”展示,游人行走与错落、肃穆的寿文化广场中,不由自主对这棵千年古树,产生敬畏。更突显了“千年古树,福寿满园”文化氛围。百寿碑为高6米的正立方体石碑,碑体四个面,刻满100个形态各异寿字。同时,两侧设置景墙,以浮雕形式,书法形式,将寿文化与XXX的历史久远、神秘相结合,使游客进入景区在心理、视觉上形成冲击,与震撼。同时,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朝拜活动都可以在寿文化广场进行。在广场中,还可以举行寿文化节,XXX文化节,XXX民间论坛的活动。4.2.14万树朝王以XXX为核心,每间隔15米,环形种植植被,共九环,地被灌木乔木的植物层次向外扩散种植,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树木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XXX在环形的圆心处,所出地理位置也最高,九环植被,簇拥在XXX的周围,好似XXX放射出的神秘光芒,又似这棵千年油松的千万子孙,敬仰、朝奉,这位神秘,神圣的祖先。4.2.15XXX纪念品游客还可以购买到,XXX在不同年份所结的松籽,松塔和XXX微型雕塑等纪念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崇拜心理,而且使游客对XXX这棵千年古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5.景观建筑设计5.1景观建筑定位与控制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叠合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在建筑体量和建筑风貌都以XXX族民居建筑为主,内部材料使用混凝土结构,外部使用木质原始材料或贴面。与景区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因此,本次规划立足长远发展的眼光,对景区全新设计,使之在功能、形象等个方面均满足旅游的需要。原有寺庙建筑,只进行外观改造,不做拆迁处理。

6.旅游服务设施XXX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分两级布置:第一级为景区主入口;第二级为若干旅游服务点。6.1景区主入口设游客中心、旅游管理处、邮政金融中心、医疗救护中心等设施。6.2综合服务区设置旅游住宿、小商店等服务设施。6.3旅游管理处(公德林)设置医疗救护中心、银行、网络查询处等设施。

7.道路系统规划7.1期交通现状景区目前未形成成形的交通网,仅有一条道路通向景区。7.2对外交通通向景区道路正在修建,同羊市塔各个景点相连。7.3对内交通休息小道设于林荫带,同时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小型游览车,道路与各个景点相结合,集散步道、观景、交往、休息为一体,充分感受自然环境对身心的熏陶。7.3.1道路性质与等级一级道路:人行步道6-8米。二级道路:人行步道2-4米。三级道路:休闲小路1.5—2米。7.4停车场在出入口处均设有停车场,保证足够车位。

8.绿地绿化规划8.1规划原则植物保留了原生树,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在保持整体协调统一的基础上,突出各功能区的特点,注意乔、灌、地被植物之间的层次和色彩搭配,及季相性变化。各个功能分区以观赏价值高,易成活的植物种类为主。8.1.1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8.1.2保护好现有林木,绿化美化旅游环境;8.1.3运用小群落、大色块的规划设计原则;8.1.4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不断丰富树木种类;8.2规划目标景区的绿化应尽可能的体现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杏树、油松、侧柏、沙地柏等为主,结合景观需要种植色彩丰富的灌木,从而营造独特而自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又丰富了植物种群。8.3绿地绿化规划行道树以自然式风景林为主,使用当地的乔木、灌木、地被合理组合构造出“虽由人造,宛若天开”的自然植物景观。XXX民族文化展示区采用乔木和色彩艳丽的灌木、地被。娱乐活动区采用高大的乔、灌木、草本花卉,与场内活动相映成趣,真正打造休闲,富有情趣的气氛。在朝拜区与祭祀区使用姿态挺拔、灌幅较大的油松,侧柏,来烘托XXX佛教文化厚重和XXX神奇魅力。8.4绿地绿化树种选择乔木:胡杨、油松、红皮云杉、侧柏、树锦鸡儿、榆树、白桦、馒头柳灌木与地被:沙地柏、沙冬青、杏树、榆叶梅、丁香、沙棘、月季

9.环境容量估算9.1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本片区的实际情况,其环境容量计算将采取面积法进行计算。该片区以100m2/人平均来计算(区内面积)。9.2浏览区面积统计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140000,游览面积350000平方米。朝拜区44000平方米;祭祀区11000平方米;寿文化36800平方米;功德林116600平方米;松文化展示区5000平方米;祭敖包区200000平方米;商业服务区25200平方米;入口区20600平方米。9.3环境容量估算9.3.1正常开放时日正常开放时日指的是旅游区(景区)一般情况下的正常开放(时、日)管理的景区环境容量估算。本片区正常开放时日、年环境容量估算见表9-1。

表9—1正常开放时日、年环境容量计算一览表计算指标可游览面积计算面积(平方米)350000计算依据单位规模指标(平方米/人)100平均游览时间(小时)4日开放时间(小时/天)6年开放时日(天/年)180景区日容量(万人/日)5250景区年容量(万人/年)94.59.3.2节庆时期指的是景区在节假、节庆日(春节、五一、十一等三个旅游黄金周及新年元旦)情况下的高强度开放(时、日)管理的景区环境容量估算。见表9-2。表9-2节假、节庆时期日环境容量计算一览表计算指标可游览面积计算面积(公顷)350000计算依据单位规模指标(平方米/人)50平均游览时间(小时)4日开放时间(小时/天)8年开放时日(天/年)景区日容量(万人/日)1.4景区年容量(万人/年)以上指标参考《风景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实用手册》所列标准而定。公式:C=(A/a)*D其中C为日容量;a为单位规模指标;A为可游览面积;D=日开放时间/平均游览时间。【注】:将节庆时期环境容量理解为极限容量,故确定单位规模指标为该类旅游区(景区)的最小值(50平方米/人)。同时,平均日开放时间为8小时。9.3.3环境容量估算XXX区在正常开放时日的环境容量估算:日容量0.525万人/日年容量94.5万人/年。而在节假、节庆日(春节、五一、十一等三个旅游黄金周及新年元旦)的最大环境容量估算:日容量1.4万人/日。

10.电力规划10.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有关的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0.2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园区的负荷等级为三级,三级负荷的电源由市政电网引一路10KV电缆至变配电站,再送至各用电负荷。10.2.1负荷计算根据建设规模、客流量及动力设备要求,在园区入口处设置一个10/0.4千伏箱式变电站,用电负荷为:Pe=374kwPjs=225kwSjs=250kvaCosφ≥0.910.2.2低压供电系统本景区电力、照明系统均采用TN-S系统,由一个10KV/0.4KV箱式变电站分别对各用电负荷供电。变电的低压配电量至各动力及照明设备用电线路,均根据实际情况以放射式和树干式进行配电。10.3照明系统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由变电站低压配电柜直接供电,再供给各照明配电箱。室外夜景照明采用大功率高效泛光灯。正常照明按照国家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所要求的照度设计。照明电源电压均采用220V,灯具以配电子镇流器的高效节能灯为主。10.4电缆通道规划区内的电缆全部采用埋地式。规划的电缆通道沿用电建筑外围就近敷设。规划的电缆排管管材为塑料管或钢管,管径为150,其容量为8根或10根。10.5电讯根据实际需要在客服中心、商业街、香客酒店及各管理处铺设电话管线,规划总用电话门数为200门。在整个园区设一个200对线的电话交接箱,并在适宜位置分布公共电话亭,电讯电缆线路采用穿管埋地敷设。设置数据通讯网,通信数据接入以LAN为主,通过电信及有线电视网的网络接入。10.6电力电讯投资估算表10—1电气电讯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单位数量估价(万元)备注电气1箱式变压器400kVA台1202室外线路米2500133配电柜面364灯具5电讯1室外线路米110032设备53网络及设备4合计70不可预见费取15%11.给排水规划11.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有关的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97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1.2给水规划11.2.1给水现状11.2.2用水量计算11.2.2.1生活用水量计算园区规划日容量为0.78万人;极限客容量2.08万人;散客水量标准:15L/人·日;平均时用水量=13.00m3/h;时变化系数K时=2.5;最高时用水量=33m3/h;日变化系数取K=3.0;则最大日生活用水量为:20800×0.015×3=936m3。11.2.2.2未预见水量按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的15%计。11.2.2.3总用水量计算936×(1+15%)=1076.4m3/d。11.2.2.4消防用水量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15L/s;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1次,灭火水量15L/S,持续时间为2小时计,则消防用水量Q3=108m3;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总消防用水量:25L/s。11.2.3园区给水规划11.2.3.1给水水源:园区给水管接入点由主入口处市政给水管接入。11.2.3.2规划给水景点:沿线房屋及景点厕所。11.2.3.3给水管网规划:管网布置为枝状,从市政给水管网引两条管线为园区的主干给水管。主管网与支管网皆铺设DN100的主管网,以满足园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量。给水管网正常供水压力要求不小于0.28Mpa。给水管道埋深大于1.0米。给水管道除可采用常规给水镀锌钢管,还可以采用塑钢复合管和硬质PVC管等新型管材。11.3园区消防规划园区内建筑皆为仿古建筑,多数为木结构,因此应提高园区的防火等级。园区内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安装方式。地下式消火栓结合园区规划,沿给水管网布置,并要求由主给水管引入建筑庭院及建筑室内,以提高古建的防火能力。消防由给水管道供水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个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80-100米,以提高火灾反应速度。尤其XXX的200米范围内,加强消防措施,禁止各种明火的出现。采用移动灭火装置能够满足消防要求的区域不铺设给水管道,不设置室外消火栓。园区内建筑室内和重点防火单位按需要配备消火栓和规定数量的移动灭火装置。11.4排水规划11.4.1园区排水现状11.4.2园区排水规划11.4.2.1排水体制: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便于污水的收集和处理。11.4.2.2污水量预测:按生活用水量的30%计,污水量预测为322.8m3/d。11.4.2.3污水处理规划:厕所粪便污水先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再入排水管道,其它污水直接排入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采用DN300钢筋混凝土管道。园区设置中水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11.4.2.4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备主要以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为技术核心,辅以格栅除污及混合液回流硝化脱氮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水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可供冲厕、道路清扫、绿化、车辆冲洗等杂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并进一步为当地节约水资源,降低植被、树木维护成本。考虑园区的实际情况,可选用中型成套污水处理设备,以节约开支与工期。该净化装置采用埋地式,顶部可覆土栽植草皮与绿化,美化环境。11.4.2.5雨水:根据本区特点,园区内雨水经道路雨水管汇总收集过滤后,接入中水回用管路,以补充园区用水的不足。道路雨水主干管d5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11.4.2.6污水排放划定范围,进入朝拜区后,禁止污水的排放,对XXX形成保护。a.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取一年,按5年校核。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