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生物化学习题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胰蛋白酶的作用位点是(X代表氨基酸的羧基端残基)()
A.氨酸-XB.苯丙氨酸-XC.天冬氨酸-XD.X-精氨酸2.胶原蛋白质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氨基酸有()
A.乙酰赖氨酸B.羧基赖氨酸C.甲基赖氨酸D.D-赖氨酸
3.以下氨基酸残基中最不利于形成a螺旋结构者是()
A.亮氨酸B.丙氨酸C.脯氨酸D.谷氨酸
4.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在蛋白质合成后进行,肽链中最常见的糖基化位点是()A.谷氨酸残基B.赖氨酸残基C.色氨酸残基D.丝氨酸残基
5.为了将二硫键错配氧化的核糖酸酶充分还原,除了用高浓度巯基乙醇,还需要(A.过甲酸B.尿素C.调理pH到碱性D.加热到500
C
6.在组蛋白质的组氨酸侧链上,可通过进行()以调理其生物功能
A.磷酸化B.糖基化C.乙酰化D.羧基化
7.假使要测定一个小肽的氨基酸序列,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以下试剂是()
A.茚三酮B.CNBrC.胰蛋白酶D.异硫氰酸苯酯
8.从人血红蛋白质酸水解所得到的氨基酸的手性光学性质()A.都是L型的B.都是左旋的C.并非都是L型的D.有D型的也有L型的
9.在pH的水溶液里典型的球状的蛋白质分子中,以下哪些氨基酸主要位于内部(A.GluB.PheC.ThrD.不能确定
10.某一种蛋白质在为pH5且没有明显电渗作用时间向阴极移动,则其等电点是()
A.>5B.=5C.
1.tRNA的三级结构是()2.DNA的二级结构是()3.tRNA的二级结构是()
A.rRNAB.mRNAC.tRNAD.hnRNAE.SnRNA4.成熟mRNA的前体()5.参与转运氨基酸()6.蛋白质合成的模板()7.核糖体的组成成分()8.参与RNA的剪接、转运()C型题
A.倒L型B.多聚腺苷酸尾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tRNA的结构特征()2.rRNA的结构特征()3.mRNA的结构特征()A.DNAB.RNA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位于细胞核内的是()5.位于线粒体内的是()6.位于细胞质内的是()
A.5SrRNAB.28SrRNA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7.真核生物大亚基含有的是()8.真核生物小亚基含有的是()9.原核生物小亚基含有的是()10.原核生物小亚基含有的是()X型题
1.维持DNA二级结构稳定的力量()
A.范德华力B.氢键C.疏水性堆积力D.二硫键E.肽键
2.关于RNA与DNA的区别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核甘酸中的戊糖成分不是脱氧核糖,而是核糖B.核甘酸中的戊糖成分不是核糖,而是脱氧核糖C.RNA的结构成单键为主,而非双螺旋结构
D.RNA中的嘧啶成分为胞嘧啶和嘧啶,而不是胸腺嘧啶E.RNA中的嘧啶成为胸腺和尿嘧啶,而不是胞嘧啶3.DNA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有()
A.dAMPB.dUMPC.磷酸D.核糖E.脱氧核糖
4.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有()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B.DNA以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内侧
C.二股多核甘酸链通过A与T和G与C之产、让的氢键连接D.DNA以螺旋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键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E.DNA以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依靠碱基平面的疏水性堆积力维系5.直接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RNA是()
A.rRNAB.mRNAC.tRNAD.hnRNAE.snRNA
6.大同一种哺乳细胞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过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与DNA杂交B.在过剩的DNA存在下,所有DNA都能与RNA杂交C.RNA与DNA有一致的碱基比例D.RNA与DNA有一致的核甘酸组成E.RNA和DNA含量一致二、填空题
1、在典型的DNA以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_________,碱基位于双螺旋的____________。
2、tRNA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二级结构和_____________三级结构。3、熟的mR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NA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Tm值与DNA的______________和所含碱基中的______________成正比。
6、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___________维系,纵向则靠________________维持。7、脱氧核苷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形成3′,5′-磷酸二酯键。8、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______________,因此对____________有较强吸收。9、_______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_______________链形成核苷。
10、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两条键呈反平行走向。三、名词解释
1、hyperchromiceffect2、nucleosome3、annealing4、hybridization四、问答题
1、简述RNA和DNA主要区别。
2、简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及其生物学意义。3、细胞内的哪几种主要的RNA?其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第三章酶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欲使某单底物米氏酶促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80%,其底物浓度应达到酶Km的()倍。A.2B.4C.8D.62.以下酶中以硫胺磷酸为辅酶的是()A.氨基酸脱羧酶B.谷氨酶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转氢酶
3.糖酵解中对整个过程有限作用的酶促反应步骤包括()A.磷酸甘油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
4.碳酸酐酶含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这个金属离子是()A.Mg2+B.Mn2+C.Zn2+D.Fe2+5.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动力学参数造成的改变是()A.Vmax不变,Km变大B.Vmax变小,Km不变C.Vmax变小,Km变小D.Vmax变大,Km变大
6.有一个酶,当它活性部位催化基团组氨酸残基不带电荷导酶才具有活性。氢离子对此酶的最可能抑制类型是(
)
A.竞争性B.非竞争性C.反竞争性D.不确定
7.以下酶中,其所需要的黄素核苷酸辅助因子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的酶()A.乳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胆碱脱氢酶D.α-甘油磷酸脱氢酶8.以下酶中,活性中心需要丝氨酸的蛋白水解酶是()A.木瓜蛋白酶B.弹性蛋白
C.羧肽酶D.氨基酸-tRNA连接酶9.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A.与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B.使酶蛋白变性
C.与酶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D.共价结合在活性中心以外
10.以下通过共价修饰调理酶活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是一种快速调理机制B.主要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
C.酶蛋白质分子中被修饰的常为丝氨酸或功氨酸残基D.只有磷酸化形式是有活性的酶11.关于Km的描述错误的是()
A.Km值等于反应速度太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浓度B.Km的单位可用mol/L
C.Km可以近似地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合力,Km越大,亲合力越大D.在固定的测定条件下为酶对其特定底物的特征常数
12.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人体内靶酶活性中心的()A.巯基B.羧基C.羟基D.咪唑基13.变构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A.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B.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C.酶活性中心的外的调理部位D.酶活性中心的外的必需基团14.在酶的在分类命名表中,RNA聚合酶性于()A.转移酶B.合成酶C.裂合酶D.水解酶
15.测定酶活性时,寻常以底物浓度的变化在底物起始浓度()以内的速度为初速度A.0.5%B.1%C.5%D.10%
16.某一酶反应体系中,酶的浓度为[Eo]时催化反应的最大速度为V,当抑制剂以浓度[Io]存在于该反应体系中时最大反应速度V′=V(1-[Io]/[Eo]),说明该抑制剂为()A.竞争性抑制剂B.非竞争性抑制剂C.反竞争性抑制剂D.不可逆抑制剂
17.恒定量酶蛋白所结合配基量对游离配体量作图,哪类图形说明其结合具有协同性()A.S形曲线B.斜率大于1的直线C.斜率为1的直线D.凸形
18.在底物中引入一个基团使酶与底物结合能力增加和酶促反应速度增大,这可能源于()A.结合能增大
B.增加的结合能主要被用来降低KmC.增加的结合能主要被用来降低反应活化能D.增加的结合能主要被用来增大Km
19.酶促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发现,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界限以上时反应近似为零级反应,对此现象的最合理解释是()
A.变形底物与酶不可逆结合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D.过多底物与酶结合降低催化效力20.酶促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底物化学键断裂所释放的化学能B.酶与底物结合能
C.底物形状改变对应的能量变化D.酶构象变化所释放的能量
21.米氏方程双倒数作图时,曲线在纵轴截距所对应的动力学参数为()A.KmB.1/VmaxC.Km/VmaxD.Vmax/Km
22.在酶的抑制作用中,抑制50%酶活性时抑制剂浓度等于Ki值这种假定适用于()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不可逆抑制D.所有可逆性抑制23.二硫基丙醇可作为()
A.有机磷中毒的解毒剂B.糖原合成的抑制剂C.重金属中毒物解毒剂D.糖酵解的中间产物2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Vm不变,Km增大B.Vm增大,Km不变C.Vm降低,Km降低D.Vm不变,Km降低25.单底物反应的米-曼氏方程是()
A.V={Km+[S]}/{Vm+[S]}B.V={Km+[S]}/Vm[S]C.V=Vm[S]/{Km+[S]}D.V={Vm+[S]}/{Km+[S]}
26.用Lineweaver-Burk作图分析,竞争抑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的共同特点是(A.1/V对1/[S]作图直线斜率都增大B.1/V轴上截距都增大
C.无抑制剂存在的1/V对1/[S]作图直线在同一点相交D.1/[S]轴上截距都增大E.以上都不是
27.关于乳酸脱氢酶LDH5,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LDH5为H4聚体B.电泳速度最快C.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D.其Km值与其它LDH同工酶Km不同
28.酶的以下辅助因子中,不含腺嘌呤基团的是()A.NAD+B.CoAC.FADD.FMNE.NADP+
29.以下有关酶性质的表达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能使产物和底物的比值增高,使平衡常数增大B.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C.与一般催化剂相比较,酶的专一性高,催化效率相等D.能提高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E.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
30.以下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表达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31.多酶体系的指()A.某种细胞内所有的酶
)
B.某种生物体内所有的酶C.细胞液中所有的酶
D.某一代谢途径的反应链中所包括的一系列酶E.几个酶构成的复合体,催化某一代谢反应或过程32.以下哪一项表达符保“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有如锁和钥的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影响下其构象发生一定改变才能催化底物进行反应C.酶对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催化反应速度一致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面改变
E.底物与酶的变构部位结合后,改变酶的构象,使之与底物相适应
33.二异丙氟磷酸(DFP)能抑制必需丝氨酸残基的酶,它是哪一类抑制剂(A.竞争性抑制剂B.非竞争性抑制剂C.反竞争性抑制剂D.变构抑制剂E.不可逆抑制剂
34.测定酶活性时要测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其目的包括()A.为了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B.为了防止出现底物抑抑制,或产物抑制C.为了俭约使用底物
D.使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正比E.为了维持二级结构
35.关于单底物酶的辅基在酶促反应过程中的变化,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在酶将一分子底物转变成产物后,辅酶结构恢复原状B.在酶将一分子底物转变成产物后,辅基结构恢复原状C.在酶将一分子底物转变成产物后,辅酶和辅基结构都恢复原状D.在酶将一分子底物转变成产物后,辅酶和辅基结构都不能恢复到原状B型题
A.吡哆醛B.核黄素C.泛酸D.尼克酰胺E.生物素1.NAD+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2.FAD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3.辅酶A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4.羧化酶的辅酶中所含的维生素是()5.转氨酶的辅酶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TPPB.NAD+C.FADD.FH4E.CoA
6.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助因子是()7.苹果酸脱羧酶的辅酶是()8.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9.酰基转移酶的辅酶是()10.黄酶的辅基是()C型题
A.叶酸B.钴胺素C.二者皆是D.二者皆不是1.与一碳单位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2.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3.与转氨基作用有关的维生素是()
A.LDH1B.LDH5C.二者皆是D.二者皆不是4.心肌细胞中含量较多的是()
)
5.骨骼肌细胞中含量较多的是()6.以FMN为辅基的是()X型题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一致之处是()A.易变性B.高度专一性C.反应前后数量不变D.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关于全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C.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D.辅助因子只维持酶分子构象3.以NAD+为辅酶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B.苹果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乳酸脱氢酶4.与酶催化活性无直接关系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PPD.维生素D
5.关于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反应专一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无立体异构体,所以LDH无立体异构体专一性B.丙酮酸无光学异构体,所以LDH无光学异构体专一性
C.产物乳酸为光学异构体中的一种,所以LDH有光学异构体专一性
D.所需底物NADH既有离体异构体,也有光学异构体,故LDH确定有立体异构体专一性和光学异构体专一性E.LDH对底物的立体异构体有选择性,故有立体异构体专一性
6.以下哪些临床用药是人体内正常生理代谢途径所需要酶的不可逆抑制剂()A.阿司匹林B.青毒素C.奥美拉唑D.卡托普利E.二异丙基磷酰氟二、填空题
1.pH对酶活性的关系有一种罩形曲线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离子对酶的激活作用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3.对单底物酶按Michaelis公式,当V分别为0.9Vmax和0.1max时,它们相应的底物浓度的比值[S]0.9/[S]0.1应为______________。
4.对一个酶促反应而言,寻常反应速度只在最初一段时间内保持恒定,随之逐渐下降。引起下降的原因除了底物浓度的降低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5.酶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同工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有机磷农药作用于胆碱酯活性中心的__________基团。8.单底酶物的米氏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一般催化剂所没有的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其对不同底物的Km值__________;不同酶(同工酶)可作用于同一种底物时,其Km值__________。
11.酶活性的国际单位(IU)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
1.催化循环2.竞争性抑制作用3.催化部位4.别构效应5.共价修饰6.同工酶四、问答题
1.如何区分变构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2.如何区分辅酶和辅基?
3.pH值对酶活性有何影响?为什么?
4.试述酶激活的机制及酶以酶原形式存在的生理意义。5.度以竞争性抑制的原理说明磺胺为药物的作用机制。
6.什么是酶的活性?表示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和催量是如何规定的?7.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8.什么是别构部位,并说明别构部位与活性部位之间的关系。9.表达酶活性调理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第四章糖代谢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脂肪B.脂肪酸C.葡萄糖D.蛋白质E.氨基酸
2.人体内糖酵解径的最终产物是()A.乳酸B.乙酰辅酶AC.丙酮酸D.CO2和H2OE.乙醇
3.以下关于糖酵解的表达,错误的是()
A.所有反应在胞液完成B.可以产生ATP
C.是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D.不耗氧
E.是成熟红细胞中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4.以下酶中,能催化生成ATP的是()A.已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3-磷酸甘测醛脱氢酶D.磷酸果糖激酶E.磷酸烯醇式现人酮酸羧激酶
5.1分子丙酮酸在体内完全氧化能生成多少ATP()A.2B.8C.12D.11E.15
6.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含哪种辅酶()A.FADB.生物素C.NADD.CoAE.硫辛酸
7.以下化合物中,含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3-磷酸甘测酣8.1mol葡萄糖酵解后,能产生多少mol的ATP()A.1B.2C.3D.4E.59.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是()
A.乙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醛缩酶B.6-磷酸果糖激酶1,已糖激酶,醛缩酶C.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2,已糖激酶D.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1,丙酮酸激酶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醛缩酶,葡萄糖激酶
10.以下反应与氧化磷酸酸化结合,产生ATP最少的是()
+
A.丙酮酸→乙酰辅酶A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D.苹果酸→草酰乙酸11.调理三羧酸循环速率和流量最重要的酶是()A.柠檬酸合成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C.苹果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丙酮酸脱氢酶
12.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是由于肌肉缺乏()A.6-磷酸葡萄糖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葡萄糖激酶D.已糖激酶E.果糖二磷酸酶
13.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都有的酶是()
A.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已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果糖二磷酸酶E.丙酮酸羧化酶14.糖原合成时,活性葡萄糖供体是()A.CDPCB.UDPGC.UDPGAD.G-1-PE.G-6-P
15.丙酮酸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是()
A.ATPB.1,6-二磷酸果糖C.乙酰辅酶AD.AMPE.丙酮酸
16.NADPH+H的生理意义不包括()
A.为脂酸合成提供氢B.参与加单氧酶的反应C.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D.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ATPE.参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17.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A.分支酶B.脱支酶C.磷酸化酶D.磷酸化酶b激酶E.葡萄糖6-磷酸酶18.甘油在体内糖异生为葡萄糖,需要的酶是()
A.已糖激酶B.果糖双磷酸酶-1C.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丙酮酸羧化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19.以下关于糖原合成的表达,错误的是()
A.由两个UDPG中的葡萄糖残基聚合开始B.活性葡萄糖的供体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C.糖原合成酶催化产生α-1,4糖苷键D.糖原分支酶作用后产生α-1,6糖苷键20.关于葡萄糖有氧氧化的表达,错误的是()
A.是细胞获能的主要方式
B.氧供充足时,所有组织细胞的酵解作用均被抑制C.有氧氧化的酶在胞浆和线粒体都有
D.葡萄糖有氧氧化的ATP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获得E.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CO2和H2O21.关于乙酰辅酶A的表达,错误的是()A.是高能化合物B.能够变为丙酮酸C.不能自由穿过线粒体膜D.是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E.氨基酸代谢也能产生乙酰辅酶22.以下哪个酶能催化形成二磷酸化合物()
+
A.果糖双磷酸酶-1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果糖双磷酸酶-2E.三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23.丙酮酸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有几次脱氢氢应()A.4B.5C.6D.7E.8
24.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表达,错误的是()
A.生成NADPH的反应都是由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B.该途径的关键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生成的NADPH参与生物转化作用
D.摄入高糖物质时,磷酸戊糖途径的速度加快25.以下代谢途径中,不在线粒体进行的是()
A.三羧酸循环B.酮体氧化C.糖酵解D.胰腺E.肝脏26.血糖调理最重要的器官是()
A.肌肉B.脂肪组织C.肾脏D.胰腺E.肝脏
27.下述因素中,不能降低血糖的是()
A.肌糖原合成B.肝糖原合成C.胰岛素增加D.糖异生作用E.糖的有氧氧化28.关于磷酸化酶的表达,错误的是()A.在磷酸化酶的表达,错误的是()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使该酶活性增加C.肌肉中该酶主要受肾上腺素的调理D.有a,b两型
E.葡萄糖是其变构抑制剂
29.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有()
A.烯醇化酶B.葡萄粮激酶C.磷酸甘油酸激酶D.磷酸果糖激酶E.已糖激酶
30.有关糖异生作用的表达,错误的是()
A.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B.肝、肌肉组织粮异生产生的糖能维持血液浓度C.要越过糖酵解的三个能障反应D.在线粒体和胞液中共同完成E.肾脏也能进行粮异生反应B型题
A.糖原合成B.糖原分解C.糖酵解途径D.糖酵解E.磷酸戊糖途径31.终产物为丙酮酸()32.为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33.以UDPG为原料()34.需要分支酶的参与()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糖原合酶C.丙酮酸激酶D.丙酮酸羟化酶E.糖原磷酸化酶35.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36.糖原分解的关键酶()37.糖原合成的关键酶()38.糖异生途径中有作用()
39.糖酵解中的关键酶()A.FMNB.FADC.硫辛酸D.NADPE.生物素40.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41.NADH脱氢酶的辅酶()42.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43.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辅酶()X型题
44.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的有()A.已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E.丙酮酸激酶
45.以下哪些物质中含糖的磷酸衍生物()A.NADB.FADC.FH4D.CoAE.DNA
46.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参与的辅酶有()A.硫胺素焦磷酸B.硫辛酸
C.黄素单核苷酸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47.以下哪些物质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抑制剂()A.柠檬酸B.ADPC.FADH2D.乙酰辅酶AE.糖异生途径48.6-磷酸葡萄参与的代谢途径是()
A.糖原的合成B.磷酸戊糖途径C.糖原分解D.糖的有氧氧化E.糖异生途径
49.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的表达,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5次脱氢B.脱下的氢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C.共生成15个ATPD.有三步脱羧反应E.反应在胞液和线粒体完成
50.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通路是()A.糖的有氧氧化B.氧化磷酸化C.三羧酸循环D.β-氧化E.糖原合成二、填空题
1.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羧循环循环一次,消耗1分子的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次脱羧,_________次脱氢,_____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________个ATP。
3.葡萄糖在体内主要的分解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红细胞只能通过__________提供能量,由于红细胞中缺乏_____________。
5.糖酵解途径中,有_____________次不可逆反应,____________脱氢,____________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6.肝糖原能补充血糖,由于肝细胞含_______________。
7.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包含的维生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羧酸循环又叫___________循环。反应体系中的关键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升高血糖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
++
1.糖酵解2.糖酵解途径3.高血糖和糖尿病4.丙酮酸羧化支路5.乳酸循环6.糖原7.糖异生8.三羧酸循环9.活性葡萄糖10.底物水平磷酸化四、问答题
1.什么是巴斯德效应?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之。2.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3.试述饥饿状态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途径。4.度述三大能源物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产生CO2和H2O及ATP的主要途径。5.简述6-磷酸葡萄糖在体内的来源、去路。6.试述糖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中ATP的生成过程。7.什么是乳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8.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9.简述肝脏在维持血糖浓度中的作用。10.甘油和乳酸异生过程有何不同?
11.什么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写出糖的有氧氧化中出现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第五章脂类代谢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在小肠粘膜细胞中,合成甘油三脂的途径是()
A.甘油一酯途径B.甘油二脂途径C.甘油三脂途径D.CDP途径E.以上都不是2.小肠粘膜细胞内合成的脂蛋白主要是()
A.低密度脂蛋白B.VLDLC.由HDLD.HDLE.乳糜微粒3.血浆中的游离脂酸是如何被运输的()
A.与载脂蛋白B100结合B.与清蛋白结合C.由HDL运输D.由LDL运输E.与载脂蛋白A结合4.脂酸的活化形成为()
A.脂酰肉碱B.增加不饱和度C.烯酰CoAD.脂酰CoAE.β-酮酯酰CoA5.以下哪个反应不属于脂酸β氧化()A.加氢B.加水C.脱氢D.硫解E.再脱氢
6.关于脂酸活化反应,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内完成B.活化过程消耗1个ATPC.活化中消耗2个ATPD.不需要辅酶AE.需要肉碱
7.以下哪种化合物是酮体()
A.乙酰乙酰CoAB.丙酮C.γ-羟基丁酸D.β-氧基丁酸E.乙酰CoA8.以下物质中,与脂酸分解无关的是()A.FADB.辅酶IC.肉碱D.辅酶IIE.辅酶A
9.能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B.甲状腺素C.胰高血糖素D.ACTHE.胰岛素10.脂酸氧化分解的限速酶是()
A.酯酰CoA合成酶B.脂酰CoA脱氢酶C.肉碱酯酰转移酶ID.肉碱酯酰转移酶IIE.脂酰CoA硫解酶
11.乙酰CoA不有转变为()
A.脂酸B.胆固醇C.丙酮D.丙酮酸E.丙二酸单酰CoA12.关于脂酸β-氧化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胞液进行B.在胞液和线粒体中完成C.反应产物在脂酰CoAD.需肉碱的参与E.反应产物在脂酰CoA
13.以下关于酮体的表达错误的是()A.酮体能通过呼吸排出B.肝脏不有利用酮体
C.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羧丁酸和丙酮酸D.糖尿病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E.饥饿时酮体生成增加
14.在脂类消化呼收中,没有作用的是()A.胆汁酸盐B.辅脂酶C.胰脂酶D.脂蛋白脂肪酶E.胆固醇脂酶
15.长期饥饿时,机体出现的代谢现象中,错误的是()A.肾脏糖异生作用加强B.机体各组织细胞脂酸氧化速度加快C.脑和肌肉组织可氧化乙酰乙酸D.脂肪动员加快E.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16.脂酸β氧化中,需要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B2+泛酸B.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C.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1D.维生素B1+维生素PP+叶酸E.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
17.1mol硬脂酸(18C)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净生成ATP的摩尔数为(A.16B.36C.129D.136E.146
18.以下哪个酶是肝细胞线粒体特有酮体合成的酶()A.HMGCoA合成酶材B.HMGoA还原酶C.琥珀酰CoA转硫酶D.乙酰乙酰硫激酶E.乙酰CoA羧化酶
19.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硫激酶B.酰基转移酶C.β-酮脂酰还原酶D.β-酮脂酰合成酶E.乙酰CoA羧化酶20.丙酮酸羧化酶和乙酰CoA羧化酶的一致点为()
A.辅酶为NAD6+B.辅酶为CoASHC.ATP能抑制酶活性D.辅酶为生物素E.NADH能变构激活21.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运往脏的是()
A.乳糜微粒B.VLDLC.LDLD.IDLE.HDL
)
22.细胞内催化胆固醇酯化为胆固醇酯的酶是()A.LATB.PLCC.ACATD.PLDE.IDL23.LDL的生成部位是()
A.小肠粘膜B.脂肪组织C.血浆D.肾脏E.肝脏
24.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E.清蛋白
25.合成脑磷脂时,所需的活性中间物是()
A.CDP-胆碱B.CDP-乙醇胺C.UDP-胆碱D.GDP-胆碱E.GDP-乙醇胺26.载脂蛋白A1主要存在于()
A.CMB.VLDLC.LDLD.IDLE.HDL
27.血脂组成部分中,错误的是()
A.甘油三酯B.磷脂C.游离脂肪酸D.胆固醇酯E.酮体
28.载脂蛋白CII能激活的酶是()
A.脂蛋白脂肪酶B.肉碱酯酰转移酶IC.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D.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E.辅助酶
29.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胞液,是通过()
A.鸟氨酸循环B.乳酸循环C.三羧酸循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30.脂肪和磷脂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甘油一酯B.甘油二酯C.CTPD.磷脂酸E.乙酰CoAB型题
A.胞液B.线粒体C.内质网D.线粒体和胞液E.胞液和内质网31.脂酸合成酶系存在于()32.糖异生途径存在于()33.胆固醇合成醇系存在于()34.脂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35.酮体合成酶系存在于()
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裂解酶D.乙酰CoA羧化酶E.肉碱酯酰转移酶I36、酮体生成的关键酶()37.脂酸合成的关键酶()38.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39.脂酸β-氧化的关键酶()
A.载脂蛋白B.甘油三脂C.胆固醇及胆固醇酶D.磷脂E.游离脂肪酸40.CM中含量最高()41.CM中含量最少()
42.HDL中含量最高()X型题
43.多不饱和脂酸的衍生物有()
A.甲状腺素B.前列腺素C.白三烯D.血栓素E.凝血因子44.与肠道脂类消化有关的因素有()
A.胆固醇酯酶B.胰脂酶C.胆法酸D.辅脂酶E.脂蛋白脂肪酶45.肝脏中乙酰CoA的去路有()
A.合成胆固醇B.合成酮体C.异生为糖D.合成尿素E.合成前列腺素46.脂酸合成过程中,正确的有()
A.需要NAD+B.需要NADPHC.反应在线粒体完成D.需要乙酰CoA羧化酶E.可直接合成奇数碳原子的脂酸
47.高糖饮食可促进脂肪合成,是由于()A.乙酰CoA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B.柠檬酸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C.异柠檬酸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D.脂酰CoA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E.能提供更多的乙酰CoA
48.以下关于柠檬-丙酮酸循环的表达,正确的是()A.与胆固醇的合成有关B.能促进糖异生作用C.能运输乙酰CoA到胞液D.消耗ATPE.循环中需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49.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A.性激素B.乙酰辅酶AC.胆汁酸D.维生素DE.甲状腺素50.能氧化脂肪酸的组织有()
A.肾脏B.成熟红细胞C.肌肉D.脑组织E.肝脏二、填空题
1.正常人空腹血浆中含量极少的脂蛋白是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供氢体是_____________,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___。胆固醇在体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___。
4.酮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酮体主要在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
5.血浆脂蛋白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奇数碳原子β氧化的终产物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构抑制剂是_______________。
8.脂酸活化过程消耗___________个ATP。β氧化的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合成甘油三脂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____代谢提供。10.将脂酰辅酶A运往肝脏的载体是_________,同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
三、名词解释
1.必需脂酸2.脂肪动员3.脂解激素4.脂蛋白脂肪酶
5.抗脂解激素6.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7.LDL受体代谢途径8.酮体
9、载脂蛋白10、酰基载体蛋白(ACP)四、问答题
1.什么是酮体?酮体的代谢主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2、简述乙酰CoA在体内的来源和去路。
3.简述脂类消化吸收过程中参与的物质及其作用。
4.什和是酮血症?最常引起酮血症的原因有哪些?试用所学知识解释之。
5.以1分子的软脂酸(16C)为例,说明脂酸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和ATP的过程。6.葡萄糖在体内是如何转变为脂肪的?
7.脂蛋白有哪两种分类方法?各种血浆脂蛋白的功能是什么?8.简述脂酸氧化分解的关键酶及其调控因素。
9.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胆固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第六章生物氧化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下述有关氧化磷酸化的描述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
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B.是指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遇联进行的过程C.氧化磷酸化的效率可用P/O比值表示
D.在无氧的状况下,糖酵解过程生成的NADH靠穿梭进入线粒体呼吸链完全氧化2.以下不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
A.ATPB.6-P-G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氨其甲酰磷酸3.以下物质对氧化磷酸化无明显影响的是()
A.寡霉素B.甘氨酸C.2,4-二硝基苯酚D.氰化物4.以下关于FAD等的描述那一条是错误的()
A.FAD只传递电子,不传递氢B.FAD是一种辅基
C.FAD传递氢机制与FMN一致
D.FAD分子中含一分子核黄素,一分子腺嘌呤,二分子核糖,二分子磷酸5.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有()
A.烯醇化酶B.6.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中没有()
A.FMNB.铁硫蛋白C.FADD.CytC7.体内产生ATP的最主要方式是()
A.葡萄糖分解乳糖B.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C.营养物质转变成CO2和H2OD.脂肪酸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葡萄糖激酶
C.琥珀酸辅酶A硫激酶D.磷酸果糖激酶
8.琥珀酸脱下的2H经呼吸链传递给O2后,其P/O比值的理论值为()
A.1B.2C.3D.49.线粒体内调理三羧酸循环进行速度的最主要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琥珀脱氢酶10.关于高能键的表达正确的是()
A.高能键是一种“健能〞B.4有ATP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C.所有磷酸酐键都是高能键
D.高能键只能在电子传递链中偶联产生11.关于电子传递链的表达错误的是()
A.从NADH开始的电子传递链是提供氧化磷酸化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B.呼吸链氧化如不与磷酸化偶联,电子传递可以不中止C.电子传递方向从高还原位流向高氧化电位D.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生成3个ATP
12.以下有关细胞色素的表达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A.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B.都是递电子体C.都是递氢体D.全部含有血红素辅基13.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的表达错误的是()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B.H+由递氢体转运至内膜胞质面C.电子并不排至内膜外
D.线粒体两层膜间隙的pH比线粒体基质中高14.调理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还原当量B.氧C.ADPD.电子传递链的数目15.电子传递链中唯一能直接使O2还原的递电子体是()
A.CytbB.CytcC.FeSD.Yetaa3
16.以下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
A.2,4-二硝基苯酚B.受反应能障影响C.抗霉不素AD.阿密妥
17.关于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受反应条件影响B.受反应能障影响C.与反应机制无关D.与反应物浓度有关18.在α-磷酸甘油穿梭体系中()
A.还原当量从线粒体被运至胞质B.NAD+进入线粒体基质
C.磷酸甘油被依靠NAD+的氢酶所氧化D.磷酸二羟丙酮被依靠NADH的脱氢酶还原
19.电子传递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相结合的电子载体是()
A.CoQB.FADC.FMND.NAD+
20.线粒体内ATP合成酶系具有多种特点,但不具有()这种特点
A.质子转位为ATP释放提供能量B.位于线粒体内膜C.与电子传递链完全独立发挥催化作用D.ADP的结合可使β亚基变构21.柠檬酸合成酶的抑制剂不包括()
A.ADPB.NADHC.琥珀酰CoAD.长链脂酰CoA22.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NAD+B.FMNC.FADD.CoA
23.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
A.c→c1→b→aa3B.b→c1→c→aa3C.c→c1→b1→aa3D.b→c→c1→aa3E.c→b→c1→aa324.不能抑制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物质有()
A.寡霉素B.2,4-二硝基苯酚C.氰化物D.琥珀酸E.氟离子25.以下哪一条描述是错误的()
A.FAD是一种递氢体B.FAD是一种辅酶
C.FAD在体内合成D.FAD递氢机制与FMN一致
E.FAD分子中含一分子核黄素,一分子腺嘌呤,二分子核糖,二分子磷酸26.阿米妥、鱼藤酮抑制呼吸链中()
A.NADH→CoQB.CoQ→bC.c1→cD.b→c1E.aa→O2
B型题
A.尼克酰胺的吡啶环B.苯醌结构C.铁硫中心D.铁卟啉E.血红素1.CoQ属于递氢体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2.NAD+属于递氢体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3.铁硫蛋白传递电子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
A.线粒体基质B.线粒体内膜
C.线粒体内膜颗粒(三分子体)头部D.线粒体内膜颗粒的底部4.电子传递链位于()5.三羧酸循环的酶类位于()6.ATP合成部位()7.Fo亚基位于()
C型题
A.含高能磷酸键B.含一般磷酸键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1.AMP()2.DTDP()3.丙酮酸()4.肌酸磷酸()5.核糖磷酸()
A.脱下的氢进入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生成ATPB.脱下的氢氧化磷化生成2molATPC.两者都有D.两者都不是
6.甘油醛-3-酸脱氢(有氧时)()7.甘油醛-3-磷酸脱氢(糖酵解时)()8.甘油-α-磷酸脱氢()9.β-羟丁酸脱氢()10.脂烯酰CoA脱氢()X型题
1.核苷三磷酸中β高能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可参与以下哪些合成代谢过程(A.卵磷脂合成B.糖原合成C.脂肪合成D.蛋白质合成
2.体内代谢中涉及到物质羧化后即脱羧的反应存在于()
)
A.戊糖磷酸途径B.三羧酸循环C.糖异生途径D.脂酸合成3.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进入胞质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促进扩散C.与ADP交换D.主动运转
4.能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的代谢途径有()A.糖酵解途径B.糖异生途径C.戊糖磷酸途径D.三羧酸循环
5.化学渗透学说中泛醌起特别作用,这取决于其()的特别性质A.泛醌有很长的异戊烯侧链,所以呈指溶性B.分子较大C.可传递氢和电子
D.与电子传递链其他组分相比,分子较小
6.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时,3个碳原子生成CO2的反应为()A.丙酮酸脱氢酶反应B.异柠檬酸脱氢反应C.苹果酸酶反应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7.能直接与氧反应的细胞色素有()A.细胞色素bB.细胞色素cC.细胞色素aa3D.细胞色素P4508.Ca2+能调理氧化磷酸化通过()A.与ADP结合
B.激活异柠檬酸脱酶,α-酮戊二酸氢酶C.激活丙酮酸脱氢酶
D.加强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
9.氧化磷酸化时质子顺梯度回流时释出的能量供给()A.F1的β亚基ADP及PiB.ADP及Pi合成ATPC.β亚基的变构D.ATP的释放二、填空题
1.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2.P/O比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氧化磷酸化的________________。4.NADH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5.体内高能化合物的储存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6.在呼吸链中把电子传递给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7.胞液中NADH(H+)氧化需进入线粒体,进入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种。8.呼吸链中最终一个递电子体是___________。它可受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抑制。9.生成ATP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种。三、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2.呼吸链3.化学渗透学说4.偶联部位四、问答题
1.说明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如何区分能源物质的储存和高能化合物的储存?2.举例说明体内ATP的生成方式。
3.写出二种呼吸链的简单组成及排列顺序,说明磷酸化的偶联部位。4.在生物氧化过程中,CO2是通过什么方式生成的?5.什么是P/O比值?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练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
1.某人摄取100克蛋白质,24小时后从尿中排出尿素35克,粪便中排出N3克,他处于()A.总氮平衡B.负氮平衡C.正氮平衡D.必需明确年龄而后判断E.以上均不是2.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A.供给足够的热卡,可俭约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B.供给各种维生素,可俭约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C.供应充足的必需指肪酸,可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D.供应适量的无机盐,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E.食用不同种类混合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单独食用一种要高些3.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氨B.转氨基C.联合脱氨D.非氧化脱氨E.脱水脱氨
4.关于反应α-酮戊二酸+NH3+2H→谷氨酸+H2O,错误的是()A.催化该反应的酶也催化反应中的亚谷氨酸生成B.催化该反应的酶是催化氨基酸联合脱氨基的酶之一C.催化该反应的酶也催化其逆反应D.催化该反应的酶的辅助因子是NAD+
E.催化该反应的酶受ATP的变构激活,受ADP的变构抑制5.关于氧化脱氨基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以D氨基酸脱氨酶为最重要B.脱下的氢由FAD接受
C.先水解再氧化产生氨,两步反应需要两种酶参与D.反应的产物有氨和α-酮酸E.氧化脱氨基不可逆
6.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转氨酶种类多分布广,但以ALT和AST活性最高B.肝脏中活性最高的是ALT,心脏中活性最高的是ASTC.ALT催化反应: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D.转氨酶的辅酶都是磷酸吡哆醛E.转氨基作用参与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7.苯丙氨酸羧化酶的辅酶是()
A.钴胺素B.磷酸吡哆醛C.四氢生物蝶呤D.四氢叶酸E.焦磷酸硫胺素
8.关于L-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该酶的辅助因子是磷酸吡哆胺B.该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C.WTP可作该酶的变构抑制剂D.该酶也催化谷氨酸的合成E.谷氨酸参与的转氨基反应与该酶催化的反应一起构成联合脱氨基9.肌内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A.氨基酸氧化酶氧化脱氨基作用B.转氨基作用C.鸟氨酸循环D.嘌呤核苷酸循环E.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氨作用10.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是()A.氨基酸代谢与糖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B.营养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途径
C.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形式运输到肝的途径D.一碳单位相互转变的代谢途径E.脑中的氨以无毒的形式运输到肝的途径
11.合成尿素时,线粒体外合成步骤中直接提供的氨来自()A.GlnB.GluC.AspD.AsnE.NH3
12.以下哪种物质不能通过蛋白的腐败作用获得()A.组胺B.脂肪酸C.氨D.鸟氨酸E.吲哚13.芳香族必需氨基酸是()
A.蛋氨酸B.酪氨酸C.亮氨酸D.苯丙氨酸E.脯氨酸
14.关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的表达错误是()A.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特异地以氨作为氮源B.催化反应需要Mg2+,ATP作为磷酸供体C.所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D.N-乙酰谷氨酸为变构激活剂E.生成的产物是氨基甲酰磷酸15.体内氨最主要的去路是()
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生成按离子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合成蛋白质16.体内生酮兼生糖的氨基酸有()
A.精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D.蛋氨酸E.苯丙氨酸17.关于γ-氨基丁酸()
A.谷氨酸脱羧生成B.谷氨酰胺脱羧生成C.谷氨酰胺脱氨生成D.天冬氨酸脱羧生成E.天冬氨酸脱氨生成18.在代谢过程中能生成多巴胺的氨基酸是()A.色氨酸B.组氨酸C.酪氯酸D.丙氨酸E.赖氨酸
19.黑色素是以下哪种氨基酸代谢的产物()
A.甘氨酸B.丙氨酸C.色氨酸D.精氨酸E.酪氨酸20.体内一碳单位不包括()
A.—CH3B.—CH2—C.—CH=D.CO2E.—CH=NH21.S-腺苷蛋氨酸的主要作用是()
A.合成同型半胱氨酸B.补充蛋氨酸C.合成四氢叶酸D.生成腺苷酸E.提供活性甲基22.5-羧色胺由哪种氨基酸代谢生成()
A.色氨酸B.精氨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365-2025微束分析金属与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 宠物救生与急救操作考核试卷
- 模具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 核电站设计与建设中的质量监督与验收标准考核试卷
- 漆器工艺品目标消费群体研究考核试卷
- 竹材采运信息化与大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磁场扫描与探测教具考核试卷
- 租赁店铺的社区关系维护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与引进考核试卷
-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教案-
- 万邦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8000吨特种纸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建模教程】-建模-数学建模夏令营
- 高中英语高频词汇拓展延伸
- 诚信友善教学反思(十篇)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6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PPT
-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 销售立项申请表
- 装饰装修挂靠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一案八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