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1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创作手法、风格特点等基本知识。

2.能够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意象意义等方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能够结合课堂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作品。

二、教学内容

1.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及类型特点

(1)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

古代诗歌的出现与人类语言文字的诞生有关。在远古时期,人们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逐渐形成了简单的歌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歌谣逐渐走向正式化,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即古代诗歌。

(2)古代诗歌的类型特点

古代诗歌主要包括韵文和散文两种形式。其中,韵文又分为诗和赋。

诗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它以音韵、韵律为基础,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而赋则是一种长篇抒情辞赋,它既有诗的音韵,又有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古代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

2.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

(1)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古代诗歌具有以下几点艺术特点:

1)韵律和节奏

古代诗歌通过起伏变化的韵律和节奏,抒发情感和表现美感,使句子更具感染力和美感。

2)词语的表现力

诗歌以极短的篇幅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要求词语的表现力非常强,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形象鲜明

古代诗歌注重形象的描绘,常常通过生动的描写,使人们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注意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了解诗歌的主旨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还要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韵律节奏、意象意义等方面,深化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1.古代诗歌类型特点的介绍及其代表作品的鉴赏。

2.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的掌握。

3.学生自主创作与赏析。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古代诗歌,进行诵读演示,展示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现方式。

2.朗读法

结合课内课外诗歌欣赏,采用批评家讲解或学生朗读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交互探究法

通过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和不同的鉴赏方法,激励学生独创古代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介绍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类型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分别介绍古代诗歌的三个类型及代表作品:

(1)乐府诗:《长歌行》

(2)唐诗:《将进酒》

(3)宋词:《青玉案·元夕》

3.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和老师指导引导,鉴赏以上三个诗歌,注重学生对意象和意义的体会。

4.带领学生自主创作各种类型的古代诗歌,加强学生对古代诗歌形式和意义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次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但是有些同学在自主创作中表现出写作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中,会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加强针对性,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通过这次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的实施,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掌握了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还能深入挖掘古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同时,学生也在自主创作中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2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诗歌作为汉族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而在高中课程中,也是必然会涉及到古代诗歌的鉴赏,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帮助您更好地复习。

一、历史背景

①东周时期:诗经

②我国初期:楚辞、古文观止《汉乐府》

③魏晋南北朝:乐府、绝句、律诗

④隋唐:诗经、楚辞、乐府诗、绝句、律诗、长篇叙事诗、笔记体散文、议论类散文

⑤宋代:诗、词、曲、文言小说、杂文

⑥元代:戏曲剧本、散曲

⑦明、清:诗、词、曲、小说、散文、戏曲

二、诗歌的定义

朱熹《诗品》中说:“诗,言志也;言志之发,务在其深;发于胸臆,形于笔墨;然后文彩华丽,有似有形之象,有若无形之神。”

通俗地说,诗歌就是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思想将感受、思想、主题表达出来的文学体裁。

三、诗歌的组成与特点

1.诗歌的组成共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边塞风光诗、临帖诗、赋、曲等。

2.诗歌的形式特点:重视音韵、形式多样、情感真挚。

3.诗歌的语言特点:形象化、音律美、简洁明白、寓意深刻。

四、古诗鉴赏

1.唐诗的艺术风格

唐代诗歌最为盛行,其艺术特点:峭拔秀气,形式新颖多样,丰富的民众题材,调子唱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有:杜甫《登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2.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唐诗的两大主流。五言古诗流畅明快,口感清甜,语言优美简练。而七言古诗则以柔婉风雅、缠绵悱恻、层次分明为其特色。

3.路程成诗与意境的营造

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便是距今最为近的古代诗歌作品之一,而此作品依靠的就是路程成诗的方法,通过描写一趟送别的路途,表达恋人万般不舍之情,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五、古诗鉴赏技巧

1.引经据典

2.学会辨析

3.浅读深咏

4.注重情感表达

5.构建自己的诗人世界

参考列表

陕北新闻网:古代诗歌鉴赏交流会顺利召开

新浪教育:古代诗歌鉴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三选修诗歌鉴赏

(由于是基于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文章,无法查证参考列表的真实性,请读者自行核实。通过对古诗的鉴赏和理解,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拓展思维,加深情感体验。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经据典、学会辨析、浅读深咏等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应该注重情感表达,并尝试将自己的情感与诗词相融合,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诗人世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文化底蕴还是美学价值来看,古代诗歌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在高三选修课程中,也是必须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本文将介绍一份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这些不朽的经典之作。

第一节诗歌修辞

1.1修辞技巧分类

修辞技巧是诗歌中最为基本的语言手段之一。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古代诗人们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抒发着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的感慨,使我们驻足于文字之间,领略到诗歌的美妙。在具体的修辞技巧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1比喻

比喻,是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比喻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例如:

《登高》(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中,杜甫借助比喻,将自己对生命的积极意义和对生命的庄重态度,通过比喻的方式表现出来。

1.1.2拟人

拟人,通常是将无生命的事物、动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意识和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情感化的表达形式。例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中,王之涣巧妙地将茱萸树拟人,表达了自身对旧友想念之情。

1.1.3借代

借代通常是将情感表达的主体和客观情景物体进行替换,从而达到意境和氛围的渲染和烘托。例如: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柳宗元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将寒冷的冬季和单独的景象相统一,达到了气象祥和、情感深沉的效果。

1.1.4反问

反问,是通过表达一些不具有疑问语言形式的话语,来提出问题或表示强调。反问可以增强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极大地激励读者的思考和参与。例如: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中,杜甫反问式地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具有生动、自然的表现力。

1.2修辞技巧的运用原则

在修辞技巧的运用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2.1少而精

在修辞技巧运用时,语言的精炼和简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尽量减少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它所依赖的具体语言和形象尽量显现出来。

1.2.2合情合理

我们修辞手法的运用,应该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情性。在修辞手法运用时,需要充分考虑表达出来的内容和背景特点,必须符合不同的情景和语境。

1.2.3献技按纲

修辞技巧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纲领性。在一个完整的诗歌中,需要根据其整体的内容和语言氛围,以及修辞手法的特点和本质,精准选择和运用。

第二节诗歌形式

2.1诗歌体裁

古代诗歌有很多种体裁,包括乐府、七言律诗、五言绝句、词等等。这些不同的体裁,对于语言形式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