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历史名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儒家文化历史名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2页
儒家文化历史名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3页
儒家文化历史名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4页
儒家文化历史名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4曲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规划说明书·PAGE目录一规划背景………………1(一)区域概况……………………1(二)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简介………………1(四)规划修编动因…………2(五)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2二规划依据、原则和期限………………2(一)规划依据…………2(二)规划原则…………2(三)规划期限…………3三城市发展目标………3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一)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剖析…………………3(二)城镇发展条件评价……………4(三)城市发展前景与区域功能定位………………6(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9(五)城市发展布局规划……………10(六)城乡协调发展规划……………15(七)都市区旅游规划………………18五城市性质与规模……………………18(一)城市性质……………………18(二)城市规模……………………19六城市总体布局……………………19(一)城区概况……………………19(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20(三)城市布局结构………………20(四)城市用地布局………………21(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4(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5(七)城市景观规划………………27(八)环保环卫规划………………28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30(一)保护规划的依据与指导思想…………………30(二)保护规划的内容框架与保护范围的确定………………30(三)曲阜名城保护规划……………31八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37九市政工程设施规划…………………38(一)、给水工程规划……………38(二)、中水利用工程规划………39(三)、排水工程规划……………40(四)、电力工程规划……………41(五)、通信工程规划……………41(六)、热力工程规划……………42(七)、燃气工程规划……………43(八)、工程管线综合规划………44十旅游规划…………44(一)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与开发战略…………………44(二)旅游主体形象设计…………45(三)主要旅游区规划…………45十一城市近期建设规划…………46十二城市远景规划………………47(一)规划期限…………47(二)规模………………47(三)布局要点……………………47(四)建设要求……………………48十三规划区范围……………………48十四城市建设管理控制规划……………………48(一)城市用地的控制……………………48(二)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49(三)主要用地控制要求……………………49十五实施建议…………49

一、规划背景(一)区域概况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闻名的中国旅游城市,以礼义之邦、信义之乡著称。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域东部。地处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之间。东接泗水、南邻邹城、北接宁阳、西隔泗河与兖州相望。南北最大纵距为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为25公里。全市土地面积895.93km2,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阜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与平原之比为3:7,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炎帝、少昊徒都于此,黄帝生于寿丘,舜于寿丘作什器。商代前期,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盘庚迁都于殷后,奄仍为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首都。公元前249年(楚考烈三十四年,鲁顷公二十四年)楚灭鲁,始设鲁县。秦代为薛郡治,西汉时期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公元584年(隋开皇四年)定县名为汶阳,596年(隋开皇十六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627(唐贞观元年)年并入泗水,634年恢复曲阜县建制。1012年更县名为仙源,1129年又恢复曲阜县名。1945年底曲阜与泗水并称曲泗县,1946年春曲泗分治。1958年11月将滋阳并入曲阜,1962年初仍按两县原行政区域分治。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2001年底全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4个乡。总人口636432人,人口密度703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5个民族,汉族占99.7%。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3017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2658万元,第二产业349700万元,第三产业297816万元,三次产业之比为11.3:47.9:4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513元。(二)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简介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于一九九五编制完成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城市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孔子研究中心、花园式生态城市。注:省政府批复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轻工、科教为主的旅游城市。·城市规模:近期(2000年)15万人,远期:(2010年)2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2000年)21km2,远期:(2010年)31km2。·城市发展方向近期:以向东发展为主远期:以向南发展为主·城市布局结构以老城区为中心,形成“东工、西文、南新、北林”的十字梅花瓣结构形态。·道路网系统:六横、五纵、一环。(三)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总结与评价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经过八年来的努力,曲阜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南新区的建设,开发区的发展,古城墙的恢复,大沂河的整治,城市道路的建设等,使曲阜市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更加突出。同时,由于认识水平和规划思路的限制,原规划还存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1、对城市发展前景的预测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城市建设内、外部条件发生了改变,原规划未能预见到上述变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因而规划布局上过于拘谨,发展空间受限,规划显得弹性不足,难以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2、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及发掘尚有欠缺。原规划尽管也强化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对明故城、鲁故城的保护,但未从整体保护的思想来认识,规划没有将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特别是对鲁故城、少昊陵、周公庙等文物古迹的保护还不够,没有突出其应有地位。同时,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与城市在功能及空间上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3、规划控制力度不够原规划强调了对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的控制并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其它区域的建设控制明显缺乏力度。如道路红线较为明确,但对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绿线等缺乏有效控制,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也使得建设管理过程中缺乏依据。同时,对各类强制性用地没有进行明确界定,使一些公益性设施用地、公共绿地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四)规划修编动因1、济宁—曲阜都市区的建立,使曲阜在区域中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按照《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在未来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曲阜是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对外形象的门户,并可能成为未来的行政管理中心和商贸中心。这种职能上的变化,必然要求城市在空间与布局上加以应对。同时,都市区的建立也需要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安排。2、华夏文化城建设项目的提出,使曲阜市的旅游文化格局和内涵趋于完善。曲阜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孔子研究中心,世人向往的儒家圣地,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华夏文化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宏扬,同时又为曲阜文化格局与内涵的完善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何结合华夏文化城的建设,构筑曲阜大的文化与旅游框架,彰显曲阜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3、“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十分迫切和高标准的要求,需要在社会经济、城镇体系、城市建设和各个方面加以落实。原城市总体规划虽然对20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指标,但对照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规划应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目标,并在空间上和资源配置上加以落实,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4、曲阜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城市总体布局与规模发生了改变。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必然。曲阜由于其较高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和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而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近年来曲阜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规划不断扩大,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工业区建设用地已不能适应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必须予以应对。5、城市建设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京福、日东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在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也使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加大,使城市向东、向南发展趋势明显,已对城市布局产生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外部条件,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引导和调控城市合理发展,是规划必须面对的课题。(五)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任务依据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布局和“济—兖—邹—曲”都市区发展战略,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创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和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突出历史文化及其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市政设施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花园式生态城市。二、规划依据、原则和期限(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4、《济宁—曲阜都市区战略规划》5、济宁市、曲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二)规划原则1、“区域与系统”原则从山东省、鲁南地区、济宁都市区的角度来分析曲阜市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城市系统与区域大系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研究和制定城市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时,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纳入经济、社会、环境的生态复合体中去,合理、高效地配置各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以人为本”原则充分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为人服务”的城市建设宗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4、“整体保护”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地方文化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所根植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加以传承和发扬。5、“法制性”原则加强规划的法制性建设,提高规划的法制性、灵活性和操作性,适应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三)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10年远期:2003年–2020年三、城市发展目标1、总目标把曲阜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花园式生态城市。2、准则·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和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丰富完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崇尚道德礼仪的亲和型城市。·使捷的交通体系和高效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舒适安定的社会生活空间·优美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3、指标·城市人口 5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 116m2/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28m2/人·人均公共绿地 11m2/人·城市绿化覆盖率 40%·人均道路面积 14m2/人·人均生活用水量 200升/人·日·人均生活用电量 1000千瓦时/年·供水普及率 100%·煤气普及率 90%·集中供热率 85%·电话普及率 50部/百人·大气环境质量 城区达到二级标准 南部新区达到一级标准·污水处理率 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环境噪声平均值 50分贝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剖析1、城镇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济宁地级市现辖2个区、3个县级市和7个县,总面积10685.7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为7,939,5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99,178人,占总人口的25%。总人口中建制镇以上城镇人口约21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7%,将跨入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曲阜县级市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建制镇,4个乡。总人口636432人,人口密度710人/平方公里。济宁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为40万人,已是一个较大规模的中等城市,曲阜、兖州分别为16.2万人和17万人,均为小城市,但邹城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近28万人,早已迈入中等城市行列。尤其济兖邹曲四个建制市之间距离相近,职能互补,长期以来省市将其作为鲁西南地区的复合中心城市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城镇化水平达到27%,说明济宁市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济宁市域城市发展将比以前更加迅猛。2、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山东省中游,但在西部地区及鲁南地区领先济宁市2001年实现GDP总量650亿元,位于全省第6位,前五位的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淄博均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济宁市经济总量仅处于山东省中游水平。而其人均拥有量则降为全省第12位,但在西部地区仅低于滨州226元,在鲁南地区仅低于日照236元,与泰安、日照、滨州构成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二集团。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在全省位次更高,仅次于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处于第5位。曲阜在济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GDP总量在济宁市12个县(市、区)中仅次于邹城、兖州位居第三位,且与位居第二位的兖州差别较小,与位居第四位的微山差距较大,处于第一集团。从人均GDP拥有量来看,曲阜市同样处于第一集团,仅次于兖州、邹城,显著高于位居第四位的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都位居各市县第三位,稳居第一集团。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为今后强化其区域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济宁市在山东西部及鲁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为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将发挥更大作用。3、都市区城镇工业职能实力较强就山东省内而言,济宁市的工业实力比较强,尤其是煤炭和电力等能源工业,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工业如机械工业、医药工业和轻工业等,200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88亿元。这些工业由于自身生产的特殊要求大多集中在都市区范围内。如兖矿集团、鲁抗集团、山推集团等,稳固了都市区的工业实力。就都市区内部来看,济宁市区、邹城与兖州的工业实力较强,曲阜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历史上工业布局较少,工业实力稍弱。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些乡镇也开始有了实力比较强大的工业企业如太阳纸业、菱花集团,同时一些煤矿等大型企业坐落在其乡镇地域也带动了镇域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4、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济兖邹曲为中心的核心层结构济宁市域城市间相互距离较近的济宁市区、兖州、邹城、曲阜2001年总人口为338.9万人,占全市的42.7%,其中城镇人口138.2万人,占全市的57.4%,完成GDP352亿元,占全市的54.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占全市的47.8%。三市二区成为全市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核心,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乡经济整体提高的核心。三市二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为培育复合型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5、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相对较低济宁市域城镇化水平仅为27%,基本上还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根据《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分析研究,1999年全市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比重为53.5:22.4:24.3(全省济南为3-2-1,淄博为2-1-3,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泰安、临沂、枣庄为1-2-3,德州、聊城、济宁为1-3-2属于产业结构最低的一类);2001年,曲阜市城镇化水平为29.35%,略高于济宁市27%的平均水平,在济宁市所有县市中仍然低于兖州、邹城,更低于40%的全省平均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载体,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总之,济宁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基础,但从鲁南地区整体发展而言仍属于比较典型的“小马拉大车”的类型。山东省经济社会和济宁市域自身的发展都需要该地区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二)城镇发展条件评价1、优势条件(1)悠久的历史文化曲阜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孔孟之乡”,是儒学文化的发祥地。“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是对曲阜作为文化圣地的真实写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要看其历史,看其文化,民族精神主要由历史文化来体现。曲阜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作为永恒的财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2)方便的对外交通曲阜市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公路从市区东侧纵贯南北,日东高速公路从市区南侧横穿东西。104国道和327国道分别并行于两条高速公路且在市区交汇,构成了北上京津,南下福厦,东达沿海,西通内地的方便通达的交通骨架,这种交通条件在济宁所有县市区中是独一无二的。从铁路交通来看,南北向京沪铁路与东西向日菏铁路均通过曲阜,两条铁路交汇于西部兖州,日菏铁路在市区东南设曲阜站,铁路交通十分方便。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经过曲阜,这将是我国首条高速铁路,对于强化曲阜与我国两个重要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二个重要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区的联系,加快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3)丰富的资源对于曲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资源,是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名者111处,可谓文物荟萃。主要有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两庙(颜庙、周公庙)、一陵(少昊陵)、四山(尼山、九仙山、九龙山、石门山)、二林(孟母林、梁公林),其中孔庙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三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众多的旅游资源对于加速曲阜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曲阜另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是良好的特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曲阜自古为农桑富庶之地,孕育着众多的名优土特产品。名优特产众多,盛产的曲阜香稻、大果旦杏、矿泉水被誉为“曲阜三宝”,生产的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龙头手杖和尼山石砚被誉为“鲁中五绝”。《史记》、《汉书》都认为鲁地颇有桑麻之业,白色丝绢,质地细薄,被冠以国名称为鲁缟。唐时“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纺织业十分发达。由于曲阜良好的农业条件,光热水土的组合很适合农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生、花生及枣、柿、栗、桃、犁、苹果等干鲜水果都具有很高价值。为二、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还有煤炭资源和建材资源,近期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作用。(4)适宜的自然条件曲阜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从自然条件上看,正处于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而这一地区在山东省而言,水资源相对充足,土地质量相对较高,光热水土的组合宜于多种作物种植,从而为农业生产奠定了自然基础。而农产品资源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纺织、服装、工艺品等多以农产品为原料,这些产业又可以带动缝纫,钮扣、拉链以及其他装饰物等众多行业的发展。其他如生物制药、食品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以农业为基础。可见,适宜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又一个基础。(5)有利的资源整合济兖邹曲是山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这一都市圈将以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四个城市为基础,进行整体功能协调,形成一个实力强大而功能综合的大城市。充分发挥各城市互相靠近,主要功能各不相同的优势,实现区域优势整合。在这种背景下,曲阜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突出的优势,并充分利用其他城市的优势,从而实现快速发展。尤其在济宁曲阜都市区内,这种资源优势的整合,对于都市区各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并且随着这一战略的逐步实施,这种优势将会进一步突出,资源整合后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大。(6)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地区是华北和华东两大经济区的过渡地带,南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北接京津唐经济区,是两个经济区联系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该区又处于东部沿海通往西部内陆的中间地带,是衔接我国东西南北交流的重要地区。从较小的范围来看,本区位于济南和徐州两个大城市之间,同时又是苏鲁豫皖接合部,与各个方向的经济联系都十分紧密,作为东西交流和南水北调的必经之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这一地区的区位重要性将会愈加明显。这些优势条件的组合在鲁南、鲁西地区是独一无二的,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优区位。2、制约因素(1)水资源问题曲阜市水资源在山东省相对富有,鲁西南地区无论是大气降水,地面水,还是地下水,在省内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就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言水资源仍相对短缺。山东省是全国缺水大省,鲁西南地区也是全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南四湖曾出现干涸现象,京杭运河曾一度搁浅。伴随部分地区地面水的污染,加之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虽然科技发展能降低单位经济的用水量,但是水资源仍将会成为制约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随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极大缓解,但曲阜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拟定中一定要注意这一制约因素。所以,曲阜市城市布局要充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2)压煤问题曲阜西部时庄、陵城一带地下煤炭资源具有一定储量,现状单家村煤矿年产煤炭大约在60万吨左右,是兖州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地下资源开发与地上城市建设存在矛盾,济宁市城市发展即受到地下压煤的限制,现状地面塌陷区也是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长期采煤地区的塌陷问题对环境景观也将产生很大影响。城市建设中既要保障资源开发,又要保障城市建设,这是一对矛盾,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统筹安排,既不能限制资源开发,又要减少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3)土地问题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鲁西南地区是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另外,这一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农用土地质量较高,是全省农业条件优良的地区,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而城市建设又是必须要占用土地的,二者又构成一对矛盾。因此城市建设要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使土地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4)发展与保护问题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优良的自然资源,二者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这些资源是不可多得的非再生资源,现已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一定要保护好这些资源,为发展留下持续动力,这就构成部分产业布局的限制条件,凡是不利于资源保护的产业将受到制约。(三)城市发展前景与区域功能定位1、东方文化发祥地曲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东方文化发祥地。古老的东方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背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来大陆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祭祖,他们要祭的一是陕西炎黄二帝,另一个便是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儒学文化在东亚、东南亚具有深远影响。许多游客是专门来中国大陆拜祭孔子的。由此可见,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是举世无双的。从这一角度看,曲阜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文化中心,具有专业影响的国际性城市。2、全国著名旅游胜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1)全国旅游胜地由于曲阜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积淀,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在全国几个著名的旅游区中有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如桂林山水、泰安泰山;有以历史文化背景为特色的如北京、曲阜。曲阜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孔”“四孟”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曲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和旅游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游人来曲阜重点回溯历史、品味文化。在全国几条重要旅游线路上,一条为从北京以历史和帝王生活为主的故城到曲阜以文化和家族生活为主的故城,再到南京以历史和帝王生活为主的故城,最后到上海现代化城市,构成了中国以历史文化为轴线的旅游线路,使曲阜建成全国著名旅游城市成为可能。从这一层次看,曲阜应是打历史文化牌。(2)区域中心城市在济兖邹曲培育山东省第三个省域中心城市是符合全国城市发展基本规律和空间布局要求的。第一,从全国城市空间布局来看,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沪铁路北端京津唐经济区与南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为山东经济区,京沪铁路沿线南部均匀分布着上海、南京、徐州等国家和省级中心城市,北部则有北京,天津等国家级中心城市,中部只有济南一座省级中心城市,其余均为更低一级城市。济兖邹曲正好处于这一地带的中心位置。从区位论角度分析,正是高等级城市影响辐射的相对较弱区域,适宜于新城市生长,也需要有带动区域发展的高等级中心城市。第二,在全国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中,沿京沪铁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为重点布局带,济兖邹曲正是二条重点带的交汇处,这是曲阜的区位优势所在,这种交汇对于加强其本身对东西、南北各方向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与区域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联系,生产力布局交汇点往往是联系的重点区域,往往是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心城市或重要的城市生长点。上海即是我国长江沿岸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布局的交汇点,现今已是我国首位经济中心城市。由此可见,济兖邹曲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3、山东南部城市圈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山东省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省委2003年6月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的基本目标,山东省必须以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步伐和现代化建设。在城市空间布局上重点培育“一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三圈(济南、青岛、济兖邹曲城市圈)”。现状济南、青岛为省域一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范围较大,而济宁作为省域二级中心城市,现状实力较弱,在今后发展中将济宁、兖州、邹城、曲阜作为城市有机整体,按照一体化目标,培育成为鲁南地区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第三个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形成城市圈,弥补山东南部缺乏省级中心城市的不足。在本区培育山东省第三个中心城市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1)山东城市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山东省城市发展总体布局来看,一个重要特点是陆域边缘中心城市中心强度普遍较弱。按照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定义,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均有不同的吸引辐射范围,带动本吸引范围内区域的发展。根据有关专家学者和全省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的研究,在省域一级中心城市中,青岛的影响范围涵盖了威海、烟台、潍坊、日照;济南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淄博、滨州、东营、德州、聊城、泰安、莱芜。省域南部地区与二个一级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广大的南部地区缺少高层次、大规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因此造成山东省陆域边缘中心城市中心强度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较小。根据鲁南地区自东至西分析,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日照不及连云港,枣庄不及徐州,菏泽不如洛阳,尤其是枣庄和济宁南部地区基本上处于徐州市的吸引范围之内。广大的鲁西南乃至鲁南地区缺少强有力的中心城市支撑。鲁南地区的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总面积4526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9%,2001年总人口3016.3万人,占全省的33.4%,而GDP仅为1775.7亿元,占全省的18.8%,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人口511.1万人,仅占全省的22.7%,面积和人口均在1/3左右的鲁南地区尤其缺少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培育济兖邹曲中心城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新世纪区域经济问题就是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是第一产业的市场、服务基地和实现现代化的立足点;城市是第二产业的有效聚集地;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集中点。二、三产业只有集聚,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档次,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服务质量,才能最终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加快鲁南城市发展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山东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从山东省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第一,历史上北齐南鲁即是山东城镇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也是以两种文化为背景的。各部分均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城市历史演进上,济兖邹曲地区的中心地位一直延续。第二,建国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当时全省三大物质批发中心为济南、青岛、济宁。这种物资中心的设置就是充分考虑各自的有效服务范围的结果。随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济兖邹曲展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三,现今日菏带和京沪带又是山东生产力布局的五条产业带中的两条,交汇于济兖邹曲复合中心,为其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第四,济兖邹曲处在多重成长因素的交汇点上,多重因素的交叠,未来必然培育出重要的中心城市。该中心城市将影响济宁、菏泽、枣庄和临沂西部地区,是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对山东省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将产生巨大影响。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脊将由现状胶济带向南延伸成为“L”型。(3)山东省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山东省虽然是我国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经济的地区差距较大,2001年全省人均GDP为10465元,人均超过20000元的有东营和威海,超过10000元的依次有济南、青岛、淄博、烟台、莱芜,9000元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潍坊,基本分布在北纬36度以北、黄河以东的山东北半部。整个南半部和鲁西北均在9000元以下,人均拥有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80%。经济发展的极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加速山东南部的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在山东南部选择经济增长中心或发展极。在山东南部有三个可能的增长极可供选择,一是京九轴与日菏轴交汇处的菏泽,二是日菏轴与沿海轴交汇处的日照,三是京沪轴和日菏轴交汇处的济兖邹曲。济兖邹曲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它的优势是:人文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全国性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交汇点;在均值以下山东各市中,综合经济实力相对最强;与泰安、日照、滨州构成第二集团;近在济南—徐州,远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之间的经济腹地的断裂点附近,具有发展增长的潜力;又在鲁南相对居中的区位,辐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是山东省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4)拓展以青岛为中心的省外腹地的途径海关进出口腹地分析说明,山东省是我国南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北部京津唐经济区之间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的经济区,1997年青岛海关的进出口额占全国的6.41%,腹地面积占全国4.37%,腹地人口占全国8.96%,腹地GDP占全国9.91%。山东省进出口额的94.7%走青岛海关,只有1.5%走天津海关,走其他海关更是微乎其微。而通过青岛海关的货物中来自山东省的进出口占91.3%,来自江苏的占1.6%,来自北京的占1.2%。山东半岛口岸群的货流生成图分成明显的三级地带,山东半岛是货流生成密度最大的地区,其次是环绕着该半岛的山东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再往外是三条较为明显的延伸轴线,分别沿德州—石家庄—太原、菏泽—新乡—沁阳和陇海铁路、德州—天津—北京三条轴线分布。如果山东省港口要拓展省外腹地,那么北部的基地应是济南,南部的基地就应是济兖邹曲。(5)构成山东旅游整体框架的基础山东省著名的旅游资源构成基本骨架为西部“山水圣人”和东部沿海风光。尤其是西部“山水圣人”中的泰山、曲阜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其它旅游资源所不可比拟的,并且均处于山东省中部南北交通大轴线上,以“山水圣人”轴线为骨架又可向周围辐射,构成整体体系,但辐射的基本立足点还是轴线上的中心城市。曲阜是这一轴线不可缺少且无可替代的一环。(6)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农民收入,从保障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市化道路,加快城市化进程。在济兖邹曲发展中心城市,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鲁南地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带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发展的城镇网络,有利于充分吸纳农村富于劳动力,有利于强化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水平,有利于带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在济宁曲阜都市区建设山东省域中心城市,形成山东南部城市圈是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省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该城市圈以济兖邹曲都市区为中心城市,以鲁南地区为腹地,以现状四个城市为依托,以泗水、宁阳、汶上、嘉祥、为第一圈层,以东平、梁山、巨野、金乡、鱼台、滕州、平邑为第二圈层,以菏泽、枣庄、临沂为第三圈层,以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为通道,形成西辐射菏泽,南辐射枣庄,东辐射临沂的鲁南城市经济区。该城市圈向东加强与青岛、日照的外向型经济联系,向西扩大对西部地区的辐射,成为承东带西的中转点。4、济宁曲阜都市区的政治、历史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1)政治中心东迁的历史必然济宁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延续性。从历史上看,济宁地区的中心城市总是随着本地区对外交通联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迁移。商周秦汉时期是济宁地区城市的兴起和早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曲阜延续一千多年一直是区内的首位城市和政治中心。曲阜作为鲁国的首都,政治地位较高,而鲁国正位于咸阳—洛阳—大梁—齐鲁这一中国政治经济轴心地带的东端。本区最早的人工渠道——荷水沟通了济水和泗水,加强了鲁国同西部发达地区的联系。这种西向联系是当时域外联系的主要方向。曲阜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它处在鲁国对外交通的门户出口位置密不可分。此后,黄河泛滥,战乱频繁,本地区的城市发展陷入低潮。由南北朝开始,位于曲阜以西的兖州,因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城市地位稳定上升而取代曲阜,兖州接近泗水与桓公沟所构成的南北水上通道,较之曲阜有着更为优越的控制水上交通的位置,这种情况从魏晋南北朝后期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约五百多年的时间。到了元朝,大运河北线东移通过济宁,推动本地区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由于济宁段运河在整个运河航运中的重要性,济宁成为运河管理的中心,行政地位上升。行政中心的高消费阶层促使济宁的商业服务业有了很大发展。便利的运河水运和陆上交通,又使济宁成为各种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手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济宁城市职能的不断叠加扩充,使济宁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首位政治中心和工商业城市,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进入近代,大运河交通趋于衰落,津浦铁路和兖济支线等铁路交通的兴起,兖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相对上升,济宁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济宁目前的地位主要是因长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地级行政中心的所在地而得以维持。很明显,对外交通条件的变化对本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进入21世纪,我国东部沿海交通主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京福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都在都市区东部境内通过,并在曲阜东留有出入口和车站。横贯本区的日东高速公路也在曲阜境内与京福高速公路相交。曲阜势必成为济宁地区对外经济联系的新枢纽,在曲阜一带南北交通和东西交通的交接部形成新的城镇生长点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曲阜必将成为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城市的政治中心。济宁市政治中心必须东移才能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此从长远来说,济宁地区的中心城市从现在的济宁迁移到曲阜有其合理性,也称得上是历史的必然。本区域的中心城市从曲阜到兖州,又从兖州到济宁,将来又要从济宁回到曲阜是随交通条件中变化的必然。通过前述城市发展条件的分析,曲阜作为都市区历史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无须论证的。随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济宁城市体系在历史文脉上已形成有机整体,现状各有不同主导职能。曲阜是济宁都市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济宁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山东南部城市圈的政治、历史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2)影响都市区未来城镇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影响都市区未来城镇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的变化,京福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和规划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以及新机场和核心城市之间的快速干道将来对城镇空间和职能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东部的曲阜会成为集聚中心。二是新的政治中心的建设,行政管理中心放在哪里,经济发展的重点也会跟到哪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济宁地级市行政管理中心东迁,对曲阜城市发展起到刺激性作用。三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建设,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主体工程——中国“华夏文化标志城”确定在九龙山地区建设,这一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将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曲阜向南发展,邹城向北发展,三者成为相互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又形成了曲阜市快速发展的刺激因素。四是塌陷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把环境整治和工矿城镇的产业型、旅游开发、推进城市化进程都联系到一起,避免单打一。这一过程会带来人口和经济的重组,对区域城镇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从前述影响未来都市区城镇结构的因素来看,曲阜将最具发展活力;未来统领都市区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将是曲阜。曲阜将发展成为都市区复合中心的中心区,与济宁、兖州、邹城及有关小城镇形成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将曲阜市做大做强,培育成为都市区的中心。(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经济发展战略曲阜市经济发展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的,着力实施城市化、科教兴市、文化历市、工业强市战略,以抓好载体建设为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继续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也相应提高。而这种提高带来的是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根据这种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曲阜市要在稳定发展各产业的基础上,压低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规划期内要保持在10%以下,相应提高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尤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次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化依托的是非农化,只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支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以曲阜市经济发展要压缩一产、强化二产、促进三产。(2)要努力培育企业集群。企业集群是围绕特定的产业或产业门类,在一个地理空间形成相关的企业和机构的集聚,并发生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组织。这种产业组织是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所不可缺少的。其基本特征是:①具有很低的创业门槛,由于高度的专业化使技能的学习变得简单化;②很低的技术创新成本,所有技术创新都是协作创新、分散创新、风险分散;③低污染的产品结构,分离式的生产环节;④极高的劳动生产率;⑤极高的外向度;⑥高度的市场适应性。曲阜市有些小城镇经济发展也具备了企业集群的雏型,王庄的酒容器生产就是企业集群的开始,但这些目前仅仅是生产规模较大,其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程度还不够高。曲阜市在今后经济发展中,要进一步培植企业集群,各城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市场效益的特色小城镇。(3)要以旅游业为龙头,放开搞活第三产业。曲阜市的旅游资源是全国全省都具有优势的,在济宁市亦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曲阜经济发展要坚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建成都市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坚持以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首先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确保文物和自然景观安全,保持旅游业具有强大活力和持续动力。二是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与建设。三是在旅游经济与会展经济结合上取得新突破。努力搞好假日旅游、休闲旅游,提升曲阜旅游品位。四是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在“吃、住、行、购、娱”上下功夫,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五是加大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优势,努力拓展第三产业的领域和空间。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推进房地产、物业管理、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咨询、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2、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根据前述综合分析,确定曲阜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鲁南中心,重心东移,一体化建设;文化立市,产业带动,强化旅游业;环境优先,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将曲阜市、济宁市放到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现实需求,客观确定济宁市、曲阜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建设鲁南中心城市这一总目标,选择各方面发展条件较好的曲阜作为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实施都市区重心东移,将济宁、兖州、邹城、曲阜按照一体化目标建设成为山东省第三个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都市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现状资源和各种优势条件,重点打历史文化牌,围绕世界儒学文化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坚持文化立市,实施产业带动,加速经济发展,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发展旅游业。都市区建设首先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形成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都市区要按照一体化建设进程,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并实现资源共享。3、城市圈发展战略山东南部城市圈是山东省未来三大城市圈之一。该城市圈是鲁南地区继胶济带两个城市圈之后的第三个城市圈。其发展既要与胶济带强化联系,又要有所分工。其发展战略为“一个中心,三级结构,二条轴线,有机整体”。即以济兖邹曲为城市圈一级中心,以枣庄、菏泽、临沂为城市圈二级中心,其余县(市)为三级中心,各小城镇为组成部分;以东西、南北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公路为城市圈中心城市对外辐射轴线,将济宁、枣庄、菏泽、临沂联系成为有机整体。4、都市区发展战略济兖邹曲都市区是鲁南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以二区三市组成复合中心,按照一体化战略形成复合型的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中心城市。以复合中心为基础,加强对外围的交通联系。其发展战略为“优势互补,职能各异,相向发展,一体化建设”。即原四个城市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突出主导职能,按照组织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目标,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带动鲁南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复合中心实施行政中心东移,各城市间相向发展,首先取得空间布局一体化,以强化行政中心地位。5、曲阜市城市发展战略曲阜市将建设成为都市区的政治、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发展战略为“依托区域,突出重点,强化旅游,保护资源”。即充分依托建设鲁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将城市发展放在鲁南地区大区域内,突出城市的中心定位,尤其要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外围,突出发展几个旅游点;城市发展一定突出旅游业,并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6、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强化城镇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战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都市区发展应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中心,成为全面提高城乡经济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中心。曲阜市应以蔬菜、林果、桑蚕、中药材、畜牧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突破,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农业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五)城镇发展布局规划1、济兖邹曲一体化建设规划济宁曲阜都市区按照组织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目标,形成济兖邹曲复合中心都市区。四个核心城市互相靠近,功能互补。(1)一体化建设的内涵组建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四个城市的一体化建设。山东南部应该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在这里成长出一个足够大的城市的原因在于导致大城市发展的一些要素或优势在这里被分散在附近几个点上,而没有集中在其中某一个城市。单凭济宁的政治中心,兖州的交通枢纽,邹城的煤炭,曲阜的文化旅游都不足以单独形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大城市。但是如果有一种机制把这些近在咫尺的优势组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城市发展力量。一体化即商品和要素跨区流动的额外成本接近于零。即一体化目标是商品和人才、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要素在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四个城市之间的流动要象在一个城市那样,不因为流动要跨越行政边界而增加额外的成本。具体到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城市,要采取“统一规划起步,经济整合为主,基础设施先行,管理操作创新,行政组织跟进”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共同受益、效益扩张、带动全局”。(2)都市区的性质定位“济宁曲阜都市区”的性质定位相当于确定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多方面因素。第一,它不是单中心或首位型的,而是多中心组团式的。第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本都市区更具优势的资源,要突出它在都市区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虽然煤电是都市区现在专业程度最高的产业部门,但是,都市区总体上不应该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型为主的城市。因为煤炭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总有尽头;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煤炭开发利用的市场前途并不稳定;煤炭的产业形象也有待改善。因此应及早探索产业结构的重组。第四,煤炭是目前开发强度最大的矿产资源,它不应是“有水快流”掠夺式的、留下种种后患的开发,而应该是有计划、有控制、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度开发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下与地上的关系不应该是由地下资源一票否决式的关系,应该是地下开采兼顾地面城镇、乡村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协调的关系。第五,四个核心城市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已有相当的基础,特别是机械、化工、纺织、食品工业有一定的区域性作用,因此都市区属于综合性多功能的性质。第六,都市区主要职能的影响范围是多层次的,孔孟历史文化旅游及儒学研究是世界级的,煤电、机械等工业是大区级的,金融、商贸、交通、文化是鲁南或鲁豫苏皖交接部区域级的。综合分析,济宁曲阜都市区的性质为:中国的儒学文化城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鲁南地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复合中心城市。其内涵包括①“中国的儒学文化城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是都市区的第一重要职能,是具有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专门化职能;②“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都市区的第二重要职能;③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城市,包括了金融、商业、交通和工业职能;④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是这个综合性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能。“现代工业”,既包括了煤电业,又不仅仅是煤电业,意含着应该鼓励煤电业以外的多种工业的发展,但是所有这些工业都应该是符合现代工业体制和清洁优美的,不是污染严重的;⑤这个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多中心结构的复合城市。(3)都市区组织管理一体化都市区组织管理一体化就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政治中心东移至曲阜,通过行政手段把济宁、兖州、邹城、曲阜组合到一个政治实体之下,使现状四个城市的优势相互补充,形成区域中心城市。(4)都市区基础设施一体化①建成立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及公交同城化;②都市区内建设220千伏大双环电力网,形成供电系统一体化;③实现都市区居民储蓄存款通存通兑,票据同城交换和电子联行异地转帐“当地通”,实现金融同城化;④建立都市区大型动态数据网络平台,建设都市区门户网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建数字城市;⑤四市间网话变市话,实现通信同城化;⑥重组四市广播电视力量,建立大都市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⑦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区大型社会公共设施,如大型体育设施、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实现社会公共设施共享;⑧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煤炭塌陷区和都市区内河流水系及绿色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⑨统一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共同治理区内水污染;⑩统一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收集、转运点,实现城市垃圾综合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eq\o\ac(○,11)统一规划都市区核心区土地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和效益。(5)都市区生态环境一体化都市区要按照“生态都市区”的目标建设,包括高质量的环境状况,高效益的转换系统,高效率的流转体系,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和高质量的人文环境。(6)都市区经济一体化①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形成四城市间的横向经济网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收益,从而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建设成为能够带动鲁南地区发展的中心城市。A、建立起四城市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资源收益。B、建立起四城市各有特色又相互补充的商品流通市场和服务市场,提高第三产业经济地位,以增强经济活力。C、建立起四城市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系统,形成内部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网络,以增强四城市经济的整体性和抗风险能力。D、增强企业活力,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以应对中国加入WTO后必将出现的外部冲击。E、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变自然资源依赖型为技术、人才、信息主导型,以利于加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市场竞争。②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战略A、限制发展的行业限制发展的行业主要是低附加值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包括煤炭、电力、化工和造纸。政府应对这些行业中的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对大中型企业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征收环境税,并不再批准新建企业。B、鼓励发展的行业鼓励发展的行业应是那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都好且附加值高的行业,如旅游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服装、轻工、耐用消费品等最终产品的加工业。对于这些行业政府应在金融信贷、税收、工商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源向这些行业流动,使之成为政府税收、居民收入、劳动就业的基础。C、自由发展的行业除限制和鼓励发展的行业之外,其它都属于自由发展的行业。这些行业主要由市场去选择。中国加入WTO之后将全面对外开放,在外来资金与产品的冲击下,国内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必然要作相应的调整。2、经济发展布局(1)都市区经济空间布局都市区经济空间布局总体上分为二种景观,一是济兖邹曲复合中心以外的各县,这种空间景观内的经济布局以据点式为主,其中城镇为据点,以非农产业为主,外围为区域,以农业为主。其非农产业要尽量集中布局在各级城镇,尤其是第二产业一定要进入工业园区,第一产业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都市区经济空间布局的第二种景观是复合中心内部,首先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包括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和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资源,京沪铁路以东地区以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严禁布局污染工业和重工业,曲阜与邹城构成旅游中心,二者要相向发展,中间以华夏文化城相联系,构成都市区旅游主体,进一步向周围辐射。兖州与曲阜作为其他第三产业布局中心及交通枢纽,可以建成以交通、信息为主的物流中心,曲阜则建成教育中心。重化产业放在济宁市区东部。普通工业布局兖州放在南部,与济宁相向发展,曲阜与邹城放在西部。曲阜在陵成、时庄以西与兖州结合建设工业区。四城市之间以第一产业相分隔,第一产业以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既能旅游,又具有经济效益。(2)曲阜市经济空间布局曲阜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布局特点展现出的是圈层式结构,市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水平最高。外围7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次之,对中心城市的依存度高。边缘3个乡镇则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这种布局特点体现了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根据这种特点,规划将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按照圈层式经济布局模式,结合经济区域的划分,引导经济发展走健康快速发展之路。①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规划的曲阜市区,含市区扩展后包括的现状小雪、陵城、时庄、防山、息陬,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中心城市的具体体现和载体。该区经济发展主要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要求,充分利用其作为曲阜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都市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中心、政治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二、三产业。第二产业要与城市性质职能相吻合,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第三产业要结合城市开发建设时序,积极发展旅游业为主的中心城经济,建成都市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尤其是小雪要结合九龙山风景区开发和华夏文化城建设,建成曲阜与兖州之间的重要节点;同时加快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工程、饮食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发展;各种工业品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旧货市场,各类专业市场均可在此布局。该区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②内层圈内圈层包括与市区相连的姚村、王庄和南辛3个乡镇,是中心城市辐射扩散的第一区域,远景已在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随中心城市的扩展,将成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应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规定实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合理布局、集中建设。该区域乡镇驻地作为非农产业发展的集中地,集中发展二、三产业,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在此集中布局,其产业构成可与中心城市有机协调,作为市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可以结合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加快自身发展;另外,各区可以大型市场、城市服务业为主,有条件的积极发展新兴房地产业。这一圈层内非农产业外围用地则以城郊型农业为主,其发展要以高产、优质、高效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为主,并可结合旅游业发展观光农业,要大力膨胀农业基地规模,培植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城郊观光型高效农业产业带。③外圈层该圈层包括市域外围的董庄、吴村2个乡镇和泗水的柘沟、杨柳、金庄3个乡镇,是中心城市向外围辐射扩散的第二层次。该圈层的最大特点就是兼具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共性与特点。这一圈层的经济发展既要考虑中心城市的吸引与扩散,尤其与中心城的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又要为周围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基础服务。小城镇驻地以发展非农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适合当地特点的食品、建材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发展首先要结合石门山、九仙山风景区开发重点发展旅游业,并要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生活服务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服务,形成完善的第三产业结构体系,为居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空间环境。这一圈层内除5个乡镇驻地以外的其余地区,仍以大农业为主,建成市区以奶、肉、禽、蛋、水产品为主的鲜活副食品基地和大路蔬菜基地,并间有一般农作物种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要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手中集聚,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逐步进入非农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现状、城镇服务范围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区域划分为一大三小四个小经济区,南部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综合经济区;北部以铁路为分界线,东侧以董庄-柘沟为依托,重点开发石门山风景区和大农业;西侧以吴村为依托,重点开发九仙山风景区和大农业及农副产品集散,市区西部以杨柳-金庄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1)中心城市职能概述①兖州与曲阜对外交通中心兖州是铁路交通枢纽,即使将来通过曲阜的高速铁路开通,也以高速通过型为主,在曲阜中转的量有限,因而将来兖州仍然是铁路中转的中心,未来的地位不会动摇。曲阜则是京福、日菏两条高速公路的交叉点,未来高速铁路的出口也放在曲阜,又有机场,因而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对外交通的节点。兖州、曲阜两市作为未来大都市区的门户,应搞好形象建设,并规划建设好内外交通的衔接。②曲阜与邹城旅游中心曲阜、邹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又有较高的知名度,必然成为未来都市区的形象,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而未来邹城煤炭塌陷地治理,建设煤炭主题公园等项目将更进一步增强邹城旅游的吸引力。九龙山拟建的华夏文化城会进一步把曲阜和邹城联系起来,并通过位于四个城市中心的“绿心”把全市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从曲阜、邹城辐射全市,实现旅游资源的统一开发,共同创出旅游名牌产品。两城市要防止污染性工业的发展,加大服务业和流通业的比重。③济宁与兖州加工工业中心济宁和兖州具有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兖州便利的交通条件,会促进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现状兖州是全市工业发展最好的地方,虽然随着交通地位的上升,曲阜加工业的地位也会上升,但是也不会代替现在济宁和兖州的位置。尤其是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还有可能促进这里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更加巩固二者的地位。济宁开发区应发展高科技的新兴产业,而兖州则注重民营和中小企业有特色的自由发展。④邹城能源动力中心兖矿是国家效益最好的煤矿,而邹县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再加上里彦电厂,邹城作为济宁市和鲁西南能源动力中心的地位在未来几十年是不会动摇的。但邹城必须搞好环境治理与建设,防止能源工业对旅游资源造成的影响与损害。⑤济宁商业、金融和通信中心济宁是现状的金融和通讯中心,也是商业等级最高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还会有进一步发展,限制因素是它不在主要对外交通线上。曲阜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全部建成后,也会带动商业、金融和通信业的发展,但短期内难以取代济宁的地位。政治中心东移后,有可能在都市区东部形成新的中心,出现双中心并存的格局。⑥曲阜历史文化和政治中心通过前述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和功能地位的分析,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是无可取代的,随济宁行政中心的东移,曲阜还将成为都市区的政治中心。(2)城镇职能结构曲阜以其自身优势在都市区的定位是历史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中心和交通枢纽,未来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商业金融和通信中心。曲阜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向着无污染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的综合性中心城市方向发展。城市今后主要向南发展,与邹城取得呼应。济宁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发展成以医药化工、机械工业为主体,文教科技、金融、房地产、咨询等第三产业发达的经济中心,带动西部各县发展。城市主要向东发展新城。兖州是以农业机械、轻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商贸流通业发达的交通枢纽。其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西向南,与济宁取得呼应。邹城在能源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化工、食品、建材等产业,力争把高度专业化的能源基地转变为能源工业、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发达的综和性城市。城市适于向北发展,与曲阜取得呼应。在济宁曲阜都市区整体职能结构规划指导下,曲阜市域城镇发展应形成有机职能结构体系,即单个城镇的职能发展纳入到区域城镇职能结构中,以达到综合效益最优。根据曲阜市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确定城镇体系职能等级分为2级,职能类型分为4种类型(表1)。曲阜市区(含规划进入市区的防山、息陬、小雪、陵城、时庄)在现状本市域范围内为一级中心,是区域的综合中心。表1曲阜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镇名称工业职能构成职能类型王庄造纸、机械制造工业主导型、农业产业化基地董庄建材、工艺品制造工业主导型、旅游开发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吴村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姚村机电、化工、建材工业主导型南辛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柘沟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杨柳农副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基地金庄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型市区规划建设区外围5个乡镇和泗水县3个乡镇,充分依托中心城市,以城市总体布局为基本框架,发展成为市区外围的功能组成部分。从职能类型来看,以工业带动型小城镇和旅游开发基地为主(表1),商贸流通型、农业产业化基地等各类小城镇职能类型均备,与市区形成有机结合的职能结构体系,是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8个小城镇的职能等级为二级中心,是该地域范围的小的服务基地。北部由于铁路的分隔,东西各以董庄和吴村为依托,作为农业产业化基地,东部重点开发石门山风景区,西部重点开发九仙山风景区。各城镇根据其工业发展的现状基础和未来潜力,规划其工业职能构成(表1)。这些职能仅是对其发展优势的总体概括。从都市区及曲阜市的总体要求来看,规划工业发展应杜绝污染较大,耗水较大的企业,以保持该地区良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不受损坏。鼓励围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他工业企业可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主选择。4、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1)总人口预测济宁市和曲阜市近年来人口增长比较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4-6‰。根据现状人口年龄结构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估计到2020年前仍将维持这个速度,之后开始缓慢,2030年后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据此应用综合增长率模型进行总人口预测,公式如下:Pn=Po(1+r)n式中Pn为预测年末人口,Po为预测基年人口,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5‰,n为预测年限,自2001-2020年为19,计算得2020年济宁市总人口可由现状794万人达到873万人,曲阜市总人口可由现状63.6万人达到70万人。曲阜规划建设成为鲁南城市圈中心城市的重要部分,市域范围有所扩大,并将有大量机械人口迁入,预计机械人口迁入量可在30万人左右,这些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都市区内,故济宁市总人口不会有较大变化,曲阜市总人口可达到100万人左右。(2)城市化水平预测山东省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由于济宁市现状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整体水平,预计可达到47%左右,随鲁南城市圈的建设,济宁市的城市化进程一定要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到2020年可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预计为60%。(3)城市人口预测根据预测的全市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可得济宁市2020年城市人口约为524万人。(4)城市规模结构规划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将发展成为山东省第三个省域中心城市,根据现状发展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其人口规模可达210—250万人,其中济宁70-80万人,曲阜50-60万人,邹城40-50万人,兖州40-50万人。曲阜市域小城镇姚村、王庄、南辛远景将进入市区,吴村、董庄、柘沟、杨柳、金庄人口规模可在1-3万人之间。5、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是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它代表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反映了城镇体系发展的空间形态。山东省将形成济南、青岛、济兖邹曲三个城市圈,济兖邹曲城市圈的空间布局为“一个中心,二条轴线,三级结构”。都市区空间布局为“济兖邹曲菱形复合中心,交通干线向外围辐射,泗水、宁阳、汶上、嘉祥为紧密圈层,东平、梁山、巨野、金乡、鱼台、滕州、平邑为外围圈层,沿轴线向外辐射”的点轴结构。曲阜市城镇体系发展布局根据现状特点,规划采用“据点式”布局模式,形成“一城双圈、一心三区”空间布局结构。曲阜市区和与市区规划连为一体的南部的小雪,西部的时庄、陵城,东部的防山、息陬为规划的“一城”,是区域中心;北部的姚村、王庄和西部的南辛作为外围“双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