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预习:1、标划出段落序号,共29段2、海伦假想的三天光明在哪些段落?3、标划出体现海伦精神世界和人格的词语、句子,深入了解海伦其人。4、标划出不懂的句子,就你的疑问提出具体的问题。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对精警语言的感悟能力。2、领会本文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语言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课时:1教学方法:速读、品读、点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ppt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在凄凉、哀婉的二胡独奏曲中,导入:我们正在欣赏的是生活于旧中国的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它的曲调时而婉转悠扬,时而伤感怆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似在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似在诉说着他的坎坷经历、悲惨命运、凄凉心境。我们很难想象终年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曲子唱出了盲人的悲凉人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很难体会盲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更难以想象盲人能够做出超凡的成就,可是,奇迹就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海伦凯勒。Ppt1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Ppt2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卓越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探访她的心灵,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板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整体感知全文共有29个自然段,请用一分钟的时间标出。怀着对光明的无限向往,海伦•凯勒写下了假想中的三天光明生活,哪些段落是?(6——28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一)1-5段(二)6-28段正文,假想的三天光明生活1、第一天(6——12段)2、第二天(13——21段)3、第三天(22——28段)(三)29段结论三、走进海伦的三天光明,了解其人。问题探讨:(一)这三天的光明,海伦是怎样安排的?我们来概括一下三天的活动,看海伦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在仅有的三天光明里,海伦最重视的、最渴望了解的、最关注的是什么?学习活动:填写表格时间活动活动分类第一天白天看老师、朋友、小狗、房间、书籍、森林、田野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夜晚回忆第二天白天看曙光、参观纽约自然博物馆、首都艺术博物馆了解人与自然的历史夜晚整晚都在欣赏戏剧第三天白天看黎明、游览纽约城(从帝国大厦——第五大街——公园大道——贫民窟——工厂——儿童公园——外国人居住区)当前的日常世界夜晚看热闹有趣的戏剧Ppt交流展示对三天安排的理解。四、深入海伦的内心,了解海伦其人。中心问题探讨:1、从这三天的安排中我们看到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她有一颗怎样的心?2、你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句子,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步骤:(一)第一天(6——12段)从第一天的安排中我们看到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她有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讨论引导品读1、ppt品读一:朗读的第7段,品味红色字,为什么长久地凝视老师的脸,从作者的凝视中体会出她对老师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吗?(提示:从文中探寻她的感情,而不是凭空想象,看作者在下文所作的解释)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假如我有视觉从事这么使人着迷的研究,该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听说,对于你们有眼睛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着迷”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如果海伦有视力,她会怎样工作,你能找个词说一下吗?(痴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孜孜不倦、如饥似渴、沉醉、魂牵梦萦)2、朗读:19段,重读修饰词,读出人物情态,从海伦对剧中人物的想象,你体会出海伦对于看戏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兴致盎然、热切希望、向往)3、你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句子,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如:(1)“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怎么理解?(2)我听说,对于你们有视觉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3)“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首都艺术博物馆,它存放着美的钥匙”,“美的钥匙”指什么?4、朗读:“所以,在我虚构的重见光明的第二晚,我没有睡成,整晚都在欣赏戏剧”(和海伦共同沉醉一回)5:小结:在博物馆,在剧院,我们看到海伦热爱知识、积极探索自然、热爱艺术的火热的心。(三)第三天(22——28段)海伦把第一天,献给了她身边的给予她温暖和鼓励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亲密朋友,第二天献给了博大的宇宙自然和伟大的艺术,珍贵的仅剩的第三天,海伦为什么献给日常世界呢?从中我们看到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学生讨论1:在第五大街,海伦想象自己会对什么感兴趣?(色彩)她还想象假如自己有健康的视觉的话,还会对什么感兴趣?(服装款式)这反映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热爱生活,同类联想,引导思考:《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看到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经历了连续的狂风骤雨之后,仍然傲然的挂在藤枝上,让苏艾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要一面小镜子,坐起来看苏艾煮东西;之前却万念俱灰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琐细的事务,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往往反映着她的精神面貌。无穷的乐趣和幸福就蕴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们也同样充盈着我们的内心。珍贵的有限的光明时刻,海伦没忘记以幸福的乐观的态度拥抱生活。2、从以下三个句子,我们看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看到他们的笑颜,我感到快乐;看到他们的严肃的决定,我感到骄傲;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不禁充满同情。”(善良)“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以便能够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人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关注世人生活、关注社会)“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有些则极其凄惨,令人伤感。对于后者,我决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直面苦难)五、俯察文本一:感受海伦的人格魅力。1、现在我们游历了海伦三天的光明生活,发现离海伦的心灵越来越近了。现在让我们跳出文本,以俯察的角度感悟海伦,你觉得海伦有哪些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PPT她坚忍,能够直面苦难、超脱苦难;她善良,她有一颗爱老师、爱朋友、爱生灵、爱世人的博大的爱心,用自己的真挚的爱心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她上下求索,追寻着美、追寻着友爱、追寻知识、追寻崇高。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海伦•凯勒才能在黑漆漆的黑暗中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这是人类迈向未来的精神。而只要这精神还存在,海伦•凯勒的名字就不会被遗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将为人们所珍视。正如罗斯福夫人为海伦的《我的生活故事》写的前言所说:“这个故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的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人们将会把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上,铭刻在历史上。如PPT群像、个像:贝多芬俯察文本二:海伦为什么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自己对光明的渴求,表达自己微笑面对命运,在厄运面前不屈服,急欲打开视听窗口与外界交流的愿望;对世人的劝诫。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