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内战烽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内战烽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内战烽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内战烽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内战烽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课题第17课内战烽火执教者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生动讲述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中双方激烈斗争的场面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认识。2、通过讨论、辩论和回答问题等形式,培养学生探索性和合作性学习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重庆谈判2.挺进大别山。教学难点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战局发生变化、由守转攻时机成熟教学手段搜集多种影音、图片资料,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上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日本投降”和“延安人民欢庆胜利”图片、“战争造成的衰败景象”图片【讲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以中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当时放眼我们整个中华大地,除了胜利的狂欢,更多的是衰败的经济,凋敝的民生,流离失所的人民。这时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进行国家建设。但是蒋介石却发动了内战,再一次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战争的深渊!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学习第17课《内战烽火》。学生根据图片资料进行思考,回答问题。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新课学习一、重庆谈判二、战略防御阶段(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三、战略反攻阶段(挺进中原和其他解放区的战略反攻)第一篇“山雨欲来风满楼”——重庆谈判1、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讲述】八年的抗日战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中华大地充满了希望,各党各派和人民大众都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以及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国,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有哪些设想?【多媒体展示材料】【提问】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局势怎样?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和平、民主独裁、内战和平、民主独裁、内战矛盾矛盾中国人民代表共产党国民党(蒋)代表中国人民代表共产党国民党(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扶反美国扶反美国【讲述】显然,国民党蒋介石和美国政府的设想与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内战不可避免,烽火必定再燃!【多媒体】美国扶蒋反共组图【提问】(1)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2)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他的殖民地【多媒体展示】材料:“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提问】内战方针既已制定,蒋介石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打了什么如意算盘?【总结】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其真实意图是: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那就可以把蓄意制造内乱、不愿和谈的罪名加在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重庆,蒋介石就可以趁机进行内战部署。蒋介石耍的就是“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提问】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那么你认为毛泽东应该去还是不应该去重庆谈判呢?【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局势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但还是决定去。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过渡】为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毅然踏上了飞往重庆的飞机,赴重庆谈判。【多媒体】播放视频《重庆谈判》【多媒体展示】“挥手之间”图片、“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的合影【归纳】毛泽东的到来令整个山城为之沸腾,一些民主人士也称毛泽东敢冒风险来重庆,是“一身系天下之安危”、是“弥天大勇”。毛泽东的到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也赢得了民心。可以说,战争还未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已略胜一筹。经过43天唇枪舌剑的交锋,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也使国民党在发动内战时政治上陷于被动。【多媒体展示】重庆谈判小结【总结过渡】“双十协定”的签订为蒋介石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1946年6月,蒋介石自认为一切准备就绪,不顾人民的和平、民主的要求,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与此同时,也向其它解放区发起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第二篇“煮豆燃萁相煎急”——全面内战爆发【过渡】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多媒体】《国民党全面进攻形势示意图》我们先来看一看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1、战略防御【多媒体】《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表》《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提问】从前面的材料及这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讯息?【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通过表格不难看出,国共力量悬殊较大,因此战争一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形势极其严峻,敌人在大举进攻,我军处于防御阶段。从1946年6月——1947年2月,解放区军民采取以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针,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积极作战,歼灭敌军70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过渡】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元气大伤的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讲述】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敌我军队人数比例是10:1,那么面对众寡悬殊,中共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呢?【多媒体展示】毛泽东转战陕北图、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主要有四大战:沙家店、青化砭、羊马河、璠龙镇。)【总结】在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的西北解放军经过青化砭等战役,经过5个多月的辗转作战,共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与此同时,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全歼美械准备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多媒体】“战争形势的变化”——1947年夏,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过渡】经过一年的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被大量消灭,同时,人民解放军的力量迅速壮大,党中央根据战争态势及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制定了新的作战方略:人民解放军则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第三篇“尖刀刺入敌胸膛”——挺进大别山【多媒体】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提问】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将中原地区作为主攻方向?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页小字部分后回答。因为大别山地区敌人兵力空虚;同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多媒体】战略反攻形势简图【指图解说】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力量弱,刘邓大军像尖刀一样插入敌人的胸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提问】P85动脑筋: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总结】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以挺进大别山为先声,其他解放区军民也转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多媒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组图【讲述】从片中我们看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非常艰难的。那么刘邓大军历尽艰辛,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挺进大别山,靠的是什么?(顽强的意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的必胜信念。)同学们说的很好,“狭路相逢,勇者胜”,取胜靠的就是不怕牺牲的勇气和胆略。重庆谈判中毛泽东也表现出了这种“弥天大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面临许多困难,我们也一定要有勇气面对并战胜它们。【提问】为什么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总结】1.共产党的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2.解放军官兵的英勇作战。3.广大人民的支持。4.国民党失道寡助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激发学生思考抗战胜利后中国局势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美帝国主义副将反共政策的实质生观察地图和阅读教材得出结论生交流讨论回答学生仔细观看视频材料,根据材料和教材回答问题。学生阅读《双十协定》的有关规定。引导学生结合图表分析内战初期的形势。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的情况,并得出结论“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阅读材料并找出结论:我军进入战略反攻根据地图和教材的小字部分,交流讨论知道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在中原地区的原因。关注学生已有知识,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承接性。通过图片投影增强知识的形象性,加强记忆和理解,并学会解读地图。通过学生讨论和师生对话,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互助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和影视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观察图表、分析表格内容,使学生学会解读表格材料的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与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反思,并据此好奇心积极学习比较枯燥的知识。通过教材中动脑筋,让学生及时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归纳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阴谋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在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扶持下,公然发动内战,与人民为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失败后,以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逐步走向胜利。板书设计一、重庆谈判1、背景:①美蒋阴谋发动内战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③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应邀谈判2、概况:时间:1945年8月地点:重庆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二、战略防御——转战陕北1、内战爆发:时间:1946年6月标志: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2、转战陕北: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取得节节胜利三、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1、标志:1947年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开辟大别山根据地2、影响: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和真实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图片和材料的阅读理解,培养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但其知识的连贯性、发散思维和学科的迁移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加以“导”,引导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本课教学目标明确,环节紧凑,课件设计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知识点的拓展延伸,紧跟学生的生活实际,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对于达标检测题目,题量适中,难易适度,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总体参与度高,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热情,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详略得当,是一堂成功的新授课。第17课《内战烽火》这节课内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过渡,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节课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和平——内战、民主——独裁,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习这一节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进步的历史观。评测练习1.右图漫画的题目为《窃贼和他的老板》。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抢占、独占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发动反共内战。你认为支持他的“老板”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2.1945年8月《新华日报》重庆报道:“待望的人终于到了!机门才开,就是一片鼓掌的声音。毛泽东!坚强地领导着中国人民为抗战、团结和民主而斗争的人,就站在大家前面了!一片光和摄影机发动的声音,赫尔利大使陪着毛泽东下机,接着是张治中将军和周恩来、王若飞同志……”。这篇报道记录的历史事件是()A.长征三大主力会师B.中共七大召开C.毛泽东赴重庆谈判D.抗日战争胜利3.某班演出历史课本剧《西安和平谈判》和《重庆谈判》,在这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到下列哪一人物都会出场()4.右面的幅漫画反映的是蒋介石的哪一政策()A.“攘外必先安内”B.“不抵抗政策”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假和平、真内战”5.对下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A.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A.1945年8月B.1946年6月C.1947年6月D.1948年9月8.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A.北京B.延安C.沈阳D.南京9.解放战争时期,在报刊的文章上,有人用了以下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战况的()A.“钟山风雨起苍茫,百万雄师过大江”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0.“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1.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大历史事件,识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事件?(2)就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什么共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影响?(3)在图二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在什么问题上达成一致?达成一致后落实情况如何?(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2.阅读下列材料:毛泽东说:“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间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请回答:(1)材料中蒋介石的“两个拳头一张”,其中一个拳头指进攻解放区,另一个拳头的含义是指什么?(2)材料中的这把“尖刀”喻指什么?何时开始“插入敌人的胸膛”?(3)“插入敌人的胸膛”这一军事行动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本课采用了讲授法和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设置情景,将学生引入当时得力是当时的历史。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去探究历史真相,同时利用图表和图片给学生最直观的展示。增加了课堂的参与性,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一、教材依据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设计本课。这节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