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525环境微生物学(18-19)真题试卷_第1页
自考04525环境微生物学(18-19)真题试卷_第2页
自考04525环境微生物学(18-19)真题试卷_第3页
自考04525环境微生物学(18-19)真题试卷_第4页
自考04525环境微生物学(18-19)真题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微生物学》试题课程代码:04525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噬菌体2.下列不属于放线菌菌丝的是A.营养菌丝B.分枝菌丝C.孢子D.气生菌丝3.使细菌芽孢耐高温的物质是A.磷壁酸B.胞壁酸C.吡啶二羧酸D.肽聚糖4.菌丝中有横隔膜的微生物是A.青霉B.放线菌C.根霉D.毛霉5.霉菌的两个性细胞结合形成的孢子是A.节孢子B.分生孢子C.子囊孢子D.厚垣孢子6.下列不能用于污水治理的原生动物是A.孢子纲B.纤毛纲C.肉足纲D.鞭毛纲7.反应式C02+2H2S[CH20]+2S+H20属于A.光能自养B.化能自养C.化能异养D.光能异养8.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群落监测方面广泛应用,下列不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是A.PCR技术B.核酸杂交技术C.血清学反应D.基因芯片技术9.微生物需要多种养分,其中生长因素主要是A.淀粉B.脂肪C.KH2P04D.维生素10.病毒属于A.非细胞型微生物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D.细胞型微生物11.中温菌的最适温度是A.5℃B.15℃C.35℃D.55℃12.在pH值4~6条件下生长良好的微生物是A.枯草杆菌B.酵母菌C.放线菌D.硝化细菌13.下列是光合固氮微生物的是A.根瘤菌B.自生固氮菌C.放线菌D.蓝细菌14.地衣是由真菌与藻类结合而成,它们间的关系是A.互生B.寄生C.共生D.拮抗15.下列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是A.煮沸B.紫外线C.臭氧D.酒精16.下列不是沼气发酵的反应步骤的是A.液化阶段B.产氧阶段C.产氢产乙酸阶段D.产甲烷阶段17.紫外线杀菌主要是破坏微生物的A.DNAB.细胞膜C.蛋白质D.核糖体18.污水的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A.粗大固形物B.溶解的有机物C.溶解的无机物D.病源微生物19.垃圾在堆制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使堆肥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复杂的变化,C/N逐渐降低,且微生物组成亦发生改变。下列关于堆肥中微生物作用的四个阶段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腐熟阶段、降温阶段、高温阶段、中温阶段B.中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腐熟阶段C.中温阶段、降温阶段、高温阶段、腐熟阶段D.腐熟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中温阶段20.污染环境治理技术中最受欢迎的技术是生物修复技术,这是因为它具有其它修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下列不是生物修复技术优点的是A.污染物原地被降解清除,修复时间较短B.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C.原理清楚,但应该注意防止人类直接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下D.费用少,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二、多项选择题21.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有A.光合作用B.分解作用C.水解作用D.脱碳作用E.碳氧化作用22.根据固氮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可以将固氮微生物分为A.自生固氮菌B.共生固氮菌C.互生固氮菌D.复合固氮E.联合固氮菌23.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有A.培养物传代保藏法B.干燥保藏法C.低温保藏法D.高温干燥保藏法E.冷冻干燥保藏法24.微生物间相互关系主要有A.共生B.互生C.拮抗D.捕食E.寄生25.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生物处理是绿色环保的治理方法。下列属于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的有A.生物沉淀处理B.生物还原处理C.生物氧化处理D.生物吸附处理E.好氧生物处理三、填空题26.目前共认的微生物命名为双名法,即。27.一切生命活动的通用能源是。28.当水活度小于时,所有微生物均停止生长。29.常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细菌结构是。30.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将培养基分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种。31.新陈代谢包括和合成代谢两大类。32.测定活细菌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33.染色体中的DNA双螺旋结构中,胞嘧啶碱基对面的碱基为。34.苹果园土壤中数量较其它土壤多的微生物是。35.好氧生物膜的培养有:自然挂膜法、和优势菌挂膜法。四、名词解释题36.细菌冶金37.生物修复38.选择培养基39.细菌总数40.生物膜五、简答题41.简述微生物的主要特点。42.简述微生物分批培养的主要时期及特点。43.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其异同点。44.简述微生物保藏的要求。45.简述微生物肥料具备的必要条件。46.简述土壤是微生物大本营的原因。六、论述题47.论述革兰氏染色的基本过程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48.论述好氧活性污泥的生物组成与作用及影响活性污泥运行的因素。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微生物学》试题课程代码:04525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微生物只含一种核酸,无细胞结构,且必须是活细胞内寄生的是A.古细菌B.病毒C.蓝细菌D.真菌2.微型后生动物属于A.真核多细胞微生物B.真核单细胞微生物C.原核多细胞微生物D.原核单细胞微生物3.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共有成分是A.磷壁酸B.脂蛋白C.肽聚糖D.脂多糖4.下列不属于放线菌菌丝的是A.营养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丛生菌丝5.下列属于自养微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蓝细菌C.枯草芽孢杆菌D.根霉6.鞭毛的化学组分中,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多糖C.脂质D.核酸7.氧化塘法处理污水利用了微生物的共栖联合作用,这些微生物是A.放线菌和藻类B.真菌和藻类C.细菌和藻类D.酵母菌和藻类8.作为检测水质粪便污染理想的指示菌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青霉菌D.枯草芽孢杆菌9.杀菌能力较强的酒精浓度是A.无水酒精B.95%酒精C.75%酒精D.45%酒精10.污水的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主要去除污水中的A.粗大固形物B.溶解性有机物C.溶解性无机物D.病源微生物11.两种微生物均可以单独生存,但是双方生活在一起时则会互利互惠,这两种微生物之间是A.互生关系B.共生关系C.拮抗D.寄生12.噬菌体侵入细胞的A.蛋白质B.脂类C.核酸D.多糖13.酵母的产能代谢活动中心是A.质粒B.核糖体C.细胞质膜D.线粒体14.细菌质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RNAB.二羧酸C.DNAD.多糖15.真菌和原生动物生活主要温度为A.接近室温B.大约50-60℃C.接近100℃D.5—10℃16.自然界中微生物主要分布在A.土壤B.水域C.空气D.生物体17.嗜碱微生物是指微生物能生长A.在冷的温度下B.在高压下C.在高温下D.在高pH值下18.好氧堆肥分4个阶段,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腐熟阶段、降温阶段、高温阶段、中温阶段;B.中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腐熟阶段;C.中温阶段、降温阶段、高温阶段、腐熟阶段;D.腐熟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中温阶段19.生物转盘法处理污水利用的微生物是A.需氧菌B.厌氧菌C.兼性厌氧菌D.专性厌氧菌20.下列不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是A.PCR技术B.血清学反应C.核酸杂交技术D.基因芯片技术二、不定项选择题21.土壤修复技术的关键因素有A.微生物菌种对修复效果影响最大B.土壤微生物修复需要合适的营养元素比例C.足够的溶解氧D.合适的微生物生长因子,包括温度和pH等。E.足够大的场地。22.关于微生物酶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酶是微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B.所有的酶都由酶蛋白和辅酶组成,两种成分缺一不可。C.构成酶的活性中心的微区可以处于同一条肽链的不同部位,也可以处于不同肽链上或多肽链盘曲而成靠在一起的位置上。D.微生物的酶具有加速反应速度、催化专一性、催化高效性等催化特性。E.微生物的酶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失去活性。23.关于微生物的营养及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有A.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B.了解微生物的化学实验式的作用是为在培养微生物时按其元素之间的比例供给营养。C.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利用无机物中的碳素作为唯一碳原,后者只能利用有机物中的碳素作为营养及能量的来源。D.培养基的配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E.培养基一旦配制立即灭菌。24.以下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由于天然湖泊也能逐渐发生富营养化,因而富营养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担忧。B.氮磷是水体中藻类增长的限制因素,当水体中无机氮超过20mg/m3,总磷超过300mg/m3时就会出现富营养化。C.蓝细菌是与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的藻类。D.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危害是由于藻类大量生长,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使浮游动物和鱼类无法生存,致使水质严重恶化。E.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使湖泊、海洋、河流等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的现象。25.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有A.培养物传代保藏法B.干燥保藏法C.低温保藏法D.高温干燥保藏法E.冻干燥保藏法三、填空题26.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分为、和发酵。27.原生动物可以分为、、孢子纲和鞭毛纲四个纲。28.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迟滞期、对数生长期、、四个时期。29.原核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重组常见的方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