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31—34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本卷共计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周朝最高等级乐是六舞,其中《云门》、《大咸》、《大韶》、《大夏》是黄帝到禹时所作,被称为“文舞”,而《大濩》和《大武》分别是汤、武所作,被叫做“武舞”。这种分类的最佳反映是 () A.从重神事到重人事的早期政治发展趋势 B.礼乐到周朝时始发展为治国工具 C.血缘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的演化痕迹 D.中国社会从小康时代过渡到大同时代2.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3.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B.汉族文化 C.政治 D.诗辞文章写作5.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层层推荐 B.打击贵族 C.唯才是举 D.注重门第6.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52022000石(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 A.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政府的“抑商”政策有所松驰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收入的增加7.《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8.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9.著名学者卓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1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11.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2.三民主义的各项主张中,含有较充分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1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1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 ()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15.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16.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17.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18.《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19.“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通过这一法案的古代罗马机构是 () A.保民官 B.立法委员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20.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如果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则……我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他的话主要体现了 () A.国王害怕被处死 B.希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 C.新政权法律完备 D.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21.2010年4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 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22.以下国家,历史上曾建立过共和国的是 () 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日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23.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24.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文中“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 () A.特权等级、增加增税 B.第三等级代表、实行宪政 C.资产阶级、建立共和政体 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25.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6.《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27.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B.粱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索 C.粱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28.“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这些条文应引自 () 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29.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 D.农奴的反抗斗争30.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第Ⅱ卷(本卷共计40分)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3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说明两者的关系。(1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分)32.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 材料一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得。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凡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故皆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 材料三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物质大盛者强,物质不强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在人民自治。……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上述材料均选自《康有为遗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三、四,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6分)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四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2分)(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3分)34.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诊断技术考核试卷
-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典当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考核试卷
- 无损检测非金属专用设备考核试卷
- 厨房电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考核试卷
- 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服务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销售区域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干洗店中央洗衣工厂岗位职责及管理手册
- 2024年数学新高考I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第十一单元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个人装载机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2年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三单元项目六《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 《猪的传染病》课件
- 《新媒体营销》课件-项目一 新媒体营销认知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讲解-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Revision Going to a school fair-第2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