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 - 语言文学_第1页
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 - 语言文学_第2页
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 - 语言文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语言文学一.国外研究现状1.1有关环境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Ellis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界定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在课堂内外学习除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首先是描写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其次,是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分析哪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促进和妨碍作用。他认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在自然环境下习得。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权威人物H.H.Stern在?语言教学的根本概念》中认为“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比学习外语享有更多的环境支持。学习者可以经常通过非正式渠道从身边的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一些东西。〞

可以说几乎所有关于语言习得机制的理论,都不可防止地要谈到语言环境与语言习得的关系。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理论强调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把语言习得看作是由学习的外部条件决定的,把学习看作是被动的。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理论强调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进入80年代和90年代,有学者开始关注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1994年的聚焦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学习的专刊?现代语言杂志》及?维果斯基视角下的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从社会文化视角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论的必要性。在1997年,以?话语、交际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根底概念》为标志,社会文化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正式拉开了序幕。

1.2目的语环境对语言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

斯保斯基对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学习者的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其根本观点包括:当目的语被用来作为交际工具时,学习者必须调动目的语能力,全力争取交际的成功;自然的外部环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语境线索,以便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掌握使用目的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规律;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面对各种语体和语域的实际需要,可以学到鲜活自然的语言;由于人们总是力图保持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目的语环境中,说话人会自然地降低语言难度,采用学习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叙述方式。拥有自然的目的语交际环境,因而成为产生“可懂输入〞的必要条件。

除以上之外,还有大量的事例证明,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有可能会接近母语者的水平;而这种水平假设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很难做到的。

总之,虽然不能肯定的说,目的语环境中的第二语言习得一定会成功,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语言学习者只要能在目的语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主动性以及对目的语的极大兴趣,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而且学习者与目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程度越深,学习者接触目的语的时间越长,学到的也就越多,习得的效果就越好。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注意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所谓环境因素,广而言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获得的环境以及教学环境。这些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1关于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探讨最多的是所谓“言语输入的环境〞。胡明扬指出,儿童学习第一语言口语的一个特点是“输入〞大大早于“输出〞,并且在量上“输入〞也远远大于“输出〞。关于言语输入的环境因素,李宇明做过比拟详细的论述,按照他的观点,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习得质量和速度。与儿童语言习得相比,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言语输入的主要渠道是教科书以及教师的课堂语言。关于这一点,吕必松提到,语言学习包括在自然环境中的学习和在学校课堂中的学习。

这些理论探讨说明,国内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语言输入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与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所不同的是,国内学者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学上。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环境的探讨往往是为了给对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对策。

2.2以汉语为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习得研究

国内学者就留学生在以汉语为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习

得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目的语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大学中文系沙宗元教授在2008年?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一文中,对课外语言环境的构成做出了较全面的概述,他将课外语言环境分为交际性语言环境和非交际性语言环境,并认为非交际性语言环境的可挖掘空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文中他从语言输入及学习者自身两个方面着手,对课外语言环境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概述。南京大学王天星老师在2008年?目的语输入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影响作用》中对课堂环境与自然习得环境进行了比照研究,并对二者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求将课堂的开放性与自然习得环境联接、统一,从而提高留学生汉语习得的效率。

留学生课外实践的现状研究

在我国,由于地区差别,各地高校留学生生源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示例,欧美留学生多集中于我国沿海兴旺城市,广西、广东等地多以与其相接壤的东盟留学生为主,--及甘肃等地那么多以中亚留学生为主要生源。由于生源的差别及留学生个体发的差别,各地在研究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在对留学生目的语环境利用情况研究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仇鑫奕教授做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在2008年?目的语环境优势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中,她从环境优势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现状进行了描述,研究对象分属11个国家。通过研究介绍了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环境的利用因素。提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引下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根底建设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除此之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师李玉军老师在2008年?留学生课外语言实践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中,首先通过对其所在学校的留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该学校留学生课外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晓桦教授在2008年?对于目的语环境中的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中,通过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目的语环境的独特性及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优势及局限性三方面的阐释,研究了有关目的语环境中留学生课外学习的现状,并提出了目的语环境中课外汉语学习的知道策略。

三.小结

综合以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不难发现有关二语习得中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在最近几年逐渐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之国内相对完善。国内关于目的语环境中汉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的语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方面以及留学生课外实践的现状研究方面。而对策略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语言和文化背景相对较集中的留学生群体中的汉语环境利用情况方面的相关研究无论从研究办法和伎俩方面而言,相关研究较少。

文献综述:

【1】Stern,H.H.1983.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14页。

【2】Spolsky,B.1989.ConditionsforSecondLanguageLearn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71-17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