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_第1页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_第2页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_第3页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_第4页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第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1、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法律事实之一种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意思表示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因民事法律行为有由一个意思表示构成者,有由两个或多个意思表示构成者,有于意思表示之外还须有其他要素如交付及形式要件方才构成者。3、民事法律行为系发生私法上效果之法律事实第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双方行为、单方行为、多方行为/以行为人数为标准双方行为,指由两个意思表示的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单方行为,指仅由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成立的法律行为。分为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和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多方行为,指由同一内容的多个意思表示的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与契约的区别在于:对立的意思表示之有无,及对立的利益之有无。区别实益在于:对成立的要求有所不同。第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以是否须依一定形式为标准要式行为,指其意思表示须依一定的形式,或在意思表示之外尚须履行一定形式的法律行为。不要式行为,指无须依一定形式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不要式行为,得自由为之;而要式行为,非依特定形式者,原则上不成立。★法律行为未履行法定形式的后果?①原则上不成立;②法律行为无效。三、要物行为与不要物行为/以意思表示之外是否须现实成分如物之交付为标准第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要物行为,指于意思表示之外还须有现实成分如物之交付方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不要物行为,指仅依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要物行为在意思表示一致之外,还须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法律行为才成立;而不要物行为仅依意思表示而成立。四、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以效力的发生时间为标准生前行为,指其效力发生于行为人生前的法律行为。死因行为,指因行为人死亡而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区别的实益在于:死因行为非于行为人死后不生效力,且因其在行为人死后生效,利害关系人间易生争端,法律多设有特别规定,以确保行为人之真意得以贯彻。第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五、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以效果之种类为标准财产行为,指以发生财产上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指以发生身份上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所生效果不同。六、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负担行为,指发生债权债务之行为。处分行为,指使某特定权利直接发生得丧变更之行为。七、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以内容之不同为标准(一)区分标准债权行为,指以债权债务之发生为内容的法律行为。第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物权行为,指以物权之设定、移转为直接内容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债权行为常为物权行为之原因。(二)两种立法模式(三)所谓物权行为的意义何谓物权行为?学说上的见解有二:①认为物权行为系以物权的得丧变更为直接内容之法律行为;②认为物权行为系由物权之意思表示与外部之变动象征(交付或登记)相互结合而成之法律行为。(四)所谓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第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债权契约的效力在于使双方当事人享有债权和负担债务,并不能发生物权变动。要发生物权变动,有赖于独立于债权契约之外,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之法律行为,即物权契约。八、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以当事人是否获得对价为标准有偿行为,指双方当事人各因其给付而获得利益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指一方当事人不须为给付而获得利益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法律行为之解释,责任之轻重,瑕疵担保责任等,均依行为之有偿或无偿而有不同规定。第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九、主行为与从行为/以相互关系为标准主行为,指不因他行为之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法律行为。从行为,指以他行为之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从行为之命运附随于主行为。十、独立行为与补助行为/以是否有独立的实质内容为标准独立行为,指有独立的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补助行为,指不具备独立的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补助行为仅为独立行为生效之条件,自身无独立的实质内容;而受其补助之独立行为于未有补助行为之前,不生效。第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十一、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以与原因的关系为标准(一)区分标准及其意义有因行为,指行为与其原因在法律上相互结合不可分离的法律行为。无因行为,指行为与其原因可以分离的法律行为。区别实益在于:无因行为,原因虽不存在,其行为仍为有效;有因行为,如原因不存在,其行为应归于无效。(二)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物权行为的有因无因,是指立法和理论如何处理物权行为与作为其原因的债权行为的关系问题,即物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是否受债权行为的影响。第1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及立法的缺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及立法的最大缺点在于: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违背交易活动中的公平正义。在交付标的物之后发现买卖契约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因物权行为之无因性,不受债权行为影响,买受人仍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出卖人仅能依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返还。第1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成立要件1、一般成立要件:指一般法律行为所共同的成立要件。①当事人②标的③意思表示2、特别成立要件:指特定的法律行为所特有的成立要件。二、生效要件1、一般生效要件:指一般法律行为所共同的生效要件。①当事人须有相应的行为能力②须意思表示真实③标的须合法④标的可能和确定第1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特别生效要件:指特定法律行为所特有的生效要件。三、法律行为之标的法律行为之标的,即法律行为之内容。1、标的合法:指不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及公序良俗。2、标的可能:指法律行为之标的为可能实现。3、标的确定:指法律行为之标的须自始确定,或可得而确定。四、法律行为标的不能的分类1、事实不能与法律不能事实不能,指法律行为之标的在事实上不可能实现。法律不能,指因法律的理由而致不能,多系违反法律强行规定。第1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区别实益在于:事实不能使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不能属于法律行为内容违法问题。2、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不能,指不能的原因发生在法律行为成立之前。嗣后不能,指不能的原因发生于法律行为成立之后。区别实益在于:自始不能使法律行为无效,嗣后不能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效力。3、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客观不能,指不能的原因与当事人无关。主观不能,指不能的原因存在于当事人。区别实益在于:客观不能使法律行为无效,主观不能只在相对人知其不能时,使法律行为无效。第1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永久不能与一时不能永久不能,指不能的原因存在于法律行为整个有效期间。若不能的原因有可能消灭,而法律行为标的有变为可能之希望,属于一时不能。5、全部不能与一部不能全部不能,指法律行为标的全部不能实现。法律行为标的仅一部不能实现,属于一部不能。区别实益在于:一部不能原则上使法律行为全部无效,但除去该无效部分后其余部分仍可成立者,其余部分仍为有效。第1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在某扶轮社年会,主席宣布前任总监80大寿,请会员签名致贺。社员某甲发言,表示赞成后,即离席前往接听电话,回到会场见一书面文件,即签名其上。实际上该书面文件系乙出版社以1万元优待会员购买“台湾民法学全集”的认购单,甲离席之际,主席曾宣布此事,甲不知之。乙出版社得否向甲请求支付价金?第1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意思表示的构造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包括:效果意思、表示意思和表示行为。二、效果意思效果意思,指表示上的效果意思,即从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的表示行为所推断的效果意思。三、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指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将意思外部化的行为。第1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1、意思主义:着重于内心的效果意思。2、表示主义:着重于表示上的效果意思。3、折衷主义:对于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上的效果意思不一致的场合,或才意思主义,或采表示主义。五、意思表示的成立近代民法认为,意思表示之成立三要素中,以内心的效果意思为其本体。现代民法改采以表示行为为本体,认为表示意思之有无,不影响意思表示的效力。六、意思表示的效力发生(一)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第1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应于其意思表示成立同时发生效力,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1、对话的意思表示与非对话的意思表示2、对话的意思表示的效力发生对话人间的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3、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的效力发生非对话的意思表示,其效力于何时发生,因意思表示属于要约或承诺而有不同。(三)关于承诺生效的发信主义与到达主义1、发信主义:投邮时生效第1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到达主义(四)关于承诺生效的发信主义与到达主义的比较

《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第2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甲乙兄弟二人,父死,分遗产不均,失和。某日,母病笃,招甲、乙至其床前,泣告甲曰:“汝弟,素好艺术,可否将汝所分得之A画赠与之”。甲为安慰其母,即对乙表示愿赠与该画,乙允受之,乙明知其兄内心实无赠画之意。试问:1、乙得否向甲请求交付A画?2、设甲当场即交付A画时,乙是否取得其所有权?3、设乙于受领甲交付之A画后,恐甲于母殁后索回该画,即以20万元,让售于善意之丁,并已交付时,甲得向丁主张何种权利?第2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乙出卖某屋于甲,其后见房价高涨,意图避免甲之强制执行,与丙约定假装作成买卖,办毕所有权移转登记,并交屋于丙。试问:1、甲得向谁主张权利?2、设丙擅将该屋让售于善意之丁,并办毕所有权移转登记时,甲得对丙主张何种权利?第2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故意的不一致(一)真意保留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①须有意思表示②须表示与真意不符③须表意人明知其表示与真意不符真意保留原则上有效,但其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者,应无效。(二)虚伪表示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之虚假的意思表示。第2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①须有意思表示②须表示与真意不符③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虚伪表示原则上无效,但不得以其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三)隐藏行为隐藏行为,指隐藏于虚伪表示中依其真意所欲发生的法律行为。(四)脱法行为脱法行为,指以迂回手段规避强行规定之行为。第2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购买订婚钻戒。2、误真画为赝画而贱售之。3、误认主债务人的信用而为保证。4、不知某车为泡水车而购买之。5、误某人为儿时失散的生父而为扶养。6、欲赠A画,误说为B画;赠与A画,误交付B画。7、承揽粉刷他人围墙,因估算坪数错误,报价偏低。8、传达意思表示之人,将出租A屋,误说为B屋。第2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无意的不一致(一)错误1、错误的意义错误,指表意人因误认或不知,致其意思与表示不一致。①须表示与意思不一致②须其不一致出于表意人之误认或不知2、错误的分类①关于当事人本身的错误②关于标的物本身之错误③关于当事人资格之错误第2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④关于标的物性质之错误⑤关于法律行为性质之错误⑥关于价格、数量、履行地、履行期之错误⑦关于动机之错误3、错误的效力日本民法规定为无效;德国、台湾民法规定为可撤销。(二)误传误传,指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之错误致表示与意思不符。传达人和传达机关在法律上相当于表意人之喉舌,因此误传之效力与错误同。第2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中国民法上的重大误解1、所谓误解错误,指表意人非故意的表示与意思不一致。误解,指相对人对意思表示内容了解之错误。2、重大误解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第2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甲继承其父所遗A件油画,非因过失误认为复制品,以3万元出卖于乙,同时履行之。乙支出缔约费用2000元。3日后乙以4万元将A画转卖于丙。1个月后甲获知该画为名家精品,价值50万元,即向乙请求返还。试问:①甲与乙间的法律关系如何?②设乙于甲请求返还前已将该画所有权转于丙,而丙于订约时知悉甲误认A画为复制品,贱售之事时,甲向丙请求返还该画,有无理由?第2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某甲刚考上驾驶执照,即至乙经营的中古汽车行购车,中意某年度福特千里马,价金10万元。甲怀疑该车曾发生车祸,店员丙表示确无其事,甲即付款取车。3日后,甲的友人详加检查,发现该车确曾严重肇事,甲即开车至乙处,表示撤销买卖契约,请求返还10万元,乙表示不知丙的不实陈述,拒不返还。试问甲之主张有无理由?又甲得否主张乙应负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或以错误为理由,撤销其意思表示,或请求乙应负侵权行为责任?第3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甲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人寿保险,以其妻丙为受益人。乙要求甲提供公立医院身体检查表。某公立医院主治医师丁发现甲有末期直肠癌,因与甲熟识,未记入身体检查表,并将此事告知丙。半年后甲因癌症死亡,丙请求保险金,乙保险公司调查后发现真相。试问乙得否以受欺诈为理由对丙为撤销保险契约,拒付保险金?第3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欺诈(一)欺诈的意义欺诈,指故意欺罔他人,使其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二)欺诈的构成要件1、须有欺诈的故意2、须有欺诈行为3、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判断4、须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三)欺诈的效力1、欺诈人为当事人之一方,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第3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欺诈人非当事人之一方,在无相对人之意思表示,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在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则仅以相对人明知或应知其受欺诈为限,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3、因欺诈而撤销意思表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四)欺诈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二、胁迫(一)胁迫的意义第3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胁迫,指以不法加害威胁他人,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二)胁迫的构成要件1、须有胁迫之故意2、须有胁迫行为3、须其胁迫为非法4、须被胁迫人因受胁迫而生恐惧心理5、须被胁迫人基于恐惧心理而为意思表示(三)胁迫的效力不论胁迫人是否为对方当事人,表意人均得撤销其意思表示,并且此撤销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3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胁迫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9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第3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赠你此屋,惟你须月捐1万元给教会。2、考上律师时,赠你此法袍。3、分期支付之价金完全清偿时,你即取得此车所有权。4、吾子结婚时,你应即返还所借房屋。5、明年3月3日,参加贵旅行社专团赴新西兰观赏哈雷慧星。6、自今日起借你此屋,惟应于2005年10月30日返还。第3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法律行为之附款法律行为之附款,指当事人对于法律行为效果之发生或消灭,所加的限制。二、条件(一)条件之意义条件,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之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1、条件为法律行为之附款2、条件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之附款3、条件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事实为内容之附款第3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甲向乙批发贩卖时装,约定月底结算货款,未出售者退还。2、甲对乙表示:“一周内未清偿积欠租金,即依法终止租赁契约。”3、甲对乙曰:“考上驾照,赠你此书。”实则乙于日前考上驾照,甲不知之。4、甲之子被乙驾车撞死,甲与乙订立和解契约,乙赔偿100万元,约定于甲撤回告诉时,始生效力。5、甲对同居的乙女曰:“赠你此屋,若不维持同居关系,应返还之。”于办理该屋所有权移转登记后半年,乙对甲表示终止同居关系。第3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条件之分类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以其作用在决定效力之发生或消灭为标准决定法律行为效力发生者,为停止条件。决定法律行为效力消灭者,为解除条件。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以作为条件的事实之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以某事实之发生为条件之成就,属于积极条件。以某事实之不发生为条件之成就,属于消极条件。3、随意条件、偶成条件与混合条件①随意条件:指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可决定条件成就或不成就的条件。第3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A.条件之成就或不成就,纯由一方当事人意思决定者,属于纯粹随意条件。B.条件之成就,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有关,但非仅取决于该当事人的意思,除当事人的意思外,还须有某种积极的事实与之竞合,属于非纯粹随意条件。②偶成条件:指条件之是否成就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而取决于当事人以外的人的意思或自然事实。③混合条件:指条件之是否成就,取决于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的意思。

★纯粹随意条件中,如属于仅取决于债务人一方意思的停止条件,则法律行为无效;如属于仅取决于债权人一方的意思,不论为停止条件或解除条件,均应有效。第4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非真正条件:指具有条件的外观而不具有条件之实质的条件。①法定条件:即以法律规定的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条件,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②不法条件:即以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事项为内容的条件。A.以违法行为作为条件B.条件内容违反公序良俗C.以不为违法行为作为条件③确定条件:即在法律行为成立之时,其事实已经确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条件。第4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④不能条件:即以法律行为成立之时已确定实现的事实之不实现为条件,或已确定不实现的事实之实现为条件。⑤矛盾条件:即因附条件致法律行为的内容相互矛盾。(三)条件之成就与不成就1、条件之成就A.条件成就的意义条件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B.条件成就之拟制因条件成就而受不利益的当事人,如以不正当行为阻碍其条件之成就,则视为其条件已成就。C.条件成就的效力第4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在停止条件,因条件之成就,使法律行为效力当然发生;在解除条件,因条件之成就,使法律行为效力当然消灭。2、条件之不成就A.条件不成就的意义条件不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确定的不实现。B.条件不成就之拟制因条件成就而受利益的当事人,如以不正当行为促其条件之成就,则视为其条件不成就。C.条件不成就的效力在停止条件,因条件之不成就,使法律行为效力确定的不发生;在解除条件,因条件之成就,使法律行为效力确定的不消灭。第4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条件成否未定条件成否未定,指条件之成就与不成就均未确定。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当事人,于条件成否未定前,不得侵害相对人因条件成就依该法律行为所生利益,否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五)不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1、依其性质不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附条件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

思考题:婚约的聘财究为附负担的赠与?抑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第4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甲与乙约定:“考上音乐学院时,售你此小提琴”。设甲(或第三人)毁损该琴;或甲将该琴让售于丙,并移转其所有权,于条件成就时,乙得主张何种权利?2、甲向乙购买新开发精密电脑1部,价金100万元,约定分10个月支付,惟须于价金全部清偿时,始取得标的物之所有权。甲于受领电脑后,已支付8期的价金。试问:①甲与乙间的法律行为及其所附条件为何?②设该电脑被丙不慎毁损时,甲、乙得对丙主张何种权利?③设该电脑送回乙处检查,乙擅将之出售于丁,并移转其所有权于丁时,甲对丁得主张何种权利?④设甲于付清价金前擅将该电脑让售于戊,并移转其所有权于戊时,乙得对戊主张何种权利?第4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期限(一)期限之意义期限,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之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1、期限为法律行为之附款2、期限为限制法律行为效力之附款3、期限是以将来确定事实之到来为内容之附款(二)期限之分类1、始期与终期2、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三)期限的效力第4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期限到来期限到来,指作为期限内容的事实业已发生。2、期限到来的效力附始期法律行为,当期限届至时,发生效力;附终期法律行为,当期限届满时,丧失效力。3、期限到来之前的效力附期限法律行为之当事人一方,在期限到来之前,倘有损害相对人因期限到来所应得利益之行为,应对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四)不许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第4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甲出售某店铺与乙,价金2.8万元,书立觉书,附有日后中奖,得以时价买回之条件。甲以中奖10元,条件已成就,请求买回该屋,有无理由。2、某法律系学生在大学附近甲经营的饭馆用餐,私自带走菜单作为纪念。多年后该生已成为有名律师,良心不安,秘密放回该菜单。某乙初次到甲饭馆,见该菜单,惊喜于菜美价廉,乃告诉甲曰:“高级豪华特餐一份”,甲表示:“谢谢”。乙尽情愉快享受晚餐。付款时,发现事实真相,该菜单所载价格已涨一倍。试说明甲与乙间的法律关系。第4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法律行为的解释法律行为的解释,仅指法庭所作的解释。二、法律行为的解释方法(一)文义解释文义解释,指通过对法律行为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含义的解释,以探求法律行为所表达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二)整体解释整体解释,指对合同各个条款作相互解释,以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合同中所具有的正确意思。(三)目的解释第4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目的解释,指解释法律行为时,如果法律行为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法律行为目的的解释。(四)习惯解释习惯解释,指法律行为如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有疑义时,应参照当事人的习惯解释。(五)公平解释公平解释,指解释法律行为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六)诚信解释诚信解释,指解释法律行为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第5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医生某甲为小儿科专家,听闻大陆与台湾即将开战,将其经营之儿童医院让售于乙医生,举家前往多明尼加。1年后因水土不服,数度遭暴徒抢劫,乃回台在其原有医院近处开业,致乙之业务深受影响。乙诉请法院禁止甲在该处开业,甲以契约未设明文,提出抗辩。问乙之主张有无理由。2、甲在A地上盖有B屋,分别将A地和B屋出售于乙、丙,并办理所有权移转登记。试问乙得否向丙主张无权占有,请求拆屋还地?第51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某甲委任乙,以其名义向丙购买猫熊皮。乙与丙商谈时,丙不愿割爱,乙乃以告发其贪污罪相胁,致丙心生恐惧而同意出售,并即交付其物。半年后,丙之贪污罪嫌获洗清,乃向法院诉请甲返还猫熊皮。此际发现甲早在2个月前已将该猫熊皮让售于善意之丁。问丙得否向丁请求返还该猫熊皮。第52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民事行为概说二、无效的民事行为(一)无效的意义无效的民事行为,指因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的、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1、无效,指民事行为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所谓“不发生法律效力”,仅指不发生该民事行为的效果,并不妨发生该民事行为效果之外的其他法律效果。2、无效,指民事行为自始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3、无效,指民事行为当然的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4、无效,指民事行为确定的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第53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全部无效与一部无效/以无效原因存在于行为内容之全部或一部为标准民事行为一部无效时,原则上应全部归于无效,例外情形,以无效部分除去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为条件,可以认可其他部分为有效。1、民事行为标的之数量超过法律许可范围。2、民事行为之标的,由数种不同事项拼合而成,其中一项或数项无效。3、民事行为非主要条款,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而无效。(三)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以无效效果的范围为标准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不以当事人之间为限,任何人均可主张其无效。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其无效效果受到限制,仅当事人之一方可主张其无效。第54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甲与乙订约,购买乙所有的古厝及土地,准备改建大厦。其后发现古厝于订约前夕因地震倒塌。2、甲与未婚之丙女通奸,经甲妻乙提出告诉,甲与乙协议离婚,约定由甲与丙结婚后支付乙100万元,乙放弃撤销诉权,乙如行使撤销诉权,应放弃该项债权的请求。乙于签订离婚协议书后,提起撤销之诉,胜诉确定。3、甲向乙公司购买某种类越野车,受领后发现越野车具有严重瑕疵。乙公司使用的定型化契约条款,载明:“货物出门,概不负责”。该条款经法院宣告无效。第55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撤销的意义撤销,指有撤销权人溯及地消灭民事行为效力的权利行使行为。(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经变更后,即成为完全有效的民事行为;经撤销后,则归于完全无效。(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属于效力不完全(四)撤销权1、撤销权的意义撤销权,指溯及地使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归于消灭的权利。第56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撤销权的性质:形成权3、撤销权的效力:溯及地使可撤销民事行为归于消灭4、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的行使,为撤销权人单方的行为,无须相对人表示同意。5、撤销权的消灭①因除斥期间经过而消灭②因权利人抛弃而消灭A.以意思表示向相对人为之B.以自己的行为第57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6岁的甲让售其小提琴与乙,乙将该琴出卖于丙,并依让与合意即交付之。甲的法定代理人丁对甲所订立的买卖契约及物权行为拒不承认,并发现甲系受乙的胁迫而让售其琴,丙明知甲受胁迫之事,但不知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试问甲得否向丙请求返还小提琴?第58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一)效力未定的意义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指效力是否发生,尚未确定,有待于其他行为使其确定的民事行为。(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种类1、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2、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三)须第三人追认的民事行为1、须第三人追认的民事行为的意义须第三人追认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之是否生效取决于第三人是否追认的民事行为。第59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第三人追认①追认的性质追认,指有追认权人使他人所为民事行为发生效力的单方行为。具有补助行为的性质。②追认的效力:溯及于成立之时,发生完全的效力。③追认的方式:依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在有相对人的民事行为,可向当事人之任一方以意思表示为之。④相对人的保护: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和撤回权(四)须本人追认的民事行为须本人追认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之是否生效,取决于本人是否予以追认的民事行为。第60页,共6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须本人追认的民事行为与须第三人追认的民事行为的差别:1、有权决定民事行为是否发生效力的人,非第三人,而是民事行为当事人之一方。2、当该有权决定民事行为是否生效的人作出否定的表示时,该民事行为并非转变为完全无效的民事行为,而仅仅是不对本人发生效力,这种情形应由以本人名义实施该民事行为的无权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3、在须本人追认的民事行为,决定行为是否生效的权利,亦称为追认权。但本人的追认权,其作用在于决定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属于变动权中的形成权。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其作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