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三章_第1页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_第2页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_第3页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_第4页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下)目录CONTENTS01020304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05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会计方法01第一节

会计方法-会计方法的含义与内容定义: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是通过会计核算(反映)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以及会计检查方法来进行的。会计核算(反映)方法是通过对各单位一定期间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进而形成各单位当期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期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的过程。会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会计核算的资料,考核并说明各单位经济活动的效果,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未来经济活动的计划、预算和备选方案,并对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会计检查方法(亦属于审计范畴),主要是根据会计核算资料检查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会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准确,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的未来时期的计划、预算是否可行、有效等。上述各种会计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010203040506设置账户第一节

会计方法-会计核算(反映)方法(一)会计核算(反映)方法的具体内容0307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

会计方法-会计核算(反映)方法(二)会计核算(反映)方法之间的关系会计科目与账户02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含义定义: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而确立的项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账户。【例】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就需要设置“库存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负债的增减变动,就需要设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就需要设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要全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的特点和内容要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类别会计科目按其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其最终承担者是

所有者,所以又可将其归并到所有者权益类科目里)成本类损益类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类别会计科目按级次分类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子目)明细科目(细目)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一)账户的含义定义:所谓账户,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二)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用来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初余额,结束时记录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账户一般有四项金额,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三)账户的类别-按照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账户(2)明细分类账户(包括根据二级科目开设的二级账户)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三)账户的类别-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4)收入类账户(5)费用类账户(6)利润类账户实账户虚账户(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4)损益类账户(5)成本类账户或复式记账法03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一)单式记账法记账方法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簿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除了有关债权、债务的现金收付业务以外,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的意义和种类(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例】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的业务,不仅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的付出,而且还要在原材料账户中记录原材料收入,同时,要求两个账户中记录的金额要相等。这样,银行存款账户和原材料账户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一)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若加以扩展,将收入和费用进行综合,则会计等式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1.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2.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借贷记账法04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产生早在公元13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出现了专做贷金业的经纪人,也就是高利贷者,他们用“借”和“贷”来反映债权和债务的发生情况,称为佛罗伦萨式簿记法;公元14世纪,热那亚市政厅为适应商业记账的需要,将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右方为贷,通过借贷对照结出余额,称为热那亚式簿记法;公元15世纪,威尼斯商人在热那亚簿记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损益账户和资本账户,使所有账户都能平衡,称为威尼斯式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将威尼斯式簿记法系统地总结成书——《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传播至世界各地。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两个符号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具有不同的含义,具体如下:(1)在一个账户中,“借”和“贷”表示两个固定且对立的部分,每一个账户均设立这两个部分以记录某一内容的增减变化,同时确立每个账户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2)“借”和“贷”两个符号与具体账户相结合,对该账户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增加或减少的意义,但绝不可以说“借”就表示增加、“贷”就表示减少;反之亦然。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记账时,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即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借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减少额;反之亦然。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借方登记的合计数称为借方发生额;贷方登记的合计数称为贷方发生额。借贷两方相抵后的差额若在借方,则称为借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若在贷方,则称为贷方余额。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账户,期末一般有余额。但从账户设置的基础会计等式可以看出,资产类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有着不同的性质。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收入、费用、利润类账户收入、费用、利润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账户,期末一般经过结转没有余额。收入利润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在贷方,减少额或期末转销额记在借方,期末一般没有余额。费用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在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在贷方。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经济业务进行分析,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不论引起账户的增加还是减少,如果一个账户记在借方,那么另一个账户一定就记在贷方,而且两者所记的金额相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四)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应该逐步分析,按以下步骤进行:(1)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分析这项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费用,还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2)分析经济业务引起这些会计要素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3)根据会计科目表,从中选择合适的账户。(4)结合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要求,明确应记入账户的方向,是借方还是贷方。(5)检查会计分录中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有无错误。【例】以用银行存款250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为例,按上述步骤,经分析这项业务涉及的是资产和负债两个要素;资产减少,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反映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增减变动的账户是“银行存款”和“长期借款”两个账户,据此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长期借款 2500000贷:银行存款 2500000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六)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实例

1.星海实业公司2×20年10月初有关账户余额2. 该公司10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收到某单位投入的法定资本2

000

000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250000元偿还前欠某企业账款。(3)用银行存款500000元购入一台全新机器设备。(4)将资本公积金400000元按法定程序转增资本。(5)签发并承兑一张面额100000元、为期2个月的商业汇票,用以抵付应付账款。(6)购进原材料75000元,其中50000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付讫,其余25000元货款尚未支付(不考虑增值税)。(7)以银行存款150 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100000元和前欠某单位货款50000元。3.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2

000

000(2)借:应付账款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250

000(3)借:固定资产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4)借:资本公积 400

000

贷:实收资本 400

000(5)借:应付账款 100

000

贷:应付票据 100

000(6)借:原材料 75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应付账款 25

000(7)借:短期借款 100

000

应付账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150

0004.将会计分录的记录记入有关账户5. 根据账户记录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余额试算平衡表和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05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总分类账户(亦称一级账户),是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仅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登记,用来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指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除了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以外,各会计主体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是介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一种账户。它提供的资料比总分类账户详细、具体,但比明细分类账户概括和综合。二级账户一般不宜多设,也可不设。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同内容同方向同金额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方法【例】假设星海实业公司“原材料”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为:该公司本期有关材料的收入和发出业务如下。(1)购入下列各种原材料,货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不考虑增值税)。借:原材料——甲种材料 12000    ——乙种材料 40000    ——丙种材料 10000贷:应付账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