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1.gif)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2.gif)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3.gif)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4.gif)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c1bd04b2e9f9129eaeac1c5963ec726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范本10篇元宵,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珍宝,你让很多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联结人们情感的一座桥梁,你让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馨;下文是我为你细心编辑整理的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盼望对你有所关心,更多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感谢!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1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公平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由于平静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移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蜜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聚,寄予了人们对将来生活的美妙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消失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头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由于谜语能启迪才智又饶有爱好,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加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2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连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到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喧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消失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头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由于谜语能启迪才智又饶有爱好,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聚字音相近,取团聚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聚圆,和谐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予了对将来生活的美妙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任凭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喧闹非凡,许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大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大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头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飘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刺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颜色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3
元宵节曾经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热乎香甜的汤圆,而是那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近乎晕眩的舞龙舞狮和彩灯,我也仅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闹”。
这份记忆当然要属于乡村和童年。那还是元宵节的前两天,奶奶带着我出去串门。老人们一聚起来总是有话说,我就被允许在那家人的院子里处处看看。村子里的人家喜爱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长的屋子,我透过窗户观察里头泛着橙色的灯光,还有彩色的什么,只惋惜玻璃太模糊。“进去看看吧,不过不能乱碰哦。”那家仆人对我说。我一边想着是什么这么神奇,一边推开门进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脑海里犹如梦境一般,我记不太真实我说了什么,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长,但我记得我眼前消失了一片用纸糊成的彩灯,有的挂着,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鱼形的,球样的,有元宝、灯笼、蝙蝠……我一路往屋里走,在一盏鱼形的灯前停住了:它是在一个用吸住条架成的鱼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颜色的纸做成的;鱼嘴用红纸裹住,眼睛是用类似纽扣的东西缝上的,鱼身金色比较多,还被勾上了彩色的鳞片,底下露出来的竹条上模糊还没干。屋子里头灯下的老奶奶借着灯光把竹条削得瘦长。原来这些彩灯都是她的杰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笼着,洒在彩灯暖暖的颜色上,我恨不得立刻将它们全点上,那样它们就有了生命。于是心里就只盼着元宵这天快点来。
最终,这天晚饭后爷爷带我来到了舞狮的地点,那是一家人的坪上。从爷爷那里知道每年舞狮都会在一户人家门前进行,只要有宽敞的坪地就行。舞龙舞狮的人还没来,那儿就已经满是人在走动。大婶大伯们手里都捧着花生瓜子,见着我就会塞一点过来,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撑起来了。天泛着冷冷的蓝色,但随着“咚咚的”锣鼓声和坪地里红色狮龙的颤抖,天地间刹那间就暖了。孩子们开头叫着、喊着,还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个小男孩扔了一个在我脚下,吓得我往后直跳。爷爷干脆让我骑在肩上,这样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晰了。
那两头狮子像喝醉了一般,沿着场地四周摇摇摆摆地走过来。起初走得有些像猫步,并不显得多威猛;等人都围好了,一头狮子开头猛地刺眼,由于睫毛被做得老长,都齐刷刷地抖动。它神气地晃了晃头,鬃毛也跟着一扬,泛着金色的亮光。另一头也不示弱,扑腾着向前一跃,张了张嘴露出里面的鲜红色。一个绣球抛过来,它们仿佛是酒醒了,争着去抢但也不那么急促,总要放慢动作来把技艺展现尽。一头狮子向前一扑,另一头便灵敏地向后一退。接着头顶着头摇摆,眨着眼,嘴一张一合,像是相互在称赞。经过人群时间或会把头探过来吓吓孩子,不过大多数孩子都笑个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但观众中会总会有人叫好,我就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这边的舞狮已经让人看得不想走开了,那边舞龙的也变换着各种姿态,追着球一圈一圈,加上拿彩球的人都翻几个跟斗,地上鞭炮的烟雾还没消散,我们一个个,连同狮子、龙都成了腾云驾雾的仙物,一起沉醉在这传统节日的欢快中了。
天晚了,我实在禁不住瞌睡,爷爷背着我往回走。我眯着眼睛往回看,发觉一队如长龙般的灯火正沿着小路曲折移动。莫非是谁把银河请到了人间?噢!那肯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灯被点起了,乡亲们举着在村里走。爷爷说:“那些彩灯会经过许多人家,驱走邪气,是对新年的祝愿……”
以后的岁月里,我再没过过那样的元宵节。起初还看到过舞龙舞狮的表演,只是已没有了那花生瓜子,没有了那手工的彩灯,没有了那传统的喧闹。之后也就是速冻汤圆一下锅,一个个冒着热气躺在碗里作为元宵节的标签,除此之外,再没有与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节什么时候还能如那般“闹腾”呢?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4
今日是正月十五,上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出去,大姨给了我一大包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开头放鞭炮,整个小区的天空都变成百花盛开的花园了,我和妈妈吃完汤圆后,就在我不断地督促下匆忙忙忙地下楼来到楼下的空地上,无比兴奋地先点上一根香,然后拿出鞭炮预备开头放鞭炮。
首先我们要放的是一个名叫“笛音牡丹”的礼炮,一共24发,外表画的是五光十色,样子非常漂亮,不知道放出来的怎么样,我有点迫不及待地点上去,随着“轰”的一声一颗光亮的火球拖着一缕长长的尾巴冲上了夜空,然后在空中“嘣”的一声炸开了,很多红和绿的小火花从里面奔涌而出,似乎一群机智的萤火虫提着自己的“小灯笼”在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又似乎天女散花来关心我们点缀元宵节的夜空。然后我又拿出5个小礼炮放在地上,一个一个点上去它们也不负我所望,似乎相互竞赛似的竞相绽放出绚烂绚丽的火树银花,为平淡的夜空增加了一丝光荣。然后我又拿出几个礼炮点燃它们,随后就听见了“嘭”的一声抬头一看一道亮光笔直升起,最终在空中“啪啪啪”地爆开了,看到它,我心里特别快乐。
不经意间我一抬头看到一连串红色和绿色的烟花上升,直到空中,“嘭嘭嘭,嘭嘭嘭”伴随着一连串的响声绚烂夺目的烟花在空中随之绽放,在夜空中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看着看着,我的眼睛就应接不暇了,我也完全背着个烟花吸引住了,我就想这是谁家的烟花?好美丽啊,简直就像一群五彩缤纷的小星星在空中跳舞。我看得如痴如醉,这时妈妈把我叫过来,于是我就开头放我最终的鞭炮——电光炮。随后我就点燃它,把它高高举起来朝向天空,停了一会,从里面蹿出出一簇红色的火花直奔天空,然后在空中炸开……
鞭炮最终放完了,我和妈妈整理整理,随后,一边谈论着今晚的烟花一边回到了家,开头享受我们的精神晚餐——元宵晚会。
就在今日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在元宵晚会的节目中我又收获了很多字谜学问。这不光是欢快的元宵节也是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5
在元宵佳节那一天,老妈带我来到了中山公园赏灯,一进门,我信就发觉这时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侣,有手牵手的你子或母女,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这里什么灯都有:树上挂着的灯,地上摆着的灯,水中漂着的灯。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刚进公园大门,第一眼赏到的是金狗拜年,两只可爱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态,好象淘气的对我们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里,每盏灯有每盏灯的架势,每盏灯有每盏灯气魄,每个灯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最引人生目的还是那条“中国龙“。它长30米,宽2米,高6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我订真一赏,嗬!原来是用一盆盆绿叶金花的菊花装扮成的。“中国龙“的嘴里衔着一个银白色的钢珠。眼眼突兀,光荣照人。“中国龙“的两只前爪向前跃,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腾云驾雾。“中国龙“大气磅礴,楞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它盛气凌人,它的嘴角赏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漂亮壮赏,和气可亲。
面对着这一条和气可亲的巨龙,我真想问它: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阵风吹了过去,龙须抖动了一下,似乎在说,我从远古来,要把和平带到末来去。
来这儿赏赏的人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个母亲抱着自已的孩子说:“赏,那么多美丽的菊花做的。“有的小伴侣手拉手,说“好气派的巨龙啊!真大!”有的或许是在这里赏不够,或许是想把这宝贵的镜头带给亲朋好友赏赏,连话都没来得急说,就开头拍照了。嘿嘿,还有人连三角架都带来了。没相机的就用手机,反正大家都想记录下这漂亮的“中国龙“,连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节,怎么满池的荷花都开了?哦!原来是荷花灯呀!还伴着荷叶呢。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美丽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假如把荧光闪耀的湖面比做一个舞台的话。几十朵荷花边和一群小鸭们游了过来,赏着天空和星星玩耍,与月亮谈天,我仿佛也加入了这荷花灯的行列。赏花灯的人们仿佛也加入进去一起舞蹈起来……
这光明的荷花、荷叶,让我感到像一个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个花灯。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回上天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暖和。
时候不早了,我往大门的方向走去。今日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赏完了这个又赏那个,赏完那个又赏不够这个,搞得我连个路都认不清了。好不简单走出公园大门,我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盼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赏灯展!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6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始终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岁月不断消逝,但元宵节的许多民间习俗至今特别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加了光荣。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日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好遇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始终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外形,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协作把洞越揉越大,把预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渐渐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终,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严厉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终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特别舒服,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蜜美,团团聚圆。”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7
人们在春节的爆竹声后,在走亲访友后,又各自忙活起来,由于要迎接又一个喧闹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刚到傍晚,安静的村子便锣鼓喧天,喧闹非凡,村民的心也随之沸腾起来。听到这希望已久的声音,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心花怒放。
农家院子平日里一般只有自家人进进出出,可现在不同了,左领右舍走家串户。制作精致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车、彩马停满了院子,人们欣赏这五彩缤纷的艺术品,个个赞不绝口。
随着夜幕的降落,花船和花车上的蜡烛由孩子们点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时变得油光溢彩。灯会开头了,又唱又跳的花旦们乘上了花船、花车,也有骑着彩马的,还有挑着花灯的,如冲锋号一样的声音一响起,花灯们便开头了,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村民们扶老携幼,跟随那人流前行着,拥挤着,欢腾着。村民们在这时都呈现出不同的面孔,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他们载歌载舞,尽显美丽姿势,精彩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欢快,给家乡带来了美感和动感。
闽剧始终是村民们引以为傲的一道大餐,家乡元宵节的闽剧不固定的一个点、一个狭小的舞台上,而是随着花灯每过一条街道,便停下来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因而,我们称它为“流淌的舞台”。我们总爱同舞台一起浪漫在花灯中。舞台上的红黑绿黄、闪躲腾挪,无不展现着家乡的底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从来没有刻意去学什么,大家都是跟着感觉走,可表演起来一点也不模糊。
家乡的元宵节,不但闹出了村中的喜气洋洋,也为新的一年闹出了盼望,为村民们闹出了五谷丰登,闹得人们个个笑逐颜开、春光满面、精神抖擞。元宵节过罢,勤劳的人们又都走上了田埂,登上了渔船。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8
元宵节来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春节活动的一个高潮,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了。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眼睛”的节日,但同时也是一个“嘴巴”的节日。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的就是县政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放烟花活动。放烟花的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烟花时已经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经开头燃放。那里人山人海,喧闹极了!我们先是看到很多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赶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烟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漂亮的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的,漂亮极了。有的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像一幅漂亮,迷人的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的烟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的感觉;又象是若大的空间,只有我自己在游览神州。
观赏烟花之余,“吃”也是必不行少的。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聚之意。赏完烟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了!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9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颖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聚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聚圆。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进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提倡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进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灿烂,极为壮丽。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加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就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就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洁,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就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由于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
迎紫姑
紫姑就是民间传奇中一个和善、贫困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怜悯她、怀念她、有些地便利消失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劝慰她,情景非常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和善、忠厚、怜悯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收获感受作文600字篇10
当我们还沉醉在欢庆春节的喜庆中,元宵节又接踵而至。我们这儿元宵节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早晨吃元宵,白天闹花灯、猜灯谜,晚上观焰火。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国由来以久,早在两千多年的前,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根据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连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纤熔接合同范本
- 医用口腔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 二手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某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 买房补充合同范本
- 代理产品区域合同范本
- 供销煤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障性住房回迁房销售合同
- 中外合作公司合同范本
- 乌鲁木齐代理记账合同范例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浮力及浮力的应用
- 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全部完整PP课件
- 建筑公司工程财务报销制度(精选7篇)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计划
- 体育实习周记20篇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