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_第1页
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_第2页
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_第3页
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_第4页
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点击文章标题可访问原文章链接"2021备考古诗文阅读题型专练:文言文系列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小字寄奴。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帝少有大志,及长,雄杰有大度,风骨奇伟。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侯山,其地秦史所谓有天子气者也。孔恭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文,射之,伤。明日复至洲,见童子数人于榛中捣药。童子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可杀。”帝叱之,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娃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性贪,略不及远,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胜可必矣。”六月,超使广宁王贺刺卢及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卵,帝即位于南郊。(节选自《南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商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B.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C.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D.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考,指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尊称,意谓美好的父君,文中指刘裕的父亲。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地区看,地处长江之外,大体包括江南、江东等地区。C.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或指古将军名号,和今义不同。今义是指比赛中的第一名。D.南郊,指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也指帝王祭天的大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少有大志,雄杰大度。僧人看见刘裕上空出现五色龙形花纹并告之,刘裕十分高兴;孔恭认为刘裕父亲的墓地不是普通的墓地,刘裕听后更为自负。B.刘裕风骨奇伟,常有奇遇。他到新洲采荻草,射伤一条大蛇而得到神药;后在下邳的旅店里,遇僧人又得到一味黄色的药,手疾因此痊愈。C.刘裕作战勇猛,治军整肃。孙恩作乱时,刘裕带领的侦察兵大多战死,刘裕奋勇杀敌;东伐将领手下士卒到处掠夺,只有刘裕的士卒不侵犯百姓。D.刘裕深谋远虑,才能超群。皇帝下旨让刘裕带兵北伐慕容超,他坚持率军进入大岘关,并断定士卒此时有必死的意志,且军队没有缺粮的担忧,一定会取得胜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2)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答案】10.C

11.A

12.D

13.(1)慕容超手下的大将公孙五楼请求阻断大岘的通道,加固防御工事,清理野外的粮食和物资来防备敌人,慕容超不接受。(2)等公孙五楼赶到,巨蔑水已经被龙骧将军孟龙符占据把守,公孙五楼于是撤退。【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承前省略主语“刘裕”,构成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应在“也”后断开,中间不可断,排除AD。“东迁”的主语是“晋氏”,“移居”的主语是“刘氏”,主语不一致,中间要断开,“刘氏”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皇考,指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尊称”错误,古代是对已故曾祖、亡父的尊称。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皇帝下旨让刘裕带兵北伐慕容超”错误,文中说“帝抗表北讨”,结合上文可知,这里的“帝”是指刘裕,“抗表”意思为向皇帝上奏章,所以应是刘裕向皇帝上奏章北伐。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断”,阻断;“坚”,使动用法,使……坚固,即“加固”;“壁”,营垒;“以”,目的连词,来;“从”,听从,接受。(2)“比”,等到;“至”,到;“为……所”,被动句,被;“保”,占据把守;“乃”,于是;“退”,撤退。参考译文:宋高祖武皇帝名裕,小字寄奴。他姓刘,是汉朝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彭城是楚国的都城,所以楚元王的后代以彭城为家。晋朝东迁,刘氏移居到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刘裕从小有大的志向,等到长大后,才智出众有大气度,风度气质杰出。刘裕曾经到京口的竹林寺游玩,一个人卧在讲经堂前,上空出现五彩龙纹,众僧人(看见后)惊讶地告诉他,刘裕独自欢喜地说:“长老不要乱说。”他父亲的坟墓在丹徒的候山,这就是秦史所说有天子气象的地方。当时有个叫孔恭的人,特别擅长察看墓地的风水。刘裕曾经和孔恭一起经过父亲的墓地,假装不知道问孔恭:“这墓地怎么样?”孔恭说:“这不是普通的墓地。”刘裕从此更加觉得自己不同寻常。后来他到新洲采荻草,看见一条大蛇长几丈,射了一箭,蛇受了伤。第二天又到新洲去,看见几个童子在丛林中捣药。(刘裕问缘由)童子回答说:“我们大王被刘寄奴射中,我们在配制药散给他敷伤。”刘裕问:“你们大王是神,为什么不杀了刘寄奴?”童子回答说:“刘寄奴是要称王的人,不能杀。”刘裕大声责骂他们,(童子都散去了)于是刘裕把药收起来带了回去。又曾经客居下邳的旅店里,遇到一个僧人对他说:“江南要乱了,能使江南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了吧”。刘裕之前患有手疾,多年没有痊愈。僧人有一味黄色的药。刘裕把黄色的药粉敷在手上,他的伤一下就好了。当初担任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在会稽作乱,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向东去征讨孙恩。刘牢之请刘裕参与将军府军事谋划。命他和数十人前去察看敌情,遇到数千敌军,所带领的人大多战死,刘裕举起长刀,杀伤很多敌人。当时东伐的各位将领,(手下)的士卒都到处掠夺,百姓都为此苦恼,只有刘裕部下的士卒不掠夺百姓。五年二月,假的燕国皇帝慕容超大肆掠夺淮北。三月,刘裕向皇帝上奏章北伐。慕容超手下的大将公孙五楼请求阻断大岘的通道,加固防御工事,清理野外的粮食和物资来防备敌人,慕容超不接受。当初谋划这次战役时,议论的人们认为,敌人如果严守大岘关,军队缺少所需物资,如何能够全身而退?刘裕说:“不对。鲜卑人生性贪婪,谋划不到那么长远。必定会引诱我们进入,而且也会轻敌。我军一旦进入大岘关,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等到进入大岘关,刘裕抬手指天说:“我们的大事要成了!”众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军队已经到了险要之处,士卒有必死的意志。余粮满地,军队没有缺粮的担忧,一定会胜利的。”六月,慕容超让广宁王贺刺卢和公孙五楼全力据守临朐。距离临朐城四十里有巨蔑水,慕容超告诉五楼赶紧抢占。等五楼赶到,巨蔑水已经被龙骧将军孟龙符所占据把守,五楼于是撤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刘裕在南郊即位称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如此,性尚分流,为否异适矣。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獉獉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见孺子焉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怳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昔与子俱曳长裾,游息帝学。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嬴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B.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C.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D.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西汉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明清科举考试的考试地点之一,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黄泉,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古人以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C.上计掾史,官名,东汉、三国、南朝宋、齐及十六国前燕等均置,为县郡国派赴上级机关或京师呈递计簿的属吏。D.“辟”是指被征召出仕,是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与文中“举州茂才”的选官方式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值得交朋友朋友,性格狂狷的人同样值得结交为朋友。B.范式重信诺。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C.范式重情义。张劭死后,范式火速赶回奔丧,并亲自执绋为引,还留下来为坟墓修好坟树,然后才回到京师太学。D.范式关心好友。巡视新野时,县里选派孔嵩做导骑欢迎范式,范式认出了孔嵩,并为孔嵩的遭遇感到惋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守虽心不信而重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2)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答案】10.B

11.A

12.C

13.(1)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认为范式这种感情是可贵的,就同意他奔丧。范式就穿着朋友的丧服,按照下葬的日子,骑马奔赴元伯家中。(2)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用来生死相托。我死后,只用把我的尸体埋在巨卿门前就好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翻译:孔子想居九夷,不嫌鄙陋。穷贫是读书人的本分,难道这是鄙贱吗?”范式令县代孔嵩,孔嵩认为先被雇,被雇的日期也未满,不肯去。“贫者”做“士之宜”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先佣未竟”是“以为”的具体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也是明清科举考试的考试地点之一”错误。明清没有太学。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地点是在皇宫。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然后才回到京师太学”错误。应该是回到任郡功曹的位置上,文章没有明确说他悼念好友之后就立马去了京师太学,说的是“为修坟树,然后乃去”。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许”,同意。第一个“服”,穿着。“投”,按照。“驰往”,骑马奔赴。(2)“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烈士”,义士。“可以”,可以用来。“殁”,死。“但”,只。“户前”,门前。参考译文:孔子说:“交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为朋友,也一定要与狂狷的人为朋友啊。”又说:“狂者进取,狷者不肯做坏事。”这大概是不能求全,只好取之于偏至的一种办法吧。既然这样,那么,能够有所不为,也一定会有所为,既然说过了要进取,也将会有所不取。按照这样的说法,人的性情尚且不同,为与不为,各有所适而已。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一名汜。年轻时进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结为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告假归乡里。范式对元伯说:“二年以后我当回来,到您家来拜谒令尊令堂大人,并且看看您的儿子呢。”于是两人共约定日期。后来日子快到了,张元伯将这件事的详细情况统统告诉了他母亲,请母亲准备好的酒饭等待范式的到来。他母亲说:“一别两年,千里之外讲的话,你为什么相信得这样认真呢?”答道:“范巨卿是个极讲信实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你准备酒饭好了。”到那天,范巨卿真的到了,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范式任郡功曹。后来张元伯害了重病,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白天晚上看视他。元伯临终时,叹息道:“遗憾不见我的死友!”殷子征说:“我与君章全心全意招扶你,我们不是死友,您到哪里去找死友呢?”元伯道:“像你们两位,是我的生友啊,山阳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哩。”不久,逝世。范式忽然梦见元伯黑冠垂缨屣履而呼道:“巨卿,我已某日死,当按时下葬,永归黄泉。您没有忘记我的话,能不能在下葬时赶到?”范式忽然觉醒,悲叹泪下,报告太守,请求让他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认为范式这种感情是可贵的,就同意他奔丧。范式就穿着朋友的丧服,按着下葬的日子,骑马奔赴到元伯家中。范式还未到,元伯的丧已经发引,达到圹井,将下棺,这时灵柩抬不动,不肯进。他母亲拍着柩说:“元伯,难道还有所望吗?”就把柩停了一会儿,只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他母亲望了一望,道:“这一定是范巨卿啊!”巨卿到,对柩叩头说:“去了元伯!死生路异,永别了。”参加送葬的一千多人,都为之流泪。范式于是执绋为引,柩才移动向前。范式就留在坟墓旁边,修好坟树,然后回去。后来到了京师,进太学学习。这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也同在太学,不认识范式,陈平子抱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用来生死相托。我死后,只用把我的尸体埋在巨卿门前就好了。”于是撕了一块素,写了一封信给巨卿。死后,妻子照着平子的遗嘱办了。这时,范式刚好出外回来,看了陈平子的信和他的坟墓,不胜悲痛,对着坟拱手作揖,哭泣不止,认为是他的死友。于是护理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回临湘。在还隔临湘四五里的地方,将素书放在死柩上,哭别而去。平子的兄弟听说了,寻找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范式的行状,三府都争征召,不应。举州的茂才,四升至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里贫穷,父母亲又都老了,于是改名换姓,被雇做新野县阿里街的小卒。范式巡视新野,县里选了孔嵩做导骑欢迎范式。范式认识他,叫孔嵩,挽着孔嵩的手臂道:“你不就是孔仲山吗?”相对叹息,谈到平生的经历,说:“从前我与你都穿着长袍,在太学里学习,我蒙国家的恩德,位至刺史,你竟怀道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处在卒伍,实在可惜啊!”孔嵩说:“侯嬴长期做着夷门卒,看守城门,非常快意。孔子想居九夷,不嫌鄙陋。穷贫是读书人的本分,难道这是鄙贱吗?”范式令县代孔嵩,孔嵩认为先被雇,被雇的日期也未满,不肯去。范式后来升庐江太守,有威名,死在任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杨畏知,宝鸡人。崇祯中,历官云南副使。乙酉秋,武定土官吾必奎反,连陷禄丰、广通诸县及楚雄府。畏知督兵复楚雄,驻其地。必奎伏诛,而阿迷土官沙定洲继乱,据云南,黔国公沐天波走楚雄。巡抚吴兆元不能制,许为奏请镇云南。定洲遂西追天波,畏知说天波走永昌,而己乘间清野缮堞、征援兵。定洲闻,不敢至永昌,还攻楚雄,不能下。畏知伺贼懈,辄出击,杀伤多。明年,孙可望等入云南,遂据会城。初,唐王闻畏知抗贼,进授右佥都御史。及可望等至,以畏知同乡,甚重之。寻与刘文秀西略,畏知拒战败,投水不死,踞而骂。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乃与至楚雄,略定大理诸郡,使文秀至永昌迎天波归。迤西八府免屠戮,畏知力也。时永明王已称号于肇庆,而诏令不至。前御史临安任侯议尊可望为国主,以干支纪年。畏知愤甚,有所忤,辄抵掌谩骂。可望数欲杀之,李定国、刘文秀为保护得免。岁已丑,可望遗畏知及永昌故兵部郎中龚彝赴肇庆进可望表,请王封。畏知乃曰:“今晋之上公,而卑李、刘侯爵可也。”会郧国公高必正等入朝,召使者言:“本朝无异姓封王例。自今当与我同心报国,洗去贼名,毋欺朝廷孱弱,我两家士马足相当也。”又致书可望,词义严正。使者唯唯退,议遂寝。可望不得封,益怒。其年九月,亲率兵至贵州。明年二月,乃真封可望秦王。畏知旋至自劾,语多侵可望,可望面数之。畏知大愤,除头上冠击可望,遂被杀。楚雄人以畏知守城功,为立祠以祀。(节选自《明史·杨畏知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B.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C.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D.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官,指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的、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后此官职用于称呼统治少数民族的官员。B.巡抚,指京官巡察地方,后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古时这种京官先外派后成为地方长官的还有刺史、总督等。C.干支,即天干地支。于支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地支”D.异姓封王,是指在中央集权时代,当朝皇族以外的、有功社稷的人受封王爵。封异姓为王始于西汉的皇帝刘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畏知平定叛乱,胸有谋略。吾必奎反叛时,他督率军队平叛,等贼寇懈怠才出击,杀死很多贼寇,最后恢复楚雄,使其伏法。B.杨畏知兵败投水,坚守节操。孙可望和刘文秀向西攻伐时,他抵御失败,想要以死明志,投水自杀不成后,就蹲坐着骂他们。C.杨畏知忠于朝廷,诚心可嘉。他和孙可望平定大理等郡后,派人到永昌迎回沐天波;在任僎提议尊可望为国主时,他气愤不已。D.杨畏知守城保民,受民爱敬。他让迤西八府免遭受战乱屠戮;他守城护民有功,楚雄百姓因此感念他,为他建立祠堂并祭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畏知说天波走永昌,而己乘间清野缮堞、征援兵。(5分)(2)畏知旋至自劾,语多侵可望,可望面数之。(5分)【答案】10.(3分)B(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11.(3分)C(“十地支”有误,改为“十天干”)12.(3分)A(“吾必奎反叛时,他督率军队平叛,等贼寇懈怠才出击”有误,将两件事混淆。)13.(10分)(1)杨畏知劝说沐天波奔向永昌,自己趁机转移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房屋树木,修缮城蝶,征调援助的军队。(“走(奔向,趋向,到)”“清野(转移据点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战地附近的房屋树木等)”各1分,句意3分。3分建议细化为“乘间(趁空,利用机会,趁机)”“缮(修缮,修补,整治)”和句意各1分。)(2)杨畏知随即到达,弹劾自己,说话大多冒犯孙可望,孙可望当面数落他。(“旋(顷刻,随即)”“数(数落,责备)”各1分,句意3分。3分建议细化为“自劾(弹劾自己)”“侵(侵犯,冒犯)”和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杨畏知,是(陕西)宝鸡人。崇祯年间,历任云南副使。乙酉年(1645)秋天,武定土官吾必奎反叛,连续攻陷禄丰、广通等县以及楚雄府。杨畏知督率军队恢复楚雄,在那里驻军。吾必奎伏法被诛,继而阿迷土司沙定洲叛乱,占据云南,黔国公沐天波奔往楚雄。巡抚吴兆元不能制伏,答应为他奏请镇守云南。沙定洲于是向西追击沐天波,杨畏知劝说沐天波奔向永昌,自己趁机转移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房屋树木,修缮城堞,征调援助的军队。沙定洲听说后,不敢到永昌,回军攻打楚雄,不能攻下。杨畏知等待贼寇懈怠,便出城攻击,杀死杀伤很多贼寇。第二年,孙可望等进入云南,便占据了省会城。当初,唐王听说杨畏知抵抗贼寇,进升他为右签都御史。等到孙可望等人到来,因为杨畏知是可望的同乡,(孙可望)很敬重他。不久,(孙可望)和刘文秀向西掠夺地盘,杨畏知抵御战败,跳水自杀没有死,蹲坐着骂他们。孙可望下马慰劳他说:“听到您的盛名很久了。我为讨贼而来,(希望和)您能共事,互相匡扶明王朝,没有别的。”杨畏知瞪着眼看着他说:“你欺骗我罢了”孙可望说:“不相信的话,我会折断箭发誓。”(杨畏知)于是和(孙可望)到达楚雄,平定大理等郡,派刘文秀到永昌迎接沐天波回来。迤西八府免于杀戮,这是杨畏知的功劳。当时永明王已经在肇庆称帝号,然而诏令没有下达。前御史临安任僎提议尊孙可望为国主,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纪年。杨畏知非常气愤,有所触犯,便拍掌谩骂。孙可望多次想杀他,李定国、刘文秀保护他,(他)得以免祸。己丑年,孙可望派杨畏知和永昌原兵部郎中龚彝到肇庆进献孙可望的章表,请求封王。杨畏知就说:“现在晋升他为上公,而让李定国、刘文秀(比他)低一级封为侯爵就可以了。”适逢郧国公高必正等人入朝见天子,召来使者说:“本朝没有异性封王的先例。从今以后他应当和我一心报效国家,洗去贼寇的名声,不要欺负朝廷力量薄弱,我两家的军队足以相抵。”又写信给孙可望,措辞含义严厉端正。使者唯唯听命而退,议论封王的事于是搁置。孙可望不能被封为王,更加愤怒。这年九月,亲自率领军队到贵州。第二年二月,便真的封孙可望为秦王。杨畏知随即到达,弹劾自己,说话大多冒犯孙可望,孙可望当面数落他。杨畏知非常愤恨,去掉头上的冠帽击打孙可望,于是被杀。楚雄人因为杨畏知守城有功,为他立祠堂祭祀。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桑维翰,洛阳人。身短面广,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试进士,有司嫌其姓,黜之。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唐同光中,登进士第。高祖领河阳,辟为掌书记,历数镇皆从,及建义太原,首预其谋。复遣为书求援于契丹,果应之。及高祖建号,知枢密院事。幸夷门,范延光据邺叛,人心恟恟。翰从容谈论,怡怡如也,时皆服其度量。杨光远平邺,朝廷虑兵骄难制,翰请速散其众,寻移光远镇洛阳。因授翰检校司空,兼侍中,出为相州节度使。吐浑都督白承福为契丹所迫,举众内附,高祖方通好于契丹,拒而不纳。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患契丹之强,密与吐浑结,是时,荣有飞扬跋扈之志。荣抗表请讨契丹,且言吐浑之请。高祖览表,犹豫未决。翰知荣畜奸谋,乃密上疏。高祖传密旨于翰:“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间言稍入,翰渐见疏忌。寻以冯玉为枢密使,以分翰之权。后因帝微有不豫,翰曾密遣中使达意于太后,请为皇弟重睿择师以教道之,帝疑之。俄玉作相,与翰同在中书。会舍人卢价秩满,玉乃下笔除价为工部侍郎,翰不暑名,玉竟除之,自此翰与玉不相协。帝以重睿择师傅言于玉,玉遂以词激帝。寻出翰为开封府尹。开运三年,王师降契丹。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节选自《旧五代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B.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C.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D.少帝嗣位/拜中书/令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然权位既重/四方赂遗/咸凑其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南而得名,又称洛邑、雒阳、洛京等,历史上多个王朝在此建都。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C.契丹,发源于我国东北的游牧民族。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后称帝,国号契丹。D.节度使,古代官名,在唐时可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北宋以后职能逐渐弱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桑维翰相貌奇特,胸怀大志。他长相不同于一般人,身材短小面部宽长,在科举道路上虽遇挫折却矢志不渝,最终高中。B.桑维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范延光占据邺城造反时,众人都心神不定,人心浮动,而桑维翰却面不改色,淡然处之。C.桑维翰追随高祖,深得信任。他做掌书记时就在高祖阵营,首先参与谋划高祖登基,后秘密上书助高祖决断安重荣一事。D.桑维翰被人陷害,遭到猜忌。少帝时,因受宵小之辈离间而被少帝疏远,又因少帝生病时为皇弟出谋划策而被少帝怀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劝勿试,翰持铁砚示人:“铁砚穿,乃改业。”(2)张彦泽以前锋骑陷都城,利翰家财,遣兵守之,终为彦泽所害,年四十九。【答案】10.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中书令”“枢密使”都是官职名称,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四方”做“赂遗”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项。11.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南而得名”错误,应是“洛水之北”。阳,表示方位时指山南水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