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学课件_第1页
(140)-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学课件_第2页
(140)-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学课件_第3页
(140)-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学课件_第4页
(140)-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掌握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特征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的特征

熟悉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复习答案:C7.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答案:E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A.即突触后神经元是处于兴奋状态的

B.即突触后神经元是处于抑制状态的

C.由突触后膜K+电导增加而产生

D.由突触后膜Ca2+电导增加而产生

E.可随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而加大本节讲授内容第四节

神经反射第三节

神经递质和受体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受器(自学)二、躯体感觉传导通路(一)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二)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2、NE、E及其受体;3、突触后抑制;4、感觉投射系统。1、反射分类;2、神经递质的概念、鉴定。※重点掌握熟悉概念: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一、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了解)第三节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的鉴定

①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前体和

酶系统→合成该递质。②递质储存于突触囊泡内,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释放→突触间隙。③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④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失活方式。⑤用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能模拟或阻断该递质的突触传递效应。分类家族成员胆碱类乙酰胆碱

胺类多巴胺、E、NE

、5—HT、组胺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AⅡ、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NO、CO脂类PG类(一)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分布(二)递质的共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意义:协调某些生理功能活动。(三)调质(neuromodulator)的概念神经调质: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调制作用:神经调质所发挥的作用。

增强或者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率。(四)递质的代谢合成:神经元胞质中合成。储存:突触囊泡内。释放:Ca2+依赖性释放。失活:重摄取(NE),酶促降解(ACh)再合成:二、受体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调质、激素等)特

异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

生物分子。如:Ach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激动剂(agonist):与受体特异结合后能产生特定效应的化学物质。拮抗剂(antagonist):与受体特异结合后本身不产生效应,反因占据受体而产生对抗激动剂效应的化学物质。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

调质、激素(一)受体的分类

以其天然配体命名分类,再根据具体特点分出亚型。N型(烟碱受体):N1、N2α受体:α1、α2β受体:β1、β2、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型(毒蕈碱受体):M1-M5

Ach受体受体的作用机制递质+受体突触后N元活动改变或效应器细胞产生效应→→跨膜信号转导途径1.乙酰胆碱(ACh)及其受体(掌握)(1)胆碱能神经元: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元

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乙酰胆碱敏感神经元:表达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胆碱能系统:胆碱神经元、胆碱能受体以及表达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一起构成的胆碱能系统三、人体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中枢胆碱能系统:学习和记忆、觉醒与睡眠、

感觉与运动、内脏活动以及情绪外周胆碱能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骨骼肌

活动的调节(2)胆碱能系统的功能(3)胆碱能神经元、神经纤维分布:中枢:①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②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感觉投射神经元③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各个环节、纹状体等部位的某些神经元。外周:①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纤维②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③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8.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B.所有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

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E.所有交感节后纤维答案:CM型(毒蕈碱受体):M1-M5(G蛋白耦联)

(4)Ach受体分型N型(烟碱受体):N1、N2(促离子型受体)M1:脑内含量丰富;M2:心脏M3和M4:存在于平滑肌;M4:还见于胰腺腺泡、胰岛M5:作用不清。N1:CNS和自主N节后神经元上N2:骨骼肌N-M接头处的终板膜上①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②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平滑肌)M型受体分布:心脏活动(-)虹膜环形肌、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M样作用消化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拮抗剂-阿托品:临床常用于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缓慢型心律失常、散瞳等。(5)Ach受体分布效应器受体效应举例:N型受体作用:烟碱样作用(N样作用)N1型(神经元型烟碱受体):CNS、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N2型(肌肉型烟碱受体):骨骼肌N-M接头处的终板膜N型受体分布:小剂量Ach:激活自主神经节N1受体而兴奋节后神经元,也可激活N2受体而使其收缩大剂量Ach:阻滞自主神经节。大剂量可因N1受体脱敏、神经元过度去极化导致钠通道失活等原因而产生神经节阻滞作用。N1:六烃季铵、美加明(降压药)N2:筒箭毒碱(肌松药)十烃季铵N型受体拮抗剂阻断剂分类作用分布亚型机制毒蕈碱受体(M受体)

烟碱受体(N受体)

心肌、平滑肌和腺体M样作用自主N节、神经-肌接头N样作用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C膜上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N1)和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终板膜(N2)

M1/M2/M3/M4/M5

神经元型(N1)肌肉型(N2)G蛋白耦联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Ach门控通道)阿托品筒箭毒碱(N2)六烃季铵(N1)十烃季铵(N2)3.下列选项中,主要与毒蕈碱样有关的是A.心脏活动加强B.支气管痉挛C.胃肠道蠕动减弱D.瞳孔扩大答案:B10点59继续上课3.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筒箭毒碱

B.心得安

C.酚妥拉明

D.阿托品

E.烟碱答案:A2.单胺类递质及其受体--NE、E、DA、5-HT、组胺※(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1)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

以NE为递质的神经元。中枢:胞体主要在低位脑干中脑网状结构脑桥的蓝斑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部上行:大脑皮层、边缘前脑、下丘脑下行:脊髓后角的胶质区、侧角、前角支配低位脑干:低位脑干内部纤维投射外周:交感节后纤维(除汗腺和骨骼肌是交感胆碱能Nf)中枢:胞体主要分布在延髓

投射纤维有上行和下行的

2)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以E为递质的神经元。3)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以肾上腺素或N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4)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E和NE特异结合的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中枢NE:心血管活动、情绪、体温、摄食、觉醒E:心血管活动外周:作用在内脏平滑肌上5)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6)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型β受体:β1、β2、β3肾上腺素能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α受体:α1、α2①α肾上腺素受体(α

-receptor)

α1

receptor

分布:内脏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效应:兴奋效应--瞳孔开大;子宫收缩;尿道括约肌收缩;血管收缩;

α2

receptor

分布:小肠平滑肌和突触前膜上效应:抑制效应--小肠平滑肌舒张;抑制NE释放②β肾上腺素受体(β-receptor)β1receptor

分布:心肌

效应:兴奋效应--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β2receptor

分布:内脏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

效应:抑制效应--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逼尿肌舒张;子宫舒张;血管平滑肌舒张β3receptor分布于脂肪组织上,加强脂肪分解

α受体(主要是α1受体)的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

β受体(主要是β2受体)的效应主要是抑制性的。受体的特性:配体的特性: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较强;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β受体有强烈作用。α1:去甲肾上腺素β:异丙肾上腺素7)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α2:氯压啶α、β:肾上腺素α1:哌唑嗪α2:育亨宾α受体:酚妥拉明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β受体:普萘洛尔β1:阿替洛尔、美托洛尔β2:丁氧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受体激动剂拮抗剂α酚妥拉明α1哌唑嗪α2育亨宾β普萘洛尔(心得安)β1阿替洛尔β2丁氧胺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胆碱能受体M肾上腺素能受体N(N1、N2)α(α1、α2)β(β1、β2)*多数副交感节后f*少数交感节后f(骨骼肌、汗腺)分布N1:自主N节后N元N2:N-M接头终板膜α1:皮肤、肾、胃肠道血管平滑肌α2:突触前膜、小肠β1:心脏β2:肝脏、骨骼肌血管、内脏平滑肌负性、虹膜环形肌、支气管、胃肠道、逼尿肌缩;消化腺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节后N元兴奋骨骼肌收缩以兴奋为主(小肠平滑肌舒)以抑制为主(心脏兴奋)作用阻断剂阿托品六烃季胺(N1)筒箭毒碱(N2)十烃季胺(N2)酚妥拉明(α)哌唑嗪(α1)育亨宾(α2)心得安(β)阿替洛尔(β1)丁氧胺(β2)1.下列哪项属于α型和β型受体的激动剂(

)A.多巴胺B.乙酰胆碱C.肾上腺素D.5-羟色胺E.甘氨酸答案:C6.在周围神经系统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

)A.瞳孔开大B.气道阻力增加C.血压降低D.血糖降低E.骨骼肌痉挛答案:C7.在周围神经系统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

)A.瞳孔开大B.气道阻力增加C.血压降低D.血糖降低E.骨骼肌痉挛答案:C概念:分布于突触前膜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也称自身受体)作用:调节突触前膜递质释放(抑制或易化)。

(调制作用)(四)突触前受体(presynapticreceptor)交感神经末梢分布:如:α2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血管紧张素受体(+)突触前受体α2-R突触后受体α1-R,β1-Rβ2-R交感神经

反射是指在CNS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一)反射的定义和分类(了解)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

第四节神经反射一、反射分类1、非条件反射(unconditonedreflex):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和较低级的反射。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引起反射的刺激:非条件刺激。2、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反射。

引起反射的刺激:条件刺激。(一)根据引起反射的刺激分类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来源生来就有后天获得反射弧反射弧终身不变反射弧灵活多变反射中枢皮层下各级中枢必须大脑皮层参与反射数量数量有限(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数量无限可建立也可消退意义利于个体和种系的生存利于个体和种系适应环境变化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取得的开拓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巴普洛夫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创立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两个信号系统学说,重病期间仍密切注视着越来越糟糕的身体情况,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尽力为一生至爱的科学事业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二)根据反射在中枢所经过的突触传递的数量分类1、单突触反射:在中枢只经过一次突触传递。

较少,如膝跳反射(腱反射)。2、多突触反射:在中枢经过多次突触传递。

常见,多数反射。(了解)二、反射中枢感受器

中枢(脊髓、脑干)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高级中枢1、概念反射中枢即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了解)感受器

中枢(脊髓、脑干)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高级中枢2、功能:中枢整合作用

概念:

CNS对传入信息进行整合后发出传出信息调节反射活动称为反射活动的中枢整合。三、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1.单线式联系是指一个突触前神经元仅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举例】视锥细胞,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了解)2.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辐散式联系

作用:一个神经元使之与之联系的许多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感觉传入通路多见。聚合式联系——传出通路多见作用:来源不同的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整合,导致后者的兴奋或抑制。3.链锁式和环式联系

后发放: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的冲动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

正反馈—使兴奋增强和延续。

负反馈—使活动及时终止。链锁式联系作用:兴奋通过此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作用范围。环式联系2.在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能产生后发放效应的是(

)A.单线式联系B.辐散式联系C.聚合式联系D.链锁式联系E.环式联系答案:E四、中枢兴奋状态与中枢抑制状态1、中枢兴奋状态:在较长时间内,某一中枢处于兴奋性活动超过抑制性活动的状态,该中枢兴奋水平较高。2、中枢抑制状态:在较长时间内,某一中枢处于抑制性活动超过兴奋性活动的状态,该中枢兴奋水平较低。中枢抑制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易化中枢易化突触后易化中枢的各类神经元通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重复杂组合,可在整体上产生神经系统抑制和易化两种效应,是神经中枢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其结构基础是中间神经元(centralinhibition)(centralfacilitation)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inhibition)神经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分类回返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概念: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掌握)五、中枢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兴奋冲动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IPSP兴奋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EPSP伸肌运动N元传入神经纤维抑制性中间N元屈肌运动N元EPSPIPSP13.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兴奋性递质释放的量减少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C.兴奋性中间神经元抑制D.受体不能与兴奋性递质结合E.受体不能与抑制性递质结合答案:B(2)回返性抑制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N元抑制突触后膜产生IPSP兴奋效应细胞突触后膜产生EPSPEPSPIPSP伸肌运动N元伸肌运动N元

生理意义: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神经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突触后抑制概念: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二)突触前抑制实验A:刺激轴突A时,胞C产生10mV的EPSP;实验B:先刺激轴突B,再刺激轴突A时,胞C产生5mV的EPSP。⑴结构基础:轴B-轴A-胞C串联突触⑵意义:

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先刺激轴B轴突B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突A部分去极化(Cl-电导↑)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A轴突A产生AP幅度↓,时程↓轴突ACa2+内流量↓轴突A释放递质量↓胞CEPSP幅度↓胞C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C抑制特征:是去极化抑制。(3)突触前抑制特点:

1)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2)突触后膜不产生IPSP;

3)潜伏期长;

4)持续时间长(100~200ms)。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性质结构基础释放递质作用部位作用突触后电位去极化抑制超极化抑制轴B-轴A-胞C串联突触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EPSP幅度↓产生IPSP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效应1.突触后易化:表现为EPSP的总和→电位水平接近阈电位2.突触前易化:通过轴突2-轴突1-胞3串联型突触联系→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突触后膜引起EPSP↑六、突触的易化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3、特殊感觉感觉2、内脏感觉1、躯体感觉(1)浅感觉:触觉、压觉、痛觉、温度觉。(2)深感觉/本体感觉:躯体感觉:本体感觉:来自躯体深部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感受器,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一、感受器(自学)自学要点:1、感受起的概念2、感受器的分类3、特殊感觉、特殊感觉器官4、感受器的生理特性一级后根神经节

经典感觉传入通路:由三级神经元构成。躯干四肢脑神经节脑干脑神经核头面部

薄束核、楔束核

(深感觉、精细触-压觉)三级:

丘脑二级脊髓后角(浅感觉)二、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一)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自学)深感觉精细触-压觉

痛温觉粗略触-压觉丘脑投射系统感觉传入通路:丘脑前部分:丘脑前传入系统丘脑-皮层部分:感觉投射系统丘脑部分:丘脑的核团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后索-内侧丘系:

深感觉/精细触-压觉脊髓丘脑前束:粗略触觉-压觉脊髓丘脑侧束:痛觉、温觉三叉丘系:头面部感觉(一)躯体感觉传入通路深感觉精细触-压觉

痛温觉粗略触-压觉丘脑投射系统一级神经元发出中枢突脊髓后索交叉至对侧后索-内侧丘系薄束核、楔束核(换元)深感觉和精细触压觉传导通路深感觉精细触-压觉

痛温觉粗略触-压觉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感觉接替核后外侧腹核二级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在白质前连合交叉粗略触压觉在脊髓前索痛、温觉在脊髓外侧索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前外侧索浅感觉传导路(粗略触压觉、痛温觉)脊髓后角换元痛温觉粗略触-压觉浅感觉(痛温/粗略触-压觉)深感觉(本体/精细触-压觉)交叉的位置先交叉,后上行先上行,后交叉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薄束核、楔束核丘脑前的传入通路特点脊髓半离断时: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粗略触-压觉,同侧深感觉、精细触-压觉障碍,常见髓外肿瘤早期、脊髓外伤

病因:先天发育异常、外伤→髓内组织坏死→脊髓内形成空洞。表现为受损部位相应节段双侧皮节的痛、温度觉障碍,而粗略触-压觉基本不受影响,称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空洞症—局限地破坏中央管前交叉的传导通路:脊髓外肿瘤压迫脊髓丘脑束腰骶部痛温觉消失脊髓内肿瘤压迫颈胸部浅感觉消失外←内内→外两个传入系统上行纤维均有空间分布:内→外(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在大脑皮层不发达的动物,丘脑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发达的动物,

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传

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丘脑的核群分成三大类: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投射核。1)第一类细胞群--特异感觉接替核3)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性投射核

接受来自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换元后经多突触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

接受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联系协调各种感觉。丘脑核团的分类丘脑的核团(1)第一类细胞群(特异感觉接替核)

(specificsensoryrelaynucleus)①结构:后腹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等。后腹核内侧膝状体:听觉外侧膝状体:视觉后内侧腹核:头面部后外侧腹核:躯干特异感觉接替核②功能:是各种特异感觉的中继站二级神经元传入纤维特异感觉接替核(换元)大脑皮层特定的感觉区特定感觉(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

(associatednucleus)①结构:丘脑前核、丘脑枕核、丘脑外侧核等。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内脏内、外膝状体→丘脑枕核→皮层顶叶、枕叶、颞叶小脑、苍白球、后腹核→外侧核→皮层运动区:运动②特点:各核团分别联系特定的神经结构(神经纤维联系具有特异性)各种感觉联系

③功能: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联系和协调丘脑感觉接替核、其他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大脑皮层特定区域联络核各种感觉在丘脑、大脑皮层间的联系和协调(3)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投射核):

(nonspecialficprojectionnucleus)

①结构(髓板内核群)

②特点:接受的传入信息弥散地投射到向整个大脑皮层,没有专一性。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③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二级神经元传入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