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第六中学2023年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2023年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2023年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2023年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厦门第六中学2023年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C.一般单倍体植株长的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2.下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B.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蜡熟期C.脱落酸浓度越高有机物含量越高D.生长素和脱落酸共同调节水稻种子的成熟过程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的是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多糖是遗传物质4.萨顿推论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假说——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推理法 D.同位素示踪法5.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6.果蝇红眼、白眼是由X染色体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5∶3 B.7∶1C.3∶1 D.13∶3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了13种地雀,其大小、形态、食性、栖息环境各不相同,并且它们之间互不交配。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是由来自南美大陆的同一物种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地雀迁来后,分布于不同岛屿,不同的种群出现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_________________,使得不同的种群__________________朝着不同方向发展。(2)由于岛上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______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所差异,使得这些种群____________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3)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隔离会导致___________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___________。8.(10分)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岛屿上与外界隔绝的家系的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2)图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6号和7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该患病男孩所患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__________号个体。9.(10分)左图为某基因(A、a)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右图为9号体细胞部分染色体图。请回答:(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选填“常”或“性”)染色体上,为_________性(填“显或“隐”)遗传。(2)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Ⅱ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Ⅱ6一胎生下正常女孩,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准备生育二胎,怀孕后欲对胎儿是否患病进行遗传诊断,合理的建议是_______。A.胎必定患病,应终止妊娠B.胎儿必定正常,无需相关检査C.检测胎儿性别以确定是否患病D.羊水检査,分析胎儿的相关基因(4)在一次体检中,9号发现自己还患有红绿色盲。右图是人类XY染色体上的有关区段示意图,红绿色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______。A.I1B.I2C.Ⅱ1D.Ⅱ210.(10分)图1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2)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表:(“+”表示有,“一”表示无)实验处理蛋白质种类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ABCDEF试剂甲处理后++++--变得不规则试剂乙处理后--++++还能保持(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2)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清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才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详解】A、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所以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二倍体,B正确;C、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如雄蜂,同源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等,C正确;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三倍体,D错误。故选D。2、D【解析】由图可知,在乳熟期,生长素含量、脱落酸含量和有机物总量都快速增加;在蜡熟期,生长素含量快速下降;在完熟期,脱落酸含量快速下降;有机物总量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相对稳定。A、在乳熟期生长素浓度增加,脱落酸的含量也增加,所以图中的曲线不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A错误;B、由图可知,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乳熟期,B错误;C、由图可知,在完熟区脱落酸浓度下降而有机物含量持续升高,C错误;D、生长素和脱落酸共同调节水稻种子的成熟过程,D正确。故选D.3、A【解析】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选A。4、C【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的过程。【详解】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发现两者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进而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由此可见,萨顿采用了类比推理法,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D【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6、D【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本雌蝇基因型是杂合体,可推知子一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和比例,然后统计子一代雌雄配子的比例和种类,即可得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和比例。【详解】假设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是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XBXB、XBXb、XBY、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3/4XB、1/4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1/4XB、1/4Xb、2/4Y。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3/16XBXB、3/16XBXb、6/16XBY、1/16XBXb、1/16XbXb、2/16XbY,所以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1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自然选择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基因库生殖隔离地理生殖必要条件【解析】

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也就是说,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的后代,这种想象叫做生殖隔离。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物种的一部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先有地理隔离,然后才有生殖隔离。【详解】(1)分布于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出现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2)自然选择可使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并逐步产生了生殖隔离。(3)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三个条件,一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二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三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8、常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XbaaXbY3/41/164【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1号、2号有甲病,而他们的女儿5号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3号、4号没有乙病,而8号有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两种病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2)图中4号患甲病不患乙病,而8号患乙病不患甲病,因此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8号基因型为aaXbY。(3)据图分析,6号基因型为aaXBY,7号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则1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aXBXB)的概率为3/4;6号和7号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AaXbY)的概率=1/2×1/2×1/4=1/16,该男孩的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中的4号。【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有中生无”或无中生有的特点判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可能的遗传方式,进而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它们的遗传方式。9、常隐Aa或AA1/6DD【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I-1、I-2正常,生有患病的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II-5是女性而且生病,其父亲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而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I-1、I-2正常,生有患病的II-5女儿,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上分析可知,I-1、I-2基因型都为Aa,Ⅱ6表现正常,故其基因型是Aa或AA。(3)由上分析可知,I-1、I-2基因型都为Aa,Ⅱ6的基因型是2/3Aa或1/3AA,其与一患病男子aa结婚,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2/3×1/2×1/2=1/6。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生第二胎不会受第一胎的影响,故第二胎有可能患病,也有可能不患病,且跟性别没有关系,故应该进行羊水检査,分析胎儿的相关基因。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4)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故基因在X染色体特有区段,即图中的Ⅱ2位置,故选D。【点睛】对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特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分析、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的能力、根据遗传系谱图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概率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AaBB扁茎缺刻叶由图1可知,这两个突变均为隐性突变,且均发生在甲和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因此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解析】

分析图1:如图1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从图中可看出:甲和乙都是应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基因发生突变,甲由A(扁茎)突变为a(圆茎),基因型由AABB突变为AaBB;乙由B(缺刻叶)突变为b(圆叶),基因型由AABB突变为AABb。【详解】(1)由图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发生了碱基的替换。(2)因为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对基因应该分别位于图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由于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发生突变,所以该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性状是扁茎缺刻叶,基因在细胞内的分布如图:。(3)植株虽已突变但由于A对a的显性作用,B对b的显性作用,即二者均为隐性突变,在植株上并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当突变发生于体细胞时,突变基因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因此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点睛】关键:其一是明确突变实质和类型——碱基对替换和隐性突变;其二绘制图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时要注意等位基因的位置在同源染色体上要相同;其三要注意隐性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管是在亲代还是子一代因不能遗传而无法表现出来。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