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绿建施工图审查资料及表格文档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资料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3、电气、暖通专业设计图纸;二、技术报告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2、《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3、《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设计自审看法书;2、初步设计批文;
3、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状况表(公共建筑);
1
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状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章)共页,第页工程名称子项名称计算软件执行标准□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二星级以上宾馆□文是否采用□是建筑类型化消遣建筑□体育建筑□其他集中空调□否节能计算面建筑朝向节能计算层数建筑高度mm2积□无西朝向窗墙东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是西向外窗□自遮阳面积比南开间窗墙面积比>0.7□否遮阳措施北□绿化遮阳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是□否设计标准部位主要节能材料、厚度保温形式值限值屋面外墙填充墙玻璃外窗凸窗透明幕墙透明屋顶遮阳措施防火隔离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达标判定型材类型□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限值热阻(m·K)/W2平均传热系数W/(m2·K)气密性等级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施热桥架空楼板功能转换处楼板供暖地下室空调外墙房间地面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W/(m2·K)设计标准值限值□规定性指标未达标,采温柔空气调理能综合判断达标耗(KWh/㎡)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照□是能耗分项计明设计标准》GB50034要求□否量系统形式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计算值节能率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2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3、标准限值标准中第4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第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4、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5、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确凿名称、厚度及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6、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保温、内保温);
7、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8、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
3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应包含的建筑节能资料
1、初步设计批文
可提供复印件。
2、建筑节能设计自审看法书
须签章完整。
3、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单
设计变更时提供,须明确变更内容及变更后设计达标状况。4、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状况表
根据项目实际状况和模拟计算状况分楼栋填写,且签章完整。5、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看法表及反馈看法表
须签章完整。
4
建筑节能设计自审看法书
(设计院)自审(X年)(X号)工程名称看法:建筑专业签名:年月日暖通专业看法:电气专业签名:年月日看法:给排水专业签名:年月日看法:自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5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审查记录表(____审)(建筑节能)
共1页,第1页工程名称子项名称涉及专业审查人复审人序号图号建筑给排水审查意见电气审查编号年月日暖通违规类型填写说明:1.审查人、复审人应为手签名;2.违规类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用“*〞符号注明;3.审查看法中涉及规范条文的应写明规范和条文。
6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反馈看法表(___审)(建筑节能)共页,第页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序号图号反馈看法审查编号项目负责人:专业设计人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单位印章年月日符合审查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填写说明:1.人员签名应为手签;2.本表一式四份;3.设计人员应对照审查看法,将施工图设计更正内容在此表中详尽描述(此处的序号应与审查记录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
7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资料
一、图纸资料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2、总平面图、平面图、立、剖面图、节点详图、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3、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图纸;4、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5、绿化布置图
6、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意图7、结构专业设计图纸8、铺装图9、屋顶绿化图
10、门窗表、装修材料表二、技术报告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2、《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3、《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5、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书(日照、采光、室外风环境、室内风环境、噪音、热岛)--定性分析或数字化模拟分析;
6、《可再循环材料计算书》;7、《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8、《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计算表》;9、绿色建筑结构专业基本状况表;10、非传统水源计算报告;11、照明计算书;12、空调负荷计算书;13、暖通水力计算书;三、其他材料
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看法书;2、初步设计批文;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状况表(公共建筑);6、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7、《环境评估报告》;8、《地质勘察报告》。
8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状况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章)共页,第页建筑节能部分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建筑类型建筑朝向朝向窗墙东面积比南计算软件执行标准是否采用集中空调□是□否m2□无□自遮阳□绿化遮阳□是□否设计标准值限值气密性等级□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二星级以上宾馆□文化消遣建筑□体育建筑□其他西北节能计算层数建筑高度m节能计算面积西向外窗遮阳措施是否有供暖空调房间□是开间窗墙面积比>0.7□否主要功能房间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是否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部位屋面外墙填充墙热桥架空楼板功能转换处楼板供暖空调地下室房间外墙地面外窗凸窗透明幕墙透明屋顶遮阳措施防火隔离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达标判定型材类型□规定性指标全部满足标准要求限值主要节能材料、厚度玻璃保温形式平均传热系数W/(m2·K)热阻(m2·K)/W围护结构主要节能措施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W/(m2·K)设计标准值限值□规定性指标未达标,采温柔空气调理能综合判断达标耗(KWh/㎡)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满足《建筑□是能耗分项计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要求□否量系统形式空调冷热源形式及要求的能效比/性能系数/综合能源效率计算值节能率9
绿色建筑部分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地上面积(m2)建筑面积地下面积(m2)地下面积比(%)节地与室外环境措施绿地率(%)建筑密度(%)透水地面面积比(%)执行标准容积率(具体措施)建筑节能率(%)建筑总能耗(MJ/a)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新型热泵空调比例(%)建筑用电量(万kWh/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MJ/a)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非传统水量(m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用水总量(m3/a)节水与水3可再生能源热水量(m/a)资源利用措施建筑材料总重量(t)节材与材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料资源利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用措施室内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次/h)质量保证措施建筑生活热水量(m3/a)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高强度钢使用比例(%)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符合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
10
填表说明
1、本表由项目设计单位填写并盖章;
2、建筑节能部分根据项目楼栋分栋填写,绿色建筑部分根据项目报审状况分区域填写;3、平均传热系数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中填写;
4、标准限值标准中第4章对应的限值要求填写,若按综合判断达标,该部分填写标准中第5章对各部分平均传热系数最低限值;
5、同一建筑有多种玻璃门窗时应分别填写门窗的物理参数,同时注明应用部位;
6、主要节能措施中应注明所采用主要保温材料(含砌体材料)的确凿名称、厚度及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7、保温形式按以下分类填写:外墙(外保温、自保温、内保温)、屋面(倒置式、正置式)、地下室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功能转换处楼板(结构板上、结构板下)、架空楼板(外保温、内保温);
8、项目未涉及的项应填“——〞;9、本表中无“是〞、“否〞选项的应填写项目设计参数或措施。10、本表部分数据填写依据:
1)建筑节能率、单位面积能耗、建筑总能耗: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2)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新型热泵空调供冷供热总能耗指新型热泵空调承受的冷、热负荷;
3)新型热泵空调比例:通过计算新型热泵空调承受的冷、热负荷占总冷、热负荷的比例得到该指标。;
4)建筑用电量:根据电气专业建筑总装机容量折算;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文件;
6)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大楼总的电力设计功率之比;7)用水总量、建筑生活热水量:水资源利用方案;
8)非传统水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
9)可再生能源热水量、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暖通空调可再生能源专项设计文件;
1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重量、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1)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满足标准要求未进行模拟的,默认为2次/h;进行数值模拟的,以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结论为准;
12)满足自然采光的建筑面积比:满足自然采光要求的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
1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施工图设计阶段达标判断表(公共建筑)
设计单位:(公章)共页,第页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建筑面积(m)2执行标准建筑类型建筑高度(m)是□否□有□无□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2
场地选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场地有无超标的污染源场地遮荫的面积比例(≥50%)建筑外墙、屋顶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4的材料的面积比例(≥70%)道路使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0.4的材料的面积比例(≥70%)幕墙设计的材质玻璃反射比(20m以上≤0.3,20m以下≤0.16)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优化措施建筑(或主要开窗)前后表面压差(≥0.5Pa)区域环境噪声检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值_____________)景观设计的生态修复措施建筑专节业地具有可开放属性的建筑绿地是否对外开放绿化植物是否采用乡土植物架空层的覆土深度(≥1.5m)是否采用乔、灌、草的复层绿化方式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中庭绿化等)采用俭约集约用地车库设计方式(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停车楼等)是否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是否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建筑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或轨道站点的距离(公交≤500m,轨道≤800m)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至少2条)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交通站点人行通道是否采用无障碍设计公共设施是否2种功能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联合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设备是否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公共空间是否社会公众开放室外活动场地是否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50%)
项目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50%)地下室建筑功能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措施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使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整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计外窗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例(≥8%)是否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建筑每个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70%节若窗墙面积比小于40%时,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能0.4)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30%是否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是否活动外遮阳系统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与建筑屋顶总面积比例(≤20%)屋顶透明部分采取的遮阳措施外窗气密性等级(6级)幕墙气密性等级(1-6层为2级;7层及以上为3级)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40%)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面积比例(≥5%)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应一体化设计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率(≥30%)节对场址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加以利用利用面积(≥300㎡)材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占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全部隔墙和隔断面积面积比例(≥30%)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10%)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反馈看法表(___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共页,第页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序号图号反馈看法审查编号项目负责人:专业建筑结构设计人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单位印章年月日符合审查要求,审查机构验证人签字:审查机构审查专用章:填写说明:1.人员签名应为手签;2.本表一式四份;3.设计人员应对照审查看法,将施工图设计更正内容在此表中详尽描述(此处的序号应与审查记录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
21
附录C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必需执行的条文列表
建筑专业4.1.3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4.1.8保温系统防火性能4.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4.2.2窗墙面积比4.2.3西向外窗活动外遮阳系统4.2.5热桥部位防结露设计4.2.10屋顶透明部分设计4.2.12外窗与幕墙气密性等级4.3.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7.1.1场地选址7.2.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7.2.2(3)幕墙光污染控制7.2.3(1、2、3、6)建筑布局优化、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室内光环境7.2.5场地内环境噪声7.2.6室内声环境7.2.10生态修复措施7.2.11绿地的公共属性7.2.12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7.2.13机动车停车设施7.2.14建筑选址与设计7.2.15公共服务设施7.2.16(2)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7.3.16透水铺装面积7.3.21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结构专业7.1.1场地选址7.3.21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7.3.22建筑结构体系优化7.3.24梁、柱纵向受力钢筋7.3.25高强建筑结构材料7.3.26预拌混凝土7.3.28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给排水专业7.1.1场地选址7.3.9给排水系统设置7.3.10给排水系统设计7.3.11用水器具7.3.12管网漏损控制7.3.13给水系统、用水点供水压力7.3.14用水计量装置7.3.15卫生器具用水效率7.3.18绿化节水浇灌7.3.20景观水体设计电气专业6.2.3配电变压器6.2.5功率因数补偿6.3.1照明功率密度值6.3.2室内照明指标6.3.8照明控制方式6.4.3电梯、扶梯与人行步道选型与控制6.5.1电能计量装置7.1.1场地选址7.2.2(1、2)室外照明溢光控制7.2.3(7)照明功率密度设计暖通专业3.0.5设计新风量5.1.1负荷计算5.2.2集中供暖室温调控装置5.3.12地下停车库的通风控制系统5.4.1集中空调系统分区5.4.13排风热回收装置5.4.19(5、6)空调冷、热水系统5.4.20空调冷却水系统5.4.25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5.5.2空调冷热源5.5.3锅炉热效率5.5.5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5.5.10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理机组能效比5.5.11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5.5.12地下水式水源热泵回灌5.5.13多联机综合能源效率5.5.14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5.5.16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5.6.1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5.6.3间歇式空气调理控制装置5.6.9空调系统控制要求7.1.1场地选址7.2.3(4、5)室内气流组织7.2.16(5)全空气空调系统可调新风比7.3.1集中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22
必需执行的条文
附录D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专业选择执行的条文列表
节地与室外环境7.3.7地下空间利用7.3.17雨水径流5.5.7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IPLV7.2.16(4)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比率7.3.2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或供暖空调负荷7.3.3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7.3.4耗电输冷(热)比7.3.5生活热水设计7.3.6可再生能源利用17.3.19非传统水源利用7.3.17雨水径流7.3.8既有建筑物、构筑利用7.3.23模数协调、土建与装修一体化7.3.27预拌砂浆7.3.29预制装配率,运输距离7.3.30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7.3.31使用可再循环利用材料5.3.5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7.2.4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7.2.7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7.2.8主要功能房间围护结构隔声性能7.2.9噪声、振动控制7.2.16(1、3)自然景观利用与视线;可调理遮阳4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选择执行条文最少选择项数000备注:内的字母为条文涉及的专业代码,J为建筑专业,G为结构专业,S为给排水专业,D为电气专业,T为通暖专业。
23
附录E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达标条文专业分工
节地与室外环境7.1.1场地选址7.2.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7.2.2(1、2)室外照明溢光控制7.2.2(3)幕墙光污染控制7.2.3(1、2)建筑布局优化、室外风环境、自然通强制风换气次数、室内光环境7.2.5场地内环境噪声执行7.2.10生态修复措施条文7.2.11绿地的公共属性7.2.12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7.2.13机动车停车设施7.2.14建筑选址与设计7.2.15公共服务设施7.3.16透水铺装面积节能与能源利用4.1.3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5.5.11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4.1.8保温系统防火性能5.5.12地下水式水源热泵回灌4.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5.5.13多联机综合能源效率4.2.2窗墙面积比5.5.14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4.2.3西向外窗活动外遮阳系统数4.2.10屋顶透明部分设计5.5.16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4.2.12外窗与幕墙气密性等级5.6.1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4.3.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5.6.3间歇式空气调理控制装置判断6.2.3配电变压器5.1.1负荷计算6.3.1照明功率密度值5.4.1集中空调系统分区6.5.1电能计量装置5.4.13排风热回收装置6.2.5功率因数补偿5.4.19(5、6)空调冷、热水6.3.8照明控制方式系统6.4.3电梯、扶梯与人行步道5.4.25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选型与控制耗功率7.2.3(4、5)室内气流组织5.5.2空调冷热源7.2.3(7)照明功率密度设计5.5.3锅炉热效率7.2.16(5)全空气空调系统可5.5.5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调新风比机组性能系数5.5.10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理机组能效比5.5.7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IPLV7.2.16(4)外窗与幕墙可开启面积比率7.3.2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或供暖空调负荷7.3.3冷、热源机组能源效率7.3.4耗电输冷(热)比7.3.5生活热水设计7.3.6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4.20空调冷却水系统7.3.9给排水系统设置7.3.10给排水系统设计7.3.11用水器具7.3.12管网漏损控制7.3.13给水系统、用水点供水压力7.3.14用水计量装置7.3.15卫生器具用水效率7.3.18绿化节水浇灌7.3.20景观水体设计7.3.19非传统水源利用7.3.17雨水径流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3.21建筑造型与装饰构件7.3.22建筑结构体系优化7.3.24梁、柱纵向受力钢筋7.3.25高强建筑结构材料7.3.26预拌混凝土7.3.28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室内环境质量3.0.5设计新风量4.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4.2.5热桥部位防结露设计6.3.2室内照明指标7.2.6室内声环境7.2.16(2)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7.3.1集中空调系统室内设计参数5.2.2集中供暖室温调控装置5.3.12地下停车库的通风控制系统5.4.1集中空调系统分区5.6.9空调系统控制要求7.2.3(3、4、5、6)建筑布局优化、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室内光环境7.3.7地下空间利用7.3.17雨水径流可选择执行条文7.3.8既有建筑物、构筑利用7.3.23模数协调、土建与装修一体化7.3.27预拌砂浆7.3.29预制装配率,运输距离7.3.30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面积比例7.3.31使用可再循环利用材料5.3.5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7.2.4主要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和高大进深的地上空间自然采光系数7.2.7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7.2.8主要功能房间围护结构隔声性能7.2.9噪声、振动控制7.2.16(1、3)自然景观利用与视线;可调理遮阳备注:内的字母为条文涉及的专业代码,J为建筑专业,G为结构专业,S为给排水专业,D为电气专业,T为通暖专业。
24
附录F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项目名称子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建筑主要功能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绿色建筑等级□银级(一星级)□金级(二星级)□铂金级(三星级)控制项是否满足要求□是□否绿色建筑设计根据《公共评分项是否满足要求□是□否绿色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类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建筑计标准》附录D要求执选择项选项(条文号)设计行合计不适用项条文号不适用说明:
25
附录G建筑物理环境分析边界条件G.0.1室外风环境分析
分析目标:
通过风环境模拟,指导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建筑群,优化场地的夏季自然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不利影响。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各个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进行建筑风环境模拟,并达到以下任意一款或多款的要求:
1夏季、过渡季、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风速低于5m/s。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3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模拟技术规定:
1模拟软件:可采用商业版或研究版CFD软件;
2气象条件: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针对夏季、过渡季和冬节最多风向条件下,平均风速进行室外通风模拟。若无当地气象数据,建议采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逐时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得到;
3建筑模型: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目标建筑及其周边有影响的建筑模型,目标建筑的边界应以最大的细节要求再现。
4计算区域:以模型边界为基准水平向外扩大计算区域,要求来风方向不小于5H,下风向不小于6H,其他方向不小于4H。计算区域高度不小于4H。H为分析模型整体高度(含地形)。
5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区1.5m高度应划分10个网格或以上;重点观测区域要在地面以上第3个网格和更高的网格以内。建筑周边及重点考察区域网格应进行加密处理。
6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建议采用基于雷诺时间平均方程的k-?模型或者SSTk-ω模型,进行稳态计算。
7边界条件:风速入口根据项目实际状况给定室外梯度风分布,如指数分布定律。有可能的状况下入口的k、?或者ω也应采用分布参数进行定义。对于未考虑粗糙度的状况,采用指数关系式修正粗糙度带来的影响;对于实际建筑的几何再现,应采用适应实际地面条件的边界条件;特别是针对城市较高密度建筑区域内需考虑地面周边建筑和其他粗糙物带来的影响,设定适合的地面粗糙度。对于光滑壁面应采用对数定律。
8数值计算收敛条件:避免采用一阶差分格式。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状况下中止,即确定连续性方程或者指定观测点均方根残差小于
26
0.01%。
9模拟结果:距地1.5m处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风速放大系数云图,以及建筑外表面压力分布云图。
G.0.2室外声环境模拟
分析目标:
本设计规范中以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为标准,需要输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图。输入条件:
为保证计算机声环境模拟的确凿程度应输入噪声源、模拟区域地形、模拟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等因素,具体输入条件如下:1)模拟分析所需要的区域范围内的建筑模型,模拟区域主要参照该项目总图范围;2)区域范围内的地形;
3)区域范围内街道、马路、声屏障及周边遮挡建筑物等;
4)区域地块内实地测试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数据报告。因不同等级的道路的交通流量、通过车型不同,所受到的环境噪声影响也不同,建议模拟中采用较为确凿的实测道路交通噪声数据,或者是参考标准《汽车定置噪声限制》、《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铁道客车噪声的评定》、《铁道机车辐射噪声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或当地最近年份《统计年鉴》中对城区内区域噪音的统计数据等相关标准、资料中的数据;
5)区域地块内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数据报告。输出结果:
声环境功能区噪声
1)水平噪声面(高度1.2m)模拟分析图,可明白的表示出小区内噪声分布状况;
2)垂直噪声面(建筑窗外1m)模拟分析图,可明白的表示出建筑物立面各个部位受噪声影响的状况。
G.0.3室外热环境模拟
分析目标:
通过建筑室外热岛模拟,可了解建筑室外热环境分布状况,是建筑室外微环境舒适程度的判断基础,并进一步指导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等,优化规划,建筑,景观方案,提高室外舒适程度并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能耗碳排放。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
27
件,基于典型气象条件进行建筑室外热环境模拟,达到降低室外热岛强度的目的。输入条件:
为保证模拟结果的确凿性。具体要求如下:
1)气象条件:模拟气象条件可参照《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选取,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条件需涵盖太阳辐射强度和天空云量等参数以供太阳辐射模拟计算使用;
2)风环境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建立在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基础上,求解建筑室外各种热过程从而实现建筑室外热岛强度计算,因而,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直接影响热岛强度计算结果。建筑室外热岛模拟需满足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要求。包括计算区域,模型再现区域,网格划分要求,入口边界条件,地面边界条件,计算规则与收敛性,差分格式,湍流模型等;
3)太阳辐射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中,建筑表面及下垫面太阳辐射模拟是重要模拟环节,也是室外热岛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模拟需考虑太阳直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各表面间屡屡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等。实际应用中需采用适当的模拟软件,若所采用软件中对屡屡反射部分的辐射计算或散射计算等因素未加以考虑,需对模拟结果进行修正,以满足模拟计算精度要求;
4)下垫面及建筑表面参数设定:对于建筑各表面和下垫面,需对材料物性和反射率、渗透率,蒸发率等参数进行设定,以确凿计算太阳辐射和建筑表面积下垫面传热过程;
5)景观要素参数设定:建筑室外热环境中,植物水体等景观要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重大,需要模拟中进行相关设定。对于植物,可根据多孔介质理论模拟植物对风环境的影响作用,并根据植物热平衡计算,根据辐射计算结果和植物蒸发速率等数据,计算植物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从而完整表达植物对建筑室外微环境的影响。对于水体,分静止水面和喷泉,应进行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医临床传染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 系统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关键点
- 药剂网络学习平台试题及答案
- 激光行业中的市场监管分析试题及答案
- 液压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激光照明技术的未来展望试题及答案
-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讲义含解析选修1
- 医院分流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七第1课时教案语文A版
- 前列腺癌护理个案查房课件
- 全国导游考试(面试)200问及面试内容(附答案)
- 旋挖钻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
- 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专项训练题库(含答案)
- 雨污水施工组织设计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件
- (6.3)-第三节 种子净度分析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评报告
- 陕09J02 屋面标准图集
- 中建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