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xx县xx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设计工程概况xx省xx新县城xx边坡位于长江二级支流大渡河与三级支流流沙河交汇的沿岸及新县城场地石板沟与松林沟之间,见图1-1,分布高程约860~1100m。该边坡为砂泥岩互层型顺层岩质边坡,岩层产状多在N30~38°W/NE∠10~19°,其中边坡在高程约860~1020m范围内发育有一顺层岩质滑坡——乱石岗滑坡。在滑坡后缘1100m高程以下,受滑坡影响,岩体普遍存在显著的强烈松弛卸荷现象。根据现场调查研究,依据滑坡区及滑坡后缘1100m高程以下岩体的结构特征及变形特征等,总体上将xx边坡划分为两个大区,即滑坡堆积区和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位于石板沟和松林沟之间,分布高程约860~1020m,滑坡体平面最大宽约800~1000m,最长约1000m,滑坡体厚度8~25m。整个滑坡体地形坡度10~15°,前缘一带较缓,中部高程930m处(新城规划2号主干道附近)形成一宽约60m的平台,后缘形成陡壁。滑坡发育于奥陶系下统O3h薄~中层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黏土岩、泥岩,岩层产状为N30~38°W/NE∠10~19°,滑带为相对较弱的粘土岩、泥岩等形成的软弱夹层。滑坡堆积区岩体已基本解体,呈碎块石土状。局部保留较完整的岩体(块)内也发育明显的滑移、拉裂现象。滑带厚度约20~40cm,滑带物质主要由泥夹角砾组成,内含有较多粘土,抗剪强度低,遇水易软化。从滑坡体结构特征、区内拉裂缝充填物质性状来看,该滑坡属较大型的老滑坡。滑坡运动过程中速度较缓慢,并具有间歇性运动的特点。滑坡形成后至今已经历多次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扰动,而未产生再次较大规模失稳迹象,再加上滑坡区地形较缓,约10~20°,因而可以认为,滑坡现今稳定性较好。但由于修建xx新县城的需要,拟在滑坡体上修建多条公路,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滑坡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扰动,如开挖,加上后期地表水下渗、工程加载等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局部有较大的变形,甚至再次诱发滑坡体失稳,这对工程建设将非常不利。2.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条件研究区地处xx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属川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受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气流影响,研究区四季分明,干热多风少雨,又因东北方大相岭的影响,有凉山州东部大陆气候的特征。总之,研究区气象具:高山寒冷,河谷炎热,垂直变化突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盛雨季节等特点。由于雨水集中,研究区常出现春伏旱和七、八月的夏洪秋涝,屡有暴雨,冰雹,山洪等灾情发生。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研究区年平均气温为17.8℃,极端最高气温为40.3℃,极端最低气温为-3.3℃;年平均降雨量为732.8mm,最多年降雨量为935.1mm,最少年降雨量为465.1mm;降雨主要集中于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2%(表3-1);最大日降雨量为85.9mm,最大日平均相对湿度为83%,最小值为52%;年平均风速为1.0m/s,最大风速为24m/s;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表2-1研究区月降水雨量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6-9月所占%%降雨量(mm))1.15.215.247.672.8107.1166.2148.6102.847.214.615730.8722.2地形地貌研究区域地位于流沙河与大渡河所围限的宽缓斜坡上,总体上山体走向N40°W,东起河冒顶,西至无名沟,长约6.5km,宽1.5~1.9km。地形上,研究区域总体西高东低,起伏不大,地面高程840~1115m,最大相对高差375m,属中、低山斜坡地貌。区内相对较大的制高点由东向西依次有:河冒顶、小营盘、大营盘、山冒顶等。河冒顶高程990m,小营盘高程1005~1010m,大营盘高程1080~1090m,山m,最陡段坡度达到60°,流沙河侧坡度相对平缓,坡度一般为10~25研究区域冲沟较发育,冲沟规模多较小,相对较大的有河冒顶沟、蜂子崖沟、小水塘沟、大沟头沟、肖家沟、潘家沟、五条沟及无名沟等8条。冲沟总体坡降15~25%,冲沟上段多呈树枝状,无明显沟床,中段切割较浅,两侧无明显沟壁,下段多呈“V”字形,切割相对较深而窄。沟水总体由南向北汇入流沙河,均属季节性流水沟。图2-1研究区地形地貌图研究区域内阶地发育有五级,与研究区相关的主要是Ⅲ、Ⅳ、Ⅴ级。Ⅲ级阶地分布在xx边坡前缘,高程850~900m;Ⅳ级阶地分部于小营盘一带,高程990~1010m;Ⅴ级阶地分布于大营盘一带,以昔格达为基座,仅地表残留有少量卵石。总体上,Ⅲ级阶地相对较完整,Ⅳ、Ⅴ级阶地部分残留。2.3地层岩性根据勘探,研究区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等松散层,以及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3h)基岩地层,见图3-2。基岩为大致北东倾向的单斜岩层,但受构造影响,层面波状起伏。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土,褐黄、黄褐、棕红等色,湿~稍湿,松散~稍密,成分主要有块石、碎石、角砾及粉质粘土混合组成。粗颗粒成分主要为中~强风化的砂岩,块石粒径20~60cm,最大可达1.5m,碎石粒径2~8cm,角砾粒径2~20mm,粗颗粒含量约55~90%;细粒成分为褐黄、棕红色的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为研究区域新县城平整场地新近堆积,层厚约0.3~12m。(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主要由昔格达残留的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和块碎石组成,块碎石成分主要为灰白色中~强风化状的砂岩,该层厚约数米~十余米,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区域。(3)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滑坡堆积层由耕植土、粉质粘土、块石土、角砾土等组成,各土层岩性特征如下:耕植土:棕红、棕褐、褐黄等色,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的碎块石,顶部含植物根系,湿~稍湿,可~硬塑,主要分布于滑坡堆积区的上部。根据槽探及钻探揭露m。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湿~稍湿,可~硬塑,含少量的碎块石,局部地段分布,层厚0.9~9.7m。块石土:褐黄、灰黄、黄褐色,块石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的砂岩,灰白色,块石粒径一般30~60cm,大者可达1m以上,块石含量约65~90%,另含10-15%的碎石及角砾,其余为可~硬塑状的褐黄色粉质粘土。该层松散,为研究区中前缘滑体主要成分,钻探揭露,层厚约0.8~24.0m,局部粘粒富集,可塑状。碎石土:褐灰~灰黄色,稍湿,稍密,碎石含量60~90%,主要为砂岩碎石,粒径2~15cm,最长19cm,其余角砾和粉质粘土充填,厚度0.2~15.46m。角砾土:灰黄~紫红色,以强风化泥岩、砂岩角砾为主,角砾含量50~60%,层中见铁锰质斑点,其余由粉砂及粘性土充填,层厚1.5~2.6m。图2-2研究区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图(4)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卵石层:褐黄色,稍密~中密。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卵石粒径2~8cm,含量约55~65%,充填物为中细砂,分布于研究区前缘以下的区域。(5)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卵石层:褐黄色,稍密~密实。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卵石粒径2~8cm,含量约60~65%,充填物为中细砂。勘探孔未揭露,仅在研究区前缘流沙河附近有分布,层厚2m以上。(6)第三系上新统昔格达组(NQx):仅分布于研究区南西坡顶地带,其岩性特征如下:主要由黄褐、灰黄、浅黄色半成岩粉砂、粉土及块碎石等组成,可见条带状层理,遇水软化崩解,脱水开裂干硬,属软岩~极软岩,取芯呈长柱状,手搓易散;局部夹卵砾石,卵砾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强风化,局部尚可见贝壳等生物碎屑。(7)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3h)砂泥岩:灰白色、青灰~灰色、灰黄色,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中~细粒结构,局部为粗粒,可见水平层理及斜交层理,夹薄层灰绿色的泥岩、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倾角一般75~90°,隙面较粗糙,见铁锰质氧化膜,黄褐、黑褐等色;浅部裂隙张开度较大,充填粘性土,随深度增加,裂隙张开度减小,至闭合。基岩上部强风化层厚约2.5~3.0m,其下为中风化,夹薄层褐黄色的强风化层。该层分布于整个研究区的第四系覆盖层下或在研究区的施工开挖基槽都有揭露,原始地貌仅周边零星出露,岩层产状多在N30~38°W/NE∠10~19°。2.4地质构造研究区域位于xx—昭觉断裂和金坪断裂之间的稳定地块上,xx—昭觉断裂位于研究区域东侧,两者相距约1.5km,金坪断裂位于西侧,两者相距约2km。研究区域处于两断裂之间的xx向斜西翼,宏观上属典型的单斜构造区。研究区域未见有大的断层,地层褶皱轻微,总体为宽缓向斜,向斜轴部位于研究区域中部,轴向NE,南西端扬起,北东翼产状N45~55°W/NE∠15~25°,北西翼产状N10~30°E/SE∠25~40°,核部产状N10~30°W/NE∠12~18°。在沿大渡河一带受金坪断裂挤压影响,局部岩层产状变陡,为N60°W/SW∠80°。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岩体层间相互错动现象较明显,发育多条软弱夹层,岩体拉裂现象明显。据钻孔资料,研究区域内发育的软弱夹层延伸性较好。这些软弱夹层大多由粘土夹碎屑或碎屑夹粘土组成,其厚度从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主要顺层发育。软弱夹层两侧岩体大多沿软弱夹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动或蠕动变形,形成的拉裂缝宽度从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研究区节理裂隙主要发育有两陡一缓(如图3-3所示):①层面裂隙,N30~38°W/NE∠10~19°,缓倾角,裂隙延伸长,裂面微起伏、粗糙,多闭合,部分裂面有擦痕;在浅表由于受风化卸荷的影响,裂隙多张开。②N40~60°E/NW(SE)∠75~85°,裂隙延伸长一般5~20m,裂面平直、粗糙,多闭合,可见锈膜或钙膜,间距一般0.5~2m。③N30~60°W/NE∠75~85°,裂隙延伸长3~6m,裂面平直、粗糙,多闭合,可见锈膜或钙膜,间距0.5~2m。图2-3研究区节理裂隙赤平投影图2.5水文地质条件图2-3研究区节理裂隙赤平投影图研究区位于大渡河与流沙河所围限的斜坡上,且为单斜构造,地下水与地表水均贫乏。当地居民多靠降雨和从河中背水来解决用水问题,属典型的“靠天吃饭”缺水地区。为解决低高程部分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当地政府于60年代在870~880m高程修建有前进堰,前进堰水取自流沙河水,向东穿越整个研究区。流沙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研究区东北侧,于现xx县城南缘汇入大渡河。大渡河从石棉入境,自西而东沿研究区西南侧流过。流沙河含砂量大,水位变化幅度大。大渡河的径流量较流沙河大,丰水期都在6~9月,枯水期在12月至次年的3月。研究区是缺水地区,地表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区内冲沟较发育,较大的冲沟主要是石板沟和松林沟,平时多为干沟,仅雨季有季节性水流。冲沟上段多叉枝状,下段切割较深而窄,沟床多基岩裸露。研究区表层土体以红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其次有少量碎石土、卵石、粉砂(粉土)及昔格达层。据资料,红粘土、粉质粘土和昔格达层为极微~微透水,粉砂(粉土)为弱透水,碎石土和卵石为中等~强透水。下伏基岩上部主要为中等风化~强风化砂岩、泥岩,节理较发育,透水性较好。据已有钻孔揭露情况,研究区地下水位埋深较大,钻孔多为干孔,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局部覆盖层有孔隙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雨,排泄主要向流沙河。现场野外地质调查及民访,仅发现有5处泉点出露,大沟头沟和肖家沟低高程出露有2处(基岩裂隙水);在小营盘和山冒顶出露有3处(覆盖层孔隙水)。流量均很小且不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雨季水量稍大,旱季水量极小。3稳定性定性计算分析本文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其中以规范要求的传递系数法为准,其他两种方法作为验证。3.1计算剖面选取受工程建设开挖及石板沟、松林沟水冲刷,滑坡堆积区内局部滑体较薄,滑床出露,本次计算剖面的选取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并选取1-1、2-2、3-3、4-4四条贯穿研究区的主剖面作为稳定性定量评价的计算剖面。计算剖面如图3-1~图3-4所示,计算剖面的平面位置如图4-5所示。图3-11-1剖面计算简图图3-22-2剖面计算简图图3-33-3剖面计算简图图3-44-4剖面计算简图3.2计算参数的选取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定量计算的岩土体具体的参数取值详见表3-1。表3-1极限平衡法计算中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岩土体名称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容重(KN/mm3)内摩擦角(°)内聚力(Kpaa)容重(KN/mm3)内摩擦角(°)内聚力(Kpaa)滑带土13241120粘土夹碎屑型软软弱夹层15451335影响区岩体25.22512025.61880滑坡堆积体23.2147023.612503.3计算工况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本文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考虑以下四种工况:工况1:天然状态,该工况考虑的荷载主要为岩土体自重;工况2:天然+暴雨,该工况除考虑工况1的荷载外,还考虑因降雨引起的岩土体强度降低,暴雨工况中考虑滑坡堆积体底部1/4饱水;工况3:天然+地震,该工况除考虑工况1的荷载外,还考虑地震引起的水平推力;工况4:天然+暴雨+地震,该工况除考虑工况2的荷载外,还考虑地震引起的水平推力。此外本次计算过程中水平地震力按下式计算:式中:为重要性系数,对于该研究区而言,取1.7;为综合影响系数,取0.25;为地震峰值加速度,场区设防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加速度取值为0.168g(g为重力加速度,9.8m/s2),W为滑块重力。3.4计算结果及分析本次采用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分析中,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1-1、3-3、4-4剖面分别计算了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及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的稳定性系数,而2-2剖面由于滑坡堆积区较薄、较分散,则分别计算了滑坡影响区、滑体第1段、滑坡影响区+滑体第1段、滑体第2段及滑体第3段的稳定性系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xx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计算工况况及方法计算分区天然天然+暴雨天然+地震天然+暴雨+地地震传递系数法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1-1剖面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1.3001.2891.2951.0901.0831.0851.0321.0291.0300.8880.8850.886滑坡影响区1.3411.3381.3401.1221.1161.1201.0581.0491.0520.9240.9200.923滑坡堆积区1.2851.2771.2811.0781.0711.0751.0151.1021.1300.8750.8690.8722-2剖面滑坡影响区+滑体第1段1.3351.3291.3321.1131.1051.1101.0601.0551.0580.9230.9180.920滑坡影响区1.3481.3381.3431.1171.1131.1161.0891.0771.0800.9420.9400.941滑体第1段1.3221.3171.3201.1091.1011.1081.0311.0281.0290.9050.9000.904滑体第2段2.2012.2012.2011.8431.8431.8431.7471.7471.7471.4631.4631.463滑体第3段1.7581.7491.7491.5411.5341.5341.3611.3561.3551.1911.1881.1893-3剖面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1.3291.3201.3261.1181.1151.1161.0231.0131.0200.8830.8780.880滑坡影响区1.3441.3391.3421.1351.1271.1311.0311.0251.0290.9100.9060.908滑坡堆积区1.3241.3161.3231.1111.1081.1101.0131.0101.0120.8740.8710.8754-4剖面滑坡影响区+滑坡堆积区1.2741.2651.2701.0691.0581.0621.0121.0081.0100.8560.8510.855滑坡影响区1.3111.3051.3091.0981.0911.0951.0341.0261.0310.9160.9100.912滑坡堆积区1.2661.2591.2621.0631.0581.0611.0011.0001.0010.8460.8400.842从表3-2计算结果可知,除2-2剖面滑体第2段、滑体第3段因滑体较薄、较分散,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都较好外,边坡其他区域的稳定性具以下基本规律:(1)天然状态下,滑坡堆积区稳定性系数在1.266~1.324之间,滑坡影响区稳定性系数在1.311~1.348之间,边坡各区内的稳定性系数均在1.25以上,说明天然状态下边坡的稳定性状况良好。(2)天然+暴雨条件下,边坡也能保持稳定状态,其中滑坡堆积区的稳定性系数在1.063~1.111之间,滑坡影响区稳定性系数在1.098~1.135之间,但由于滑坡影响区范围内为新县城建设场地,其稳定性系数达不到1.2的安全系数的要求,安全储备偏低。(3)天然+地震条件下,滑坡堆积区稳定性系数在1.001~1.031之间,滑坡影响区稳定性系数在1.031~1.089之间,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比天然状态明显降低,但也能保持基本稳定状态,只是在4-4剖面附近,滑坡堆积区内将处于欠稳定~极限平衡状态。(4)在极限工况天然+暴雨+地震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边坡将处于失稳状态。(5)边坡稳定性对水和Ⅶ度地震的敏感性大致相当,饱和条件下将导致稳定性系数降低0.2~0.3左右,地震将导致稳定性系数降低0.25~0.3左右。(6)滑坡影响区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都比滑坡堆积区高,说明滑坡影响区稳定性状况比滑坡堆积区要好。4.边坡防治4.1防治目标对xx边坡中后缘滑坡影响区进行防治的目的是提高该区域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控制坡体出现的局部失稳变形,以保证其稳定和坡体上建筑物的安全。4.2防治原则xx边坡中后缘滑坡影响区的防治工程以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绿色环保为总的原则,具体地讲:①根据坡体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小,确定治理工程为一般永久性工程,各级防治工程必须安全可靠,力求长治久安地确保边坡的整体稳定性;②尽可能不破坏坡体原有的自然环境平衡,尽量减少对坡体的扰动和对当地新县城建设产生较大影响,避免大挖大填进一步恶化地质环境;③防治方案要与新县城建设相结合,力求防治工程与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协调;④防治工程设计要针对坡体各区域的特点,遵循各类工程配合使用、综合整治的原则,并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以便治理工程尽早发挥功效;⑤防治工程设计计算时应充分分析和考虑滑坡影响区岩体自重、岩体风化程度、地下水产生的动、静水压力及地震等因素及其组合;⑥在治理方案设计计中贯彻绿绿色环保的的理念,优优先选用更更有利于环环境的防治治工程措施施,尽量避避免破坏生生态环境。4.3设计工况况与参数确确定4.3.1设计计工况为保证防治工程程安全可靠靠,必须正正确选择设设计工况。结结合xx边坡中中后缘滑坡坡影响区的的自环境条条件和岩体体结构特征征、工程现现状等,选选取出现概概率较大的的荷载工况况“天然+暴暴雨”为设计工工况,以“天然+地地震”为校核工工况。4.3.2安全全系数的选选取不同国家和不同同行业对边边坡(滑坡坡)的安全全系数要求求不一样,划划分的标准准和具体的的工程类别别有关。1)《建筑边坡工程程技术规范范》该规范,对采用用不同滑面面类型对边边坡的安全全系数进行行不同的要要求,如表表4-1所示,圆圆弧型滑面面低于平面面和折线型型滑面。表4-1GB500330-2002对边坡稳稳定性安全全系数取值值表项目一级边坡二级边坡三级边坡平面滑动法折线滑动法1.351.301.25圆弧滑动法1.301.251.202)《岩土工程勘勘察规范》对新设计的边坡坡、重要工工程宜取1.30~1.50,一般工工程取1.15~1.30,次要工工程取值1.05~1.15,采用峰峰值强度时时取大值,采采用残余强强度时取小小值,验算算已有的边边坡稳定性性时,取1.10~1.25。3)《公路路基设计计规范》JTJ0013-95滑坡的稳定性验验算采用传传递系数法法。一般性性的抗滑安安全系数一一取1.15~1.20,对于高高速公路、一一级公路宜宜采用1.20~1.3。4)《港口工程地地基规范》(JTJ250-98)基于平面的极限限平衡方法法,给出极极限状态设设计表达式式,相应的的最小抗力力分项系数数即相当于于原来的安安全系数,该该值在1.10~1.50之间。5)铁道部《铁路路路基支挡挡结构设计计规范》该规范认为KSS取值一般般介于1.05~1.25之间。4.3.3设计计和校核标标准按照各种相关规规定,本边边坡属于结结构复杂,破破坏后后果果非常严重重的边坡,本本边坡防治治级别应定定为一级,确确定该边坡坡的设计和和校核标准准如下。㈠设计标准工况:天然+暴暴雨安全系数:Kss≥1.2㈡校核标准工况:天然+地地震安全系数:Kss≥1.14.4推力计算采用规范推荐的的传递系数数法对滑坡坡影响区边边坡的推力力进行计算算,并参数数采用和极极限平衡法法稳定性分分析评价时时相同的参参数。滑坡坡影响区前前缘各剖面面在各安全全系数下的的推力详见见表4-2。表4-2滑坡影响区区前缘推力力计算结果果表计算剖面天然+暴雨(KKN/m,Ks=11.2)天然+地震(KKN/m,Ks=11.1)1-1剖面1296.5855.42-2剖面1179.1458.73-3剖面1481.52004.74-4剖面1541.71245.74.5治理工程方案设设计综上,根据坡体体特征、变变形规律以以及推力特特性,综合合考虑各种种工程措施施的技术、经经济、施工工等诸方面面的适宜性性,并结合合设计方中中国水电顾顾问集团成成都勘测设设计研究院院设计方案案等拟定以以下两套设设计方案。(1)方案一方案一主要是在在滑坡影响响区前缘设设置两排、并并在影响区区后缘设置置一排锚索索抗滑桩或或者抗滑桩桩。桩的具具体布设如如图4-1、表4-3所示。图4-1桩的平面布置示示意图(治治理工程方方案一)表4-3方案一桩参参数编号桩宽(m)桩高(m)桩长(m)桩间距(m)桩根数桩型第一排第1段2.553510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2段2.553010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3段2.552510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4段2.44.2259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5段2.24.321918抗滑桩第二排第1段2.5425923锚索抗滑桩第二排第2段2.5425923锚索抗滑桩第二排第3段2.5525923锚索抗滑桩第二排第4段2.5530923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1段2.5535928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2段2.5420930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3段2.5425923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4段2320923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5段2.5525918锚索抗滑桩第三排第6段2.5430916锚索抗滑桩(2)方案二方案二主要是在在滑坡影响响区前缘设设置一排锚锚索抗滑桩桩,在滑坡坡影响区后后缘设置一一排抗滑桩桩。桩的具具体布设如如图4-2、表4-4所示。图4-2桩的平面布置示示意图(治治理工程方方案二)表4-4方案二桩参参数编号桩宽(m)桩高(m)桩长(m)桩间距(m)桩根数桩型第一排第1段2.553510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2段2.44.2259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3段2.24.321918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4段2.5425923锚索抗滑桩第一排第5段2.5525923锚索抗滑桩第二排第1段2.5535928抗滑桩第二排第2段2.5420930抗滑桩第二排第3段2.5425923抗滑桩第二排第4段2320923抗滑桩第二排第5段2.5525918抗滑桩通过对前文两套套治理设计计方案的支支护效果评评价,可以以发现,方方案一由于于在影响区区前缘设置置了两排抗抗滑桩或着着锚拉抗滑滑桩,坡体体的变形将将降的更低低;但方案案二也能有有效的抑制制滑坡影响响区坡体的的变形,在在方案二支支护条件下下,坡体的的变形仅比比方案一稍稍大约0.5ccm,这个量量级的变形形是在工程程建设的容容许之内的的。从桩的的结构状态态方面看,方方案一支护护下,单桩桩的最大弯矩为443440KN··m,最大大剪力为70733KN;方案案二支护下下,单桩的的最大弯矩矩549330KN··m,最大大剪力为81722KN。根据据桩的设计计参数,可可知,两套套方案支护护下,桩的的结构状态态均良好,并并具备足够够的安全储储备。但方方案一的工工程量明显显比方案二二高。根据据防治的原原则,显然然应选择方方案二为治治理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 (译林版)二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 变频技术及应用 课件 学习情境1、2 变频器的基础知识、认识变频器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文本版-含答案)
- 农业土地政策资料讲解
- 产品供货质量保障措施
- 宇电温控器ai 500 501用户手册s 6中文说明书
- 电力电缆高频局放试验报告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股权激励外文文献
- 【事业单位考试】2023年04月外交学院度第二次公开招聘人员冲刺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经典古文名篇100
-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幼儿园支部书记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范文通用5篇
- 希望点-列举法
- 六年级体育课《投掷实心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