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_第1页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_第2页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_第3页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_第4页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

2023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100例目录

1.高启《梅花》

2.王守仁《龙潭夜坐》3.谢榛《秋日怀弟》4.扬基《春草》

5.高启《黄氏延绿轩》6.薛慧《泛舟》7.李梦阳《秋望》8.刘羽《一鹭图》

9.杨一清《山丹题壁》10.屈大均《摄山秋夕》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13.于谦《上太行》14.李攀龙《平凉》15.孙承宗《二月闻雁》16.吴承恩《舟行》17.谢榛《苦雨后感怀》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19.袁中道《夜泉》20.沈周《栀子花诗》21.徐祯卿《济上作》22.张弼《渡江》23.高启《春暮西园》24.李攀龙《出郭》

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7.袁中道《朝耕》28.贝琼《经故内》29.徐渭《题墨葡萄诗》30.粱辰鱼《屈原墓》

31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32.扬基《闻邻船吹笛》33.于谦《咏煤炭》

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35.王世贞《登太白楼》36.吴嘉纪《落叶》37.刘基《过南旺守闸》38.徐贲《写意》

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41.陶安《泊江州》

42.黄峨《又寄升庵》43.李东阳《九日渡江》44.高翥《秋日》45.戴珙《盟台夕照》46.茅坤《夜泊钱塘》47.孙承宗《渔家》48.袁凯《江上早行》49.高启《孤雁》50.王灿《客中》

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52.杨基《天平山中》卢仝《喜逢郑三游山》53.王稚登《新春感事》54.徐祯卿《偶见》

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56.何景明《竹枝词》57.徐渭《龛山凯歌》58.金銮《柳堤》59.高启《卖花词》60.顾文昱《白雁》61.戚继光《马上作》

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竹枝词·其二》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64.丘浚《五指山》

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66.王阳明《寻春》

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68.唐寅《画鸡》

69.高启《晚次西陵馆》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71.杨基《梦游西湖》

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73.高启《寻胡隐君》74.孟洋《烟》75.韩洽《闻雁》76.何景明《雨夜》77.戚继光《登舍身台》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

79.谢榛《秋兴》杜甫《秋兴(其三)》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81.夏完淳《别云间》82.谢榛《渡黄河》83.袁凯《白燕》

84.王世贞《宿香山寺》86.康海《冬》

87.李昌祺《归自南阳》

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89.孙承宗《二月闻雁》90.邵亨贞《贞溪初夏》91.夏完淳《即事(其二)》92.夏完淳《即事》93.马中锡《晚渡咸阳》94.谢榛《怨歌行》95.高启《秋望》

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97.高启《咏蔺相如》范成大《蔺相如墓》98.吴宪章《访客舟中》杜甫《客至》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100.杜庠《赤壁》

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梅花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四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1.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4分)2.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3分)参考答案:

1.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衬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这也正是高洁襟怀的象征。(手法:比喻/衬托/化静为动1分,结合诗句1分,梅花品格/襟怀2分)

2.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相互衬托,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衬托手法2分,讲解1分)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龙潭夜坐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我保护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开心。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每一点2分,答3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秋日怀弟谢榛

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

2.颔尾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参考答案

1.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分。每点1分)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诞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衬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楚(2分)。(5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3分,只答对偶或夸诞给1分)

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春草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分)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4分)参考答案

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慨叹。(答联想和想象也可。)

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幽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黄氏延绿轩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参考答案1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苍翠繁茂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句用了比较的手法,把春光的浓郁蓬勃,扑面而来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泛舟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2分)(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春日闲适安逸

2.藏字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写出了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了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说明鸟鸣扰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1分)这里的藏和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2分)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水面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栖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1分)传达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复问题。秋望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