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 藏 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 含义:指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 含 ①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 具体涵义②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 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
藏 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 ③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 ⑤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中医学的部分 藏生理、病理学概 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概念不 功能单位的概
外脏:如眼、耳、鼻
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结构不 功能性结
认识方法不 整体观察法:以象测藏。如“心主神志脏器: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的解剖分析而获得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内经》已对结构有详细描述,以后代有发展,为藏象 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察外知象 通过分析现象之间的联 病理变化规律 整体观成 精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 概括抽成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阴阳学说重要作用,使脏腑概念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 五行学说 主 中心的 精神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充 体自身
3.
五脏功能神情志的调节与协
是详以于 整体 五脏功能化气血津
五功4.说
脏能为, 然环境 2.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春季肝气旺统一 3.地方区域:按五行特性将五方与五脏类比;东方属木,气升发,与肝气相4.
中略有心于)的解整剖 形态特点:中空、官腔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生理特点:贮藏精气(功似脏
五六同五脏(附胆外无 获得途
观察形态结构(部分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主要出处:源于《素问·濡 六 滋 及其所属形 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支撑本 官包 合化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而为五脏之精五 作用:濡养、滋润 心 心
相融 于心、肝 不 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藏于脾不同肾 充养而成,藏于肾出处:源于《素问· 生
肺吸入的自然清
生理上,二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发挥正常功能 五脏之阴虚——阳病治
之精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五脏之 肾精为要 后天之 之精主藏于 一身之精所化之气一身之气分藏于五精化为 肾气为要 肺吸入之清 贵在体内有序运 五脏之阴气阴阳协 五脏之阳气功能正常第二节五 经络学说中加心包心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含 心主 心行血、生血,血液充盈心生血:心阳,使水谷之精化赤为(阴阳协调)血液充 心气为主导 生 表 2.舌色——舌色淡
3.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病理意 2.舌
广义之神,是整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意义:心主宰整个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为“君主之官。生理 1.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意 神明被扰——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心为火脏以阳气为用温通血脉——血脉通生 生机不息烛照万物如人身之日
精神萎顿,神识恍 心主血脉——心气为推动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 血行异 脉跳失
心气不足——光白、晦滞。 心火亢盛——面色红赤 通过舌心主血脉 生理意义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心气血上行于舌则味觉正常 可了解心藏神 如心功能正常——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
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 有助身心健康 心气不足——悲伤欲心功能失 喜乐无常 病理意 心经邪实——喜笑不 心主神志,精神性出汗与心有直接关系 心阳暴脱,可见大汗淋漓等 散心气——气脱病理意 汗出过 精神紧张,则冷汗自 耗心阳——亡阳 心 的阳气随自然界阴阳的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夜卧早起 相
心系 在液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肺系 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宣发:肺气向上向外的运 升降相 含义: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肺呼吸均匀协调 含义:肺是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 赖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来实 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宣发:向上向外布散津液呼气排出部分水液 机 降阴液填补肾 肃降:向内向下输送降津液下输于肾和,经气化排出为尿 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并排出部分水 故( 意义:参与体内津液代谢,维持其动态平 “肺为水之上源
主要病变:痰饮、水肿(颜面尤著)、小便不利) 功能——肺司呼吸,气助血
表现:呼吸调匀,血行畅利机理: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基本物质)而起到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 司呼吸,交换清浊之 为 为 娇 百脉之朝体 将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头面诸窍、皮毛肌腠 病理意 卫气被郁——恶寒无汗 作用:向下向内布散气津 肃 体 布散津液及水谷精微濡润脏腑病理:失调——呼吸、血行失常,水液代谢含义:指肺与皮互为用,即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助肺呼吸合 生理意合
肺气和 嗅觉灵敏 生理意为
鼻
志 损伤肺中精
病理意 肺热——流黄浊涕或涕中带血与 生
肺气清肃下行秋季气 肺应秋而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 顺应秋气而渐收 秋季气候为清凉干 干咳无痰病 易见肺燥证口鼻干燥肺为清虚之体,喜润恶 皮肤干裂
肃降脾脾系统联属功能: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 运化食物 含义:指脾具运
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意义是后天维 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吸 散精于 二个环 精 浊气归 通达全身内外各组 脾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与胃肠等配合完成复杂的消化功 气血生化之源 生
意 脾吸收的精微物质是气血化生的主要来功能大肠吸收的水液 表现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 输于肺再输布至全运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水
生理意义脾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 脾为制水之脏
治疗
“气之在乎脾”,脾健气旺,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生理病理意义:脾
下部——便血,尿血,崩
机理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有布达上升的功能。 意 胃主降升
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
表现:向上转输精微升清于头面——头目清爽。脾气不 气血乏源,清窍失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病理意 表
浊气不降,壅滞中焦——腹胀满 精微不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便溏、泄升举生理意义
脏病理意义:脾气不升,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脱垂、久泄脱肛等(二)脾机理: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湿湿(一)合主生理意义:脾气健运肌四肉肢
(二)
在 病理意义:脾病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淡乏味、口粘、口甜等其 脾虚,气血亏少——口唇萎黄,枯而不荣
(三)在 思虑过度,所思不遂——脾气郁滞、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四)含义:涎为脾之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故称为生理意义
(五)
之脾主运化,化气血津液,以奉生身之应病理意义炎夏热盛
脾主统血——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关。 转输精微
肝肝系主要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一) 主要作用:调畅气机为基础气血和调脏 功能促进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经络通利活动正常协调促进男子与女子行经气行则血 血不瘀
2.2.其排泄依赖于肝的疏 胆汁助脾运 土得木则达体现
行经肝血充足
血瘀——胸胁刺痛、癥积、不调等1.
呕血、、倒经等
肝脾不理 2.消化功能异常肝病犯胃
胃脘胀痛、食少嗳气、呃逆、等3.
肝气郁 情志抑郁
4.行
(二)机理
生理③濡养肝及筋目:肝藏充足的血液——濡养肝脏及形体官窍。 ④ 肝
保 按时来潮
肝血充盈,肝之阳气不过亢,防止血随气逆
病理②相关组织失养
肝主疏泄,其用属 肝之阴血易虚
肝主藏血,其体属阴
肝主升发,喜肝木应春,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 而恶抑郁肝气犹如春发冲和之气充于四季故有“人之生机系于肝”
(一)体在生理意义筋膜得养体在体 肝血不
病理意筋
肝血充爪在其生理意义:肝之精 外露部位为爪甲爪得其养爪甲坚韧,红润光泽爪在 肝血不足——爪甲软薄,变形脆裂,枯而无泽
(二)
目
(三)
肝病生怒
肝 疏肝解
(四)
肝经湿热——目眵增多,迎泪(五)春为一年之始,阳气升发,生机勃 同为木性 肝气疏泄,升发 而恶抑 肝气与春气相通应 春季养生,顺应春气的生发,肝气的气生理意义应
素体肝气偏 眩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病理意义肝阳偏 春季易发病,可见或情志抑郁、焦虑,两胁疼痛脾胃虚 胃脘痞闷、嗳气泛恶、腹痛腹泻等
肝功 贮藏血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疏泄与藏血相互为用系 藏血调节血
特性主升动散,喜
肾肾系主要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联属功能: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相表里(一)1.来源精
肾 肾类
作用具有繁衍后代的能 又称“生殖之精气 来关
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 水谷之精主持生长发 脏腑之精先后天促后天:之精的资助有利于后天之精的源源化生 的关系后天养:后天之精滋养培育之精,以发挥其正常生理效应主藏于肾。不固——遗精、滑精、病理意义
精化 生殖能 肾气的盛衰肾 肾中精 筋骨强生长
幼 青
逐渐充 真牙生,发长
肾中精气充 男育意义
天癸渐至充
生殖机能成熟
壮 老
肾中精 面憔筋自然衰 发脱齿
身老病理肾精亏损影响能力——不孕或不育等。意义肾气不充儿童——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肾精以之精为主,可称为元精或真精 含的
肾气与元气、真气的概念大致相同。系 肾气内系
抑制和调控脏腑机 一身阴气之肾 濡养、凉润脏腑形体官 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互根互制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 相反相成生抑制机体新陈代 协调共济 阳虚内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病
则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 肾虚心、脾阳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阴不制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 常伴心肝肺阴 致肾阴或肾阳不足
则耳鸣眩晕、遗精、舌红少津(二) 肾 之
将组织利用后 清者上升至肺,重新利用肾之穿气协 ,适时排出化始化 生成与排 肾气推动—— 气 开合肾气固摄—— 生意义:肾对水液代谢平衡起决定作用,故称肾主水为“水脏“胃之关。 理表现:小便生成和排泄正常,水液代谢平衡。气化失 尿少尿 合多开
小便生成和排 ,浊废内
病 气化无 小便频理 升清失
下焦虚 小便量
(三)主机理气
肾主封藏(主蛰守位)肾的 潜藏相火不理特 元
肾内寄
为一身阴阳之根 是全身阴阳水(一)
生理意义:肾藏精,精生髓通脑 养
精髓充足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
脑转耳鸣、目无所 脑失其
病理意义:肾精不足,骨髓空 小儿囟门迟闭,骨骼发骨失所养含义:肾中精气的外现于发,即发之生长及其色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脑居头内窍其
发居头外 头发乌黑茂密 发之营养源于 其生机根于
(二)在 肾精不
耳鸣、耳聋 减退 后阴:主排二
女子
肾气化失司——小便增多、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
(三)
肾气虚 腰酸腿软、痴呆
(四) 生理意义:唾为肾精所
肾阳气化,阴液上腾,输于口 咽下则养肾精 病理意义肾阴不足——口干咽燥。(五)冬气寒冷,内敛闭 同气相求肾为水脏,藏精润 肾应冬气与冬生理意义 补阴潜阳之膳应 素体阳应冬季寒 久病阳 多冬季发病——“能夏不能冬 肺病水气当 心脏
父母——之精 肾阴——为阴液之肾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在体合骨、生髓、通脑、 肾中精气根 促进调节脏腑气化其华在发、在液为唾、肾系 脏
肾阳——为阳气之 在窍为耳及二阴 主血脉心为阳脏主通明心包围护心主藏神特性心火主 代心受 神明出肺主行水
运动形式
主运 脾气上升,以升为 后天之 仓禀之脏脾
特性
脾
脾胃主疏 主升发、喜恶抑 主升、动、 将军之肝主藏血
特性为刚脏、体阴而用 调畅气 谋虑出肾主水
为
第三节 共同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出处《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具体部位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胆(一)胆汁
贮生理与
汁
(二)
生理胆热痰扰——惊悸而烦、急躁易怒。
也属奇恒之腑之 内藏精汁,不直接受纳水谷——为奇恒之腑之一胃概 胃——胃脘中部——中脘,即胃体生 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 脾主熟 人以胃气为熟
诊断治疗
主要②食糜下传小肠进一步消化 体现③残渣下移大肠,形成粪便 脾宜升则
胃失和降——纳呆脘闷,胃脘胀痛,大便秘 六腑通病理胃气上逆— ,呃逆,嗳
影响
喜润生理:胃中津液充足
胃为阳土,易成燥热,损及胃津病理小受生理
化物
化物失常,消化吸收——腹胀,腹泻,便溏泌生理:分清别浊,各走其道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 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谢,故称“小肠主液 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小便短少,便溏泄泻病理 常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大传送,吸收水 是胃气降浊延 膀生理排泄尿液——尿液达一定量时,通化排泄出体 其功能与肾气化密切相关贮 气化功能失常——小便不利,尿少,甚则癃闭 三 ②上、中、下焦的合称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大肠、小肠
元气根于肾,自下而上至胸 原气之别使能运行水液——水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作用, 功中焦如沤特点
是对肾、、大肠、小肠,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概括胆
受纳、腐熟水 脾胃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胃其气宜降则和 六
传大肠
三焦
第四节脑 1.主宰生命活
脑为元神之府,为精气充元神存则生命在,元神亡则生命 思维灵敏,精神饱满要 头者,精明之
脑为精神之 精神不振、听觉失聪能
思维、、言
心藏精脑肝藏魂 气与的五肺藏 五神脏肝主疏泄藏 保证脑主精神思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关 脾藏 肾藏精主伎位置:位于小腹正中,直肠之前,之后,下口连接形态:呈倒置梨形。其大小、形态、位置,随及妊娠而变化主生理功能
主持——正常14岁左右,周期28~30天不孕症——不孕和继发不孕腑2、冲任二脉
冲为血海——调节十二经气血二者相资
3、心肝脾肾与血第五节肺主 走息 肺气助心行血气血运行畅利心生理
宗气贯心 心血运布肺气呼吸吐纳协调节
心与生理
病理
心主 心有所主——心主血血 血液充 相互促进,血运通利 心主神明——主宰精神活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
头晕、目眩、心悸、失 量少、双目干涩、肢体麻
血不养神则失眠,精神恍或抑郁。 心肝火 火扰心神则急躁易怒,甚则狂乱主要体现于心肾相交、精神互用相安位面
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理 关 阴虚火病
不济心阴失眠兼男 、女 等肾阳虚 在上——心悸怔忡、唇舌青
理
生
与
关 气
脾虚肺弱证(土不生金 湿 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
主要体现于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肺
关系
生理
肺
水系
气虚
肺阴不足,下汲肾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
与肝生理与的关
系
肝——属木,赖肾水以涵养
肾——属水,赖肝阴以补充肝肾同 肝藏血——赖肾精化生滋养精血皆由水谷之精生养生 精血同肝
肾藏精——赖肝血补 相互资生 藏泄互系
病理精血亏虚——腰膝酸软、肢体消瘦、健忘少寐、舌红少苔。
后天补充——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脾生理
系病 脾阳亏
肝胆火旺——胃失和降而苦水
生理小肠化物——清者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充足。病 小肠之热上熏于心——心火亢
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生理脾 燥湿相胃病理
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和条件精微物质的吸收转输。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既保证了饮食的纳运正常,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又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脾性恶湿——脾阳健则能运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是保证纳运、升降胃性恶燥——胃阴足则能纳燥土,得阴自安协调的必要条件。浊气在上,则生月肝
精神情
肝胆相济 乃成胆
肾为水脏——气化津液,司开合,控制开合生 为水腑——开合有度,使尿液正 排泄固摄无 遗尿、尿频、尿失禁等病理
湿热,上犯于肾——尿急、、尿血、腰痛等女子胞:产生,孕育,均赖于气的推动 五脏脾主运化,生血统血——化生、固摄 脏 心神不子 心血不 不调、不孕子 心气虚病 藏血不足——亏少 太过— 先期或量多、崩漏生肝藏魂,主疏泄理
心血不足,脑失其养 肝气抑郁或亢逆血不上奉或精神失常、中风昏病肝失藏血 理肾精亏损,髓化无源,脑髓不充 肺的呼吸失常,气生不 益气活血为辅
脾主统血——固摄、调控血液养脉,防血逸脉外理五脏肺主气、朝百脉——呼吸正常,血中清气丰富,濡养脉管及心脉,血脉通利。五 阳虚——血脉拘急心病 血虚——脉管硬化五生理精足则髓满骨充——骨骼发育健全,身体强壮。 肾精亏 骨软、骨质疏松、身材偏低、易骨折,骨骼变形病理
关系,如心肾相交,金水相生等等,已了五行的生克模式。总之,通过本节的学习,应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水谷精微的充养D.肾中精气的充盈 8.促进性机能成物质是 B.C.浮肿 D.E.三焦 E.气化不 E. 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和肃降 E. D.痰气交阻于咽喉E.瘀血积于咽喉 E.冲 C.D.宗 C.大肠传化D.小肠泌别清 E.贮尿、排 A.B. C.D. E.81.腹胀,下午尤甚,纳差、便溏3个月,近来伴心悸、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无力。诊为 E.心肝血 83.患者素体虚弱,自汗易感冒,近2年呼吸,活动则气喘,呼多吸少。诊为 E.肺肾气(二 2.“气之根” 4.称“之本”的是 称为“生命户”的是 17.18.19. E. (三)D E.肾 E.将军之 C.D.气陷 (四)X B.闭藏之精 A.皮下B.腹部胀满 D.E.内脏下垂 B.促进男子C.调畅气 E.促进女17.各部分的血量多少随着以下那些因素而改变 B.调节各部分血量分配 D.防止E.魂神有所依舍19. A.三焦B.女子 E.胫酸眩 C.肾为之 肾主与肝主疏泄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 B.女子的来潮 E.脏腑, 的总称;脏腑分为三类的主要依据 的不同 生殖之精包 的生殖之精,同时也包 的生殖之精《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 之本 之处也” 之府。《素问·逆调论》:肾者 脏, 。《素问·:“肾者 之关也,关 ,故 而从其类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 满,皆属 。 作用 交换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 。 两种形式 的作用,其中治理调 为关键 之官 出焉”肺在体 ,开窍 的功能 。其生理特性 的生理特点 行之,人动则血运 ,人静则血归 ” 两方面肝在体 ,开窍 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 的感觉明·李梃在《医学·心》中:人心有二,其一 ;其二 《素问·举痛论》:“喜 志达 通利。 主身之血脉。 之官”心在体 ,开窍 心在志 ,在液 六腑皆 为顺, 为用 胆汁、 水谷,其生理特性 胃的上部 ,包 胃的下部 ,包 之官 出焉” 之官 出焉” 的排尿有赖于肾气与 作用 ,中焦 ,下焦 脑 内, 汇聚而成头 之府,脑 之府 的 四脏 二脉 脾 之本,肾 之本六腑 为用,腑病 为补《临证指南医案》:“太阴湿土 始运,燥土 自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 ;浊气在上,则 ” 之本。()()()()()。() (()()()11.抗病能力的强弱与肾精充足与否关系密切()12.肾主纳气的功能,实际上是肾的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13.肾不纳气主要表现为呼气,呼多吸少()()()()()18.脾气虚统血失职,多见上部的急性病证()()()()22.头在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42.“中精之府”即肾。由于肾藏精,为之本,故称()()()()4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其原理在于能贮尿排尿()()48.“孤腑”即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中的一个大腑,在脏腑中,唯它最大()()50.心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称“元神之府”()51.冲、脉的盛衰,受“天癸”的调节()52.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越五行的生克乘侮范畴()()54.心主血,肝藏血,临“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1.2.5.6.11.12.13.15.19.20.21.25.26.2830.31.35.36. 39.40. 44.45.46.肝藏 49. 53.肝为刚54.55.56.罢极之 59.60.61.肾藏 63.之64.65.66.之 69.70.71.肾生 72.命 74.75.76.肾 78.79.80.七冲 81.飞 83.84.85.幽 86.阑 88.89.90.腐 91.太 93.94.95.小肠主 98.99. 102.决渎之103.104. 107.乙癸同108.109.110.官 111.腠 113.114.115.溪 118.119.120.山 121.天 123.124.临为何把“保胃气”作为重要治疗原则与女子来潮和的孕育有关的生理因素有哪些肾和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何联系(一)A(二(三)D 11.BC12.AD13.CD14.AC(四)X内 化 受 主 主纳禀受于父 机体发育成熟后自己产 精肾 津胃不利 升 主运 仓 五 主气司呼 主行 朝百 主治宣 气肺宣 肃华 娇 主宣发肃全 气相 治 贮藏血 调节血 防止主疏 肝为刚 肝主升主 主 主 诸 肝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 血 藏面 舌 脉 胸血肉之 神明之气 营心 排泄 决受 腐 主通 喜润恶上 贲下 幽受 化传 变疏通水 运行水通行诸 运行水 精 元孕育心肝脾 冲水气后 60.通61.阴62.63. 10.√11.√13.×14.√15.√17.×19.√20.√21.×22.×23.√藏象:即内在脏腑的形象及其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脏腑:内脏的总称,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神:在,广义之神,是整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情志持生命活动。28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营养全身;并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四末: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之末,故称四肢为四末仓禀之官:仓禀,指贮藏粮食的仓库。仓禀之官,是言脾胃如同掌管国家粮库的,对饮食物有消化、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的作用肝调节血量:是指肝对调节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肝为“血海”:因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女子有关,故称肝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故有“肝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机以保持全身气机通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肝在液为泪:泪为肝之所化,经肝气疏泄至目,滋润和保护眼目,肝气收摄,使泪不外流,故称肾藏精:指肾具有、人身精气的作用之精:是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构成的原始物质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物质之本:指肾。因肾藏之精,主生殖,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在液为唾:唾为肾中所化,经肾之气化而出于舌下的液体,肾气,可使唾不外逸,故称户门:即牙齿。户,即门户,引申为把守。因食物,必经齿之咀嚼才能下咽,故称魄门:下极为魄门,即。魄,古通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水谷之海:即胃。饮食,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孤腑:即三焦。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五脏六腑之中,惟其最大,无以匹配,故称上焦如雾雾雾露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指上焦心肺宣发水谷精气如雾露的生理特点下焦如渎:渎,沟渠。是对下焦大小肠、肾和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生动描述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的身形。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官窍:泛指和。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简称五官。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口和后阴)。二阴,又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项目管理考试的应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提升项目管理技能的考试题材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机制试题及答案
- 掌握学生需求与辅导员考试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项目执行方案提纲范本
- 内容整合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选拔中的情境模拟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效微生物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提分试题及答案
- 墨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考核试卷
-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 餐饮督导培训课件
- 嘉峪关的壮丽长城之旅
- 临床研究数据的合理解读与报告撰写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图表类(附参考答案)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碱金属元素教案及反思
- 扫地机器人创业项目计划书
- 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表
- 单位车辆领取免检标志委托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