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大班教案_第1页
《小蝌蚪》大班教案_第2页
《小蝌蚪》大班教案_第3页
《小蝌蚪》大班教案_第4页
《小蝌蚪》大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蝌蚪》大班教案

《小蝌蚪》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尝试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

题,积累合作经验。

2.能积极、大方地参与游戏,生动形象地表现角色。

3.体验共同表演,合作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

识。

活动准备:

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简单的池塘环境布置;熟悉故事,

对蝌蚪的生长活动很感兴趣,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引起回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排练一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什

么?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2.回忆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师幼共同商讨解决。

(1)昨天排练节目的时候,我们发现,当音乐开始的时候

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们都能马上上来,可后面跟

着的宝宝们没有马上出来,是什么原因呢?(不听音乐、注意力

不集中)

(2)今天排练的时候,宝宝们的动作一定要跟着妈妈。

3.幼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1)我们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的角色,但在表演的时候我

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2)今天我们表演的时候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表演结束后

我们要选出6个最佳表演奖,每种小动物中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

的小演员。

(3)什么样的表演可以评为最佳表演奖?

4.幼儿体验游戏。

师:小演员们都准备好了吗?演出就要开始了。请欣赏表演

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进行表演。

5.评价和小结。

(1)师:你们觉得今天的表演中,谁可以获得"最佳表演奖

"?为什么?(从声音、动作、表情等进行评价)

(2)刚才的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该怎么办?

《小蝌蚪》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

2.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

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

的妈妈了吗?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二、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一)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

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二)提问:(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

哪两位小动物?(鱼、乌龟)(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

蝌蚪的`呢?

小结:鱼妈妈说: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

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乌龟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4.观看课件(三)提问:(1)白鹅妈妈是

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结:白鹅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

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

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我们继续往下看。

4.观看课件(四)提问:(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

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

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

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的妈妈长得什么

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

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课后反思:

事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

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幼儿看

图引导孩子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

要求要求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这样

孩子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活动

中,我尽量让孩子自己说,自己问,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最后还请孩子分角色表演了一次,孩子都很开心。

《小蝌蚪》大班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看分

合式列算式。

2、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写有5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背景图一张、活动图片鸭子、

鱼、乌龟、大白鹅、青蛙各一张,小蝌蚪六张(大小颜色等各有

不同)。

教学过程:

1、复习5的组成(出示背景图)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导

入,让幼儿观察有几只小蝌蚪,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

列出5的分合式。

5

14

23

32

41

2、帮小蝌蚪找妈妈

分别遇到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别

根据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无蝴蝶结),列出5以内的算式,

只有回答正确,才告诉它们该去哪找妈妈。

鸭子1+4=54+1=5

鱼5-1=45-4=1

乌龟2+3=53+2=5

大白鹅5-2=35-3=2

3、“开火车”游戏

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们也长大了,变成了小青

蛙,和妈妈一同坐上小火车,去农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幼儿

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张火车票(5以内算式题卡),算出得数,

坐上相应数字的“车厢”,排成4路纵队“开火车”。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因其内容生动、

有趣而深受幼儿喜爱。本课程用这个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贯

穿始终,用故事设置了游戏情景,借助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来逐步

提出问题,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当中来,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良好。

《小蝌蚪》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

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

难点: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

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

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

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

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

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

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小蝌蚪》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青蛙的外形

特征及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喜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现的人情美。

活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端,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

妈是谁吗?”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

了些什么?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时,

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四、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活动延伸: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

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

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

袭,就变成了青蛙。

《小蝌蚪》大班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

故事连环画。

2、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3、积极的参与小组讨论,分工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

重点: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

连环画。

难点: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舒缓优美的音乐。

2、小蝌蚪找妈妈连环画六幅,连环画书小蝌蚪找妈妈,动

物图片,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谈话,回忆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刚刚看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面

都有谁”?小蝌蚪先后都把谁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幼儿说

出动物先后的顺序特征,教师同时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加深记忆。

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按顺序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进

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教师出示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请幼儿观察,激发幼

儿制作连环画的兴趣。

老师将这个故事画成了漂亮的连环画,一共画了几幅?(六

幅)。

这六幅画是根据什么来画的?(根据故事情节)。按顺序展示

每一幅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顺序。除了根据故事

情节来画你还发现这本连环画上有什么?(页码和封面)。小朋友

想不想画连环画呢?

3、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画出连

环画。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咱们一个人画肯定需要很长时间,那

咱们怎样才能画的又快又好?引导幼儿每人画一张插图,把故事

串连起来。

教师:“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画哪一幅?怎样设计封面?

页码写在哪里?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分工最明确。”教师在幼儿讨

论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向他们提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帮助幼儿协

作分工,照顾个体差异。并请一组幼儿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安排。

(谁想画第一幅,谁想画第二幅。)4、师幼讨论,共同制定绘画

规则。

和幼儿共同制定绘画规则,画时要大方,整洁,画面丰富,

颜色均匀,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来绘画。

5、幼儿绘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幼儿伴随舒缓的音乐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

的幼儿,着重强调幼儿按故事情节进行绘画。

6、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引导每个组幼儿讲述自己组编的故事,激励表扬幼儿的进

步。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咱们的连环画还缺少一张封面,老师将你们画的连

环画放到区角里,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合作画一张封面

好吗?

《小蝌蚪》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

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蝌蚪找妈妈》。

2.小蝌蚪、小鸭、小鱼、乌龟、小鹅、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讨论

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和视频欣赏,丰富幼儿对小蝌蚪认

识。

教师:你们见过小蝌蚪么?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2.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教学,教师请幼儿观察画面回忆故事

或者指向"小蝌蚪第一次遇到了谁"等文字按钮。

教师: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都遇到谁了?它们怎么说的?小

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子?

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幼儿根据故事讨论小蝌蚪是怎么长大变成青蛙的,教师可结

合课件成长视频来开展这一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分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

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

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

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

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

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

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

特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

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

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小蝌蚪》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中体

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活动前

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

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幼儿观察封面引出主题。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

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

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二、阅读大书。

(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

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

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

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

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

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

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

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丰富词汇又宽又大)

4、同法出示图四、图五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大

胆的想象它们的对话,并用连惯的语言描述。(丰富词汇一蹦一

跳)5图六: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

何变成青蛙的?

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三、引导幼儿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教育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

貌,对人热情。

四、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动作,离开教

室。

《小蝌蚪》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

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3、能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

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教师: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

妈是谁?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

的观点。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

(1)结合自制大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面

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

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

(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

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会相互说些什

么话?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请你们快去看看书吧!

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

读情况分层指导。

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

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

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

(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帮助幼儿归纳观

察画面的策略: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

(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

的话。

教师: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

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结合大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分,再分别请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后面

的情节(找到鱼妈妈,找到龟妈妈,找到鹅妈妈,找到青蛙妈妈),

最后部分由教师讲。

6、集体欣赏配乐故事,进一步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播放语言磁带,师幼共同欣赏配乐故事。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摆放故事中动物头饰,分区活动中可以让孩子

自由表演故事。

2、引导幼儿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

《小蝌蚪》大班教案10

教学目标

1、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2、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环境与材料

1、小蝌蚪若干。

2、观察记录本、笔若干。

3、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

4、《科学》下P。2~3。

一次备课

一、了解幼儿对小蝌蚪的认知情况

你知道小蝌蚪从哪儿来?

2、它长大了会怎样?

二、观看青蛙产卵的情况

1、出示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让幼儿在观看中了解

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2、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三、认领小蝌蚪

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欢吃什么?

4、请幼儿按组认领,分别放在自然角的鱼缸里饲养,记录

下领养的日期,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四、看画册《小蝌蚪长大了》

1、让哟额看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图中不同种类的青蛙,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讲一些自己认识的青蛙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

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

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

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

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

行了反复练习。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

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

参与活动的兴趣。

2、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自

制的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及引导教学法,

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

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

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

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

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

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

动物的情感。

不足之处表现在: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

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

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

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

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有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完成后和幼儿进行怎样保护青蛙的讨论,并让幼儿分角色

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小蝌蚪》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

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

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

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

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我把这些画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

一本书,这种以图画为主的书叫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以小组为单位讨

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

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

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

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小蝌蚪》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自发地随歌曲和乐曲自由创编简单的动

作。

2、尝试用多种道具、材料表现音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象。

3、在活动中能积极地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音乐剧的乐

趣。

重点难点

1、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出角色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荷花道具(4个)、荷叶道具(4个)、绿丝带(2条)、

螃蟹头饰(4个人)、金鱼头饰(5个)、小蝌蚪头饰(5个)、

青蛙头饰(1个)、大树头饰(1个)、音乐MP3、大荷叶道具

(2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

播放《哈喽歌》

二.动作模仿阶段

1、听音乐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

乐先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在熟悉后知识迁移幼儿自行创编蝌蚪

游得动作。

指导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池塘的小鱼是怎么游的吗?(模仿)

上游游下游游左游游右游游

游得快游得慢游得轻游得重

师:小朋友在池里小蝌蚪是怎么游得呢?(创编)

2、合作与变化

听鼓声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创编场景中蝌蚪、荷花、螃蟹角色

的动作特点。

指导语:

师: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2个为一组变成小蝌

蚪游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3个为一组变成荷花随

风摆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4个为一组变成螃蟹在

池塘里走来走去。

3、熟悉完角色动作后引出故事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

师播放背景音乐分段演示完整故事。

4、听故事音乐分段清楚每段音乐的特点讨论音乐中适合角

色扮演?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共同讨论,回忆我们故事中的角色。

5、教师和幼儿分组讨论,分工在故事中幼儿自己想扮演什

么角色按角色场景分类。

幼儿:说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清楚自己在那段音乐出场。

讨论场景中需要什么道具。

6、幼儿自由选取道具,听音乐表演。设计一些简单的对白。

7、讨论成熟后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表演音乐故事并展示,结

束。

活动总结

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在音乐剧有了基本的认识,共同探讨了音

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有些什么角色。在角色的创设,音乐的节

奏感知以及律动感知和同伴愉快地合作。让孩子们都获得了深刻

的经验体验。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

望。大胆展现自己,丰富了自己故事阅读的形式。

《小蝌蚪》大班教案13

活动目标: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

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

有关的事物。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

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

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

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

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

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

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教学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

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

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

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

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

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

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

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

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

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

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

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

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

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

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

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

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

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

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

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

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

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

了,孩子没有用过棉签画画,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

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

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小蝌蚪》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解决让小蝌蚪游起来的方

法。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复实践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科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反复实践,探索解决让

小蝌蚪游起来的方法。

2、活动难点:通过活动,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逐步增强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白色陶瓷盘子4个。

2、白板笔、水彩笔、记号笔若干个。

3、量杯4个、自来水、毛巾、厨房用纸、盆子、垃圾篓等。

活动过程一、操作“小蝌蚪游游游”的实验,引起幼儿的兴

趣。

1、师:今天有一群小蝌蚪遇到了麻烦,它们怎么也游不到

妈妈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师:老师有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操作“小蝌

蚪游游游”的实验)。

3、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猜想并记录。

1、出示并介绍材料,请幼儿猜测哪种笔画出来的蝌蚪可以

游起来。

2、师幼共同记录幼儿猜测结果。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现在请每位小朋友依次上来记

录你的猜想。

三、幼儿操作,探索让小蝌蚪游起来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猜想都是不一样的,那接下来就

请你们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吧。但是,在操作实验之前,请小朋友

们认真听实验规则,每次实验完之后请你们将水和小蝌蚪倒入他

们的“家”,然后,用厨房专用纸将盘子里的水擦干净,并将用

过的纸扔进垃圾篓里,再进行下次的验证,如果不小心将水洒到

桌子上。请你们用桌子上的毛巾擦干净就好,好了,请小朋友开

始你们的实验吧。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1、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并尝试总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非常的棒,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

来分享以下你的实验过程呢?

2、师幼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师总结。

白板笔的墨水有着特殊的配方,白板笔的墨水里会刻意添加

降低附着力的剥离剂,加入这些剥离剂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白

板笔的墨水与盘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以,我们再把水倒进去

的时候,小蝌蚪就很容易的游起来了。还有,小朋友们要注意啦,

白板笔的墨水是含有少量毒素的,所以我们在实验完后要仔细的

擦干净,老师教小朋友们一个擦干净白板笔的方法,可以用棉签

蘸酒精,这样白板笔就很容易的擦掉啦。

六、师幼共同尝试操作让其他物体“游”起来。例如:小人、

帆船等。

今天小蝌蚪们都非常的开心,我替小蝌蚪谢谢你们,小朋友

们,你们还

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物体“游”起来。好,那就请你们用白

板笔开始你们的实验吧!

七、活动延伸。

1、将操作材料放于益智区,请幼儿继续操作。

2、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操作“××游游游”。

活动总结

“小蝌蚪游游游”这个科学实验是一个不太常见的科学现象,

但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幼儿表现出极大地探索欲望,于是,我

便利用实际生活机会,设计了此节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情绪一直

很高,跃跃欲试。

在导入环节,我利用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把幼儿带入氛

围中,在倒入水后,盘子上的小蝌蚪纷纷游了起来,幼儿们一声

又一声的“哇”此起彼伏,都想亲自实验。在幼儿的操作环节,

大家分工合作,轮流实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后,幼儿终于得到

了结论,原来是白板笔画出了的小蝌蚪可以游起来,我让他们猜

一猜其中的原理,他们很聪明,已经慢慢的猜到了和白板笔的墨

水有关。

此节活动比较成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